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俞敏洪炮轟老師一年不讀三五本書,教不好學生。你看呢?

回眸132


俞敏洪老師最近的曝光率有點高。

在3月17日俞敏洪老師在直播中表示,生孩子的成本並不是很高,第一個孩子用過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可以用,所以鼓勵大家多生孩子,並表示如果有四五個孩子會更好。

在3月25號時又表示,自己對做企業現在沒有太大的興趣,如果對做企業有興趣的話,新東方的規模應該比現在更大一些。

網友直接調侃,劉強東不知道自己老婆漂亮不漂亮,馬雲對錢不感興趣,馬化騰說有錢也沒啥意思,王慶林說自己一無所有,俞敏洪說自己不喜歡做企業。【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各位大佬當初為什麼要創業呢?】

而就在近日,俞敏洪在直播中的一番言論,再次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俞敏洪表示,有不少中小學的老師是沒有能力教好學生,他們一輩子都在教教科書上的東西,一年也沒有讀多少本書,講的都是陳舊的知識,之前學的內容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不斷講,這些老師肯定沒能力把學生教好。

俞敏洪老師講的確實是實際情況,現在在大部分學校裡面,除了語文老師可能每年會讀幾本書之外,大部分老師,特別是理科的老師,除了教教材上的例題,講習題冊上的習題之外,一般不會給學生講太多的人生道理,也不會給學生灌輸任何新的思想,新的理念。

在我看來這裡面當然有老師的原因,作為老師最本質的工作就是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愛上學習。只要學生能愛上學習,喜歡上學習,就不愁他們的成績提不上來。

與此相反,如果老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不太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只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不關注學生的成長,不注重開拓學生的視野,那麼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在短期內成績非常好,但學生越學對學習越提不起興趣,最終的結果就是不論學習好的學生還是學習差的學生都得了“厭學症”,他們走向社會之後,大部分人都選擇不再讀書,除了必要的考試之外,對於可以拓展視野、培養興趣的書籍一概不看。

而要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老師要對學習感興趣,要對知識感興趣,老師的視野要比較寬闊。

正如網絡上這句話說的,要讓學生有一盆水的知識,老師不僅要有一桶水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找水吃的方法。

老師要想有寬闊的視野,最簡單有效,也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大量的閱讀。

俞敏洪自己就是一個終身閱讀者。

之前,他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自己在大學期間每年閱讀了300本書,而現在由於工作比較繁忙,只能夠利用零碎的時間去讀書,每年大概要讀100多本書,他就是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

因此他在談及教育問題時,自然就會比較關注閱讀問題。比如之前他曾表示應該鼓勵學生讀讀書,讀讀一些課外書,讀一些無用書,而不是隻讀教材,只看習題集。

這次在談論學校教育問題時,他自然也會從閱讀角度來看當前學校教育困境。如果從閱讀的角度來看,確實會發現,學校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老師的閱讀量有限,導致老師的知識體系陳舊,每年就是那麼點東西,反反覆覆反覆不斷的講。

但如果你換個角度看問題,從整個公立教育運行方式,這個角度來看待當前的學校教育,你可能會發覺,有很多老師根本不需要讀課外書,讀課外書對他們來說也不會有任何用處。

不妨執行一個場景,假設現在有一名大學的文學系老師,這名老師學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並且講課的時候也非常有親和力,他現在決定去講高考語文,你覺得他真的能讓學生成績提高嗎?他真的會受家長歡迎嗎?

答案肯定是未必。就以現在的高考來看,對於老師來說最簡單的策略根本就不是每年要看多少本書,而是要研究高考真題,分析考試大綱,考試大綱考什麼,老師就講什麼。考試考什麼題型,老師就講什麼題型,考試的時候喜歡出鄉土文學,那麼老師就專門講鄉土文學;考試的時候喜歡考魯迅,那麼老師就講魯迅。

至於鄉土文學的起源和變遷,魯迅對於近代文學發展的意義,這些考試不考試內容,老師也沒有動力去了解,即便是老師通過閱讀了解了這方面的信息,在課堂上花大量的時間講解考試無關的內容,也很容易引起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反感,這些學生認為老師就在胡謅亂扯,耽誤自己的時間。

最後想說的是,在網絡上最不值錢的就是批評,想要批評現在的公立教育很容易,但真正能給當前的教育提供建設性意見的學者、專家真的是寥寥無幾。至於俞敏洪老師是企業家,還是教育學家?這個還真的不好說。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升學與考試


雖然俞敏洪有些觀點我並不完全贊成,但是他這個觀點我還是認可的。

為什麼在知識這麼爆發、信息這麼發達的社會,制式化培養出來的很多老師們已經跟學識沾不上關係,只不過成了教育環節的一個工序而已?

