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夷陵之戰的勝利方,為何孫權沒有劍指巴蜀,反而向劉備求和?

公元221年,為了奪回荊州,也為了給關羽報仇,劉備親率大軍東征孫權。陸遜作為東吳前線總指揮,將長達數百公里的狹長的山地區域拱手讓給劉備,堅守夷道、猇亭一線。隨後陸遜採用疲兵之計,將決戰時機拖到了公元222年的盛夏。

酷暑,草木易燃,士氣低迷,陸遜趁機採用火攻夜襲劉備大軍。

星夜下,劉備大軍的營盤火光沖天,林中、江上,到處都是吳軍的喊殺聲,劉備大軍登時潰散。

一代梟雄劉備,敗了。夷陵之敗,導致蜀漢喪失數萬大軍,折損包括張飛、黃權在內的大量人才,蜀漢元氣大傷。

作為夷陵之戰的勝利方,為何孫權沒有劍指巴蜀,反而向劉備求和?

▲劉備

在襄樊之戰時,東吳襲取荊州並殺死關羽,已然和蜀漢撕破臉皮。

戰後,孫權讓劉璋領益州牧,將周泰任命為漢中太守。自然,這些都是遙領的虛職。

然而遙領本就有示威和宣告政治立場的作用,襄樊之戰後的孫權,已有吞併巴蜀的念頭

既然孫權有吞併巴蜀的念想,而且東吳諸將也有繼續西征巴蜀的雄心,為何孫權作為夷陵之戰的勝利方,不僅沒有順勢劍指巴蜀,反而立即撤軍,後來甚至主動向劉備求和呢?

作為夷陵之戰的勝利方,為何孫權沒有劍指巴蜀,反而向劉備求和?

▲孫權

在我看來,這主要是由3個原因導致的。

巴蜀易守難攻

雖然諸葛亮並沒有留下八卦陣來阻截陸遜等人的追擊,但是巴蜀易守難攻的地形便是東吳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當初劉備已經率軍身處巴蜀境內,在諸葛亮、張飛、趙雲率軍入蜀的協助下,尚且耗費2年才拿下了巴蜀。

巴蜀之中崇山峻嶺,眾多險關隘口,這對於東吳都是十分棘手的存在。

入蜀作戰意味著要面對山地戰、攻城戰,東吳擅長水軍,此間作戰於東吳不利。

江東豪族的立場對於東吳戰力也有較大的影響,豪族更加重視既有的江東本土利益,不熱衷於開疆拓土。這便導致了東吳出現打防守戰時戰力強盛,而進攻戰時戰力羸弱的現象。這一因素將會限制入蜀部隊的作戰能力。

作為夷陵之戰的勝利方,為何孫權沒有劍指巴蜀,反而向劉備求和?

▲孫權​

蜀漢尚有餘力

雖然夷陵之敗削弱了蜀漢的國力,但是巴蜀的根基並未動搖,比如漢中的魏延軍團尚在。

劉備回到永安時,江州的趙雲便率軍前來支援。同時劉備調集各地的士兵前往永安協防,光巴西郡就調去了5000士兵。此外夷陵之戰中潰逃的蜀軍,也有部分將士返回到永安,諸如吳班、陳式、向寵等人。

隨著不斷的增援,永安已經成為一座具有一定守備能力的軍事堡壘,並且由於劉備親自坐鎮於此,城池難以攻破。

加之東吳原本是防守方,如果要繼續西討巴蜀,需要充分的攻城器械,這些也是沒有事先準備的,故而想要立即進攻巴蜀也是不現實的。

作為夷陵之戰的勝利方,為何孫權沒有劍指巴蜀,反而向劉備求和?

▲陸遜

避免雙線作戰

如果說以上兩點,主要說明了孫權為何沒有乘勝追擊入巴蜀,那麼這一點就是孫權主動向劉備求和的根因

在諸將都請求進攻巴蜀時,孫權徵詢了陸遜的意見,陸遜、朱然等人建議撤軍,防止曹魏趁機南下。

兩個小學生為了地上的100塊打架,旁邊一個混混冷眼看著。難道小學生就不怕混混突然進來把他兩揍一頓,然後搶走那100塊嗎?

孫權認為陸遜說的對,於是撤軍守備曹魏,留陸遜守備西陵。

事實證明,孫權撤軍的決定是正確的,同年曹丕兵分3路大舉伐吳,這是一場比夷陵之戰規模更大的戰役。

東吳在江陵、濡須、洞口三個地方與曹魏交戰,壓力巨大,已然捉襟見肘,倘若劉備再次東征東吳,東吳將有覆滅的風險。

作為夷陵之戰的勝利方,為何孫權沒有劍指巴蜀,反而向劉備求和?

▲曹魏三路伐吳

​為了避免陷入同時和曹魏、蜀漢的雙線作戰,孫權這才派鄭泉作為使者主動向劉備求和。

面對強大的曹魏,劉備深知只有蜀漢和東吳聯合才是長久之計,於是答應同孫權恢復盟好。

孫權有吞併巴蜀的野心,雖然有夷陵大勝的契機,但是巴蜀並且短時間能夠奪取,加之曹魏在軍事上施加的巨大壓力,致使孫權並沒有繼續進攻蜀漢,並且還主動向劉備求和,這也是

受形勢所迫

(本文參考文獻,《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