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中國的制瓷業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後,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無論質量、數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擬的,當時的官窯瓷器代表了當時中國瓷器的最高水平。

康熙

康熙早期的瓷器,很少寫款。原因是康熙認為瓷器上不能寫款,寫了款,如果打碎了不吉利,不讓寫。

但康熙的很多瓷器上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寫大量的寄託款。比如寫"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這三個朝代寫得最多。這在我們的想象中是犯大忌的。

讀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文字獄非常厲害,尤其在康熙一朝,大量漢人提出"反清復明",電視劇裡常能看到。當時你要有一絲反清復明的傾向,就被殺頭了。可瓷器上寫的款,卻都是前朝的款。如 大明成化年制 大明嘉靖年制 大明宣德年制。

雍正

雍正正官窯瓷器底款的篆書年號,《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分三行,每行兩字。此種篆體六字款有青花、刻印和金彩三種,字體皆方整,外無雙框。


那時官窯瓷器另有四字款《雍正年制》,除了青花,還有刻畫與模印兩種,分兩行,每行兩字。少數為四字篆書豎式款,分有框和無框。有少量四字篆書款乃分上下左右,如古錢文排列方式。

其實,雍正官窯用篆書款不多,主要乃用楷書,中後期為宋體小楷。真款平整秀雅,亦圓潤有力。至於行書、草書與隸書則絕少見。另有一些書《雍正御製》,也有官窯器乃依御令不書寫年款。

乾隆

乾隆 青花雙耳扁瓶

乾隆官窯瓷器款識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種,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顯多於“乾隆年制”四字款。“

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書款一般用於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書多於楷書。“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於仿古瓷上,青花篆款為主。高足盤、高足碗、雙連瓶一般是在足內寫篆書六字橫款。

乾隆青花楷書款字體端莊,落筆利落,早期款字與雍正時期如出一人之手。青花篆書款筆畫平直,橫豎粗細一致,轉角熟練,不留停落痕跡。青花字呈色早期有暈散現象,中期為純正藍色,晚期則藍中含灰。“

大清乾隆年制”款雙行多無邊圈,三行則多雙圈。“乾隆年制”款多雙圈。楷書款有六字雙行、三行雙圈,也有四字雙行雙圈或雙框。


民窯款也多書“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體不夠漂亮,位置不夠規則,與官窯款比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與康熙時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的民窯青花器物上具體寫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叄年孟夏月制用春生”。

外銷瓷一般都不落年號款。 堂名款主要書寫在盤、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暉堂制”、“旭華堂”、“百一山房”、“澹寧齋”、“彩秀堂制”、“浴硯書屋”、“志勤堂”、“慶目堂”、“忠信堂”、“彩潤堂”等。

另外如“景慎堂”、“養和堂”、“彩華堂”、“避暑山莊”、“寧靜齋”、“寧晉齋”、“寧遠齋”、“百一齋”、“詠梅閣”、“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製作精美,應視為官窯瓷。

《故宮十大珍寶瓷》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盛世帝王畢其一生打造的十件稀世國寶,世界罕見;是故宮35萬件藏瓷中的彩瓷代表,涵蓋了皇家彩瓷多個工藝門類及器型。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康熙青花花鳥紋魚尾瓶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原物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撇口、粗長頸、弧腹下斂,圈足外撇並有雙重臺,此類造型是康熙的典型器物,稱“魚尾”。器身通景青花紋飾,頸繪《錦雞芙蓉圖》,腹繪《錦雞碧桃圖》。宋徽宗曾繪錦雞芙蓉,稱錦雞有“五德”之全。配上四季花卉寓意花開富貴、錦繡前程。


收藏價值: 完美復現康熙青花獨有“翠毛藍”,創歷代青花藝術之冠!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雍正鬥彩摘枝花紋梅瓶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此器是雍正鬥彩突破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結合的完美演繹,將當時的粉彩胭脂紅等引入畫面,形成獨一無二的藝術效果,是代表雍正朝陶瓷藝術創新力的傑出代表!因所用釉上彩釉料配方極為複雜,所以燒成後的花卉顯得格外富麗華美,但也因釉料化學成份太過複雜導致溫度控制要求過高,使燒造成品率極低。

收藏價值:歷史首件突破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工藝之作品,歷史地位極高,釉料配方最複雜!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雍正琺琅彩山水紋瓶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此瓶通體用琺琅彩彩繪山水人物畫面,構圖飽滿卻不失空靈爽朗之感,久觀恍若身臨仙境,用色飄逸,對再造工程中畫師技藝水平要求極高!控制釉料的調配甚為苛刻!因此這是此項目中廢品率最高、複製難度最大、成本最高的一件作品,收藏價值亦獨具其善!

