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面話,有時是種尊重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博士 汪 冰

“改天一起吃飯”“新發型真好看”“要幫忙的話說一聲”……生活中我們常聽到類似的場面話,既無法解決實際問題,也很少會落實到行動。不少人都覺得場面話沒有意義、華而不實,但又免不了。

場面話,有時是種尊重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博士汪冰說,場面話是在合適的場合,說一些顧及對方面子的話。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場面話的作用主要是滿足社會交往中人們的心理需求,起到安慰他人、緩解氣氛、表達友好的作用,多用於職場、社交活動等較為正式的場合,或是淺層的人際交往。比如在公司聚會上,有同事當著大家面邀請你聚餐後一起去唱歌,可你不喜歡唱歌,也想早點回家休息。若當眾拒絕,對方會很尷尬,其他人也可能誤認為你倆不合。但如果你回答:“今天就不了,太晚了,改天我約你,咱們唱個盡興。”雖然也是拒絕,且誰也不知道“改天”是哪一天,卻可以表明自己不去只是因為太晚了,換個時間肯定會去。這樣既能讓大家理解你,也不會讓氣氛太尷尬。此外,自古以來我國就十分看重禮儀,待人接物儘量客氣,講話儘可能委婉,不當面拒絕,多顧及“場面”,是一種禮儀和文明的體現,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然而,場面話雖“動聽”,但如果說得太多或不得體,也會顯得“見外、不真誠”,不僅不能拉近與他人的關係,還會讓人覺得說話者“油膩”,甚至產生反感。因此,把握“場面話”與“真心話”之間的關係很重要。對此,汪冰給出一些建議:

1.分清場合選擇說話方式。

在較為正式或喜慶的場合上,還是要說一些場面話,比如工作會議、公司年會、親友婚宴、大型親友聚餐等,因為這類場合中往往人數眾多,除了與自己相識的人,還有可能存在其他不太熟識的人,如果說話太過隨意或直接,可能會“誤傷”他人,或是讓不瞭解你的人產生誤會,留下壞印象。此外,即便是親友聚會,如果是比較喜慶的場合,最好也選擇一些順耳的場面話,既然去參加肯定不是為了砸場子,以免掃興影響親友之間的關係。

2.看對方的心理需求。

有時候談話不在公共場合,只發生在兩人之間,那就要看對方的心理需求。當有人敞開心扉找你傾訴時,最好用較為真誠的方式與之交談。如果你的回應全是場面話、空話,會讓對方覺得你不把他當朋友或沒用心聽。但如果是偶遇或在隨意場合下的兩個人,比如下班時經過別人辦公桌,發現對方還在加班,此時如果說一句“還在忙啊,辛苦了,需要幫忙就說話”,即便只是“客氣”,對方也會感覺很舒心。

3.如果“真話”太難接受,可適當說些場面話。

真心話確實讓人覺得真誠,但有時真話會傷人。當真心話太傷人或太難聽時,不妨換一種表述方式,說些場面話。即便對方聽出來也不會覺得你不真誠,反而會覺得你顧及其感受,很懂事。比如,比起直接告訴對方“你的情況很嚴重”,不如換成“情況雖然不容樂觀,但是如果努力想辦法還是有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