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家里有了孩子后,原本缺乏生气的家庭变得朝气蓬勃。孩子小的时候,大家一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感受天伦之乐。等到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身边就出现几个“恶亲戚”,他们总是变着花样的把孩子逗哭,然后大家一笑了之。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小男孩哭的角度很低

后来我和闺蜜聊天,她说她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她说直接和家人说别逗我们孩子,可是家人觉得是喜欢孩子才逗孩子的。不说吧,看着孩子委屈的眼神,自己什么也不做,也是说不过去的,真是左右为难。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伤心的女孩孩子坐在卧室的床上痛哭的画像。醒来在床上不快乐的孩子。睡觉时间到

拒绝“中国式逗娃”,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1:大人开的玩笑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很多孩子,因为小时候消化不了大人的玩笑,成长过程中会一直伴随着不安全感。大人的玩笑,孩子们总容易信以为真,时间一长,就会给他们埋下怀疑的种子,让他们慢慢学会了看别人脸色,变得患得患失。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1:孩子小不等于可以不尊重

尽管很多事例已经证明“逗孩子”弊大于利,仍有人并没发现不妥,一口咬定在这个过程中大人开心,孩子也会高兴。做出这种伤害行为的大人,可能有个原因,是他的童年也缺少被人尊重的经历。换句话说,他的长辈在他幼小时也这样对待他。这样的记忆或深或浅扎根在他们脑海中,把孩子当成思想感情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去尊重的意识却没有。“逗孩子”的人更多以为孩子人格不健全,认为年龄小,所以不懂好坏,更不会受伤。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3:大人开的玩笑孩子会信以为真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安全心理」,认为权威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让自己更有安全感。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有限,父母和长辈就是权威的化身。所以他们的玩笑,会让孩子信以为真,更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当孩子面临这样的环境时,妈妈要当仁不让的去保护孩子,不能让他受到伤害。也可以婉转的和亲戚说,“不能这样,对孩子不好。”或者赶紧去说另一个话题,把亲戚的关注点转移过去。如果不起作用,可以直接果断的制止,不要怕得罪他,什么也比不上自己孩子宝贵,自己不在意,更没有人在意你的孩子。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或者,可以直接把孩子带走,不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对自己的亲戚朋友都了解的时候,也可以提前预防下,不让孩子和他们有照面的机会,不要把孩子置于受试探的位置上。

中国式的逗娃是一种陋习,开心的是大人,伤害的是孩子。是大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孩子的痛苦之上还沾沾自喜,没有一点内疚惭愧的意思。

那么,妈妈当然不用顾忌他的脸面,就是需要勇敢大声说不,制止这种行为。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反应,说自己家的孩子自尊心太强,心理特别脆弱。主要表现为:

  • 一是接受不了批评。家长说几句,孩子就接受不了,要么大哭,要么就自己躲起来不肯和大人说话;
  • 二是接受不了失败。学习上,游戏中都不能坦然面对失败,非常受挫,甚至会愤怒。

让家长不知所措,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父母打架和小女孩被打乱

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内心强大,适应能力强的人。所谓的自尊心事实上是每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感性评价,根据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的“需求层次理论”自尊心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种源动力,没有这种驱使,人类便会停滞不前,失去自我价值,而自尊心分为两类:

1、获得自我尊重——内在自尊心。

2、获得他人尊重——包括赞誉、认可,身份地位的攀升,相比内在自尊心而言,这类外在自尊心更容易流失。

而拥有强大自尊心的人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且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事实上,孩子诸如以上不能接受批评,不能面对失败的“玻璃心”,并不是自尊心太强,而是“内在自尊心”的薄弱,而去过分重视“他人尊重”的表现。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手用记号笔写自尊

如何让孩子自尊自信,内心强大?

1、给孩子正面的“自我暗示”

培养孩子的内在自尊心、自信,正面的“自我暗示”很重要。积极的潜意识可以让孩子的行为变得同样积极,孩子积极的潜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不停地给予支持、信任、鼓励和夸奖。家长千万不要试图用难听的话,让孩子知耻而后勇,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和空间去突破自我,接纳自我,从而变得内在自信,外在积极。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2、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归因”

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地归因,在孩子做错或失败的时候,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因,从孩子的内心着手分析,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仔细?把做错或失败的内因找出来,然后去突破自我,而不是总归咎于外因。长期把问题都归咎于外因的孩子,会认为失败是自己不可控的,逐渐变得自卑无助,没有信心去突破自我,从而变得没有自信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3、帮助孩子建立情绪控制机制

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总是呵护自己、哄着自己的父母,所以孩子特别看重父母对自己的看法。家长要及时地引导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家长既要在孩子否定自己的时候及时鼓励孩子,也要在孩子成功的时候,理性指出孩子的不足以及下一次进步的空间,这样孩子在面对失败与成功、批评与褒奖,才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将来生活中的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着他们年幼的儿子,看着一台数码平板电脑。

4、做内心强大的家长

父母的榜样力量对孩子的影响也格外重要,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的自尊自信,内心强大,其实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教会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批评)与失败,面对不开心的情绪,也要保持自信,正确面对自我,才能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教育孩子也要讲究适度,孩子在父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孩子和父母成为朋友,也就愿意听父母的建议。

孩子看绘本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中的角色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为什么看绘本学东西快的原因。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我家孩子小时候就看了不少的绘本,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10册不过是5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

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拒绝“中国式的逗孩子”,父母要勇敢大声说不,请保护你的好孩子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温和而坚持”的改正过来!

所以做家长的点击下方图片,从现在开始改变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