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中國歷史綿延上千年,也經歷了很多的朝代。但是,如果將朝代仔細分類,會發現,歷代的王朝,可分為:統一全國的大一統王朝,和統一局部的地方性王朝。可,大一統王朝的建立,也是從地方性王朝過來的,畢竟誰也不會把自己手中的土地,拱手讓出來給別人建功立業嘛。然而,有輸就有贏,有很多地方性政權的失敗,往往只是棋差一招,最後功敗垂成。那,歷史上在成功的前夕卻走向失敗的王朝,都有哪些呢?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劉宋

首先要講的,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朝代——劉宋,它之所以得此名,是因為開國君主姓劉,名裕,為了和後世趙匡胤所見的宋朝區別,才以此稱呼。同時,它也是南朝延續時間最長、國土面積最廣闊,以及當時排名第一的強國。而它上榜的原因,也與它這些大大小小的名號有關,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分裂時期,而分裂時期的成功標準,就是國土面積的大小,以及所轄區域內,政治統治是否讓百姓生活的好。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而劉宋是符合這個標準的。自劉裕稱帝以來,他先後打敗了很多的政權,打下了很多的疆土。比如,劉裕先後拿下孫恩,打敗恆楚,收復嶺南,破了江陵,攻滅西蜀,還得到了襄陽、荊州、揚州,等這樣的南方重鎮。最後,在劉裕徹底將司馬休打跑後,他的劉宋,已經完全替代了之前的東晉,成為了南方的霸主之國。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這還不夠,之後,劉裕還曾對南燕和後秦等國興兵,並且很快就破了北魏。而這也為他的國土上添了很大的幾筆,淮北、山東、甚至中原腹地河南,關中要塞等等,都被他捏在了手裡,連自古以來一直輪番做都城的洛陽、長安等兩個兵家必爭之地,也被他收入囊中。這也意味著,除了之前的南方地區,劉宋的國土面積,已經擴大到了黃河以南的所有地區。此時的它,已經做到了可傲視其他王朝。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更重要的是,這些地區,在劉裕以及他的兒子劉義隆的統治下,整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都是當時王朝中的無冕之王。甚至,還在當時那個亂世紛爭的時期,產生了治世——元嘉之治。而後世史書,對這個治世也是承認的,《宋書》就記載有:"民有所繫,吏無苟得。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只可惜,後期因為宗室暴亂,引發了右衛將軍蕭道成的叛亂,最後宗室被殺,帝王被弒,當時最大的王朝泯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前秦

其次,前秦也算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前秦作為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自苻堅建國以來,存在了43年,可它為何能夠上榜呢?上文在提名劉宋的時候,已經解釋了分裂時期的成功標準:國土面積的大小,以及所轄區域內,政治統治是否讓百姓生活的好。那我們不妨來看一下,究竟前秦符不符合。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首先是國土面積,前秦的開國帝王是苻健,之後經歷了苻生、苻堅、苻登四位帝王,但是真正決定前秦歷史地位的是第三位皇帝苻堅。苻堅即位的時候,任用王猛為相,國力得到提升後,開始了擴邊計劃。而他很快就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前燕,在苻堅的任命下,前秦的大將王猛、慕容垂作為伐燕的大將,成功後,關東被他收入囊中。一年後,苻堅又拿下了仇池氐楊氏,沒多久夷邛、筰、夜郎等西南地區的小國也投靠了苻堅。連朝鮮半島的幾個國家、柔然等多個北方遊牧民族,都接受苻堅的管轄,而這也意味著,苻堅已經成為了統一北方的霸主。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而在政治方面,苻堅與上一任荒淫的苻生不同,苻堅重用王猛,推行仁治,還重視文化教育的發展。在此政策下,苻堅管理下的前秦,經歷得到了發展,國力比之前也有很大的提高。史書稱讚這一時期的前秦:"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而"清晏"二字,只需要對比誇獎天下太平富足的成語——"海晏河清",就可以得出,這是多大的讚譽。只可惜,後來前秦最後的帝王苻登,在一次戰爭中被斬首,沒多久太子也被殺了,前秦也徹底宣告滅亡。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曹魏

第三個上榜的國家,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它就是曹魏政權。當時的中國,是鼎鼎大名的魏蜀吳分立的"三國時期",而在這三個國家中,曹魏政權是最厲害的國家,而且是政治、經濟、文化,方方面面的碾壓式的厲害。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首先是國土面積方面,在曹魏政權建立之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期,他就已經掌控了整個北方。之後,曹操去世,曹丕繼承曹操大權,逼迫漢獻帝讓位,自己稱帝。而當時的曹魏政權,在國土上,早就佔據的中原地區,是他們的地盤,漢獻帝這一退位,之前歸屬於東漢的西域國土也被納入到了曹魏的手中,之後起兵征討朝鮮諸國,朝鮮半島北部的一大部分,也列入了曹魏的國土。而向南,一直到秦嶺淮河一帶都屬於曹魏。後來,因為蜀漢的劉禪無能,蜀漢的國土也被曹魏收入版圖,可謂是真正的一家獨大。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而政治文化方面,文化上,曹操家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一個《洛神賦》流傳千古;一個著有《典論》這樣的文學著作,又是流傳千古。而政治方面,曹丕繼位後繼續推行曹操的屯田制,同時也大力改革選官制度,推行九品中正制。這種種改革,讓曹魏成了當時人口、田地面積最多的國家。據《晉書·食貨志》載:"郡國例置田官,數年之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可見,曹魏時期的百姓,是幸福的。只可惜,後來幼主繼位,被司馬家奪了大權,所以曹魏上榜也是應該的。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後周

而最後一個,就是五代時期後一個最後一箇中原王朝——後周。自從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建國以來,先後打敗後周和後蜀之後,後周的版圖一直在擴大。最厲害的時候,後周的直接統治了當時的華北和關中地區,以及淮南地區。在版圖上,是當時幾個割據政權中最大的。其次,在政治上,推行三省六部制,還減輕百姓的賦稅,恢復儒學,甚至引發了私人書院的興盛。所以,後周符合上文提到的分裂時期的成功標準。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可是,之後,幼主繼位,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將後周的一切據為己有。之後,趙匡胤在後周原有的版圖上,基本統一了全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北宋。所以,後周上榜也是應該的。

在一統天下前夕,卻棋差一招而亡的王朝,都有哪些?

而之所以分析這幾個割據國家,是因為在政權割據的條件下,亂世之秋,這幾個政權的統治者,還在努力為百姓謀福利,為了國家的統一而努力著,他們雖然是最後的失敗者。但是,中國自古就是一個"不以成敗論英效"的國度,他們為當時的國家統一做出了努力,值得後世的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