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者迷茫中重新找回自我,這才算真正的成功

一個成功者迷茫中重新找回自我,這才算真正的成功

一個流行話題那就是,你幸福嗎?儘管這些節目受到網民的調侃,但確實反映出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社會,在巨大的生存和競爭壓力之下,人們的精神焦慮普遍增加,幸福感正在下降的現實。張朝陽閉關的原因正與幸福二字相關,用他自己的話說2012是他悲催的一年,焦慮、抑鬱、精神上常常處於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恐懼狀態。在外人看來這位行事高調,自稱中國有錢又有名的第一人企業家,似乎沒有不幸福的理由,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他不得不放下企業管理進行長達一年多的閉關。

一個成功者迷茫中重新找回自我,這才算真正的成功

張朝陽曾說:我有很多恐懼了,當然我這些恐懼呢,都是沒有辦法描述。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心的恐懼都不不願意說的。成功之後那個出名,被媒體的追捧,被周圍人的這種追捧。導致的這樣一種對自我的這種成功的管理可能出了點問題。成功者往往可能就傾向於就是說什麼東西必須按照自己的意圖,更加傾向於完美主義者,對什麼東西必須要求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且要控制結果。這個我這種快樂的生活是永遠會下去的,所以我可能就是在兩年前可能就進入了這種對自己的調整期,也開始產生危機。從2011年起,精神上的抑鬱和焦慮,讓張朝陽甚至無法進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成功往往能讓這個人對於自我的認知,有一個超級自我的出現。有錢又有名,然後又有好的教育,而且這個錢賺的又是陽光財富,然後又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又是把互聯網帶進中國。媒體又是宣傳,我自己又能講,所以我當時受到社會對我的尊重和愛戴是一種深刻的。這種就滋養了我的虛榮和自我的膨脹,所以這種膨脹的尺度。表面上我還很謙和,但實際上這種尺度非常的傲慢。張朝陽他說他從一個學生變成對利益關係有清醒認識的人,他的生活充滿了競爭、危機、和壓力,遠遠不是外人想象的那樣意氣風發,春風得意。其中的艱辛和孤獨,張朝陽只能一個人默默承受。

一個成功者迷茫中重新找回自我,這才算真正的成功

從2006開始,騰訊、百度、阿里巴巴、360等互聯網公司崛起,挑戰著搜狐的地位。而過去兩年裡,微博和微信的成功用張朝陽自己的話說,像是左右扇了我兩個耳光。面對新的互聯網江湖好強的張朝陽又該如何去應對。所以對於競爭對於我們一開始所說的這個江湖的,不管是人心險惡還是明爭暗鬥。對工作來講我現在其實更加淡定的一種狀態。因為以前我的目標就是說賺更多的錢要怎麼怎麼地,那一定要自己更偉大。如果我看到我被他們超越我心裡不忿,那我現在沒有了。我底下出去創業的人做的很大,我現在沒有了。我現在覺得那個都挺好,互聯網這個都需要一代一代人來推動。那我是完成了最早期的那一段的推動,甚至是中國互聯網的原始推動。那麼到後來的話,有不斷的有更強的人來做嘛,或者更幸運的人來做。實際上我們人的本心是要有益處的。我們每天的工作,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我們的工作實際上是我們生命的存在。我覺得工作是很重要的,這件事兒呢是人生快樂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