那是因為現在的很多老師根本不讀書,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進行著填鴨式教育。所謂教育不外乎三板斧:一、平時海量佈置作業,期末大打題海戰術,強迫家長監督孩子完成這些填鴨式教育;

二、課堂上按部就班,將以前講過的話,帶過的班級積累的經驗進行復讀而已,千篇一律,從無新意;

三、利用班幹部代替自己實現威權管治,懲罰、責罰不聽話的孩子,而不去教育、引導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老師,因為很多老師們自己都不知道人生價值觀是什麼東東,人為什麼要活著。在他們看來活著就是工作賺錢吃飯繁衍,看上去儘量比別人有錢,比別人正常一些。

什麼“朝聞道夕死可矣”,那不是腦子有病嗎?明白一個道理就不活了?天哪,還有那麼多的錢沒有花完,還有那麼些燈紅酒綠紫醉金迷沒有享受,怎麼捨得死?

可以毫不誇張的講,我雖不才,初中沒有畢業就流落江湖,但是我現在見了小學初中的老師,除了尊師重道的情懷和對他們兒時的那份情愫眷戀外,根本覺得沒有什麼好交流的。因為他們的學術素養還是在初中小學水平,根本沒有進步過。

究其原因,他們在完成程序化工作後就是扎堆拉家常、整吃喝、忙社交應酬去了,根本沒有靜下心來讀些書,提高學術修養。因為他們認為沒有意義,多讀書並不能變現,不能提高收入的事情乾的有什麼意義?有個別為了提高職稱或者好的工作環境的也不會去讀書提高學術,而是打題海戰術,應付考試,拿到證後自然就可以往前走,讀那些沒用的雜書作甚?

其實,師範二字真不是憑空而來,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範,倘若自己胸無點墨,又何來大德高範?又豈能教書育人?豈不是成了教育工序、誤人子弟?

要做一個好的老師,不僅僅要鑽研教學技術,更要提高學術修養,要讓孩子真正能夠自發的沉醉、徜徉於知識的海洋。


謝金澎


新東方俞敏洪炮轟老師一年不讀三五本書,教不好學生。本來俞敏洪說的話還有一定道理的,但就因為是他說出來的,所以就讓老師們不待見,受到許多老師的炮轟,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現在教師讀書的現狀。據我所知,現在教師讀書現象確實比較少,別說三五本書,有可能一年一本書都沒讀過的都有。包括我自己,現在基本上不會靜下心來讀一整本書的。當然也有一些文科類的老師,還是會經常讀讀書的,而理科類的老師讀書肯定會少很多。

二、不讀書並不一定教不好書。我們說老師要教好書,一方面要對教材熟悉,對教學大綱瞭如指掌,能保證所教知識完整。同時還會一些教學方法和技巧,運用多種教學媒介進行輔助教學,能夠深入淺出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教會學生如何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那麼這些能力也不是多讀書就能達到了,必須要多實踐,多總結,當然也要多學習新知識。

三、現在老師獲得新知識和技能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侷限於多讀書。現在是信息社會,人們獲取新知識完全可以從網絡上得到,對於某一知識不瞭解,只要在網上一搜索,然後在網上學習就可以了。再說現在很多人也不會用安靜地用幾個小時去學習,有一些零星時間,也可以通過網上的視頻和課件進行學習。所以說不讀書的老師並不一定沒有知識更新,沒有輸入。四、老師繁雜的工作讓老師無法安靜地讀書。現在的老師除了正常上課以外,可能還有其他很多事務。如果當班主任的話,那就真的忙得不可開交,天天要操心班級紀律,教室衛生,調解學生之間的矛盾,擔心學生的安全,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比如上級檢查,搞什麼扶貧工作等。一天下來,哪還能安下心來去讀書,有可能的話也許看看手機,瞭解一下新的信息和動態。

五、大家對俞敏洪有天然的牴觸。因為俞敏洪是新東方的老闆,民辦培訓機構的代表,為了招收更多的生源,可能會說一些有利於培訓機構的話,因此老師們對他的話是有牴觸的,覺得他是在商言商。同時以前俞敏洪也有過"女性墮落評論",給人印象不好。所以即使他說的話有道理,別人也不會認可的。


大家覺得俞敏洪的“老師一年不讀三五本書,教不好學生”的言論認可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新東方俞敏洪炮轟老師一年不讀三五本書,教不好學生,引起網絡熱議。

有人贊同俞敏洪的說法,當然也有人反對,我看了網友的一些評論,各有各的道理。

我的觀點是俞敏洪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是對教師隊伍現狀的一定反思,但他的說法的確有失偏頗,至少有以偏概全之嫌疑,說白了,就是打擊面太寬了。我不知道俞敏洪是在什麼語境下說的這句話,但我想就教師讀書的話題說幾句。

1、從小學到大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很好!

