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是文化的真正精神在末世的悲哀

《孔乙己》是我们小时候读过的一篇课文,虽然具体的情节已记不太清楚,但孔乙己的句句语录却犹在耳边,譬如“窃书不为偷”、“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君子固穷”、“多乎哉,不多也”之类的。犹记得当初我们孩子们只拿它当笑话讲,来嘲讽老掉牙的酸腐迂老派。

但与此同时,我们知道除了我们读的通俗课文,还有一种称为“圣贤书”的文言体,其晦涩难懂,正如孔乙己口中那教人半懂不懂的知乎者也。直到进了中学,初识文言,才知它不仅晦涩难懂,还拗口难读。而渐渐在老师的逐字逐句的解说下读来,才知大家所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都藏在文言中此话不假。

《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是文化的真正精神在末世的悲哀

文言每字寓意丰富,包罗万象,甚至字音字形都有其格外的所指,所以文言中包含的思想和写意无比深厚隽永,让后人们怎么挖掘也挖掘不尽。而孔乙己口中的文言,并非是朱程理学的教义,皆来源于先秦哲学导师孔子的《论语》。

《论语》的核心是“仁”,但可悲的是孔子的学说,经过了封建强权的改造,“仁政”只成了强权者口中的仁政,也就是说打着仁义道德的口号,都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因此孔学成了“孔乙己”,成了自己的第二位,而“孔甲它”这只披着羊皮的狼,则成了当时堂而皇之的正统学说。

所以丁举人、赵贵翁之流,借孔学爬上高高的宝座,却用所谓的强权把真正的孔学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孔乙己”是真正的自己,却不得不屈从于别人的借骨画皮,把自己排在卑微的次位,任他人蹂躏摧毁。

因此,时至今日,有很多学者提出,要学习真正的中华文明,要从先秦的诸子百家读起,后世的许多编排释义其实是经过了封建强权的洗礼,有所歪曲了的。

而鲁迅的这篇《孔乙己》正是从揭露强权者假仁假义的嘴脸,来显示真正文化的孱弱地位。他们掌握话语权,拼命打压正统,使真正的文明如此势微,只能苟延残喘;他们垄断文化,使托举起强权的普通民众不知文化为何物,愚弄大众,让大众甘心被奴役被愚弄。然末世的到来,只能证明他们不过是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窃书不为偷”,到底谁才是偷书贼?

文中孔乙己一生苦读圣贤书,却与以圣贤书为教义的科考无缘,“乙己”二字就显示了现世的荒诞与无奈。在自己与他人较量谁更像自己的考试中,自己却得了个末流,只能靠向他人靠拢才能证明自己更像自己一点,是不是很可悲?

这只能说明科举考的不是圣贤书真正的精髓,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是少数人谋取功名的噱头。但是,孔乙己在这种骗局下迷糊了,他对此不是无动于衷坚持自己,而是开始“窃”。

《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是文化的真正精神在末世的悲哀

“窃”这个字很有意思,它有偷之意,但又完全不同于偷。我们平时说窃听、窃取、瞟窃,都有羡慕、好奇、急于知道之意,却不是占有的意思,而是趁别人不注意,探得关窍之义。

而“偷”是强取豪夺,不惜以卑劣手段把别人的东西堂而皇之地占为己有。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其实到底谁才是偷书之人了吧?丁举人之流,正因为知道书是自己偷来的,所以更害怕物归原主,所以才会对孔乙己的窃书行为下死手。如果是不识字的短衣帮,或许随便顺走十本八本,他也应该不会如此动怒的吧?

别人说孔乙己又偷别人的书,孔乙己争辩道“窃书不为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且情绪激动,“涨红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可见他对于“偷”这一说,是有强烈的委屈与愤怒的。在这里,我们更应该明白,到底是谁在偷,谁在窃!

在众人看来,“偷”与“窃”实在并无太大分别,孔乙己玩如此文字游戏,不过是一派无用读书人的酸腐相罢了。但孔乙己反应如此剧烈,极力为自己申辩,真的只是想为自己挣回一点虚假的面子吗?

