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企業戰“疫”到底 提升“中國價格”影響力——專訪大商所理事長李正強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 題:助力企業戰“疫”到底 提升“中國價格”影響力——專訪大商所理事長李正強

新華社記者劉開雄

3月30日,液化石油氣(LPG)期貨、期權正式登陸大連商品交易所,這是我國境內上市的首個氣體能源衍生品種,同時又開創境內期貨、期權工具同步上市的先河。

當日,大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李正強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解讀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LPG期貨和期權上市的作用和影響,以及衍生品市場如何服務疫情防控及復產復工的經濟需求。

上市新品助行業企業戰“疫”到底

期貨作為現貨和金融的有機結合體,是實體企業防疫情、保復產和控風險的重要工具。在國內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期貨行業除了捐款捐物,更是充分發揮期貨市場功能,助力解決一些實體企業產品庫存高、原材料緊張、價格波動等問題。

李正強認為,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好轉,社會經濟生活加快恢復,大商所推出LPG期貨及期權,是我國資本市場“抗疫情、保穩定、促發展”、堅定支持實體經濟、提振市場信心的具體舉措。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波動,以FEI(阿格斯遠東價格指數)為代表的國際LPG價格,今年3月份以來下跌了50%,LPG產業鏈企業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正常生產經營受到影響。

打造“中國價格”影響力 提升行業企業競爭力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LPG消費國和進口國。我國近10年LPG消費量年均增速8%,2019年表觀消費量4706萬噸,約佔全球總消費量的14%。產量方面,2019年我國LPG產量2779萬噸,僅次於美國和沙特位居世界第三。進出口方面,2019年我國LPG進口2068萬噸,進口依存度44%。

“儘管我國LPG市場規模很大,但價格波動十分劇烈,缺少與貿易規模相匹配的國際價格影響力。2015-2019年,國內LPG年價格波動幅度達50%-90%。”李正強說。

“上市LPG期貨和期權能夠為產業提供價格指引,也為企業提供公開、透明和連續的價格參考,幫助產業企業有效對沖價格波動風險。”李正強認為,這有利於完善液化石油氣國際市場定價機制,形成更加公開透明、可以反映中國市場供需狀況的價格。

“此次同步上市的LPG期權將助力企業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滿足精細化和個性化的風險管理需求,也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我國相關行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李正強表示。

期權、期貨同步上市折射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進程

在國際衍生品市場上,新上市的期貨品種大多會同時或一段時間後推出期權交易。而我國期權工具起步較晚,2017年3月才上市了首個場內商品期權——豆粕期權。三年來,我國期權市場不斷積累、發展壯大,目前已上市11個商品期權品種。

“這些已上市期權品種的成功上市和平穩運行為更多期權品種的推出奠定了充分的制度基礎和市場基礎,也為參考國際慣例、同步上市期貨和期權工具提供了可行性。”李正強說。

據介紹,在LPG期貨品種研發過程中,大商所就同步考慮了期權合約設計。“期貨和期權一同獲批和同步上市,意味著我國期權市場正不斷成熟,已經成為我國衍生品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後續更多品種期貨、期權同步上市提供了經驗、打開了大門。”李正強表示,這提高了新品種上市效率,有助於構建完整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充分發揮衍生品市場功能,支持我國能源行業防範風險、轉型升級。

“可以說,期貨和期權同步上市是我國期貨市場回應市場呼聲、篤行服務之舉的具體行動,必將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李正強說。

據李正強透露,下一步,大商所力爭實現集裝箱運力、生豬、氣煤、廢鋼、幹辣椒等期貨品種上市;同時將加快上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期權產品、加強場外市場建設頂層設計,積極整合場外業務,推出標準倉單交易業務。

此外,大商所還將加快推動豆粕、豆油、棕櫚油期貨和鐵礦石期權等國際化,在更多品種上實現既有期貨又有期權和互換、既有場內又有場外、既有境內又有境外客戶的“一全兩通”發展格局,為國際貿易提供公開透明、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基準,努力在大宗商品定價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建設上取得更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