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道食物最讓你暖心,有什麼故事?

峩是一個矛盾體


關於暖心的食物,我想大概這輩子我都不會忘記了吧。那是前兩年剛生完二寶發生的事。

那時候最初的計劃是回老家醫院生二寶,預產期算的是寶寶年後(正月初幾)出生,本來打算臘月十四回老家,想著怎麼著寶寶也不會提前十幾天出生。

但是,計劃趕不上不上變化,寶寶提前出生了(農曆臘月初十),整整提前了二十多天,提前了快一個月了。真的是猝不及防,之前給寶寶準備的用品,都在前段時間回老家提前帶回老家了。

幸好我們住的地方附近也有一家婦幼醫院,生完寶寶後,長輩們都還沒趕到,老公既要照顧我和二寶,還要照顧大寶,根本沒有時間去給我和寶寶們準備飯菜。

就在這時,老公同事的媽媽給我們送來了飯菜和寶寶的用品(雖然醫院有提供寶寶用品,但還是很感謝阿姨),阿姨還特意為我熬了小米粥和煮雞蛋。

很多人都說女人坐月子期間發生的事,自己能記很久。我覺得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因為,這件事我能一直記著。以至於我現在每次吃小米粥都能想起,生完二寶後,那碗小米粥和煮雞蛋。真的很暖心。





月牙兒君


我記憶中最熱的食物是我父親(叔叔)做的荷包蛋。這是一個三十多年前溫暖人心的故事。

1981年,我以優異的成績從農村考取了一中高中的優等生。我在縣城工作的父親非常自豪和快樂,讓我住在他家。

考慮到爸爸的房子很小,而且也是在家裡經營的,我住在裡面會更加擁擠。這不是在增加麻煩!所以他堅持住在學校的宿舍裡。

時光飛逝,高考即將來臨。

我記得高考那天下午還有10天,我父親看見我在學校前面的路口逆風行走。爸爸示意我過來。

爸爸說,你為什麼半個月沒見過這麼瘦的人?看看你,它幾乎被吹走了。你必須回家生活和吃飯,否則你將無法進行高考。

我說:沒什麼,沒有。爸爸,我去上晚自習了。

當我上完晚自習回到宿舍的時候,我震驚了,渾身是汗。急忙問他的室友:我的被子和盒子在哪裡?室友:你的兩個弟弟(爸爸的兒子)搬走了。

我突然意識到爸爸已經對我的健康採取了強制性措施。

晚上我回到了我爸爸的家,第二天我聽到了廚房裡做飯的聲音。過了一會兒,爸爸遞給我一碗蒸荷包蛋。

我仍然記得我爸爸做的荷包蛋。湯裡有兩個荷包蛋。大蔥漂浮在碗裡,洋蔥的香味溢出來了。

爸爸看著我吃完,拿起碗說:“我每天要做兩個荷包蛋。”

爸爸不知道的是,我低頭邊吃邊哭。

那時候,供應很少,大米、麵粉和石油等必需品都是通過特別糧票購買的。雞蛋絕對是奢侈品。在工作日,一頓西紅柿炒雞蛋足以讓人津津有味地炫耀一番。

在這種情況下,我吃了一個小爐灶,享受著父親做的荷包蛋,直到高考結束,才回到父母身邊。

時間過得很快,30多年過去了,過去的許多事情都過去了。然而,我爸爸用飽經風霜的手遞給我一碗蒸熟的香噴噴的荷包蛋。溫暖的場景生動而難忘。

以上是我最喜歡的食物之一“爸爸的荷包蛋”的故事,我希望這對你有所幫助。


旅遊及美食家


在我記憶深處,最讓我暖心的一道食物就是小雞燉蘑菇,我外婆做的[微笑],那叫一個香

那年20歲,家裡出現很大的變故,媽媽為了維持家裡的生計,出了車禍住院,我在南京工作,得到消息我就回家,可是回家家裡沒人,冷冰冰的。這時外婆打電話叫我吃飯,我不是外婆帶大的,對他感情也不很深,在我記憶深處就是爸爸出事了,她到福建來看媽媽,沒兩天就急的回家,當時我家情況那麼糟糕,特希望她能留下來,可是她的表現讓我對她很失望🙍,心裡也很憎恨,什麼親人,還是自己的外婆,居然都離我們而去。況且外婆身邊一群表弟表妹圍著,也不差我這個外孫女。對外婆突來吃飯電話,我內心拒絕和無奈。

