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善待那些为你说话的人

最近有一些读者私信我说:“方方老师的言论看多了,总感觉有些矫情,只是一味地追责,有些根本就属于鸡蛋里挑骨头,我们国家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某些方面可能无法顾及但也都情有可原,而方方老师却揪住不放,似乎不马上给出个答案,誓不罢休,难道这些风气也值得提倡吗?”

请善待那些为你说话的人

这确实是个很犀利的问题。虽然我不是作家,但勉强也能算得上是个文人,多少明白些“书生意气”的涵义。


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知识储备丰富,情绪饱满,脑海里有一个完美的道德世界,看现实永远都带着怀疑和批判的眼光。


生活中有两种人不能太过乐观:一是音乐家。很多人喜欢的周杰伦,年轻时才华横溢,一副拽拽的样子,写出来的歌几乎每首都是经典,后来内心peace了,作品质量就明显下降;二就是作家了,作家如果不悲天悯人,那基本上就要封笔了,就连写喜剧题材都会显得很俗。


只有面对深渊,思想才会深刻。这是很多艺术家感到挣扎的地方,朝向阳光,头脑就变的空白,存在感和成就感皆无;回到阴影,内心虽然痛苦,但灵感迸发。


这就是书生。永远是思想性的动物,虽然在剖析现实,但往往脱离现实。就像一个拿着放大镜的人,局部看得透透的,却忽略了整体。如果让一个书生做一件事,通常都会做得很漂亮;去领导整件事,几乎就预定了糟糕的结局。

说和做,完全是两码事。可能这么说不恰当,如果让方方老师去把控这次的疫情,能做到目前状况的十分之一,就非常了不起了。这次疫情的胜利,不是普通人的智慧能完成的,其复杂程度远超想象。然而书生的世界里,这些都做了简单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方方老师的做法就是错误。我们需要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恶的声音,永远比善的声音大而多,恶的力量,也永远比善的力量大而多。这跟某种社会制度或是某个国家没有关系,是人心的贪嗔痴总超过真善美。所以后者的声音哪怕叫得更大更夸张一些,也完全可以接受。


有人说要理性对待一切,这值得商榷。美国总统特朗普三番两次的称新冠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那么应该怎么回应他?说在没有弄清之前,我不会表明我的立场,保持沉默?这只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在国际舆论上被轻视。最好的办法就是毫不留情地回怼。


立场站稳了,再来谈理性。方方老师的言论确有偏激的地方,但基本上都是为民请命,在关怀那些容易被忽略和遗忘的人。如果阻止这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发声,等于扼住我们自己的喉咙。有些声音存在的时候,可能只是觉得喧闹;然而一旦不存在,就要感到恐怖了。

请善待那些为你说话的人

本文转至网络,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仅供学习交流,如原作者有异议可以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