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五點,河蟹蛻殼不再困難!

近幾年來,我們對河蟹蛻殼前後的管理與最後的收成效益關係進行了觀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現小結如下:

關注這五點,河蟹蛻殼不再困難!

一、放養前的準備 準備4個試驗觀察池塘,每個池塘4-6畝,池塘可蓄水1.5米以上,要求池塘保水性要好。養殖池中種植伊樂藻、苦萆等水草。要求水草覆蓋面積達到池塘水面70%左右,以便河蟹蛻殼長所需。

二、苗種放養

2只試驗池和2只對照池同樣每畝放蟹苗500-600只左右,放養的蟹苗規格大致相同。

都知道開春放苗前種草好處大,好多養殖戶種的草扎不下根,甚至死掉。小編了解到市面上有款壯根生根的產品,前期使用可以壯根,水草快速生長。

草力壯,強力生根護草劑。前期使用護根壯根生根;後期使用防止水草瘋長,衰老,腐爛,爛頭爛葉。點擊圖片瞭解詳情

三、科學管理

1.水質管理 控制水的透明度在40釐米左右,每月每畝用10千克生石灰一次,以改善水質。正常每週加換水一次。

2.合理投餵 投餵時以動物性餌料和配合飼料為主,合理搭配一些植物性餌樸。餵食一般每日2次,上午9時左右一次,佔30%,晚上5-6時一次,佔70%,並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節餵食量和比例。

關注這五點,河蟹蛻殼不再困難!

3.注重病害防治 在5月、7月份各使用纖蟲殺一次,滅殺纖毛蟲。每月用過硫酸氫鉀殺菌消毒

弧克是一款含50%過硫酸氫鉀的複合鹽。具備殺菌、消毒、改底、調水四大功能,尤其對弧菌有特效。過硫酸氫鉀是一種無機酸性氧化劑,具有非常強大而有效的非氯氧化能力。

四、河蟹蛻殼時的管理

1.在飼養過程中,通過觀察得出如下經驗:

如果前天晚上(5-6時)喂的飼料,第二天早晨發現食物沒有動或動了很少一部分,就表明河蟹已經開始蛻殼,在這以後的兩三天中我們對試驗池每天進行水流衝擊。對照池按正常的7天左右沖水一次。

兩三天過後,即對試驗池大量投餵含動物性飼料的餌料,以滿足蛻殼後的河蟹生長需要,否則就會出現大量水草浮在水面上,主要是因食物不足而被河蟹所吃,並且會發生自相殘殺的現象,從而最終影響蟹的產量。

關注這五點,河蟹蛻殼不再困難!

2.從小扣蟹長成商品蟹,一般要蛻13次殼左右。

收穫時一般平均個體達到150克以上,其中發現最大個體達350克。通過9月份的觀察發現,蟹蛻殼時間大約需要30分鐘左右。

五、總結

通過試驗發現,在蟹蛻殼時及時進行水流衝擊能有效地促進河蟹集中蛻殼,減少河蟹的死亡率。在河蟹蛻殼後集中投餵含動物性飼料的餌料,能促進蟹的快速生長,儘可能快地提高河蟹防禦敵害的能力,防止河蟹間的自相殘殺,使河蟹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及時沖水的池塘成蟹個體相對沒有沖水的塘中要大,蟹產量能提高10%左右。所以做好河蟹蛻殼時的管理能大大提高養蟹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