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種的花生出得很慢?

用戶4438438076562


花生出得很慢,可以有幾個原因:

首先,花生種子選擇的行不行,發芽率高不高,有沒有在種之前試驗過發芽率,如果你選擇的種子不發芽或者發芽晚也可能造成出得慢,所以說選種子很重要,出得慢的情況是不是因為播種的方法和管理不當造成的,對於花生的播種要有科學的管理種植方法才行,花生品種,季節的溫度,花生種的時間都和花生出的快慢都有直接關係。

其次,就是在花生種地前有沒有進行浸泡,可以用溫水泡上3小時左右,然後放在溫度在22度左右的屋裡進行催芽,要保證發芽後播種,這樣的話出得才快。

再次,就是施肥,在種之前要對土壤進行施肥,這樣更有利於發芽的生長營養需求,如果沒有施肥的話也導致出得慢。

最後,就是跟花生種的深淺、土壤的溼度也有關係,從理論上講,花生的深度應在5cm左右,最好不要超過5cm,如果過深就會使子葉節腋芽間這一對側芽完全埋在土裡,見不到陽光,種子接觸外界的空氣就比較難,所以說出得也會很慢,一般情況下花生需要十天左右才能出來。土壤的溼度要適中,如果土壤太溼的話,會使花生的種子處於一種無氧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會不出苗,如果你扒開土壤就會發現種子已經爛了,直接導致不出苗。還有一點就是土壤太乾了,沒有水份,種子吸引不到水份也是出的慢的原因。

總之,花生播種需要注意的還是挺多的,比如土質,氣候,選種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而定。


鄉村小龍龍


影響花生出苗快慢的因素很多,除了種子本身的原因,最主要的的因素是種植技術及溫度和溼度,另外,地下害蟲、鳥類、除草劑殘留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花生出苗的快慢。所以,找出原因並加以防範,才能使花生出得快,從而健壯生長,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

一,種子的品質影響出苗的快慢

花生種子的飽滿程度和是否發黴變質,影響出苗的快慢。種子飽滿,無發黴變質,出苗快;種子飽滿欠佳,出苗慢;種子發黴變質,不出苗。

所以選擇花生種,必須選擇籽粒飽滿,無發黴變質的優質品種,這樣的種子出苗快。

二,種植技術影響出苗的快慢

無論是機播還是人工種植,種子是否損傷,覆土的多少,都會影響出苗的快慢。

播種時種子無損傷,覆土厚度適中,這樣就會出苗快,反之,則出苗慢。

所以,播種時必須保證種子無損傷,覆土厚度一般覆膜為3㎝,未覆膜的為防止落幹可適當加厚丨㎝。

三,溫度和溼度影響出苗的快慢

應該說溫度和溼度是影響出苗快慢的主要因素。

溼度適中,溫度越高,出苗越快,反之,則出苗越慢。

我們膠東地區,覆膜大花生一般在五一前後播種。在溼度適中的情況下,一般一個星期便可出苗。如遇低溫,有可能需要十天甚至半個月才會出苗。如遇倒春寒,溫度在零下,還有可能爛種不出苗。

