周勃:我曾指揮百萬大軍,卻被一個獄吏指揮得團團轉

勃和劉邦一樣,也是沛縣人。

周勃:我曾指揮百萬大軍,卻被一個獄吏指揮得團團轉

他早先是靠織蠶箔為生,後來給人辦喪事時吹簫,周勃力氣不小,能拉硬弓。

劉邦起義之後,周勃就一直追隨他,屢立戰功。

天下初定時,劉邦將周勃封在絳,因而周勃也被稱為絳侯。

就像如劉邦說的,周勃質木少文,不太會說話,穩重厚道。

但劉邦就很看好他這一點,覺得他可堪大任。

周勃從小就沒怎麼讀過書,做了絳侯之後也不怎麼學習,也懶得跟文化人打交道。

每回召見儒生的時候都有點兒不耐煩,大大咧咧地坐著,催促說,有話快說,別羅嗦。

孝惠帝死後,呂后專權,有意封呂家人為王。

周勃:我曾指揮百萬大軍,卻被一個獄吏指揮得團團轉

周勃和陳平兩個人先是假意應允,然後在呂后去世後,兩人與其他大臣聯合起來,謀劃剷除諸呂。

當時周勃進入漢軍營中,傳令軍中:

支持呂氏的露出你們右邊的胳膊,支持劉氏的露出你們左邊的胳膊

漢軍士兵們紛紛露出左臂。

這件事也說明在當時,人心所向是向著劉氏的。

獲得軍隊的指揮權後,周勃與陳平誅滅了諸呂,並迎立孝文皇帝,使劉氏江山重回正軌。

孝文帝繼位後,首先就封賞了陳平、周勃等人。

周勃功最大,被封為右丞相,陳平第二,被封為左丞相。

孝文帝登基一段時間後,慢慢適應了治理國家,各項工作自得地也比較到位。

周勃:我曾指揮百萬大軍,卻被一個獄吏指揮得團團轉

有一回,他問右丞相周勃說,丞相,國家這一年能判決多少件案子啊?

周勃說,不知道。

孝文帝又問,那這一年的穀物收穫有多少?

周勃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但是確實不知道,於是只好又說不知。

孝文帝又轉過頭來問陳平。

陳平,你知道嗎?

陳平回答,陛下,您問的這些事情,各自有主管的人,問他們就好了。

孝文帝又接著問,那主管的人都有誰呢?

陳平答,如果問判決的案件,可以找廷尉回答,如果問錢穀的出入,可以找治粟內使回答。

孝文帝一聽樂了,丞相,如果這些事情都讓他們來回答的話,那還要你們幹什麼呀?

陳平聽了,趕緊誠惶誠恐地回答。

陛下,臣能力低下,擔任丞相一職後一直是戰戰兢兢。

臣以為,丞相的職責,對上輔助天子,對下撫育萬物,對外鎮撫各方,對內親附百姓,從而使得各級官員都能夠在其位置上發揮作用而已。

這句話的意思說得很委婉,說明了丞相的職責主要是協調各方面的關係,而不在於管理具體的事務,所以像一年有多少訴訟,出產多少錢穀,這些具體數字,不是丞相該關注的。

孝文帝很滿意陳平的回答,讓二人退下。

回去的路上,周勃就很不高興。

老陳,咱們兩個合作多年,什麼事都是一起商量著做,留樊噲,誅諸呂,咱們合作得都很好。

為什麼這些應對皇帝的事情,你平時不教給我呢?

陳平笑了。

您身居要職,難道還不清楚自己的職責嗎?

難道說,皇上問你全國每年有多少盜賊,你還真要一個一個去數嗎?

周勃開始還氣乎乎的,但回去一想,也就想通了。

想通什麼了?

自己能力不夠,做不了丞相這個職務,那就乾脆別操這個心。

拿定主意之後,周勃就託病主動請辭,而由陳平擔任右丞相。

結局也算是皆大歡喜,至少說明周勃這個人有自知之明。

陳平去世,周勃先是代職了一段時間丞相,後來去了自己的封地。

周勃到了封地後,年紀大了,經常疑神疑鬼,覺得朝廷會來殺他。

所以,每回朝廷有人來巡視,周勃都是讓人帶著武器來相見。

久而久之,就有人寫信告周勃,說他有謀反之心,孝文帝就讓手下人去處理這事兒。

周勃就被抓了起來,關在監獄裡聽候調查。

周勃:我曾指揮百萬大軍,卻被一個獄吏指揮得團團轉

周勃這個人本來就不太會說話,這下子更害了怕,審問的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監獄裡的官吏就有意羞辱他,周勃受不了,就讓家裡人給獄吏送了錢。

獄吏得了好處,就在一份公文的背面悄悄寫了幾個字拿給周勃看。

周勃定睛一看,上面寫了幾個字“以公主為證。”

周勃恍然大悟。

周勃的兒子娶的是孝文帝的女兒,獄吏的意思是讓周勃想辦法讓公主家裡人幫忙。

周勃趕緊往外面送信,讓人給疏通關係。

家裡人為了救他也是下了血本,把周勃從前加封得賞所得全部給了薄昭。

這薄昭是孝文帝母親的弟弟,算起來是皇帝的舅舅。

薄昭就找到薄太后,請薄太后幫忙。

薄太后也覺得周勃不會有謀反之意,就答應了。

這一天,孝文帝來拜見,薄太后就拿著一塊頭巾朝孝文帝丟過去,顯得十分生氣。

孝文帝就奇怪了,母后,我有什麼事情做得不對麼,您怎麼這麼生氣啊?

我知道你在查周勃的事情,這件事情不對。當初周勃手握皇帝的玉璽執掌大軍的時候,他都沒有反叛之心。

現在,他呆在一個小縣城反而要造反,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啊。

別忘了,當初可是人家迎立的你。

孝文帝趕緊說,母親大人,不要生氣,周勃的供詞我已經看了,沒什麼問題,晚些時候就能釋放了。

說著,就派人帶著符節,去赦免了周勃。

被放出來的周勃長出了一口氣,心中十分感慨。

我曾經統率百萬軍兵,但卻沒想到,小小的一個獄吏,竟然被他玩得團團轉。

周勃的故事我們到這裡就講完了。

朕的良苦用心,你們體會到了吧

周勃:我曾指揮百萬大軍,卻被一個獄吏指揮得團團轉

關於病榻問相,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首先,是丞相的順序。

劉邦給的順序是,先是蕭何,然後是曹參,再是王陵陳平

而且正如劉邦所說,王陵智謀不足,要陳平來幫忙。

其次,是關於劉氏江山平穩運行的事情,為此劉邦有兩步重要的安排。

一條是白馬之盟

這次會盟,劉邦與群臣作了一條重要約定。

“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這條約定變成了大臣們之間的一種默契,無論是公開反對的王陵,還是陰奉陰違的陳平、周勃。

他們都遵守了這條約定。

一條是關於周勃的使用。

劉邦特別囑咐,要讓周勃當太尉

果然,太尉周勃在清除諸呂,恢復劉氏天下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我們每個人,在歷史的洪流中,往往是渺小、無足輕重的。

但那些關鍵時刻的關鍵人物的出現,的確可以改變歷史的演進,在燦若群星的歷史故事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所以,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也該思考一下,要不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跡,又該留下怎樣的印跡。

那麼這生,才算沒有虛度吧。

今天就到這裡,讓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