收藏價值:中國琺琅彩寫意山水第一瓷,用色飄逸難繪難燒,廢百而存一!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雍正·青花桃蝠紋橄欖瓶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瓶口外撇,束頸,溜肩,弧腹漸收,足略外撇,呈橄欖形。腹繪一粗壯的桃樹,結碩大的蟠桃八個,襯以桃花、竹葉、山石、靈芝紋、五隻蝙蝠上下飛舞,寓意“五蝠捧壽”之意。雍正時期青花的燒造水平發展到了最高峰,此後再無超越!此桃蝠瓶

靈秀典雅,畫工精緻,是清代御用青花瓷的最高品質代表作。

收藏價值:中國青花瓷頂峰階段代表作,千年青花只看一瓶,挑戰青花技藝最高 水平!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雍正·墨彩山水木紋筆筒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雍正皇帝不僅對瓷器品鑑要求極高,還創造出許多獨特的瓷器品種,墨彩即是其中最有特色的原創之作,它採用國產彩料仿燒水墨琺琅的藝術效果,猶如在宣紙上以墨筆作畫,木紋釉與墨彩結合,為世所珍罕。此器胎體潔白緻密,紋飾構圖疏密得體,層次分明,景物錯落有致,頗得章法,筆觸運用自然靈活,渲染皴擦,宛如一幅感染力極強的中國

水墨畫,格調清新,別具藝術魅力,是雍正時期少見的佳作。

收藏價值:雍正朝罕見的獨創瓷種,故宮國畫大師親自指點臨摹,藝術水準極高!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乾隆·琺琅彩嬰戲紋瓶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乾隆時期的嬰戲圖多出自供奉內廷的知名畫家金廷標筆下。本作為金廷標早期作品,風格出於民間畫法之上,畫面用色明快,兒童姿態生動多樣,動作誇張,由於彼時尚未受到乾隆個人好惡之影響,所以與乾隆朝中後期一貫的華麗與繁縟相比,藝術價值更高!是清代同類琺琅彩作品中最珍稀的一件作品!

收藏價值:乾隆明星畫師原創名作,唯一擺脫繁縟、鶴立獨行的琺琅嬰戲紋第一器!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乾隆·粉彩百鹿紋雙耳尊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此作粉彩繪畫技法高超,釉面勻淨,紋飾繁縟,裝飾效果富麗華貴,充分體現了乾隆官窯精品的時代風貌和技法水平。乾隆晚年,皇帝密旨要求內務府燒造一件人間至“尊”珍瓷,並將宮廷畫家沈銓的《百鹿百鶴圖》繪製於尊上用於慶壽。內務府與景德鎮御窯廠數千窯工耗時數年苦心燒製,其間畫稿經過上百次重繪,釉料經過上千次調整,終於在乾隆六十大壽之前燒製出盛極一時的百鹿尊,被譽為“千古第一瓷”。

收藏價值: “千古第一瓷”獨領康雍乾三代風騷,百鹿圖皇帝專享,與天同壽寓意非凡!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九桃紋瓷器是雍正朝所創,至光緒朝仍有仿造。而在所有雍正、乾隆和後世仿製的粉彩九桃紋瓷器上,以雍正時期的紋樣著色最為鮮豔奪目,繪畫水準也最高。從八十年代起,故宮便大力研究此瓶的釉料化學成份與燒製條件,力圖百 分百還原雍正時期的藝術效果,本項目復造作品 採用故宮 2015年最新研究成果,色差水平已能 控制在 0.5%左右,大大超過了 2005 年賈慶林送 與臺灣領導人宋楚瑜的仿品水平!

