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怎麼學好?

GTV滕林季


 一、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好的筆記是教科書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  

由於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課堂上除了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外,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記下老師講的重點、難點知識,以及思路和疑難點,便於今後複習。  二、及時複習。  

複習並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而是在自己的大腦中考慮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繫,並進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所以,課後要及時對聽課內容進行復習,做好知識的整理和歸納,這樣才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避免出現越學越亂的現象。比如學習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進行比較,找出兩者的不同之處。  三、學會巧記  

由於要記的化學知識點比較多,如果靠死記硬背是難以記牢的,所以應學會巧記。化學上常用的記憶方法有:比較法(常用於容易混淆、相互干擾的知識。如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四個相似的概念,可以通過比較,使理解加深,記憶牢固。)、歸納法、歌訣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和實驗記憶法。  四、勤練  

練習是理解消化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但練習要有針對性,不能搞題海戰術,應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題規律為目標。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歸納總結,這樣才能達到做一題會一

類的效果。如化學計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恆法、關係式法、極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五、備好“錯題本”  

做題的目的是培養能力、尋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的有效途徑。所以,對平時出現的錯題,應做好修正並記錄下來。記錄時應詳細分析出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題思路,不要簡單寫上一個答案了事。同時,要經常翻閱複習,這樣就可以避免以後出現類似的錯誤。  

六、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不但能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動手等能力,還能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必須重視化學實驗。平時做實驗,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思考如何做,為什麼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從而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此外,要把化學學好,還要多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生活問題,善於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   

另外,想要學好高中化學不單要做到一上幾點,還要經常與老師交流,畢竟我們的知識對於老師來說還是很微薄的,在此,這樣做還可以增加我們的課外知識。然而,何樂而不為呢?其次,最好在上化學課之前,用一點時間來看一下或是背一下化學方程式之類的東西,這樣既可以幫你在上課前溫習一下之前的知識,在上課的時候聽起來也不會使自己費勁。

平盟的另外一位化學老師建議同學這樣學習化學: 一、夯實基礎知識 

在高考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最初的時候先別急著瘋狂地做題,只有當基礎夯實以後,做題才會隨心所欲。相信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經歷,考試有時考得好,有時考得不好,成績很不穩定,這其實就是基礎不紮實的緣故。因為考得好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你做過相類似的題目,而若沒做過類似的題目,則成績就會一落千丈。但是高考不是賭博,你不能去搏高考的題目就是你所做過的題型,況且這樣的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因此只有夯實了基礎以後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不變應萬變。  

那接下來我具體說說如何去夯實基礎,也就是所謂的如何“花時間去學”。高二結束時已經完成了高中階段全部化學知識的教授。夯實基礎就可以從此開始了!我們可以從兩個平行的方面進行:看書與做基礎題。翻出高一的化學書,仔仔細細每字每句地翻看一遍,我相信現在翻看高一的化學書時,同學們肯定會有一種從自豪而演變出來的快感,並且許多高一時搞不清楚的知識點也會迎刃而解,但若遇到遺忘的知識點,想必你的記憶也會格外深刻。在邊看書的過程中,就可以同時做些基礎的題目。比如可以翻看高一時曾經做錯的試卷和輔導書,或者把高一時未做完的輔導書做完。同樣,高一的書看完了就看高二的。這裡要提醒同學們一句,千萬別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夯實基礎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覺得時間來不及,至少在寒假前,你都可以去做這項別人或許會鄙視的工作。  

二、高考真題的研磨 

上一屆的高考真題是同學們在把握自己高考時,對考試難度、出題題型、自己考試分數估計最重要的一張試卷了,因此要在自己高考前去做一遍。那又該如何去研磨高考真題呢?買一本《五年高考試題透視》,然後開始研究前5年高考題目的出題規律。如題目的排布順序、知識點的考察形式等。你會發現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仍是考查重點。比如基本概念中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阿佛加德羅常數,基本理論中元素週期率、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重要金屬和非金屬及化合物的有關方程式,化學實驗,電化學等。這樣就做到了如何充分地去利用所花的時間,即所謂的事半功倍。因此把握了真題,你就會有一種在大海中突然找到了燈塔的感覺。 

三、熟練度的演練 

當同學們把基礎知識都夯實了,真題都研磨透了,這個時候該做的就是如何提高熟練度的問題了。相信高三整整一年同學們要做上百張考卷,多本輔導書,這其實就是在增加做題熟練度的過程,因此我對於此就不再贅言了。我所要講的是關於高考考試熟練度的增強問題。肯定有人會問,高考的熟練度怎麼增加啊,難道讓我們去復讀啊。當然這只是玩笑。我所要講的是一個定時、定點、定量的問題。何謂定時、定點、定量呢?那就是在“在規定時間內(50分鐘左右),坐在固定的書桌前,完成一套模擬卷或真題”,就當作你在高考。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方式很搞笑,但是請試想,在高考過程中,你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麼辦、考試時間來不及怎麼辦等等,這些都是你要在高考時應對的問題。而進行了多次模擬高考的訓練後你就會了解,我在多少時間內能完成選擇題、完成整張考卷一般需要多少時間、當題目不會做的時候該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跳過去做下一題等等。這些都是熟練度演練後而得到的經驗。做練習應像考試一樣,儘量不丟題、空題,審清題目中的每一個關鍵字眼,並標出記號。遇到自己較為熟悉的題目,更要集中精力,認真分析,不可憑著經驗和舊的思維定勢,倉促解答;遇到重點題、熱點題,做完題目後立即重新過一遍,明晰題型特點,釐清解題思路,總結答題技巧,感受成功快樂;遇到難題,不能失去信心,既不能輕易放棄,也不能耗時太多,必要時與老師、同學多討論,找出解決方法。做到“容易題穩拿分,中等題不丟分,難題爭取得分”。當你把高考當成了像吃飯一樣的習慣時,相信緊張與發揮失常是不會來找你麻煩的了。當然,其他科目應該也同樣適用。  