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個人感覺,從小學到大學,我的幾乎所有老師都是夠格的,只不過是因為自己資質愚鈍,所以並不能全盤吸收。可見,他們能夠完成“傳道受業解惑”的任務,一是靠老底子,二是看了一些書的,至少跟教授內容的書籍肯定是不會少於三五本的。

當然,個別老師水平太差的也碰到過,我上高中的時候,教我班數學老師經查被同學們問得鼻青臉腫,然後尷尬地告訴我們,等他回去把題解出來後,再來告訴我們。不知道這位老師是不是沒有看那三五本書,但他的態度還是謙遜的。

但畢竟,我從小學到大學就碰到過這麼一位低水平的老師,所以這是一個個例,並不能代表整個教師群體沒有教好學生。

2、畢業後,我做過一年語文教師,那一年我讀書肯定超過了三五本!

剛剛走出校門,我做了一年的教師。那一年,我秉承韓愈“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的教誨開始教書育人。

教師的第一任務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知識從哪裡來,從書本中開,所以我在備課的時候,經常涉獵相關的書籍。

每講一篇課文之前,我都會查看參考書研究知識點、如果是節選的課文,要查看原著,以便更好的把握課文的思想精髓,並適當地對課文內容進行拓展,以開拓學生的思路,瞭解更多的相關背景和知識。

譬如講《林黛玉進賈府》,我專門又重讀了一遍《紅樓夢》;講《林沖風雪山神廟》,我又讀了一遍《水滸傳》;講古詩詞,要看一看作者寫的其他詩詞文章。凡此種種,一年下來,何止看了三五本書。不過,學生也可能沒教好,但那絕不是“一年不讀三五本”的問題。

3、疫情期間,老師上網課的水平有目共睹,普遍口碑很好!

孩子平時上課,我們並不知道老師講得好與壞。有些好與壞,都是口耳相傳的。但是這回疫情,學校延緩開學,學生們都在家裡上網課。老師講課的全過程公開在視頻中展現,學生看到了,家長也看到了。從我們家孩子上網課時,老師們講課的過程來看,老師們都是精心背過課的。

前幾天,看到孩子上語文課,老師在講解《論語》,老師講解的時候,並沒有僅就文章本身的內容講課,而是把課程拓展得很開。我看到,老師在網課上專門講解了我國“孔子學院”在全世界的教學和發展狀況,也聽到了他講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聯名上書,指出“孔子的思想是拯救21世紀世界的思想”的內容。

聽到這些內容讓我很感動,也許這個老師沒有看相關書籍,但他肯定從網上查閱了許多資料,並進行分析整理,然後再拿來交給學生。我認為,他查閱的資料也是一種書——“電子書”。如果把每節課講述內容所查資料累積起來,我想也不是三五本書的體量能容納得下的。

總結:

總之,現在老師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誰不想成為一個好老師呢?

那麼,作為一個好老師,讀書、思考是前提,因為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

所以,從教師的整體水平開看,我認為讀書多少並不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應該討論的是教師是不是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課堂教學上,還是故意藏起了一部分精力,用在了課後班上的問題,而這個才是深層次的應該討論的思想方面的問題。


一介書童


我覺得這句話是片面的!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很多老師,一年別說三五本書,一本有用的書都沒有看過。很多老師的教學現在全是憑藉著經驗,或者是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多數老師不積極的去學習新的知識。

包括現在有很多老師在上班期間刷抖音,看電影,玩微博,打遊戲,在朋友圈裡賣東西,微信群裡搞拼多多的砍價。

很多老師用的教學的課件都不是自己做的,都是在網上下載的,或者是上一屆同事留下來的,這都是我在教學過程當中,親眼見到的事實,包括在和其他同事交流的時候發現大家的情況都是一致的,別的地區的我不太清楚我們這個地區的多數老師都這樣!

所以我們廣大老師應該虛心接受批評!

從這個角度來看,俞敏洪先生說的其實是實話,老師的不思進取確實很難教出好的學生,或者是給予學生的知識和看待問題的角度都是比較固定的,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不思進取,因為事業編制的特殊性,沒有淘汰制度,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現象。

對於俞敏洪說的,不能教好中國的學生,這個觀點有點太絕對:

我們應該知道在我們中國把學生教到什麼樣子才能算好,因為我們國家的高考制度,所以只有學生得高分,學生就會滿意,家長也會滿意,學校也會滿意,社會會滿意,所以無論老師是否認真學習,只要他能夠把學生帶出來高分這就是一個優秀的老師,這就是我們現在對一個優秀老師的評價。

