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御窑金砖自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皇宫建筑的专用产品。

去苏州的游客大多会去苏州博物馆、苏州园林、七里山塘等景点,却少有人知道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是由苏州这个博物馆里的两座古窑烧制的。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一个清风徐徐的周末,我来到了御窑金砖博物馆。博物馆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西路95号,占地面积将近四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5万平米。在这样一个城市中心地段,建立这样一座占地面积广阔的博物馆,其实是一个非常需要魄力的决定。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的雅称。古籍《金砖墁地》有这样的解释:"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苏州陆慕砖窑被选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赐名窑场为“御窑”。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目前博物馆的核心保护区是馆中的两座古窑,它们是国内少有的“活态文物”,为了避免坍塌,现在依然继续在日夜不停地烧制。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其中主要工序有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烧制、窨水、出窑、打磨等。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其实,即便是撇去博物馆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单看建筑本身便足够有艺术感。御窑金砖博物馆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主持设计,砖使用不同的拼砌手法,同时结合了竹模板肌理混凝土,使得细节丰富却不凌乱,质感更是高级。

博物馆整体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主馆,老窑遗址及其附属功能性建筑和景观。 走进御窑金砖博物馆,入口处一路延伸到元和塘的长长砖墙与繁茂的绿树,共同将城市的喧嚣隔绝开来。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整座博物馆的设计颠覆了江南地区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苏式建筑风格,有着北方皇朝建筑风格的大气,甫一进来,便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每年五六月份,入口处墙上的蔷薇开了,一大片一直向前蜿蜒,煞是好看。飘着阵阵清香的博物馆,无比清新可爱,很多人驻足于此,流连忘返。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博物馆建筑形式和大厅融入了传统宫殿的元素和空间设计,呼应金砖“御用”的历史和尊贵。外观非常简约,但很大气。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进馆后会发现主立面用了苏州白墙黛瓦,写意手法体现本地的特色,这个位置也是很多网红前来打卡的地方,找好角度,能拍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照片。主馆从三个层面,将御窑金砖“开物”“成器”“致用”的不同历程完整展现出来。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实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北京故宫的金砖,源自这里

逛完博物馆内部后,外部还有个遗址区,就是博物馆的核心灵魂:双孔连体御窑。这座古砖窑从清朝晚期开始投入使用,600年窑火未断,也是国内少有的“活态文物”。

按照正常速度的话,一般1-2小时就可以逛完整个博物馆,如果你想继续坐会,可以就坐在开放区的树下发发呆或者看看书,春风和煦,在现在这个季节,游园是个不错的选择。园区免费对外开放,是个适合小憩,陶冶文化并增长知识的好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