四、小經驗 

我這裡要提兩個小的經驗。首先,可以準備一本記錯本,把做錯的題目,或者再三遺忘的知識點記錄下來,這樣在平時你所要翻閱的就只有這麼一個小本子了,而非很多本輔導書,真正到“書要越讀越薄”。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輔導書的選擇,只需要選擇通讀通做一本或兩本即可。其次,化學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學會記憶,或者通俗地說就是背誦。化學不像物理,多靠理解;化學更多的時候需要的是一種記憶,比如方程式、元素週期表和元素週期律、金屬活動性順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製法等等。 

另外重視選擇題,選擇題往往側重考查基本概念,考查學生對細節知識的把握程度,多屬於較容易題目。可用一週時間集中梳理複習過的內容、做過的卷子,分析選擇題做錯的原因:是看題不清,還是審題方法不當;是知識掌握有薄弱環節,還是存在知識盲區,爭取在“一模”考試前弄懂並加以彌補。 

還有化學規範性表達也是應注意的細節。如化學方程式書寫一定要配平、化學式一定要正確,酯化反應有水生成不能漏寫,書寫多元弱酸根水解反應時應分步、可逆,與用量、順序、濃度、條件有關的化學方程式要逐一看清,切不可下手就做;實驗題應從操作、試劑、現象、結論四個方面完整解答;要辨析清楚填空題中對物質表述是填名稱還是填符號、有機物是寫分子式還是結構簡式等。 

態度決定一切。當你能耐著性子把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完整地複習一遍、仔仔細細地研究了近幾年的高考真題、並增加了相當程度的熟練度以後,我相信同學們在高考時一定能夠做到“招之即來、來則能戰,戰必能勝”。


神通8


我認為化學成績分以下幾個檔次

0-30分 基礎相當差,不知道有關化學最基本的東西 對於教科書上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

建議:先通讀兩遍課本,做完課本上的習題。凡是任何不懂的知識點和習題,一律問老師和化學成績好的同學(不建議問成績在80分以下同學,不是看不起,而是這類同學的基礎也會出一些問題,最好是問老師),這個時候不要怕煩老師,老師在高二末尾和高三是很樂意給你講題的(因為升學率),堅持一個月左右,就有比較好的效果了。(點名表揚我班紀姓同學)

31-60分:有一點基礎,中檔難度的選擇題和部分實驗題可以猜的出來,文字敘述較複雜的簡單推斷題容易出錯。

建議:也是通讀課本,做完課本上習題,特別注意看自己遺忘的知識點,做基礎題時常做錯的知識點。不懂的地方,問老師。把課本上不熟悉的程式抄寫幾遍,並背誦,因為考試常常會出 l。 牢記課本上的實驗及其中的操作步驟和掉 F細節。(選擇題挖的坑裡面會出現,而且廠 率非常大)

61-8C分:基礎還行,有時會忘一些基本的概念,做難題比較吃力,中檔題可以答對一部分,做簡單題容易跳坑,很容易因此不及格(因為6分一個選擇題,超貴的)

建議:選擇性的看課本,重點看課本上較難的知識點和易錯的知識點。(向更高分數段衝刺必須用到)。開始建立和使用錯題本,主要記錄新穎的和易做錯的題型。不建議記錄難題,在基礎沒打好之前,做難題都是空談。可以大量的刷基礎題,適量的刷中檔題。至於難題,還是先放一邊吧,不適合你們。

90分以上的基礎絕對沒問題。建議刷題再刷題再刷題。


組合的文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以理論為依據,密切聯繫生活的學科。這幾年重在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綜合應用能力。貫穿著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這一主線。高中化學一共有6本。兩本必修和四本選修。必修一重在相關物質的量的計算及應用,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在物質分類的基礎上學習後面的金屬及非金屬相關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及用途。必修二重在學好前兩章即元素週期表和化學反應與能量。選修三物質的結構和性質這本相對較抽象,學生學起來有難度,重在掌握規律和技巧。選修四很重要,涉及到反應熱,蓋斯定律,化學反應的平衡移動,水解平衡,沉澱及溶解平衡等重要知識點,高考必考題型。一定要認真學習。選修五有機化學相對比較好學,一根主線貫穿著,即結構 -性質-用途。重在掌握化學性質及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難點是有機物的合成與判斷,要在分門別類的學好基礎知識上進行綜合應用。選修六主要是化學與生活,挺簡單,劃劃記一記即可。重在環保問題的治理。總之,區分好重難點,找到自己學習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態度很重要,自律很重要!