在我想這些事情的時候,外婆又打電話催我去吃飯,肚子也咕咕叫,好吧,還是抵不過現實,只哈映著頭皮去。

走進屋裡好熱鬧,一群表弟表妹圍著說話,我就坐在桌上,似乎與他們格格不入。這時候外婆和六姨陸續端菜上來,裡面就有一碗小雞燉蘑菇,蘑菇香味在我進屋的時候就飄香四溢,外婆早就給我單獨乘了一碗雞湯,讓我先喝,說我肯定餓壞了。她看到我拘謹,還時不時在我碗裡夾菜加雞肉,還說媽媽住醫院這段時間,吃飯就在這邊吃,一個煮飯麻煩。六姨又說外婆一早就去買雞回來燉。說這些我的內心深處也沒怎麼動搖,只覺得雞湯很好喝。

在我離開外婆家之前,按習慣就是要給外婆幾百塊錢,我把身上僅有零錢給外婆,外婆居然拒絕了,我好意外。因為爸爸曾經說過外婆特喜歡錢。外婆笑的說:“媽媽住院需要錢,你剛工作也沒多少錢,自己留到”。

她怎麼今天格外開明和懂人心。我希望外婆暖心樣子又回來了。後面媽媽說外婆之所以著急回家,她也是沒辦法,因為外公在家沒人照顧,家裡表弟表妹要上學需要有人煮飯。

經歷這麼多年,內心得以和解,每次去外婆家,外婆總會燉一鍋小雞燉蘑菇給我吃,只因我那天說好吃😋。



只剩下自己


就是一道最簡單的黃瓜肉片湯,童年記憶裡最溫暖的味道!

我是留守兒童。從3歲開始就是在爺爺奶奶家長大。我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爸爸又是爺爺奶奶最疼愛的小兒子,按理說我應該得到的是萬千寵愛,可事實偏偏相反,爺爺奶奶重男輕女,大伯生了三個女兒才生得我家第一個男丁,就是大我半歲的堂哥。那時候計劃生育抓的很嚴,動不動就來抄家罰款。爺爺奶奶也是怕了。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是家裡最不被疼愛的出氣筒。從我有記憶以來,沒有一天沒有捱過罵。更別說有什麼好吃的了,基本上都是鹹菜鹹菜…所以從小就個子小小,矮矮瘦瘦。甚至還有人給我取了一個外號,叫"袖珍姑娘"

好像是我10歲那年的一個夏季,媽媽從遙遠的雲南回到老家。看我實在是太過瘦小,回來的第二天就去趕集買了一塊瘦肉,晚上給我做了一道清香的黃瓜瘦肉湯,讓我一個人吃掉。弟弟看著眼饞的要命,想來撈一塊肉片,被媽媽用筷子把手打了回去。我的弟弟比我小6歲多,也是爺爺奶奶帶著,但是一直以來都是白白胖胖。媽媽從來不擔心他的營養。所以這便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吃獨食"!也是我小小心靈裡最溫暖的,充滿了媽媽的愛的一碗湯!每次看到這道湯,都能想起媽媽望向我那溫柔的目光!

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道最簡單的黃瓜肉片湯的做法!

1、豬肉洗淨切成薄片,黃瓜切成片

2、豬肉片盛碗內加醬油、料酒、澱粉拌勻。

3、鍋內入油,油熱後加適量清水燒沸,放入豬肉片煮熟。(根據個人口味喜歡吃嫩點的可以後放)

4、下黃瓜後,立刻加入食鹽、味精、蔥末調味即可出鍋!


