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筹码


武则天的筹码

01

1300年后的今天,如果一个女演员从来没有演过武曌(zhao四声),她的市场影响力是值得怀疑的。

历史上,再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够像武曌那样,吸引人们的强烈兴趣。

她的身上,集合了太多富有传播力的因素。

权力、财富、杀戮、美貌(性)、背叛、逆转、女权……

她自信而迷茫,温柔而狠毒。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人之一,她的生命跨越七、八两个世纪,历经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朝。

她当过皇后,做过皇帝,一生经历无数风雨。

她在磨难中实现了辉煌。在本来无路的地方,硬是劈开了一条路。

如果她有座右铭,我估计是——

“所谓成功,就是从第一集活到最后一集。”

想有所作为,只有一个先决条件,活下来。

虽然有时候深一脚浅一脚,但总体而言,她越活越好,而且活越来越好。

14岁开始,她就开始活在聚光灯下,直到82岁离开这个世界。

唯一的对手,是时间。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她才被孙子们钻了空子(“神龙政变”中下台)。

她微微笑了一下,转身走向生命最虚无之处。

可惜吗?

一点也不。

她在宫斗中完胜,又在前朝呼风唤雨。

绝对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后来,太平公主、韦后、李隆基等孙子孙女辈,争相效仿复制她的人生,一个比一个狠。

“你走你的路,我也要走你的路。”

……

她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武则天”。

因为她死后,被隆重追认为“则天大圣皇帝”

则天,意即“以天为法,治理天下”。

这个名字很好,清除了国内外敌对势力,针对她的一些歪曲抹黑。

同时也体现了天、地、人的高度统一。

武则天的筹码

02

是历史选择了武则天。

她的家族很牛,经商赚了不少钱。早期资助过李渊的革命工作,既出人又出钱。

李渊当年出差在外,为保人身安全,经常住在武则天家。

唐朝建立之后,武则天的爸爸武士彟,因此获得奖赏。

他先后担任井钺将军右厢卫、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唐太宗即位后,武爸爸又历任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荆州大都督。

都是有实权的岗位,是结结实实的回报。

但是武则天的童年并不幸福,她经常被两个堂兄欺负。

贞观九年(635年),武士彟死在荆州大都督任上,享年59岁。

他后来继弦的妻子杨氏,立即被三个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扫地出门。

同时被赶走的,还有她的三个女儿(武则天是老二)。

杨氏其实她很有来头,她父亲是隋朝宰相杨达。可那已是昨日的辉煌。

她带着几个女儿,租了个房子,艰难度日。

是不是很惨很悲伤?

但我要告诉你,悲伤使人格外敏锐。

武则天暗下决心:胜利不会向我走来,我要向胜利走去。

被驱赶的经历,令她很没有安全感。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开始积累与人斗争的经验,从人生的夹缝中寻得活路。

这里要特别交待一下,在武则天出生的时候,曾经发生神秘而无法解释的事情。

我怀疑是武则天后来上位后,组织写作班子编出来的。

不过很有意思,照录于此。

当时唐代火井令(宫廷“神职”类官员,相当于高级神汉)袁天罡回京,走到朝天关山上,看见利州方向“有王气”。

刚好武士彟邀请袁老师到府上作客。

彼时武则天尚在襁褓之中,穿男孩服装。

袁天罡看后惊讶地说,“龙瞳风颈,富贵之极。”

又小声说了一句,“若是女,当为天子。”

武爸爸吓出一身冷汗。

她的第一个筹码,是神秘。

武则天的筹码

03

公元638年,也就是父亲逝世三年后,李世民最钟爱敬重的皇后长孙氏去世。

为填补感情空虚,他大量在民间选妃。

14岁的武则天入宫。

但在长达12年时间里,她一直没有得到李世民的临幸,地位一直停留在入宫时的五品“才人”。

人比人,气死人。

与武则天同一天入宫的美女徐惠,因为李世民的宠幸,不过几年时间,便由“才人”升到“婕妤”,再由婕妤升到一品“充容”,将武则天远远甩在后面。

武则天不服气。

有人说,其实李世民早见过武则天,也垂涎她的美貌。

可是他很忌惮这个女孩,因为宫外一直在盛传,今后乱大唐者,为一武姓女子。

其实他只要杀光姓武的后宫女子即可,但对武美女,他有些迟疑。

为什么下不了手,我也不知道。

我相信在李世民的内心,一直会记得武美女刚进宫时的一次对话。

那次对话,令他对这个女孩刮目相看。

当时有人献给李世民一匹少见的烈马,名叫“狮子骢”,就是说像狮子一样凶猛,难于驯服。

李世民问计于人,没有一个人能搞定。

这时,刚过14岁生日的武则天站出来,不急不缓地说——

“妾能驭之,然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

“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马供人骑,若不能驯服要它何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驯马只需三样东西,即铁鞭、铁锤和匕首。

