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去世后,为何没被葬进八宝山,而是把骨灰撒在了山野里?

八宝山是北京西山山前平原上的孤立残丘,因为附近的山里出产耐火土、白土、灰石、红土、青灰、坩土、黄姜、砂石八种建筑材料,因此称它为八宝山。早在明朝时期这里就跟朝廷有关系,1949年之后这里更是成为了革命公墓。能葬在这里的,经历都不一般,比如说董必武、钱学森等等。许多著名人士的骨灰都在这里,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病逝。按理来说他应该也会被葬入八宝山,但是没有,郭沫若的骨灰被洒在了山西昔阳县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里,这是为什么?

郭沫若去世后,为何没被葬进八宝山,而是把骨灰撒在了山野里?


郭沫若的一生过得也比较传奇,他有令后世之人争议的地方。比如说当初拆北京的旧城墙,他站在了支持拆迁的这一边,林徽因梁思成夫妻是不赞同拆迁的。并且当时梁思成已经拿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案,建议是北京古城保留,在城的另一头修建新城,这样北京就像是被扁担挑起来一样,这头是新城,那头是旧城。后世的人们可以亲眼见到老北京的样貌,而这所历经多年的古城也得以保留。

郭沫若去世后,为何没被葬进八宝山,而是把骨灰撒在了山野里?


可郭沫若没有,他支持拆迁,并极力争辩。另一件事就是情感生活,郭沫若先生有才,喜欢他的女人也比较多。而他也是一连有好几个老婆,有一个甚至为他放弃家人,但他却没有给这些老婆一个好下场。再有就是明皇陵,郭沫若痴迷中国古代史,巧的是,那个时期人们对明朝的了解都不深。于是他跟另外几位同样热爱明史的人提交申请说挖掘明长陵,后来因为长陵太大,所以就先挖掘定陵。

郭沫若去世后,为何没被葬进八宝山,而是把骨灰撒在了山野里?


事实证明当初没有挖掘长陵是正确的,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里面有无数价值连城的文物。而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墓,稍微小一些,在那个年代,技术并不够发达。结果很明显,不过也有了从今以后除非必要不再开启皇陵的决定。但另一方面来说,郭沫若先生是有才的。闻一多曾经这样说,如果他说了十句,三句是对的,那么可以为以后的人省下不少冤枉路。七句错的,则可以刺激人们的研究辩证。

郭沫若去世后,为何没被葬进八宝山,而是把骨灰撒在了山野里?


文化上,他可以用奇才来形容,在中国诗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文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上不能忽略的一个人,像他这样在历史、古文字、艺术、文学同时有很高造诣的人很少。郭沫若老先生还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人,他对国家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之心,而他之所以葬在梯田里其实是他自己立下的遗嘱。

郭沫若去世后,为何没被葬进八宝山,而是把骨灰撒在了山野里?


郭沫若当时在1965年带着科学家去过大寨,那个年代,都很贫穷。可这里的村民自力更生, 他们的口号就是三不要三不减,指的是不要救济粮、救济物、救济款,也不能减给国家的销售粮、公积粮、分配粮。他们靠着自己日夜的辛勤劳作,和每日的奋斗做到了,大寨变得越来越好。当地村民淳朴、坚强的性格感染了他。

后来虽然郭沫若回到了北京,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大寨的人们。本来他跟大寨的人说好有时间就会经常去看望他们,却一直未能去。到1978年的时候,他已经病了好几年。这一年的6月12日,没撑住去了。他留下遗嘱说,希望自己的骨灰葬在大寨的梯田里。大寨按照其遗嘱照办,还专门建了纪念碑,葬在这里大概是感动大寨人民的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