文水水水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比較有話語權,哈哈哈哈,因為這道菜是我女朋友現在的老婆第一次給我做的一道菜,剛談的時候去飯店吃飯,我每次都會點一份魚,我比較喜歡吃水產,不管是紅燒啊還是糖醋啊還是什麼的,都會來一份,然後我女朋友就默默的記住了,後面我們租房子住在一起後,她也很少做飯的,有次我在房間打遊戲她去做飯,給我做的第一個菜就是糖醋魚,我當時那個感動啊,所以記憶很深刻,哈哈哈,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做法吧,請往下看

主料

黃花魚1條

輔料

胡蘿蔔適量 洋蔥適量 生薑適量 尖椒適量 生粉適量

配料

鹽適量 白糖適量 白醋適量 茄子適量\t花生油適量

1.準備好材料後\u2028

2.將黃花魚去鱗皮去肚洗乾淨,涼幹水分,改花刀,用少許鹽灑一下魚的表面\u2028

3.在魚身上塗抹均勻生粉。

4.將洋蔥、胡蘿蔔、尖椒、姜切絲,蒜頭拍碎。

5.鍋里加油燒至八成熱,將拍好生粉的魚肚子朝下,入鍋炸至金黃,並定好型取出。

6.炸魚的油留用,將椒絲、胡蘿蔔絲、洋蔥絲下鍋稍微炸一下,取出控幹油份。\u2028

7.炸好的配菜控幹後

8.將油倒出,留少許燒熱,下番茄汁炒至紅亮。

9.加入姜蒜,稍炒,然後加入白糖、白醋、清水,煮至糖完全融化。

10.加入水澱粉勾芡,然後將炸過的胡蘿蔔絲、洋蔥絲、尖椒絲入鍋炒勻。

11.將調好的糖醋汁淋在黃魚身上就好了。\u2028

12.酸酸甜甜就是你,美味的糖醋魚。\u2028\u2028這裡我在給大家說幾個做魚的技巧,

1、魚改花刀的時候,第一刀先往魚頭方向斜切至骨,然後再貼著骨頭往魚頭方向切一下,每刀都如此。

2、炸魚的時候,油溫要高,放魚入鍋的時候,可以手拿著魚鰭放置下去,固定一下不要動,方便定型,不過小心不要把手一起炸了,嘿嘿。

3、糖醋汁的比例茄汁、糖、醋、清水的比例大概為1:1:1:3,供參考

4、茄汁先下油鍋煸一下,能令它更紅亮,因為它是脂溶性的。

5、魚用少許鹽先抹一下,能令它更入味,“想要甜,先加鹽”,這是個廚房秘訣,不過鹽的分量不能太多了。

希望你們喜歡看的開心






中外美食客


您好,我是家有廚男,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有沒有一道食物讓你暖心,有什麼故事?我的回答如下:

這道菜是一碗炸醬麵!

這碗炸醬麵是我一輩子吃過最好吃最感動的,記得那年我才21歲,剛參加工作,相比在學校裡,上班的日子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我住在豐臺,每天要去通州上班,坐地鐵倒車要兩個小時才能到,有一次加班到晚上九點才走,坐完地鐵再倒公交時,已經沒有末班車了,可是還有五站地到家,我自己只能溜達回去吧,因為剛上班掙錢少,捨不得打車,又到一半就餓的不行了,看見路邊有個炸醬麵館,就進去吃了碗麵,結果一摸兜,錢包落在單位了,寫給我愁的,那會是07年還沒有微信支付呢,老闆是個大姐,好像看出我的尷尬了,吃完了飯咋不結賬也不走,就問我,我就實話實說了,錢包落單位了,大姐二話沒說,直接說兄弟,不就一碗麵嘛,啥時候在路過給大姐送過來就行,你趕緊回家吧,當時一下給我暖心了,人間自有真情在,錢不多,可這份信任讓我很感動,後來第二天我就給送過去了,又吃了碗麵,味道從心裡好吃,願好人好報,說到這我想起了一句話: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家有1廚男


