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有什麼關係?

IDC董寶元


工業互聯網這個題目很大,包括的內容比較多。不同的人理解也不一樣。

這裡說一下工業互聯網的一個應用模型:柔性供應鏈,以及柔性供應鏈和人工智能的關係。


柔性供應鏈

柔性供應鏈,實際上是對現有固化供應鏈的一種升級。

現有的工業工業鏈,是通過固化的模式運行的:

  1. 預計銷售規模
  2. 預計生產規模
  3. 訂購原材料
  4. 安排生產計劃
  5. 生產
  6. 出庫交付

雖然計劃也會隨著實際市場需求進行調整,但調整的頻率和深度,都是非常有限的。

這有兩方面原因:

1、對市場的預測不準確,預測週期過長

2、生產的預測不準確,生產週期過長


那麼柔性供應鏈,就要優化這兩個問題。



在市場預測方面,傳統是通過人工報表形式來進行的。傳遞效率慢、預測精度低、數據維度少。

人工智能

這時,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市場預測進行優化。

現有的方式是建立大數據倉庫。將所有可以蒐集到的,可能影響市場需求的數據因子,全部考慮在內。

然後設計預測模型和不斷擬合優化。

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處理遠超人工的數據集合和關係。理論上可以更加精準的產生市場預測模型數據。


當預測模型數據產生,並且驗證有效後,就可以引導後期的生產更加符合市場的需求。


同理,生產的預測和生產工序本身,也可以建立數據模型。結合不同生產地區、生產節點、生產損耗等數據,幫助人們設計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模型,並且應用在實際的生產場景中。


智匯元


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的結合是大勢所趨,現在只是剛剛開始。



工業上也有IT技術,包括傳感器、執行器、監控與數據獲取系統SCADA、製造執行系統MES、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工業上OT技術包括材料、機器、方法、測量、維護、管理、模型,這兩者需要結合,否則工業互聯網還是“兩張皮”。


人工智能AI與工業互聯網IIoT、大數據分析、雲計算和信息物理系統的集成將使工業以靈活、高效和節能的方式運作。工業人工智能中需要融合數據技術(DT)、分析技術(AT)、平臺技術(PT)和運營技術(OT)等技術。


工業領域主要以企業私有數據庫為主,規模有限,要實現人工智能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就必須要在製造業領域加強數據獲取與整合,企業必須切實做到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


調查顯示,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滲透明顯較慢。


根據中國信通院2018年9月發佈的報告,在各類垂直行業中,人工智能滲透較高的領域包括醫療健康、金融、商業、教育和安防等。其中,醫療健康領域佔比居前,達22%;金融和智能商業領域佔比分別為14%和11%。但在製造業和工業領域,卻面臨著融合不足的挑戰。


人工智能在工業落地之所以緩慢,一方面因為相比於數據算法的迭代,硬件升級創新相對週期較長,從而導致滯後。另一方面,工業中應用人工智能要格外小心,因為工業中使用的人工智能與消費領域的人工智能有本質區別。


工業人工智能是一門嚴謹的系統科學,它專注於開發、驗證和部署各種不同的機器學習算法,以實現具備可持續性能的工業應用。因此人工智能應用於工業,必須根據製造業的具體場景進行定製,簡單照搬模板化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並不可行。


安防智庫


一、智能化的使命

工業化的使命:讓生產與運輸成本變得可控,持續下降。

智能化的使命:讓渠道成本變得可控,持續下降。

二、工業化面前的黑龍,渠道成本失控

三、兩個世界,兩個渠道

傳統渠道:生產者提供基礎設施。

智能化渠道:消費者與用戶提供基礎設施,智能手機、電腦是零成本的基礎設施。

三、群體開放式創新由消費者驅動

消費者通過休閒時間完成集結,把自己的智能手機變成整個社會的、公共的、股權共享的基礎設施,

渠道的源頭成本會清零,衍生成本會不斷下降,變得可控。

四、消費者控股智能軟件和機器的三部曲

1、新渠道;2、新智能運輸與出行體系;3、智能化生產體系。

在消費者主導的新渠道之上,

匯聚的消費款(100%)=投資款=智能機器的所有權+智能機器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股權(100%)+提貨權(100%)。

傳統市場,消費者消費只獲得產品與服務,因此,我們可以把增量部分先分掉,變為建設新渠道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