尋找幸運


很多同學想要學好化學,於是急著去做題、去看書,但是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高中的化學分為好幾個類別,總的來說高中化學通過圖表總結,類比學習的方式梳理知識點最為有效,然而對每一個類別都有不同的方法來學習,都有自己的知識圖表,如果連自己究竟是哪一塊最薄弱尚未清楚,所做的努力可能就是事倍功半了。

總的來說,高中的教材分為了必修1、必修2、反應原理、有機、結構、化學實驗、化學技術等好幾本,一般前4本是高考所要求的。而從知識點上分,必修1大部分內容是關於元素化學(無機化學),必修2是有機與結構的初步涉及,所以我們可以將高中的化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分為:元素化學、有機化學、反應原理、化學實驗四大部分。

一、元素化學

元素化學實際上就是集中在第一本書(必修1)後半部分的無機化學內容,它是整個高中階段知識最瑣碎的一塊內容。各版教材裡面,都是按照元素種類進行分別的講解,換言之,就是把每一種元素分別有什麼反應、有什麼性質都一一講解,學生去理解和記憶。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顯而易見的一個特點就是:元素化學要記的細節特別多,而對於一種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種相關物質,知識點顯得雜而碎。所以我們必須有針對性的給出一些可操作性強的方法:

1、自行繪製物質轉化框圖——一定要自己書寫

比如說,我通過一週的學習,老師把鹼金屬這一塊差不多講完了,我在複習的時候就要自己在紙上畫一邊鹼金屬這一塊所有相關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圖,把鈉單質、氫氧化鈉、氯化鈉等等我自己能夠想到的物質都寫進框圖裡,並且思考每一步轉化發生的化學反應條件。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既複習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從整體上對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瞭解。

需要強調的是“自行”,很多同學喜歡直接看一些教輔資料上已經歸納好的類似框圖而不願自己動手畫,我的建議是先自己畫一遍之後與參考資料對比,一來自己畫過的印象遠比看書深刻,二來很可能你的確掌握了90%的內容,但是如果自己沒有畫過一遍,就可能發現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小智教育


一、瞭解化學學科性格真心對待新老朋友

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對物質的結構和物質間轉變進行探究,並找出其規律的一門自然學科。它是自然學科,不是人文學科,它研究的對象是我們生活中常見或不常見的物質。所以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實驗學科、生活氣息很濃的學科、實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因而在化學的學習中,一定要加強課本知識與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繫。切忌將化學抽象化,像哲學一樣。

自然界中每一種物質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在化學家或化學工作者的眼中,它們都是有生命有性格的。如果像人一生中能結交一大堆真正的朋友、認識一大堆人一樣,真正搞懂一種物質,瞭解一大類物質,你就可以成為化學專家了。因而學習化學,首先要在符號與實物形象之間建立順暢的聯繫。如氯化鈉(NaCl),有的人眼中僅是四個字母,兩個大寫兩個小寫。讀作“naiceiel”。但在優秀學生眼中這不是四個字母,而是一堆正六面體形的固體,它味鹹、易溶、可電解。。。。。這就是兩種不同的化學觀。一種抽象化,一種實物化。誰能最終學好化學,是不難知道的。

相對於物理:具體東西抽象化。如實物被當作一個質點、一束光被當成一條線。。。。

相對於數學:則是實物抽象化、抽象的東西更抽象,還運用一系列公式進行概括。

因而對於化學,對絕大部分來說起點低、入門易。但如果不注意學科特點,將一系列物質學習過後,思想思維就會出現極大的混亂,不同物質的結構、性質糾纏不清,因而每考每敗,這就是化學學習中知易行難的原因。

二.培養形象立體思維方式提高研究化學的樂趣

學習每一種物質,就如同認識一個人,光記著其名字是不夠的。你必須和這個人有很長的相處時間,才能記住它們的音容相貌,理解它的性格與特點,知道它的優缺點與長短處。如果你是它的領導,你能知道它適合什麼崗位,有多大本事,你才能對他們指揮自如,考試戰爭才能百戰百勝,所以化學學得好才能當領導。

對於每一個要學習的物質,儘量要看一看實物,體會它的顏色、狀態。。。。。對於學生實驗,要儘量動手,體會它性質的與眾不同之處,哪怕對於再尋常不過的物質如水也要能對其性質品頭論足。同時在化學分組實驗中體會實驗成功帶來的樂趣。

物質學多了,容易糊塗,特別是有些雙胞胎、三胞胎物質,也要能儘量分清它們的不同之處。因而我們學習化學,就不再是一堆英文字母。而必須是一系列形象,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個個生動的物質轉化。例如電解氯化鈉,就應該想到鈉離子得電子生成了閃閃發光的金屬鈉,氯離子失去電子成了黃綠色的氯氣瓢出來了,等等。

要經常在紙上,更重要的是在大腦中梳理所學過的一切。讓他們站好隊,分好類。每個物質都能給他們貼上一個標籤,寫上一句二句概括性的話。這樣化學的形象化有了,化學也就學活了。

三.建立良好自學習慣,培養獨立解題品質

高中化學不單是化學,高中所有學科的學習都要求自主先入。因為高中課程內容多、深度足,很多東西是需要用心去體會,而不能言傳。因而還指望像小學、初中一樣,老師手把手的教、老師一題一題的講解,學生儘管不懂,也能依樣畫符,似乎初中都很容易學懂。兩個學生中考成績如果都是80分。但這80分是通過不同的方法獲得的,一個80分貨真價實,是真正弄懂了知識的體現,而另一個80分則是通貨膨脹,沒有徹底弄懂知識,只是對知識的死記和對老師解題的機械模仿的話。進入高中後,成績自然分化的很厲害。

