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只有極少的發明像馬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英國科技史家林恩·懷特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馬鐙是指垂懸於馬腹兩側供騎馬者踏腳的一個小物件,屬於馬具的範疇。很有意思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物件卻幾乎改寫了整個人類歷史。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馬鐙

在馬鐙被髮明並用於實戰之前, 所謂騎兵只是把馬匹當作交通工具

雖然人類很早就認識和馴養了馬匹,但是將馬匹作為戰爭工具的歷史卻不是很長。作為文明古國,中國到了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還是以車戰為主,騎兵長期只是一種輔助力量。由於當時騎兵的作用遠不如車兵,因此才有了“一車當十騎”之說。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直到戰國中期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後,各諸侯國才開始重視發展騎兵。

到了西漢武帝時期,當時的名將衛青、霍去病為對抗匈奴的騎射優勢,探索出新的騎兵衝擊戰術並屢次擊敗匈奴,最終成功封狼居胥,但此時所謂的騎兵並沒有後世那種排山倒海的威力,因為缺乏馬鐙帶來的“站不穩”和“坐不牢”問題始終影響著騎兵的戰鬥力。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漢景帝陽陵出土的騎馬人俑

馬鐙出現以前,人們為了翻身上馬往往需要他人託舉或者先站在一塊石頭上,甚至於有時會直接將奴僕當作“上馬石”。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在騎乘時,則只能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在沒有重心支撐下,一旦馬兒飛速奔跑起來,人在馬上前仰後翻不可避免,十分危險,這樣長時間騎馬也非常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射敵,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人在騎馬時缺少馬鐙這一關鍵物品,導致人與馬並未能實現很好的融合。

當時騎兵的作用只是到達目的地後,下馬作為步兵投入戰場,或者只能作為步兵的輔助兵種,承擔偵察、騷擾、偷襲等輔助任務,就算是亞歷山大時代的馬其頓騎兵就是如此。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比如戰國兵書《六韜》就明確提出了當時騎兵戰術特點和運用原則:

騎者,軍之伺候也,所以踵敗軍,絕糧道,擊便寇也。

意思就是:騎兵是用於偵察,破壞敵後勤運輸,與敵較小規模的、或是突然出現的機動部隊作戰。

馬鐙起源於中國並由中亞傳入歐洲

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馬鐙使騎士能夠安然地坐在馬上,中世紀的騎士們就不可能身披閃閃盔甲救出那些處於絕境中的少女,歐洲就不有騎士時代。——李約瑟

馬鐙的出現,使騎兵取代步兵成為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主力兵種。自此以後,以騎制步、以少勝多、以快擊強的“騎兵時代” 正式拉開序幕。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那麼,馬鐙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馬鐙的最早始創應該是在我國的兩晉南北朝時期,早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是中國古文明給予世界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

為什麼不早不晚出現在這個時期,得出結論的歷史依據有二:

從歷史文獻上來看,如果馬鐙早在兩漢或秦漢之際就已出現,那它在同時期文獻中就應該有所反映。但從傳世歷史文獻來看,“鐙”字的使用雖然很早,其在古書中的含義一般是表示為古代一種用來盛熟食的高足盤或者燈具,而不是“馬鐙”的意思。比如:

《儀禮·公食大夫禮》的“宰右執鐙”、《楚辭·招魂》的“蘭膏明燭,華鐙錯些”。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古代的鐙

現存歷史文獻中最早用來表示“馬鐙”意思是在南朝劉宋王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中,該書《規箴》一文中有這樣的記載:

謝中郎在壽春敗,臨奔走,猶求玉帖鐙。

同時期的南梁簡文帝也有詩云:

賤妾朝下機,正值良人歸。青絲懸玉蹬,朱汗染香衣。

其中的玉鐙即為“供騎馬時踏腳用的器具。以玉為飾,故稱玉帖鐙。”

除了文獻記錄,從出土文物上來看,秦始皇兵馬俑及西漢景帝陽陵、東漢諸侯王陵中出土的大量騎馬陶俑中完全不見馬鐙這一馬具的存在。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兵馬俑有鞍無鐙

現存最早的馬鐙文物是西晉永寧二年(公元302年)少數民族墓葬中出土的一組陶俑,這些陶俑馬鞍的左側靠前鞍橋處垂有一個三角狀的蹬,是為使騎者迅速上馬使用的。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陶馬馬鐙

最早的馬鐙實物則是1965年在遼寧馮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銅片包裹的馬鐙。這裡所提到的馮素弗是十六國時期北燕文成帝馮跋之弟,死於文成帝太平七年,即為公元415年。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公元4世紀的南京象山東晉墓7號墓出土一尊陶馬俑,也出現了“兩側有鐙”,是雙馬鐙的較早代表。至5世紀後半段,馬鐙在遺址和古文獻中更為常見,鐙技術自此已處於獲得普遍接受的階段。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南京象山東晉墓7號墓出土的陶馬俑

縱觀世界歷史,當時的波斯、西歐等地均無出土文物及資料印證。西方最早的的馬鐙記錄源於拜占庭帝國的記載:

在公元 560 年,使用了當時獨一無二的鑄鐵製的馬鐙的阿瓦爾人對強大的拜占庭帝國構成嚴重威脅。為了消除這種威脅,拜占庭國王提比略二世對騎兵進行了大改組,他親自訓練騎兵,強調必須使用鐵馬鐙。

這是歐洲文獻資料中第一次提到馬鐙,比中國使用馬鐙至少晚了將近100 年!

而當時強大的波斯文明第一次出現馬鐙的記載是在公元711年。比中國晚了將近300年!

馬鐙、遊牧民族崛起和西歐封建制度的確立

讓人無比驚訝的是,人類騎兵時代的實現,居然是因為馬鐙的發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馬鐙在實戰中大大放光彩導致了傳統的重鎧騎兵的大量出現,從此成為了在火器普及前戰鬥力最強、使用最多的主力兵種。

對於中國來說,其造成了遊牧民族的中原化:

馬鐙的出現改變了遊牧和農耕文明的軍事實力對比,在中古時期經改進並全面裝備馬鐙的胡人軍隊幾乎所向無敵,從南北朝的割據到突厥的興起再到元帝國的建立,少數騎兵既能完成以往幾萬人的軍事行動,北方遊牧民族依靠強大的騎兵力量始終對對南方農耕文明保持巨大的壓迫,促發了整個東北亞乃至整個農耕文明的軍事變革。

對於西歐來講,正如科技史學家李約瑟所說的那樣:

只有極少的發明像馬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主義一樣,中國的馬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在封建騎士階級形成的過程中,在歐洲中世紀向封建時代過渡的重要歷史時段裡,小小的馬鐙使歐洲封建騎士的進攻能力成倍提升,所向睥睨的中世紀騎士加速了歐洲中世紀保守勢力的瓦解及職業軍人的出現,采邑制度也隨之出現。

結語

可以說,馬鐙為冷兵器軍事帶來了徹底的變革,尤其是雙馬鐙出現以後,世界各國都開始發展成規模建制的騎兵部隊,並逐漸成為冷兵器時代真正的霸主。

它被西方稱為“中國靴子”,是改變歐洲中世紀曆史的國家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