媽媽的味道,是讓我最暖心的。

以前生活拮据,想吃好吃的,只有天天掰著手指盼著一年一度的春節了。盼著那笑語歡顏的親人們做的那些:蒸得白白胖胖的大饅頭,炸得金黃金黃的油條,煮得渾圓渾圓的湯圓,還有那燉得黃白黃白的酥肉湯……這些家常的家鄉菜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不過對於父母來說卻是他們經年積累的成果。那些菜餚的花色,跳躍在舌尖上的美味,都印證著父母的辛勞。這道道對於那時候算是奢侈品的菜餚處處都彰顯著有父母的家的溫馨。每每想起這些總是讓我心裡暖暖的。

昨天晚上又夢見媽媽在灶臺旁邊忙碌的身影。醒來卻淚溼枕巾,再想吃媽媽的做的菜,也就只能在這睡夢中了。離家多年,想著遙遠的家鄉,就想念遙遠家鄉的味道,想念那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燉的酥肉湯,更想念媽媽的味道。媽媽的味道隨我走南闖北,也讓這味道飄香萬里,溫潤著我思念家鄉那一片鄉愁的心。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準備需要的食材。五花肉一斤,雞蛋兩個(發現肉有點多,所以臨時又加了一個),白蘿蔔一個(約兩斤)。生薑一小塊,蔥一兩,料酒七十毫升,鹽適量,胡椒粉、花椒粉適量,玉米澱粉十五克,花生油一斤耗一兩。

二,把肉皮去掉,清洗乾淨,切成長約四釐米,寬一釐米,厚七毫米的條。

三,在肉碗里加入生薑(我是用的剛才去掉的生薑皮),蔥白段,料酒,花椒粉一克,胡椒粉三錢,鹽適量。用洗乾淨的手抓勻,再反覆抓捏一分鐘,使肉質鬆軟入味。

四,把兩個雞蛋打入碗中,放少量鹽,胡椒粉與花椒粉攪勻。然後逐量加入玉米澱粉,攪勻直到沒有顆粒,濃度呈流線型。

五,把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成大小合適的滾刀塊。蔥白切段,其餘切成蔥花。把生薑剁成薑末。

六,把醃肉裡面的生薑和蔥段撿出。把蛋豆粉再攪幾圈,使蛋豆粉更加細膩,然後倒入肉碗中,並攪拌均勻。

七,把食用油倒入炒鍋中,大火燒至油溫七成熱,然後把火開到中小火。逐漸下入拌勻的肉條,炸至金黃色撈出。

八,全部炸好以後,用漏勺把油鍋中的油渣撈出,開大火把油溫升到八成熱時,倒入所有的酥肉炸第二遍,直到外表酥脆撈出(這時候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九,鍋內油全部倒出,加入足夠的水燒開。加入炸好的酥肉,加入生薑末,蔥段,花椒粉與胡椒粉。

