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善待那些為你說話的人

最近有一些讀者私信我說:“方方老師的言論看多了,總感覺有些矯情,只是一味地追責,有些根本就屬於雞蛋裡挑骨頭,我們國家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已經做得非常到位了,某些方面可能無法顧及但也都情有可原,而方方老師卻揪住不放,似乎不馬上給出個答案,誓不罷休,難道這些風氣也值得提倡嗎?”

請善待那些為你說話的人

這確實是個很犀利的問題。雖然我不是作家,但勉強也能算得上是個文人,多少明白些“書生意氣”的涵義。


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知識儲備豐富,情緒飽滿,腦海裡有一個完美的道德世界,看現實永遠都帶著懷疑和批判的眼光。


生活中有兩種人不能太過樂觀:一是音樂家。很多人喜歡的周杰倫,年輕時才華橫溢,一副拽拽的樣子,寫出來的歌幾乎每首都是經典,後來內心peace了,作品質量就明顯下降;二就是作家了,作家如果不悲天憫人,那基本上就要封筆了,就連寫喜劇題材都會顯得很俗。


只有面對深淵,思想才會深刻。這是很多藝術家感到掙扎的地方,朝向陽光,頭腦就變的空白,存在感和成就感皆無;回到陰影,內心雖然痛苦,但靈感迸發。


這就是書生。永遠是思想性的動物,雖然在剖析現實,但往往脫離現實。就像一個拿著放大鏡的人,局部看得透透的,卻忽略了整體。如果讓一個書生做一件事,通常都會做得很漂亮;去領導整件事,幾乎就預定了糟糕的結局。

說和做,完全是兩碼事。可能這麼說不恰當,如果讓方方老師去把控這次的疫情,能做到目前狀況的十分之一,就非常了不起了。這次疫情的勝利,不是普通人的智慧能完成的,其複雜程度遠超想象。然而書生的世界裡,這些都做了簡單化處理。但這並不意味著方方老師的做法就是錯誤。我們需要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個世界惡的聲音,永遠比善的聲音大而多,惡的力量,也永遠比善的力量大而多。這跟某種社會制度或是某個國家沒有關係,是人心的貪嗔痴總超過真善美。所以後者的聲音哪怕叫得更大更誇張一些,也完全可以接受。


有人說要理性對待一切,這值得商榷。美國總統特朗普三番兩次的稱新冠為武漢病毒,中國病毒,那麼應該怎麼回應他?說在沒有弄清之前,我不會表明我的立場,保持沉默?這隻會助長對方的囂張氣焰,在國際輿論上被輕視。最好的辦法就是毫不留情地回懟。


立場站穩了,再來談理性。方方老師的言論確有偏激的地方,但基本上都是為民請命,在關懷那些容易被忽略和遺忘的人。如果阻止這樣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發聲,等於扼住我們自己的喉嚨。有些聲音存在的時候,可能只是覺得喧鬧;然而一旦不存在,就要感到恐怖了。

請善待那些為你說話的人

本文轉至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平臺,僅供學習交流,如原作者有異議可以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