孔乙己那种被偷又无法言说的苦楚,那种对偷者名利无法隐藏的艳羡,都隐在那一串省略号后面,无法言说的痛,说也说不明白的苦,唯有靠一贯读熟了的论语词句来安抚自己。

现世多难,很多时候,假像掩盖真相,珍珠蒙尘玻璃闪耀,我们唯有靠自己排解心中苦闷,不必要对不懂的人过多解释。与不懂的人述说,不过是说多错多,引众人发笑罢了。

二、短衣帮里唯一一个穿长衫的人,孔乙己能唤醒民众吗?

在咸亨酒店门前,三教九流出入,长衫客可以踱进隔壁的雅座,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短衣帮只要一碗酒,在柜外站着喝,都是各行其道,互不相扰,但孔乙己一来,气氛就活跃起来了。这不是孔乙己天生活泼,会搞气氛,而是大家把他看成一个可以逗乐取笑的傻子。

短衣帮故意戳中孔乙己的痛处惹他发怒,引来一阵大笑,故意奉承他几句引他摇头晃脑几声得意,同样一哄而笑,都把它当傻子耍,但这世上,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傻子?

只有认真的人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傻子吗?如果确乎是这样,那么孔乙己的确称得上一个傻子。他爱读书,却中不了举;他不会营生,弄到将要讨饭了;他只能站在柜外喝酒,却要做唯一一个穿长衫在短衣帮中喝酒的人。他的执拗和认真,确实更像一个傻子,但,他真傻吗?

《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是文化的真正精神在末世的悲哀

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唯一一个穿长衫的人,但在这些穷鬼里面,他从不拖欠。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会还清。他有着严格的做人准则,从不为难店家,监督伙计在温酒时有没有羼水。

孔乙己身材高大,从不为难他人,着一长衫站在斤斤计较的短衣帮中,真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可长衫客当他为败类,短衣帮也视他为异类,对他从来没有好声气。

孔乙己的孤独是所有清醒者的孤独,他的无奈也是所有勇敢者的无奈。他可以“偷”,成为丁举人之流;也可以“不窃”,成为短衣帮之流;但他却如此与众不同,又要站在短衣帮中。

他是个傻子,是个如夏瑜一样的傻子。在《药》中,夏瑜为了拯救被愚弄被奴役民众孤身涉险,却被他要拯救的人告发送入牢房,被他要拯救的人砍死在刀下,被他要拯救的人舔尽最后一滴血。

孔乙己坚持着自己的精神,站在人群中,是要用自己的那点坚持唤醒他们,但他却被他们卡住了脖子捏紧了喉咙,使他叫不出声,他穿着两千年的影子而来,却湮灭在他所要拯救的人们的恶意里。

三、教“我”学文化,不仅被嫌弃还被拒绝,文化的出路在哪里?

孔乙己在短衣帮中受到排挤和恶意作弄,自己的思想插不进去,于是把眼光投向了“我”,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有一回他问“我”:“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了一下头,他便很热心地考起“我”来,并要告诉我“茴”字的四种写法。

可是“我”毫不热心,甚至非常嫌弃:就你一个讨饭一样的人,还配考“我”,还配教“我”?!可见,当时,“我”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也受普通民众思想的影响颇深,开始认同当时的主流文化,也显示出了吃人的嘴脸。

你瞧,当时“我”是怎样想的。

《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是文化的真正精神在末世的悲哀

当孔乙己考我茴字怎么写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你也配!当孔乙己告诉我写茴字时,叮嘱将来做掌柜的时候记账要用,“我”想的是我和掌柜还差得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这不仅说明“我”开始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用有色眼睛看人了,还被强权灌输了奴才思维,做着奴才的事,永远就只想着做个好奴才,从不想着有一天做“人”的事。还用功利性的眼光来看文化,在“我”的眼里,文化不能为我带来功名利禄,那我为什么要学它?!

