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服務”進生活,““新基建”迎機遇


“雲服務”進生活,““新基建”迎機遇

疫情防控期間,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的“雲直播”成為國內外網民關注的熱點。許多網友通過5G網絡成為這兩所醫院建設過程中的“雲監工”。可以說,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已漸漸融入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

根據美國權威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雲基礎設施服務支出比上一季度增加28億美元,這是至今為止增量增長最快的季度,全年雲服務市場規模高達960億美元。

雲服務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近日,中央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主流觀點認為,新基建主要包括以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為代表的數字型基礎設施建設。

在世界範圍內,以雲服務為代表的新基建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興起。據瞭解,2019年,亞馬遜雲(AWS)全年收入超過350億美元。當前,AWS已經成為一項預期年收入超過400億美元的業務。在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報告中,亞馬遜雲服務以33%的份額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AWS首席雲計算企業戰略顧問張俠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雲服務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非常現實的作用和意義。不太熟悉技術的人可能認為,雲計算就是提供虛擬的雲主機,或者叫雲服務器。實際上,僅就計算服務方面,AWS就提供了14大項服務,包括實例(雲主機)、容器和網絡等三個方面,每一項服務又包括很多功能。

張俠說,客戶之所以上雲,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雲計算帶來的敏捷性;二是雲計算帶來的彈性;三是節省成本。

雲計算的敏捷性主要是跟傳統IT方案相比。使用雲計算,當有業務需求時,幾分鐘就可以獲得所需要的IT資源,按需使用,不像傳統IT方案,需要立項、選型、招標、採購、發運、安裝、配置等複雜的流程;而且當業務不再需要時,馬上就可以退掉相關的IT資源,按使用付費,不像傳統IT方案,留下一堆IT設備,閒置浪費。

雲計算的彈性,與敏捷性有類似之處,業務有淡季旺季,一天中有波峰和低谷,當業務量增加時,可以隨時增加IT資源,當業務量下降時,可以隨時縮減IT資源。

而云計算節省成本,則與彈性和敏捷性都有關係。通過雲計算的敏捷性,可以減少資源閒置和浪費,節省時間成本以及業務快速上升帶來的機會成本。通過雲計算的彈性,不用為了業務的潛在增長預留IT資源,節省IT資產投資成本和新技術折舊成本。

不僅如此,張俠說,以AWS為例,AWS的雲基礎設施幾乎覆蓋全球。截至2019年12月,AWS在全球有210個邊緣站,分佈在37個國家/地區的78個城市。而且,AWS提供的雲服務數量多,範圍廣,超過175項,涵蓋計算、存儲、數據庫、網絡、大數據分析、機器人、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安全、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媒體(音視頻)、衛星、量子技術等19大類。“AWS2019年12月宣佈推出的量子計算服務Amazon Braket,可以說是AWS雲服務廣泛的一個典型代表。Amazon Braket是一項完全託管的雲服務,讓科學家、研究人員和開發者能夠在一個地方開始試驗來自量子硬件提供商(包括D-Wave、IonQ和Rigetti)的計算機。”張俠說。

北京雲中融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融雲)CTO楊攀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他們的主要業務是為開發者和企業提供覆蓋全球的即時通訊和實時音視頻通信雲服務,覆蓋社交、直播、金融、交通運輸、教育、電商、醫療等多個行業領域。融雲使用AWS,就是為了確保大流量的情況下,服務依然能順利開展。

中科曙光大數據首席科學家宋懷明曾公開表示,雲服務、數據中心等是新基建的靈魂。目前,我國的阿里、百度、京東等企業都已經斥巨資發展雲服務。特別是阿里雲,已經在世界雲服務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疫情的發生更是為新基建投資增速躍升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政策、資金等關鍵要素有望加速向該領域彙集,釋放需求潛力。考慮到當前新基建整體上仍處於起步階段,絕對體量較小,因此對今年經濟增長的直接拉動作用或仍將較為有限。但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方面,包含雲服務在內的新基建將發揮關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