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和碧蹄馆之战是怎样一回事,是败还是惨胜?

碧蹄馆之战对于明军来说,是一场失败,不过这场失败也无关大局罢了。

平壤城攻防战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李如松率四万五千名大军与朝鲜军三千人到达顺安,准备夺取平壤城。与之相对的是日军在平壤城的一万五千人。平壤城的战略意义非常中啊哟,再加上这是明军入朝以来的第一场攻防战,所以李如松所部近五万人将平壤城围的死死的。

李如松先是派了小股部队进行试探,其中朝鲜军队负责的平壤城南的含毬门出现惨败,日军直接从东侧的大同门瓮城绕过去,突然出现在朝鲜军身后,打得朝鲜军溃败。

李如松和碧蹄馆之战是怎样一回事,是败还是惨胜?

不过李如松还是发现了日军的破绽,看出日军肯定不会放过夜袭的机会,他做好埋伏,结果日军三千人夜袭军营,被打得大败而归。次日李如松又故意派朝鲜军攻城,日军想故技重施,结果被明军反包围。

正月初八清晨,李如松对平壤城发动总攻。先是明军的炮兵对城头一片狂轰滥炸,把观战的朝鲜人给惊到了,他们后来回忆说:

“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状言”

“响振天地,山岳皆动。大野晦冥。烟焰涨天,旁弥数十里。火箭布空如织,火烈风猛。直冲城里,林木皆焚。”

与此同时,明军占领了牡丹峰,切断了北城与平壤城之间的一切联络和通道。可惜日军发现了明军的企图,疯了一般的对北城发起猛攻,明军主将受伤,只能暂时退出北城,北城又回到了日军手中。

李如松和碧蹄馆之战是怎样一回事,是败还是惨胜?

战斗开始后各城门马上陷入了胶着中,李如松亲自带着亲卫加入登城战,让其他明军都为之振奋,对七星门和普通门发动了猛攻。日军看明军攻势猛烈,就将含毬门的守军抽调了一部分调到七星门和普通门。结果伪装成朝鲜军攻击含毬门的明军,立马发动了猛攻,只用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含毬门就失守了,另外两个城门也随后相继失守。

城门虽然破了,但是日军不打算投降,他们开始和明军开战巷战。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损失,李如松命令进行火攻。

就在平壤陈陷入一片大火中,一支明军精锐部队直奔风月楼而去。这风月楼是日军在平壤城的指挥中心。好几个日军将领活活被烧死在了风月楼里。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明军却突然撤退了。随后李如松派人说他不忍多杀生,要么投降,要么滚蛋。其实也并不是李如松自大,而是他觉得狭窄的小巷聚集了大量的日军,容易造成大量伤亡。现在他是帮朝鲜打仗,可是死的都是自己兄弟,如果能让日本人滚蛋,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了。

李如松和碧蹄馆之战是怎样一回事,是败还是惨胜?

当天晚上,日军将领小西行长率领数千残部带着十天口粮离开了平壤城。至此,平壤攻防战告一段落。经历三天战斗,以日军撤退、李如松入城而告终。

碧蹄馆之败

平壤大捷算是明军的第一场大捷,随后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就率兵进占黄州,并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开城。这时候李如松得到消息说日军主力都在平壤,现在平壤败了,其他日军都不足为惧。于是李如松率兵朝汉城进发,率领的只有三千人的队伍。

当李如松到达离汉城不远的碧蹄馆时,遭遇了汉城日军,双方立刻爆发了激战,虽然明军比日军打得更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增援过来的日军越来越多,没多久日军就增长到了三万人,几乎所有的汉城守军倾巢出动了。

李如松和碧蹄馆之战是怎样一回事,是败还是惨胜?

一方是李如松带的三千人,一边是汉城守军三万人,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可是李如松已经没办法了,只好硬扛着开打。日军以为对方有诈,所以大部分的兵力都用来警戒,只有小部分兵力用来进攻李如松。

日军先是出动了六千人左右夹击明军,可是明军的铁骑也不是盖的,硬生生的把日军给凿穿了。可是日军兵力实在太多,最后明军只要边打边撤,希望进入高阳城坚守。

关于这场战争,日本的《黑田家记》里说:

“如松兵有节制,进退自在,两雄相会,战甚苦,自巳至午。”

就在明军已经陷入体力不支的境地时,幸好另外一名大将杨元及时赶到,带来了五千人还有一个炮营。李如松马上发动反击,日军以为明军主力终于出来了,吓了一跳,马上就开始撤退。此时实在不适合追击,于是李如松命杨元带人分几路交替掩护断后,全军撤到了惠阴山。

日军这时一看上当了,马上就折过头想要追击,结果李如松又发动了一次反击,追在最前头的日本将领战死了好几个。最后日军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李如松撤退,自己退回了汉城。

李如松和碧蹄馆之战是怎样一回事,是败还是惨胜?

这场碧蹄馆之战其实是以明军失败而告终的,不过那只是因为李如松自己判断失误,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明军以三千人的兵力与一万六千名日军直接对抗,旁边还有一万五千人虎视眈眈。可以说这些明军打出了应有的风采。不过我还是要说这里的惨胜并不恰当,因为明军既没有达到占领汉城的战略目标,也没有歼灭掉日军的有生力量,所以这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