“我”在咸亨酒店当伙计,本来是一个被边缘化了的人,掌柜对“我”没有好脸色,主顾们也欺压着“我”这个走狗,但在人群中,我依然没有半点对孔乙己的怜悯之心,更别说惺惺相惜的味道了。

中华文明的精髓到底在哪里才能得到传承?所谓的读书人,不过是打着读书的幌子穷凶极恶;所谓能载舟也能覆舟的民众,除了麻木不仁的活着,已经没有了半点思想;而所谓的国之少年,则正在被封建遗毒异化;孔乙己已经被逼到巷落墙角,苟延残喘,我们文化的根、真正的精髓到底要栽在哪里?这是孔乙己虽然已成为了“孔乙己”,却仍然不得不需要思考的事情。

四、与孩子打成一片,现实却撑不起理想

在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孔乙己,却还是很受小孩子们喜欢的。孩子们听到笑声,不知道是大家在嘲笑孔乙己,只以为他是相当的可爱,每每围住了他宠溺地望着他。这时,孔乙己便免不了分食他们一些茴香豆。

《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是文化的真正精神在末世的悲哀

可孩子们吃完豆,仍不走,还渴望更多。但孔乙己下了很大决心才买下的一碟茴香豆,根本不够满足孩子们,便只能用五指罩住了碟子,说不多了,把孩子们哄走。

少年的思想已被毒害,未通世事的孩子们的心灵还是干净的,鲁迅每每把这个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狂人日记》末尾,狂人就呼出了: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未被遗毒侵害的孩子,虽然心灵干净纯澈,但无奈孔乙己已经被主流世界边缘化,已经撑不起给他们充足营养,让他们健康成长的重任,他日渐孱弱的影响和老迈的身躯,都在彰显他作为一个垂垂老者的无奈,谁能撑起最后的结局,给世界一个闪亮的回答,让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新的精神领袖的带领下,再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外侮交困、内战不断的年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孔学走过两千年的风雨,经过多次决堤与改道,早已不是当年纯粹的儒家仁政,《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是儒家文化的真正精神行进到末世的悲哀。溯本清源才是我们一直要做的事,但封建强权,一次次把皇权推向极端,使民众渐渐丢失了话语权,一次又一次的文字狱,把思想的新生扼杀于摇篮。末世余辉,唯有《孔乙己》照亮了儒家前世今生的传说,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孔乙己》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小时候我读到窃书不为偷,根本没有多少对孔乙己的嫌恶,只为爱书之人感到深切的悲哀,因为在当时,每一个走出校门的我们都是孔乙己。捉襟见肘的生活,识理守理的恭谦,都不能让我们成为理直气壮的孩童。

小乡小镇,普通民众是不需要文化的,在他们眼里只有谁强势谁风光,就巴结谁。在这样的人群中,你又穷又讲气节,迟早是要被吃掉的。

在他们眼里,生存是唯一,其它一切都是扯淡。你强悍,能用拳头说话,他们会惧怕,你不强悍,能用权利说话,他们照样会趋从,但孔乙己空有精神,既打不过人,又没本事捞到半分名利,注定只能被吃。愚昧的民众,是国家和民族陷入危机的根源。

《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是文化的真正精神在末世的悲哀

想要叫醒睡不醒的人,孔乙己必须在夹缝中生存,然后走向无人问津的死亡,这样,作品带给人心上的牵痛才会永久,才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反省自己,反思社会,忧虑整个民族和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未来。

《孔乙己》寥寥数语,却能在人群中激起万千波浪,任何人每读一遍,心都有被撞击过的震痛。这篇文章既是鲁迅先生最终爱的一篇,也是对整个中华文明和残酷现实戳入最深的一篇。它给我们提出一系列问题:普通民众到底需不需要文化?文化是不是只是少数专权者身上的点缀?文化的真正精隨又该是什么?

带着这些沉痛的思考,我们的民族正在觉醒,而能够叫醒我们的,不应该只是狂人几声嘶声力竭的呐喊,应该是文化的普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运动,和目前的义务教育,终于使我们摆脱了最初的愚昧与麻木不仁,人性中的思想正在慢慢复苏。一个强大的民族正在崛起,我们将拭目以待。

中华文明传扬到的地方,一个个民族开始启智,为什么中华文明在本地却只能是富贵人家的点缀,不能成为全民享用的大众文化?她既能照亮整个人类的行程,何不让她的后人每一个都能分得杯羹,然后把微弱的力量汇聚成永不停歇的巨大浪潮,推进人类的真正解放和自由?这也许是鲁迅提出的一个最深刻的话题。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目前一切并未解决,但我们已行进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