所以進入高中後,有自學習慣的要堅持,有自學能力的要發揮。沒有的則必須培養、必須挖掘,必須養成。做事情、想問題要超前,一段時間後大家都會了解老師的教學套路,教學方法。

預習就是預先學習,提前學習的意思。但很多同學預習是掃描式、像讀小說、看電影。一節內容5分鐘就搞定了。遇到稍微惱火的地方就跳過或放棄了,心想反正老師還要講。這其實不叫預習,就是一種掃描。沒有收效,沒動一點腦筋,這樣的學習,能力是絲毫得不到提高的。

預習就是要通過走在老師前面、想在老師前面、學在別人前面,要拿出一個架式,要拿出筆來,勾畫出重點;要拿出草稿本,進行演算,然後將課本習題認真做一做,檢驗自己的預習成果。

這樣別人是在上新課,對你而言則就是複習課了。下課後也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去理解、消化課本。解題速度加快,騰出時間進行新的一輪複習與預習。有的同學一天到晚總是在被動吸收知識,被動應付作業。整天頭不洗,飯不吃,忙亂不堪,疲憊不堪,但考試下來,總是很不令人滿意。便卻給自己安慰說:我已盡力了,我就這個能力了,人家頭腦就是聰明啊,否法定了自己,長了別人的志氣,對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

不少人聽新課聽得渾頭昏腦,飛機坐了一節又一節,最後才不得不翻書,從頭自學。為什麼就不能超前一點,先自學後再聽課呢,這樣也不至於天天坐飛機。有人總是一廂熱情的認為:上課一邊聽,一邊看書,節約時間,效益超強,結果沒有幾個人能如願。

要懂得反思與總結,要懂得調整思路、方法。總之一切皆要主動,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被老師操控、推動,但要與老師的教學思路、進度保持一致,從而形成合力達到最大效率。

學習上要動自己的腦子、流自己的汗。不要搞任何人,也不要指望誰來督促你,逼迫你,我們要成為自己學習上的主人,不要成為學習的奴隸,更不要成為別人學習上的陪同者、旁觀者、聽眾或是看客。

要加強培養自己獨立解題的習慣,高考是獨立答卷而不是商量、合作考試的。很多人一遇到問題就開討論,無論有無必要都要問別人,似乎很是謙虛好學,實則是偷懶或是藉機拉呱開小差。把自己的腦袋閒置起來,借別人腦袋解題,訓練聰明瞭別人的同時,卻頹廢弄笨了自己,真是得不償失啊。

有問題不問,不是好事,有問題就問,更不是好事。你要確認經過自己的努力後依然不能解決的才能問。哪兒不懂就問哪兒。別一張口:這個題我做不來;給我講一下這個題。

有的人,手裡拿著英漢詞典問別人某個單詞怎麼讀、怎麼寫。或直接問周圍的同學:氫的原子量是多少。這已經不是問題,而是借題發揮了。

很多有經驗的老師從你提問的方式、問題的出發點,就能判斷出你的學習大致是一個什麼程度,有什麼發展潛力。

四.擺正心態、擺脫依賴,直面困難、莫要等待

初中升高中時,兩個人的化學成績成績基本相同,然而上高中不出一個月,就會發現差距迅速拉大。很多學生家長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將原因找到到學校、班級乃至班主任、老師身上。總覺得是不是學校管理有問題、老師教學有問題。

這是一個常識。看似相同的入學成績,但所包含的內涵不一樣。一個學生真正理解掌握了化學知識,他的化學成績哪怕再低一點也無妨,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一個,即便成績稍高一些,但他化學知識並沒有真正理解,只是照搬照抄老師的解題模式,雖然成績上去了,但已無發展空間。正如舉重比賽,當重量級別很低時,大家都能輕鬆舉起來。便有人已會出了百分之九十的力量,而有人只付出了百分之六十的力量。但觀眾看不出來。因而重量級別一提升,成績就分化了。

因而化學成績暫時落後的同學,要承認現實,正視現實,丟掉幻想(總想著自己初中還比誰誰好)、踏踏實實的立足現實成績,提升力量,改進方法,不知不覺中(弱小力量的成長總是如此)自己的潛力得到了第二次、第三次開發,很可能就會超越了自己初中的同學。

但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也許很困難,還伴隨有苦痛啊。切記不能輕易言放棄,更不能等待,千萬不可寄希望於老師將百分之百的關心、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自己身上。也許你初中就是過份依賴老師,才導致自己的大腦萎縮。人的大腦是越用越聰明的。人和動物之區別在於此。動物出生到死亡,它的智力、智慧基本沒有增長。而人年紀越大,雖腿腳不再靈活,但智慧卻在不斷增長。在動物界都是年輕的充當領袖,而在人類,領袖人物都是大齡的。

但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你不勤奮,你不積極動腦,你不努力總結經驗,你也許和動物一樣,從生到死,智力智慧都會是幾乎保持不變。專家說,人與人的智商相差無幾。這非常正確,但人與人之間的智慧卻是相差深遠。這是後天積累形成的。現在雖然已是高中,人生已過了十幾年,然而離死亡之年尚早。不要等、不要靠,三年就能見成效。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要儘量適應老師的講授方法。如果大部分學生有意見,老師要調整講課方法,調整講課節奏與速度等。而如果為個別學生不習慣、不適應,能要求老師調整嗎?譬如,如果你聽不懂貝多芬、莫扎特等的音樂時,你能要求修改曲子嗎?所以只有不斷的去適應老師,才能不耽擱自己。有些同學因為轉學、調班、分科等原因,一時適應不了新老師。因而就很有理由的放棄努力。等待某一天換老師了,等待某一天老師來適應自己了。結果什麼都沒有等來,等來的倒是自己的高考落榜。

五、積極反思、注重改進,日積月累、漸漸提高

為什麼有的老師教了一輩子書依然是一名教書匠,而卻有的教師成為了當地名師、全國名師;為什麼有的學生補習了一年又一年成績不升反降。教與學實際上都是一種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不動腦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只有不斷的思考、總結,才能有大的收穫和提升。

據說愛因斯坦問他的學生:昨天上午你幹什麼?看書。昨天下午你幹什麼?看書。昨天晚上暱?還是再看書。這樣的回答或許會令許多老師滿意。但老愛卻說:那你什麼時候思考呢?