所以,花生播種時必須選擇溼度適中(土壤用手可握成團,撒下不散),溫度在二十度以上(不能低於15度)時播種。在適溼適溫下播種,花生出苗快。

四,其他因素影響花生出苗快慢

丨地下害蟲

象螞蟻、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會啃食花生種,造成花生種損傷,影響發芽出苗。

所以播種前要選擇高效低毒無殘留的拌種劑拌種,防止地下害蟲危害花生種。無危害的花生種自然出苗快。

2鳥類

鳥類中的喜鵲,喜歡刨食花生種。吃了種子並且破壞地膜,也可以使花生種落幹,從而影響花生出苗。

所以最好架設驅鳥器,驅趕喜鵲等鳥類,防止危害花生種。

3除草劑殘留

上茬作物如果使用了選擇性除草劑(對豆類有害除草劑),除草劑如果沒過安全期(一般8個月),會對花生出苗有影響,花生出苗晚甚至不出苗。

所以必須等上茬的除草劑過了安全期,才可以播種。


金城赤子克平


我們都知道花生要想高產,離不開氮、鉀、鈣、硼等元素,氮鉀元素平常在施肥時都能補充到,現在鈣肥很多農戶也開始重視了起來,但是硼元素是目前容易忽視的元素之一。


在花生生長後期出現開花少,甚至無花,收穫時看到莢果空心和籽仁不飽滿,存在大量的子葉內面內陷的“空心”籽仁。這種就是典型的缺硼現象。因為在花生體內,硼集中分佈在莖類、根類和花期管中,它能刺激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有利於受精結實。

由於很多農戶在施肥時只用化肥的習慣,很多土壤中含硼量越來越少。據測定,我國北方花生產區土壤中有效硼含量多數缺硼,如果不及時補充硼肥,就很難保證花生的高產。花生補硼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拌種,基肥,追施以及葉面噴施。


1、拌種

現在拌種是很多花生種植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花生拌種可以促進出苗,預防病蟲害,花生長勢好下針多,增加產量,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省力又有效的方法。拌種時用上硼砂,通過種子處理之後,可以增加硼元素的含量,對花生的增產也有一定的作用。

每千克種子拌0.4克硼砂,先將在硼砂用適量清水溶解之後,均勻地與種子攪拌在一起,或將種子攤開,用噴霧器將硼砂溶液均勻地噴灑在種子上。

2、基肥

硼主要集中在葉片、莖尖和花器官中,並且苗期含量最多,所以硼肥應當儘早補充效果最好。在施肥時每畝用0.5千克硼砂為基肥,結合耕地與其他肥料一起均勻撒施。現在很多農戶用花生專用肥,如果裡面已經含有硼元素了,基肥就不用再加了。如果沒有硼肥,要適當補充。

底施硼肥可與其他肥料配合施用,省工、省時,一般與整地或追肥結合進行,施用時間早,可以及時保證硼營養不斷供應,滿足作物各生育期對硼的需求,適用於中度或嚴重缺硼的土壤。

3、葉面噴施

在花生的初花期和莢果期,每畝地用上50克的硼,配合三遍藥噴霧使用。在花期和莢果期各噴一次,比單噴一次效果要好。

有試驗結果表明花生施硼肥後,株高降低,分枝數增加,提高了結莢率、有效果數和雙仁莢果率,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相比不用硼肥,一般能增產8%。土壤中硼含量越低,施硼後增產效果越明顯。

一機觀世界


這我很有經驗的,在種的時候就要加一點肥料,隔著種子一點距離,發芽長出一個半月是要施一次,在快要結花生之前要施一次,這樣長的特別好

花生施肥技術

  一、營養特性

  1、氮、磷、鉀的營養作用

  氮:參與蛋白質、葉綠素的合成,能促進花生壯苗早發,枝多葉茂,多開花,多結果。花生缺氮,葉片淺黃,影響果針形成及莢果發育;莖部發紅,根瘤少,植株生長不良,分枝少。

  磷:參與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促進根和根瘤的生長髮育,增強花生的幼苗耐低溫和抗旱能力,促進開花受精和莢果飽滿。雖然需磷較少,但磷對花生的生長髮育和產量影響很大,缺磷時表現葉色暗綠、莖杆細瘦、根瘤少、花少、果針少和莢果發育不良。

  鉀:參與有機體各種生理代謝,提高光合作用強度,能抑制莖葉的徒長,延長葉片壽命,增強植株的抗病耐旱能力,同時能促進花生與根瘤的共生關係。缺鉀會使花生體內代謝機能失調,葉片呈暗綠色,邊緣乾枯,影響有機物的積累和運轉。

