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五十四)

英國人不願讓別人認為自己對美國人的孤軍奮戰坐視不理,尤其當後者越來越多地介入歐洲戰場後。事實上,歐洲戰爭意味著英國大量的空軍和陸軍力量被牽制在此,唯一能夠抽調出來增援美軍的也就只有皇家海軍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人就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承諾將不會對日軍的侵略行為視而不見,相反一定會提供幫助,卻沒想到英軍竟被意軍和德軍所牽絆!日本人佔領的大部分地盤原屬於英國人的殖民地,這些地方物產豐富,例如盛產橡膠和錫的馬來半島以及通往中國大陸的立足點香港和緬甸。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五十四)

的確,一部分美國人不願意看到英國重新收回殖民地,還有人認為他們可以憑一己之力結束戰爭。對於美國人來說,英國這個盟友靠不住,因為戰爭時期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不想過多參與太平洋戰爭。皇家海軍只要能夠收復馬來半島和緬甸,丘吉爾就很知足了。但是,丘吉爾的參謀長們卻不同意,他們甚至試圖通過集體辭職對丘吉爾施加壓力。

這些人認為,英國有必要抵消美國日益增長的國際威望,他們還擔心英聯邦國家的海軍將會受到美國人的控制。當日本人1942年進攻澳大利亞時,作為盟國新成員,澳大利亞曾經請求美軍出兵相助,同時還希望英國皇家海軍返回太平洋保衛自己。據英國皇家海軍官兵回憶,他們更希望前往開普敦(嚴格來講是西蒙斯頓海軍基地)而非澳大利亞,因為那裡的人更友善。南非距離英國本土距離太遠,英國艦隊只有往返太平洋時才在南非做短暫停留。

事實上,英國太平洋艦隊中的澳大利亞戰艦比較少,因為它們之中的許多艦隻在美國海軍艦隊中服役。當然,也有很多美國人贊成英軍參謀長們的想法,因為他們認為,既然美國人協助英國人打敗了德國人,現在該輪到英國人幫助美國人打敗他們共同的敵人——日本人。在聯手打敗納粹德國的戰爭中,美英飛機曾經從英國基地起飛大規模攻擊德國,現在輪到日本人品嚐被英美聯手打擊的滋味了。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五十四)

美英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的這種聯手作戰為戰後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不太成功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巴格達條約組織鋪平了道路,上述幾個組織,美國和英國均涉足其中。

為了重返太平洋戰場,英國皇家海軍提前將美國海軍“薩拉託加”號航母編入其東方艦隊,以便熟悉和掌握美國海軍的作戰手法。此外,英國東方艦隊和美國第5艦隊通常在不同戰區獨立作戰,從而儘量減少通信和協同上的麻煩。當然,兩軍之間必然會有接觸,但通過分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矛盾。

不過,英軍艦隊的到來還是給作戰帶來了很大改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兩國海軍航空母艦上的著艦引導員和降落信號有著很大的不同,有時候,同一個標誌對於兩國海軍來說,甚至表達完全相反的意思。不過,英國皇家海軍還是主動採用了美國海軍的信號,因為後者這時候已經變得更加強大。

事實上,美英兩國海軍的關係很好。據說,美國海軍軍官曾經和英國皇家海軍輔助船隊指揮官道格拉斯·費希爾少將說過:“想要什麼,儘管開口,不必請示金上將,就可以滿足你們。”之所以如此,也許是因為英艦軍官艙室裡的白酒增進了雙方的感情。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五十四)

據說英國皇家海軍有一艘專門運酒的船隻,但艦隊花名冊上並沒有記載。唯一一艘符合條件的可能是皇家海軍淡水補給船“雄鹿”號,但這艘船是用來提供淡水的,輔助船隊中有好幾艘諸如此類的給水船。不過,這個名字總讓人聯想到一潭死水,或者想到一隻雄鹿正大口大口地飲用著一池清澈見底的泉水!

毫無疑問,兩國海軍之間也存在競爭,他們時而像朋友,時而像對手。例如,金上將反對在太平洋戰場上與皇家海軍合作,但他的主張卻被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非常輕鬆地否決了。據說,曾有一名美國海軍軍官應邀在英國軍艦指揮艙用餐時,對英國同行的酒櫃讚不絕口,想請對方的工匠到自己的船上建造一個同樣的酒櫃。英國人非常愉快地答應了,但開玩笑地問了一句:“那你打算在酒櫃上面寫點什麼呢?”這是因為,英國的酒櫃上方刻有“上帝保護國王”幾個字。“那就刻上‘該死的約瑟夫斯·丹尼爾斯’吧!”美國軍官這樣回答。

血與火:太平洋海戰史,一場改變戰爭形態的激烈較量(五十四)

丹尼爾斯是1914年的美國海軍部長,相當於英國第一海務大臣的角色,是他趕在美國政府20年代全面推行禁酒令之前,首先在美國海軍之中推行這項禁令的。後來,當美國全國都已經廢除這道禁令之後,美國海軍仍在繼續禁酒。英國海軍東方艦隊最終研究決定,“卓越”號和“薩拉託加”號航母將共同出動艦載機襲擊沙璜,這是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在太平洋戰場上發起的第一次大規模空襲,正好又和美國第5艦隊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沙璜這一目標非常重要且極具價值,它是蘇門答臘島最北端的一個離島,上面有很多重要的港灣設備和機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