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是一個勤奮的人。但他的勤奮僅僅體現在成天看書、看書、看書、寫書嗎?那他可能僅是一個書呆子而已。老愛年輕時並沒有那麼好的研究條件,工作(別的事情,我記得好像是一個什麼辦事員)的事、家庭的煩惱、還要帶小孩。可他有一顆愛思考的大腦。他把等車、等人、走走路等的時間都利用了起來。但並不是看書,而是思考,思考自己心中早已設定好的議題或課題。這就是腦力勞動的特點。可以不受外界條件干擾而進行。有的人睡覺的時候都在思考、都在進行創造,最後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績。

數學有什麼難的、化學有什麼可怕的。你在學習中遇到了一個問題,你是僅僅將這個問題停留在紙上,或是放在大腦皮層上直到解決為止。當你做完一套試題後你該幹什麼?等老師批改,還是等老師評講。你不要把老師的訓練想的太有智慧了(太有才了)。真正的辦法是什麼?自己批改!自己反思!自己總結!自己思考!

把做正確的而思路也正確的題目進行強化固定,把做正確的但是蒙對的題目總結出規律與方法。把做錯誤的試題的依據、正確答案、反思自己在知識點、思考方法上的缺陷找出來(逆向思維)並總結出規律與方法,這才算完成了你的作業。

有的人說我做題慢,這樣的話就完不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了。老師佈置的作業一定得百分之百完成嗎?答案是不一定,老師佈置的作業又不是針對你一個人佈置的。因為有的老題佈置的作業很多,關鍵是有多少是有效的,多少是無效的。所以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把老師佈置的大量作業都做完的話,你還有時間思考嗎?所以老師佈置的作業有的時候是可以打折的!但一定注意,對於做做過了的題目,就要像種下了一顆樹苗一樣一定要細心呵護,要種一顆成活一顆。這就要求做作業要有完備的過程鏈。做→批→思→改→提高;沒有這樣一個過程,就是無效勞動、無效作業。

反思分為頭腦反思和書面反思兩種。有些題僅僅在頭腦中反思一下還不夠,必須在紙面上進行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反思。特別是帶計算的試題。這就要求有一個專門的本子,每週記一些你的思考軌跡,一邊反思與回顧。

可能有同學說:作業我也做了,批改了,也反思了,都整懂了,那還要老師幹什麼!

老師的作用也許不比從前了。從前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俗話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樣的觀點已經落後了。連韓愈老前輩在同樣的文章中都說過: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思想交流、學術交流關係。老師只有一桶水,但他可以從眾多學生哪兒換得十桶水、八桶水。因而學生多、點子多,積累起來也許是老師的受益更多。老師的作業,是與同學們共同探討、互相進步,老師有好的思想方法,學生可以吸收;學生有好的創意,老師也要汲取。老師還可綜合全班更多人的智慧,讓大家分享、互享、共享。這是一種多麼新型的師生關係,多麼高效的教學關係,學生老師都是教學的主體,沒有知識的灌輸、沒有居高臨下的訓斥。

當教師要講評習題、作業、試卷時,你要想一想,我準備好了嗎?我能拿什麼與同學、老師交流,這樣才是現行的真正的教學理念。

六、作業考試化、考試作業化,注重規範訓練

很多人一做題,不由自主的東拉西扯,不是找不到草稿紙,就是鋼筆沒有墨水。做題時還有一搭沒一搭的同左鄰右舍拉呱。或教室裡有什麼動靜,注意力一下子就過去了。這樣子做題,狀態不投入,思維力度、深度達不到,能做出來嗎,做不出來了;能做對的,要出錯。所謂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就是這個意思。要將作業嚴肅認真的對待,就像考試一樣,全神貫注、全力以赴、獨立完成。

作業考試化還要杜絕第二種形式,做一題對一題的答案。確保每個題都要做對。對於中途出現了攔路虎,他可以花十分鐘,二十分鐘去攻一個選擇題而不克,這樣做題不講究策略,或者說沒有謀略。長期這樣,對考試不適應,老覺得考試時間不夠用。所以筆者建議要做到:當天的作業全部完成後,再自我批改;或做滿半個小時、四十分鐘後再自我批改。至少也要做到選擇題與填空題分別作完後再自我批改,這樣形成一種學習的緊張感、效率感


輕點0疼


很多同學想要學好化學,於是急去做題、去看書。但我們首先需要清楚的是,提高化學成績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提高上去的。我們可以將化學學習的主要內容分為:元素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 化學元素