  2、需肥特性

  花生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適應性廣,種植面積大。全生育期大多為120-135天,分早、中、晚熟品種,整個生長髮育階段分苗期、花針期、結莢期和成熟期。花生一生需要大量的養分,一般每生產100公斤花生莢果需要純氮(n)4.8~6.3公斤,磷(p2o5)0.9~1.3公斤,鉀(k2o)2.5~3.5公斤。

  花生不同生育時期對養分的需求有所不同。苗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量很少,約佔全生育期總需求量的5%;花針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旺盛時期,對養分的需求迅速增加;結莢期大批莢果的形成和充實,養分的吸收量達到高峰,約佔總需求量的50%;成熟期對養分的吸收又迅速下降。可見,花針期和結莢期的養分供應充足,對提高花生的產量和品質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施肥技術

  1、施足基肥:由於花生生長前期根瘤數量少,固氮能力弱,中後期果針已入土,不宜施肥,因此,花生施足基肥很重要。一般在播種前結合耕翻整地,一次性施足基肥,以滿足全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有條件地區儘量多施農家肥,中產田每畝底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公斤,45%複合肥30~40公斤,硼肥1公斤;高產田每畝底施農家肥3000~4000公斤,45%複合肥40~50公斤,硼肥1~1.5公斤。另外,花生不提倡施用種肥,特別是硼肥作基肥時,嚴禁施入播種溝內,避免燒種燒苗。

  2、合理追肥:花生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一般不需要追肥,特別是覆膜的花生不便於追肥。對於露地花生或地力差、基肥不足的地塊,可視苗情在苗期或花針期適當追肥,一般畝追施複合肥10~15公斤,結合中耕培土施入;結莢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溶液,防止早衰,促進莢果成實飽滿,提高產量。

也可以用以下葉麵肥料進行追肥促長:1、植物動力2003 1000倍葉面噴霧,2、0.15%天然蕓薹素乳油6000-10000倍葉面噴霧,3、科寶植物優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藥害和肥害、凍害、澇害、強根壯苗、控旺使用1500倍)葉面噴霧,4、綠風95 600倍葉面噴霧,5、金邦1號植物健生素500倍葉面噴霧,6、綠亨天寶高效植物增產劑1500倍葉面噴霧,7、新自然含氨基酸葉面肥300~500倍葉面噴霧,8、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劑1500倍葉面噴霧,9、新農寶多元素複合葉面肥300倍葉面噴霧,10、1.4%復硝酚鈉水劑1500~3000倍葉面噴霧,11、綠色揚康·金飯碗含氨基酸葉面肥300~500倍葉面噴霧,12、恩碧來高效液肥1500倍葉面噴霧,13、0.136%赤黴·吲乙·蕓薹素可溼粉(碧護)10000~12000倍葉面噴霧,14、明月海藻廣譜葉面肥(含海藻酸有機水溶性肥料)800~1500倍葉面噴霧進行追肥即可。


蘇北人在寧夏


花生,可是當地主要農產品。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又是主要食品添加之一,又為幹農話累時增加食品之一,又為來客時餐果上瓜果裝飾品之一。不能缺少。無論鮮品、幹品即為首品。煮、燒、炒、烤等吃法俱多,不能缺之。

要問花生苗出苗慢的問題,在這裡我可囉嗦一番,請乃心觀看。

一、種子質量首先保證,無須細說,選取有質無蟲黴變的高級大粒米,芽頭充足無裂痕即可。

二、種子用溫水泡足,勵幹,保證二十四時換水,通常情況下三至四天,頂部白芽透出即可播種。

三、溫度適應進行播種。此為關健。說實在話,春天播種,首為重要。天氣嚴熱,地溫沒升,禁止播種。在八十年代觀物候,槐樹花己開,再觀墒情,天賜良雨趕緊播種,此地區應在穀雨氣後,立夏節前。

四、溼度適宜,不然造墒播種。立夏節前,視墒情,花生種必須保持在溼潤土層中。過去用牛起壟播種,土層翻起較深,深層土溼潤,表土較幹,互相一拌即可播種。現在機械播種,必須觀察表面土,表面土帶溼潤即可起壟播種,否則怕水分欠佳。花生種吸不足水分而發芽慢甚至不發芽(此地稱為花生種落幹,即吊死)。