收藏價值:故宮 30年最新科研成果鉅獻,工藝全面超越 2005年故宮國禮水平!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乾隆·粉彩牡丹紋玉壺春瓶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本作品畫法採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無論山石、花卉、鳥蟲都顯得質感強烈,明暗清晰,層次分明。採用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工筆畫與淋漓揮灑、簡潔洗練的寫意畫相結合,還有誇張變形的裝飾畫風。乾隆親自參與創作,因此是皇家藝術品味的代表,

顯示出了乾隆皇帝極高的藝術修養,也是乾隆時期宮體畫風的完美呈現,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擁有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

收藏價值: 乾隆藝術品味集中表現之作,是瓷繪藝術時代標誌點之作品,收藏價值極高!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乾隆·五彩八仙祝壽紋燈籠瓶


珍寶簡述: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此瓶為乾隆中年時期親自參與設計的瓷繪佳作,乾隆特命項級宮廷畫師手繪十餘稿,最終皇帝親自選定了此稿進行燒造,可以說這是代表了乾隆審美水平的重要作品。畫中人物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繪畫水平大大超越了民窯與官窯中的普通畫工,是歷代同類題材的翹楚之作。本作品再造工程中瓷繪部分在故宮專家的指導下,採用“雙勾填墨”技法,參考館藏實物與數碼圖案精確繪製,完美達到了形與神的兼備!

收藏價值:乾隆御用畫師原創親繪,雙勾填墨創仿古瓷繪之冠!收藏價值極高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款識特點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清乾隆 粉彩百鹿尊


清朝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時期,較好的吸收了前幾個朝代先進精湛的技藝,跟明代相比,清代的瓷器主要還是以景德鎮為生產中心。


康熙時期,逐步將景德鎮的御窯廠恢復完善,使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古拙,風格輕巧俊秀,技術上講究精工細作,不惜工本。


後來隨著清朝國力的衰弱,瓷器製造也開始走下坡路。從道光時起,瓷器的胎骨與乾隆時期相比變化不太大,只是胎質顯得粗松一點。在胎骨的潔白程度上差了一些,器型線條生硬,常常見稜見角,無圓潤秀美感,顯得拙笨。但是,也可以顯現出古代人的那種大方,做事果斷。


康熙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康熙早期的瓷器,很少寫款。原因是康熙認為瓷器上不能寫款,寫了款,如果打碎了不吉利,不讓寫。


但康熙的很多瓷器上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寫大量的寄託款。比如寫"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這三個朝代寫得最多。這在我們的想象中是犯大忌的。


讀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文字獄非常厲害,尤其在康熙一朝,大量漢人提出"反清復明",電視劇裡常能看到。當時你要有一絲反清復明的傾向,就被殺頭了。可瓷器上寫的款,卻都是前朝的款。如 大明成化年制 大明嘉靖年制 大明宣德年制。


雍正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雍正正官窯瓷器底款的篆書年號,《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分三行,每行兩字。此種篆體六字款有青花、刻印和金彩三種,字體皆方整,外無雙框。


那時官窯瓷器另有四字款《雍正年制》,除了青花,還有刻畫與模印兩種,分兩行,每行兩字。少數為四字篆書豎式款,分有框和無框。有少量四字篆書款乃分上下左右,如古錢文排列方式。


其實,雍正官窯用篆書款不多,主要乃用楷書,中後期為宋體小楷。真款平整秀雅,亦圓潤有力。至於行書、草書與隸書則絕少見。另有一些書《雍正御製》,也有官窯器乃依御令不書寫年款。


乾隆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乾隆 青花雙耳扁瓶


乾隆官窯瓷器款識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種,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顯多於“乾隆年制”四字款。“


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書款一般用於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書多於楷書。“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於仿古瓷上,青花篆款為主。高足盤、高足碗、雙連瓶一般是在足內寫篆書六字橫款。


乾隆青花楷書款字體端莊,落筆利落,早期款字與雍正時期如出一人之手。青花篆書款筆畫平直,橫豎粗細一致,轉角熟練,不留停落痕跡。青花字呈色早期有暈散現象,中期為純正藍色,晚期則藍中含灰。“


大清乾隆年制”款雙行多無邊圈,三行則多雙圈。“乾隆年制”款多雙圈。楷書款有六字雙行、三行雙圈,也有四字雙行雙圈或雙框。


民窯款也多書“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體不夠漂亮,位置不夠規則,與官窯款比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與康熙時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的民窯青花器物上具體寫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叄年孟夏月制用春生”。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大清皇帝畢其一生鑄就的十件國寶,盛世完美再現


外銷瓷一般都不落年號款。 堂名款主要書寫在盤、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暉堂制”、“旭華堂”、“百一山房”、“澹寧齋”、“彩秀堂制”、“浴硯書屋”、“志勤堂”、“慶目堂”、“忠信堂”、“彩潤堂”等。


另外如“景慎堂”、“養和堂”、“彩華堂”、“避暑山莊”、“寧靜齋”、“寧晉齋”、“寧遠齋”、“百一齋”、“詠梅閣”、“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製作精美,應視為官窯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