元素是化學中最瑣碎的一塊內容,各版教材裡面,都是按照元素種類進行分別的講解。

換言之,就是把每一種元素分別有什麼反應、有什麼性質都一一講解,學生去理解和記憶。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顯而易見的一個特點就是:元素化學要記的細節特別多,而對於一種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種相關物質,知識點顯得雜而碎。所以我們必須有針對性的給出一些可操作性強的方法:

1. 自行繪製物質轉化框圖——一定要自己書寫。

比如說,通過一週的學習,這時老師把鹼金屬這一塊差不多講完了,在複習的時候就要自己在紙上畫一邊鹼金屬這一塊所有相關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圖。把鋁單質、氫氧化鋁、氯化鋁等等自己能夠想到的物質都寫進框圖裡,並且思考每一步轉化發生的化學反應條件。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既複習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從整體上對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瞭解。需要強調的是“自行”。很多同學喜歡直接看一些教輔資料上已經歸納好的類似框圖而不願自己動手畫。建議是先自己畫一遍之後與參考資料對比,一來自己畫過的印象遠比看書深刻,二來很可能你的確掌握了90%的內容,但是如果自己沒有畫過一遍,就可能發現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2. 上課:自己記錄常考點——克服僥倖心理。

元素化學雖然知識點碎內容多,但是在考試中高頻率出現的往往就是那麼幾個翻來覆去的常考點。尤其是有經驗的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一定會強調重要的知識點。所以這樣一來,學習元素化學的時候上課效率就很重要了,因為老師上課特別強調的,往往就是考試常出的。其實很多同學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上課時候仍舊是不願意或者不習慣做筆記,認為自己能夠記住或者潛在心理暗示自己“記了也不一定會考”——這就是一種僥倖心理。但是事實上,這種心理的長期存在就會導致忽略的問題越來越多,最後到了考試又發現自己腦子裡記住的東西半知半解,到頭來還是失分。

所以,建議:除非你有驚人的記憶能力,不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尤其是老師強調過的內容,你不認真做點筆記而放之任之,於心何忍?

3. 做題:整理歸納高頻考點與易錯考點——做過就忘等於沒做。

很多同學問過老師:對於高一剛開始接觸的化學來說,元素化學這一塊需不需要做很多題?

我的答案是:有時間多做題絕對是好事,但是重要的不是題目做的多少,而是做過後你從這些題中收穫了多少。元素化學這一塊,如上面強調的那樣,雖然知識點多,但是每種物質常考的考點與題型也就那麼幾類

所以建議同學們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一是要對做過的題目有印象,二是要對自己錯誤的地方做好記 。

舉個例子,比如今天做到了一道需要區分液氯與氯水的題目,幾天後又做到一道類似的,那麼就應該提醒自己:這算是一類高頻考點,可以在筆記本上專門記錄下來;

又比如,我今天做到了一道關於Al元素的圖像題但是做錯了,那麼首先要想錯誤原因究竟是計算問題、審題問題還是知識本身沒掌握好?

只有思考才能真正釐清問題所在處,然後再自己整理歸納:

如果是審題問題,是不是以後可以讀題時圈圈點點?

如果是計算問題,是不是可以再細心一點?

如果是知識點問題,有沒有必要在筆記本上記下來以後提醒自己?

用以上的方法做題,才是把一道題目的價值發揮到了最大化,比盲目做10道題有用的多。


第二部分 反應原理


反應原理是高中化學中最偏於“理科”的一部分,它需要高要求的計算能力與邏輯推導能力。從本質上說,元素化學、有機化學都是在教學生“反應產物是什麼”,而“反應原理”在教學生“為什麼會這樣反應”。 所以,認識清楚這一部分它在化學中的作用,就容易對症下藥地給出一些指導方法。

1. 最基礎——理解概念,自己區分易混淆處。

很多同學認為反應原理就是“計算”,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反應原理這一部分的學習,首先最重要的應該是打好基礎,這裡的基礎指的就是要把常考的概念理解透徹。

2. 理思路——前後學習的內容有什麼聯繫?是否可以相互解釋?

如上面所說的,反應原理本身就是一個很強調邏輯推演的部分,而且事實上,這一塊內容前後有很大的關聯程度。

從熱力學綜述開始,先後引入了速率、平衡、水解、沉澱等等子章節,每一個子章節之間都是可以互相幫助解釋、幫助記憶的。

在平時的上課、做題當中,養成一個不斷思考的習慣,自己把這各個原理之間的思路理清晰,對於這一部分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關鍵問題就是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舉個例子,比如今天老師上課講到一個關於化學平衡狀態下的平衡移動問題,其中就用到了熱力學當中反應速率的知識點,最後得出“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變大進一步導致平衡移動”這樣的結論,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意識到“平衡”與“反應速率”就這樣聯繫起來了。

類似的,這樣的情況可以體現在任何時候,比如自己做題、自己複習的時候。

但是關鍵的一點就在於:自己要養成思考和梳理的習慣。

我們常說要多思考,那麼在這一部分,多考慮一下各個子章節之間的聯繫,如果能夠在整體上有一個把握,自然對一些綜合性的大題不會感到素手無策。

3. 做歸納——變化到底有幾種?每種都有什麼方法?