五、種子覆蓋土應當嚴格控制。說起春天播種再覆蓋地膜,決不能種的太深。種後最好觀天氣預報的第二天和三天。晴天,太陽光照射入地表面,使地溫升高又利於種子迅速發芽。否則,如果花生地溫度太高,種為又深,天氣陰又降溫,再高級的花生種,因長期吸收不到適宜溫度而發芽會在地種憋壞而死。夏季種植(在此地為收完小麥而種植,當地稱麥茬,也稱夏花生)。此時種植墒情不必細論,溫度不必細言。蓋土應為花生種三倍左右,又必要可適當鎮壓一下。怕陽光直射水分蒸發,而導致花生種缺水而影響發芽。

總之,春季種植的花生,六至十天應當出苗完畢。否則,必須進行移栽或補種。夏季種植的花生苗六至八天,應當進行補苗,否則會造成花生田因缺苗而產量降低。

這是當地種花生之驗,請觀據區域思而用之。


蔚蔚姥爺219


、低於發芽溫度:本身就不能發芽,必然爛種爛芽;

、溫度時高時低:播種時溫度不算很低,但是播種後若干天溫度下降,導致發芽時間漫長,在土壤裡面感染病菌的可能性大,引起部分黴病,導致出芽率低。

、溼度大:溫度低,出苗時間漫長,中間可能有連雨天氣,而溼度過大往往會導致氧氣過少,終導致花生腐爛。、低於發芽溫度:本身就不能發芽,必然爛種爛芽;

、溫度時高時低:播種時溫度不算很低,但是播種後若干天溫度下降,導致發芽時間漫長,在土壤裡面感染病菌的可能性大,引起部分黴病,導致出芽率低。

溼度大:溫度低,出苗時間漫長,中間可能有連雨天氣,而溼度過大往往會導致氧氣過少,終導致花生腐爛。


中原小杰哥


播種後的花生,出土發芽很慢,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1、花生沒有催芽

我們播種花生,為了節省花生種,提升出苗率,可以採用花生催芽的辦法進行播種。

花生髮芽的原理,就是花生通過吸水使自身膨脹,讓芽孢從體內透出發芽。人工催芽,則是採用熱水浸泡花生米,然後採用保溫保溼的辦法,加快花生萌芽的進程。

花生催芽的具體操作辦法是:將顆粒飽滿的花生放入60℃的熱水中,浸泡10分鐘後撈出,然後將花生種再放入40℃的溫水中浸泡5小時,取出放入字紙簍裡,用幹稻草或麥草包裹覆蓋字紙簍,然後每隔三小時取出字紙簍,用40℃溫水淋透一次,再用乾草包裹覆蓋,如此反覆,有三天左右花生即可發芽播種。

經過催芽的花生,不僅出土快,而且出苗整齊,可以減輕地下害蟲和豬獾對於花生種的危害。

2、播種花生的土壤要保持合適墒情

經過催芽的花生,雖然有出芽快,出苗率高出苗整齊的優點。但這也是在土壤墒情保證的情況下,才可以達成的。所以,我們在播種花生時,需要根據土壤墒情,在播種時進行相應的處置。

如果播種花生時遇到比較乾旱的時段,土壤會嚴重缺水,墒情就會不好。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把花生播種下去,花生芽就會因為缺少必要的水分供給,停止生長出苗。所以,墒情不好的情況下,播種花生前必須把每個窩凼澆透水,然後再播種,這樣就不會影響花生出苗。如果遇到連續乾旱,在花生出苗長出兩片真葉時,還要補充澆水。

其次,低窪的花生地也需要搞好排水。花生是旱地作物,害怕水漬,如果播種後遇到連陰雨,排水不好的土地就會出現積水,出現澇漬的情況,就必須及時排水。否則花生芽會因為在水中浸泡時間長了,無法呼吸出現死苗現象。

我是老牛愛遛彎,今天關於種花生出苗為什麼很慢的話題就分享到這裡,贊同的請點贊關注。謝謝!