十,用中小火燉十五分鐘後,加入白蘿蔔,加入適量的精鹽調味,繼續中小火慢燉。

十一,燉到肉酥爛,白蘿蔔軟熟為止。

十二,加入蔥花,攪拌均勻出鍋裝盆。

這道皮鬆肉酥爛,白蘿蔔內帶有酥肉的香味也混著蘿蔔自身的清香,湯汁鮮美,混有蛋香。這味道也不愧有傳統美食之稱。

喝著這帶有濃濃家鄉味道的湯汁,讓我感覺又吃到了媽媽做的菜,讓我含在嘴裡,不忍吞嚥。讓媽媽的味道永遠陪伴著我,一直暖到心底最深處。









君姐百味


記憶裡最暖心的一道食物是爹爹(叔叔)做的荷包蛋。這是30多年前的暖心故事。

1981年,我從農村以優秀成績考入縣一中高中尖子班,在縣城工作的爹爹很驕傲很開心,並讓我住在他家裡。

考慮到爹爹家房子很小,又是三代同堂,我住進去會更加擁擠,這不是給添麻煩嘛!於是便執意去住了學校宿舍。

時間飛快,轉眼高考在即。

記得還有10來天高考的一個剛放學的下午,爹爹在學校門前的路口,看到了正在逆風行走的我。爹爹招手呼喊我過來。

爹爹說,怎麼半個月沒見瘦成這樣?看你,都快被風颳跑了。你必須回來住,回家吃飯,否則你扛不到高考。

我說:沒事,不用。爹爹,我去上晚自習了。

上完晚自習,回到宿舍的我,嚇了一大跳、驚出一身汗。急急忙忙地問室友:我的被子和箱子哪去啦?室友:你的兩個弟弟(爹爹的兒子)搬走了。

我恍然大悟,爹爹為了我的身體健康,採取強制性措施了。

晚上回到爹爹家,第二天矇矇亮,聽到廚房做飯的聲音。一會兒的功夫,爹爹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荷包蛋遞給我。

爹爹做的荷包蛋我至今記憶尤新。湯中臥著兩個荷包蛋,綠油油的蔥花飄在碗中,蔥油香味四溢。

爹爹盯著我吃完,接過碗說:以後天天2個荷包蛋,補一補。

爹爹不知道的是,我低頭邊吃邊流淚了。

那個年代,物資匱乏,米麵油等生活必須品都憑專門的糧票等購買,雞蛋,絕對是奢侈品。平日裡,誰家吃一頓西紅柿炒雞蛋,足以津津樂道地炫耀一番。

這樣的境況下,我吃著小灶,天天享受著爹爹親手做的荷包蛋,直到高考結束,回到父母身邊。

時光荏苒,轉瞬已經30多年過去,很多的往事都如過眼雲煙。但是,爹爹用飽經風霜的雙手,遞給我一碗熱氣騰騰清香四溢的荷包蛋的暖心場景,歷歷在目、刻骨銘心。

以上就是我的最暖心的一個食物“爹爹的荷包蛋”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納蘭若香是堅信“我就是我吃出來的樣子”的美食愛好者。歡迎關注我@納蘭若香 ,共同探討學習。





納蘭若香


暖心的食物一般都是發生在暖心的時刻。

依稀記得在我小學五年級時,當時我們家在鎮上開了早餐店但因為那時鎮上不像現在人這麼多所以生意一直沒做起來,我們家三個孩子兩個哥哥都在縣裡寄校讀書,花銷也大,所以我爸媽在縣城和我親戚合租了個門面賣早餐。

縣裡離我們鎮要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就成了半留守兒童,白天我爸媽去開店我一個人上學放學,那時都是走路上學,回去得自已煮飯吃因為我爸媽得八九點才回來。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有一個多月,直到有一次我在學校和一個很調皮的男同學發生了矛盾他還打了我,回家後我看到我媽委屈極了大哭了一場,我記得當時我媽特別心疼。她說鄰居都說我女兒好爸媽出門不在家自己就能照顧好自已,可我媽也很愧疚把我一個人留家裡知道我肯定很孤單,平時也不知道在家自己做飯會不會餓著給了零花錢會不會亂買垃圾食品吃。

那天晚上也有十點鐘了我媽給我做了一道雞蛋腸,平時我吃過香腸,臘腸第一次吃雞蛋腸很新鮮覺得特別好吃。爸媽和我說過完這個月他們要回鎮上開店了,不去縣裡了少賺點就少賺點孩子總要有父母照顧我爸還說明天跟我去學校找那個孩子的家長,我吃著碗裡的雞蛋腸心裡暖暖的。

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每次回去我媽都會做我最愛的菜給我吃還說有什麼不會的做的問她。她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吃上媽媽的味道!感恩父母






愛吃海苔的豬


菜米飯拌豬油。作為一個留守兒童,七歲那年得了甲肝,又瘦又小還得每天掛水打針。有一天小嬸嬸做了一鍋菜米飯,她從櫃子裡拿出一碗白白的豬油,給自己和我一人一勺,我看著那勺豬油在熱氣騰騰的米飯上化開還伴隨著一股香氣,吃了一口,那香味直衝天靈蓋,久久不能散去,直到現在依舊能記得那味道。這對於當時的我是一個小小的慰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