反應原理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點就是考察條件變化時相應的物理量會怎麼變化。

對於這類問題許多同學肯定不陌生,往往會面對題目卻記不清楚。

所以我們要說的是:功夫在於平時,精華在於總結。

比如平衡移動問題中,改變一個條件時別的物理量怎麼變化,平衡怎麼移動,這樣的問題很多教輔資料上有詳細歸納,老師也會做整理歸納,但是關鍵在於,和之前說的一樣:光看不做假把式。

如果你只是聽過一遍看過一遍,自己不花點時間想一想、動手寫一寫,那麼很可能下次做題你還是要再去看一遍。

所以,整理歸納的工作,自己做一遍,勝過聽十遍。

4. 談計算——要用簡便方法時認清前提,面對複雜問題時找好方法,任何計算都耐心仔細。

在高考中,至少有一道大題專門考察反應原理部分的理解與計算,所以這部分一定是一個重頭戲,往往一個答案就是好幾分。

計算問題有的簡單有的複雜,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注意點:

(1)上課時老師會講一些快速計算的方法,比如“等效平衡法”、“中間容器法”等等,很多同學會感慨這樣的方法計算起來可以節省時間。

但是關鍵問題在於,很多方法的運用是有它的固有前提的,比如“等效平衡法”的應用就要求必須是投料成比例的情況。

所以,如果不關注方法適用的條件,用快速計算、簡便計算還有什麼意義呢?

(2)有的問題看起來很棘手,這個時候就把自己所能寫出來的東西先全部寫下來,在已有東西的基礎上去思考一般用什麼方法去做。

這裡不便於舉例,只是希望同學們記住一條:考試時再緊張,也稍微花點時間思考:在你已有條件的基礎上,你解決此類問題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硬算法?轉化法?……然後從中找出你認為合適的去嘗試。

(3)最後就是需要強調的計算問題。很多同學常說:不就是算錯了嘛,小問題。事實上,如果你經常算錯,這肯定不是小問題。

計算出錯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打草稿太潦草、計算時常弄錯正負號等等。

所以務必把為什麼會算錯得問題從根本上揪出來,僅僅歸結於算錯卻不知道原因到底是什麼,很可能就成為了高中學習中的一個頑疾,影響的不僅僅是化學這一門學科。


第三部分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可能是許多同學化學學習中最頭疼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就是對這部分知識很陌生,與無機化學比起來有很大不同。另外一方面,有機化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不僅僅是單純的物質,也有結構、實驗、合成等等方面。

1. 分門別類,逐個掌握。

有機化學東西這麼多,鬍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絕對不是值得提倡的。

我們要學會按照一定標準分類,最普遍的一個分類就是按照官能團來區分。

簡單來說,就是按照雙鍵、叄鍵、羥基等等來分類,分類可以不用很詳細,但是就是要把有相同點的東西放在一起。

分類完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逐個把每一類物質具有的的性質、會發生怎麼樣的反應瞭解清楚。

這裡仍舊是推薦同學們自己畫一張表,按照“什麼樣的結構是什麼物質,什麼物質又有什麼樣的性質,什麼樣的性質導致有什麼反應”這樣的邏輯去歸納整理。

2. 如何串聯,理清條件。

上一種方法目的在於教會同學們明白單獨的某種官能團物質有什麼性質和反應,但是同樣重要的是,要明白各類官能團之間是如何轉化的。舉例來說,當你知道醇、醛、酸、酯等等各自的性質後,就要來考慮這一條線上面的物質是怎麼轉化的,這就要去思考醇到醛、醛到酸、酸到酯各自反應條件是什麼,反過來酯到酸、酸到醛、醛到醇的反應條件又是什麼。這裡要強調的是,各個反應條件並不是完全相同,千萬不能草率地推廣(比如看到醇可以催化氧化到醛,不能誤認為所有的氧化反應都是可以用催化氧化這個條件)。所以一定要好好區分,理清反應條件到底是什麼。

3. 有疑就問,切忌拖延。

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碰到問題嚐嚐不求甚解,最多打個標記又放了過去。但是有機化學中,這是一個很嚴重問題。因為在剛剛接觸有機化學的基礎階段,所有的結構、命名、書寫、定義等基本概念,都是後面要反覆用到的基礎知識。在整個有機化學的學習中,前後的關聯性也十分強。如果開頭或者中間有疑問,一定要第一時間弄清楚。


第四部分 化學實驗

1. 明確每個實驗的目的。

2. 牢記操作細節。

3. 反過頭去聯繫理論知識。

4. 方法只是方法,行動才是王道。


jflnex


第一、化學是對“符號記憶”要求最高的科目。\r

化學的記憶主要是符號記憶,記憶的方式與其他學科不同,如果沒有轉化能力,記憶就很難。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學生,英語140,化學40多,英語單詞3000多,方程式100多,單詞都能能背完,方程式就是記不住。你說一個單詞難呢,還是一個方程式難呢?\r

這就是文字記憶和“符號記憶”的區別。\r

第二、化學是所有學科中對“記憶的維度”要求最高的。\r

你記憶一個物質,不僅要記物理性質,還要記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又包含顏色,氣味,毒性,狀態,溶解性,熔沸點等6個維度;化學性質又包含氧化性,還原性,酸性,鹼性,分解等5個維度。當然,這中間還有很多特殊物質的一些反常性質需要單獨記憶。\r

當然,需要記憶的維度越多,記憶難度越大。


高中數學學習隨筆


雖然現在連元素週期表都背不了了,但作為一個高三之前化學從不及格,會考都被班主任擔心考不過,但高考化學滿分的人,從如何考試得高分這個角度上還是可以給點建議的。

看了看其他答案,表示已經看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了~~~但假如再給我幾個月時間複習,考個高分應該問題不大。

1、你最需要的不是學會梳理和學習知識點,而是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

看你這麼苦惱,應該和我小時候一樣,被化學虐得很慘,所以你大概也是在心理上就恐懼這門課的。但為了高分,你要忘掉你害怕這件它這件事。

不管你是不是因為化學成績差多次拖低你整體名次,是不是被老師點名批評,是不是感覺看到那一堆字母組合就開始暈,從此刻起,這些都是過去式,這些都不重要,它們再也不會是你的阻礙了。

只需要知道,化學只是一門需要你現在開始去重新學習的課程。

特別說明:洗腦是一定要做的步驟,絕對不可以跳過!!!!!!