老牛愛遛彎


花生出得很慢,可以有幾個原因:

首先,花生種子選擇的行不行,發芽率高不高,有沒有在種之前試驗過發芽率,如果你選擇的種子不發芽或者發芽晚也可能造成出得慢,所以說選種子很重要,出得慢的情況是不是因為播種的方法和管理不當造成的,對於花生的播種要有科學的管理種植方法才行,花生品種,季節的溫度,花生種的時間都和花生出的快慢都有直接關係。

其次,就是在花生種地前有沒有進行浸泡,可以用溫水泡上3小時左右,然後放在溫度在22度左右的屋裡進行催芽,要保證發芽後播種,這樣的話出得才快。

再次,就是施肥,在種之前要對土壤進行施肥,這樣更有利於發芽的生長營養需求,如果沒有施肥的話也導致出得慢。

最後,就是跟花生種的深淺、土壤的溼度也有關係,從理論上講,花生的深度應在5cm左右,最好不要超過5cm,如果過深就會使子葉節腋芽間這一對側芽完全埋在土裡,見不到陽光,種子接觸外界的空氣就比較難,所以說出得也會很慢,一般情況下花生需要十天左右才能出來。土壤的溼度要適中,如果土壤太溼的話,會使花生的種子處於一種無氧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會不出苗,如果你扒開土壤就會發現種子已經爛了,直接導致不出苗。還有一點就是土壤太乾了,沒有水份,種子吸引不到水份也是出的慢的原因。

總之,花生播種需要注意的還是挺多的,比如土質,氣候,選種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而定。





姍姍來峰


花生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植物,一般在正常的地表溫度下,那麼花生會在6天到7天之內發出小芽。可是有些人覺得奇怪,為什麼自己播的花生種子,卻遲遲不發芽,甚至不僅出芽質量不高,數量也比不上人家?要知道出芽慢的話,那麼收成就不能提早,就會影響上市。

第一、沒有使用催芽技巧。針對花生出芽慢的問題,那麼我們可以使用人工的方式對其進行催芽的。簡單的說,我們採取室內或者是沙床的方式,人工創造溫度、溼度等條件,滿足花生種子長出嫩芽對於水分、光照等要求,等到長出一定的白色芽胚時候我們再進行移栽。所以經過種子催芽的方式所培育出來的幼苗不僅出苗快,而且整齊。

特別是在低溫以及乾燥的環境下,外界的溫度達不到花生長出萌芽的條件,所以花生種子出芽慢效果差。因而我們採用催芽的方法它不僅僅有效,而且移栽以後成活率高。對於種植戶而言,催芽的技巧對於提高花生多結果有很關鍵的作用

第二、種的時間是不是早了。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個時間溫度升高了,溫度的高低決定著花生髮芽的速度。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風衫雲糖


一般情況下,花生從播種到出苗大概需要5-8天左右,再到開花,需要一個多月左右,而花期卻長達兩個多月。

花生最適宜的出苗溫度,早數小花生為23攝氏度,中晚熟大花生為26-30攝氏度。溫度越高,花生出苗速度越快,例如大部分品種日平均氣溫14攝氏度時大概20天左右出苗,日平均氣溫升高1攝氏度,出苗時間約縮短1.5天,大概時間如下。

溫度過低,三種風險巨大:

1、低於發芽溫度:本身就不能發芽,必然爛種爛芽;

2、溫度時高時低:播種時溫度不算很低,但是播種後若干天溫度下降,導致發芽時間漫長,在土壤裡面感染病菌的可能性大,引起部分黴病,導致出芽率低。

3、溼度大:溫度低,出苗時間漫長,中間可能有連雨天氣,而溼度過大往往會導致氧氣過少,最終導致花生腐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