久经沙场的李世民,望着稚气未脱的武则天,倒吸一口凉气。

这话从一个10多岁的女孩口里说出来,确实很恐怖。

典型的武氏style。

中国历史上,后宫的斗争十分残酷激烈,很多人为了自保,不得不从温柔走向狠毒。

只有武则天是个例外,她的起点很高,从小就心狠手辣。

她的第二个筹码,是毒辣。

武则天的筹码

04

李世民的接班人李治是个很软弱的家伙。

皇位本与他无缘,但因为之前的太子造反,其他皇子又很强硬,最后李世民看中的,反而是李治的软弱和善良。

李世民认为,李治做皇帝,其他皇子的安全有保障,接班引起的震荡最小。

可是他漏算了一个人,那就是武则天。

在他病重期间,素来有恋母情绪的李治,已经开始与大自己3岁的武则天眉来眼去。

李治当上皇帝后,马上把在感业寺当尼姑的武则天接回皇宫。

其实,她能入宫,与当时的皇后王氏有关。

王氏担任皇后这样的重要职务多年,肚子一直不见动静,后宫老大的地位,遭到得宠的萧淑妃的极大挑战。

所以她急于让武则天入宫,联手对付母因子贵的萧淑妃。

武则天时年26岁,已经蹉跎了不少青春。

长年遭冷落,李世民死了,她还要相伴青灯古佛,安静了,也更冷了。

与其怀才,不如怀孕。

李治到尼姑庵看望她的时候,她略加勾引,两人就发生了令人脸红脖子粗的事情。

这样,她在入宫前,就怀孕了。

简称:宫外孕。

她是个狠角,刚入宫,不顾肚子里的孩子,就展开了凌厉的攻势。

在她的助攻下,萧淑妃火速败下阵来。

然而王皇后没有等来皇帝的宠爱,因为李治在情感和政治上,都开始空前依赖武则天。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王皇后又开始与萧淑妃勾结,对付武则天,但为时已晚。

那是关键的一战,武则天下了血本。

史上一直有个传说,可信度还是颇高的。

有一次,王皇后假装领导关怀,去看望刚生下女婴的武则天。

皇后离开后,武则天亲手掐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给王皇后。

王皇后一生坚持革命斗争,估计碰到这种情况,也是傻眼懵逼了。

李治信以为真,此后对王皇后十分厌恶,直至废后。

武则天是一个投资大师。

只是,她的筹码,都是带血的。

敢拿骨肉来宫斗,以时间换空间,这不是每个后宫女子都能做到的。

她的第三个筹码,是弑亲(这在她人生的后半段,经常发生)。

武则天的筹码

05

废除王氏的皇后头衔,被提上议事日程。

虽然遭遇一帮老臣反对,但李治下了决心。

他有自己的政治考量——摆脱关陇集团元老的控制。

这一过程有两个标志。

一是公元655年,武则天成功上位皇后,干掉政治对手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有关陇背景)。

二是659年,关陇集团德高望重的扛把子长孙无忌被贬。

大家知道,李唐王朝的切肤之痛,一直就是关陇集团的控制。

就连之前开创“贞观之治”的伟大皇帝李世民,也颇受掣肘。

武氏从此一家独大,走路都带风。

她的风头之劲,连深爱他的李治也颇感威胁。

众所周知,李治患有严重的遗传性高血压(三期),不能保证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的话语权越来越强。

很多老臣牢骚满腹,反对武则天的力量开始合流。

最严重的一次,李治火冒三丈,命人立即起草诏书,老子要废后。

刚写完一半,武则天闻讯赶来。

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当然她更了解李治的个性。

于是她当场演了一场戏。

这场戏,应当是中国表演史上的殿堂级作品。

她跪在地上,痛哭不止,回忆了与李治共同奋斗的岁月,以及坚守爱情的不易。

她这一哭,李治也泣不成声,把责任都推给了上官仪等大臣。

俩口子涛声依旧。

她的第四个筹码,是演技。

武则天的筹码

06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的高血压又犯了,目不能视。

百司奏事,由武则天裁决。

武则天确实很聪明,不管是对人心的观察,还是对政事的把握。

高宗的病情日重,武后由幕后听政,逐渐变成台前辅政。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初四,唐高宗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高宗的遗诏,是留给武则天的“尚方宝剑”,成为她日后临朝的法宝。 

为了做好舆论准备,武则天躲在幕后,导演了一场“万人请愿”的好戏。

大家懂吧?

就是几万人大签名,写血书,请求武则天上位,当皇帝。

无独有偶,这种场面,王莽当年也“遇到”过。

百姓有所呼,朝廷有所应。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67岁的武则天,在六万军民的拥护下,登上皇帝宝座。

经过两年整顿,她彻底消除了政敌,内政巩固,令行禁止。

她还勇敢地与西北边的吐善、突厥开战。

她的第五个筹码,是智慧。

武则天的筹码

07

为了控制朝政和国内舆论,从686年开始,武则天就大量启用酷吏。

他们滥用刑罚、残害无辜干部。

这些酷吏中,有周兴、来俊臣、索元礼、刘光业、万国俊、王德寿、鲍思恭、屈贞筠等人。

他们研制了很多专案工具,颇有创造性。

比如铜匦,就是那个时期发明的。

发明时间:垂拱二年(686年);

专利所有人:鱼保家(鱼承华之子)。

简单介绍一下,那是一个四面开口的意见箱,中有四隔,以受表疏,可入而不可出。

东面口曰延恩,献赋诵求官职者投之;

南面口曰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

西面口曰伸冤,有冤枉案情者投之;

北面口曰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事密计者投之。

分别由不同的人员管理,及时收集上报。

是不是特别有创意?

这样的发明,在武则天掌权时期,层出不穷。

公元7世纪后30年,堪称发明的大时代。

……

让我们闪回到武则天14岁那年。

当她走到那匹烈马面前的时候,摸着它的脑袋,说了句话。

“你不会白死的。”

“生而为人,对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