2、在某些情境下檢驗步驟一你是否做到位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一次考試結果還是很差,你是失望還是振奮?

你關注名次時,如果上升了,是會小竊喜還是覺得這是應該的?如果下降了,是覺得洩氣還是慶幸?

假如上述不好的情況發生,你還是自然而然地失望喪氣,那請馬上返回步驟一重新進行心理建設。

3、假如步驟二檢驗成功,很好。

下面是高中化學高分技法。

其實高中理科要投機取巧也不難,尤其是化學,它比數學和物理簡單不止一點,請記住這個結論。

心法:二八原則

百分之八十的題目都是你做過的,或者你做過的題的變通,他們都是基礎知識;剩下百分之二十里面,變通複雜一點的也有5%—10%,但歸根到底也不是生僻知識。最後剩下的才是真正的難題。

所以,你需要:牢牢掌握80%,更難一點的5%—10%保證能做對大多數,剩下的會做最好,不會做也要會蒙一部分。

實操:

注意順序是:跟老師的節奏,梳理知識點(推薦腦圖),記憶知識點(少年,一定要刻意記憶),做題,整理錯題集,鞏固知識點,優化知識點之間的連接,複習錯題集。

注意事項:最大限度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

比如,上課絕對不可以睡覺(天知道那些年為了不上課瞌睡我幹了多少喪心病狂的事情,疲憊時用拳頭輕敲頭皮,課間一定要出教室呼吸新鮮空氣,放空大腦,一定要作息規律)

當天的知識點在晚自習時好好總結,不懂的不要瞎琢磨,問同學問老師(我會說為了問問題,大課間追了老師兩層樓麼)

錯題集看著再難受忘記再多次也要不時拿出來複習

牢記做題和考試不是為了對答案和算分數,是為了讓你發現自己疏漏和不足,每次失敗都是你成功的墊腳石。

不要以分數和排位來評價自己的努力,眼光放在“我是否掌握了這一部分知識”上。

總體來說,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雖然方法看著功利一些,但我們至少先考上大學再談別的吧。成績變好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不過高中化學這麼簡單,肯定來得及啦~~~大家加油喔!


樂高青蛙老師喲


化學是高中課程中很重要的一門,要學好化學這門並非那麼容易。下面小編就為介紹怎麼學好高中化學。快來看看吧。

1.課前最好進行10分鐘預習,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

2.認真聽講是關鍵,上課時把課本資料翻到老師所講內容部分。

3.把重要知識點做好筆記。課餘時間進行復習,不懂的找老師或者學生及時溝通。

4.實驗課時要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利用實驗來驗證上課時的內容。

5.無人可問時,可以上頭條,搜索問題







小白的課分享


01 (一)課前預習不可少。

所謂預習,就是了解教材的大體內容和難易程度。預習時注意把握教材的總體思想:這節書主要講些什麼物質?各物質之間有何聯繫(如物理性質,化學反應)?重點物質是什麼?這些都是預習之有要有一定印象的。預習時遇到疑難點,而自己又一時解決不了,應把它們集中起來用筆記本記錄下來,以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另外,也可以通過相應的參考學習書,解決這些問題,以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同時為預習瞭解更多的知識。

02 (二)巧妙聽課,主動思考。

課堂上以聽老師講授為主,基本循著老師的思路去聽。同時要動腦子主動思考,力爭得到“接受—思考—理解”的最佳綜合效益。抓住基本概念,領會主要精神。老師講課有不同的“鬆緊度”,學生聽講也應有不同的“響應度”。在預習中以懂的東西就不必多話力氣。而對疑難點則要仔細聽,聽課中可進行合理的“聯想”和適度的停留。“聯想”主要是課堂內容的相關知識,可以有“樹木”聯想到“森林”。譬如,在聽到AgI可用於人工降雨時,自然聯想到初中是學過的乾冰(CO2)也可以用於人工降雨。這雖然舉的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只要廣泛聯想,對於知識的掌握是大有裨益的。但卻不能脫離課堂而無目的想入菲菲。所謂“停留”,是指聽到課堂重要之處,可以稍微停下來思考,細味這個問題。也可以為聽課帶來一定興趣。不過不要忘了還要留一點精神聽老師後面的課,爭取把課聽活。

03 (三)鞏固課堂成果。

每次下課是,並不要幾急於使自己的思想一下子鬆開,而要用幾分鐘時間靜靜思考一下本堂課的基本內容:中心要旨。這雖是幾分鐘工夫,效果卻是不可低估的。因為遺忘的過程總是先快後慢,記憶後的最初遺忘得最快。這樣,課後一定要及時安排複習,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是知識化歸自己所有,從而大大提高智力素質水平。總之,只要你掌握了聽課,也就擁有了學習的大部分。剩下的工作,就要靠大家自己去開拓,去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