否則無論你每年看多少本書,你的學生無法帶出好的成績,那麼也是你教學能力有問題,你說的天花亂墜,每天出各種各樣的專著,你有名望,但是學生成績不好,我們也無法判定你是一個好的老師。

正是因為我們這樣的一個評價制度,所以俞敏洪說的,中國的老師,中小學的老師,不能把學生教好,這是一個非常片面的說法,或者是一個非常偏激的說法,因為我們在生活當中確實能夠看到很多老師,他確實不學習,但是他手下的學生確實成績很優秀,這樣的一個反差帶來的就是我們對教育的一個思考。

到底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子才算好?永遠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綜上所述:

我覺得在俞敏洪的這段話當中,我們能夠看出他對很多中小學老師的不學習不思進取的不滿,其實這也是中國很多中小學老師的現狀,他說的話雖然比較片面,但是確實對整個中國教育有好處的,如果每個老師都能夠積極進取的話,相信我們現在的教育,能夠發展的更好。

最後判斷:俞敏洪心是好心,表述有誤。


宇宙最好老師


看了俞敏洪老師的直播,我真是非常地生氣。他的觀點沒錯,鼓勵大家要讀書,他拿老師來舉例子就不說了,但是言辭太過激了。什麼“很多、不少、遠遠”,打擊面太大了。

有很多中小學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而且一輩子都是教教科書上的那點東西,不斷地重複,不斷地重複,最後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們發現不少中小學老師最後變得知識面很狹窄,遠遠沒有能力把當代的中國學生教好。

俞敏洪老師屬於教育機構當中讀書的老師,那他敢保證他機構裡的任課老師每年讀100本書嗎?他敢說他的員工沒有被掏空嗎?

到他機構裡補課的學生是他一個人教嗎?如果是他教,我也不敢恭維,他的言論也挺驚人的。

“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墮落,導致全民墮落。”

就他這個言論,我都不敢放心把孩子讓他去教。

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個觀點都應該辯證地去看。我不敢保證每一個老師都會一年讀100本書,肯定有老師,一年到頭連一本書都不讀,但是俞敏洪老師做過調查研究嗎?

他知道有多少老師讀書嗎?有多少老師不讀書嗎?有多少老師甘於清平,認認真真地在教學?怎麼隨便可以來拿老師來舉例子呢?俞敏洪老師自己也是老師,何苦要詆譭公辦學校的老師呢?

當然了,俞敏洪真是語出驚人.我本來還挺佩服俞敏洪老師的,結果被他這些驚人的言論直接給震驚了。

感覺俞敏洪老師說話真是居高臨下,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他先前的金錢觀,對女人的談論,再加上今天他對老師的評價,都是太過激了。

我是 有話說:

我認為都是幹教育的,大家應該相互尊重,而不是站在一種居高臨下的位置上,對別人指手畫腳,把別人的工作全盤否定了。


汐顏說教育


我覺得俞敏洪這句話說得有點扯了!

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句話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了。

其實在我看來,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從學識這個層面講的。

也就是說,教師的學識要比學生寬廣很多,才能教學生。交給學生的一碗水,不是單純地從桶裡舀出來的,而是經過加工提煉,提取的精華水。

對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並且非常支持。

教師在教學當中必須不斷進行繼續教育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才能在教學中居高臨下、遊刃有餘。



教師不讀三五本書,教不好學生?

對俞敏洪的這句話,我不敢苟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開卷有益。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關於讀書的名言也有很多,我相信大家也都知道。

讀書對提高一個人的素養確實有好處,這一點任何人無法否定。

讀書的好處很多,但是還不能左右是否能夠教好學生,我認為。

俞敏洪先生只是看到了讀書的表面好處,但是不清楚教學除了與讀書以外,還與教學能力有關係。



讀書讀的再多,不見得就能教好學生。就像一個博士後到某所小學任教的話,不見得比一個專科學歷的老師會教學生。

這個道理,相信廣大一線教師最清楚了。

俞敏洪可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感覺如果不讀書,可能在理念上、理論上跟不上教育發展的形勢,可能就要落伍了。

的確如此,對於教育管理者來說,如果不讀書學習,就會在教育發展理念方面與世界脫節了,在決策方面跟不上形勢了。

對於教師而言,我覺得沒有必要了解太多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內容。一線教師最反感經常對教學模式變來變去了,教育教學需要一定的穩定性。

對於學識層面,我認為一個本科畢業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遠遠勝任中小學的學科教學,無需規定一年必須讀幾本書。

讀書更多的是個人的愛好而已。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近些年,關於教師不讀書的話題,一直甚囂塵上。比如,有專家說“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筆者專門就此寫過一篇文章對此進行過批駁。教育界又一大謊言: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

據《時間財經》視頻(見https://www.ixigua.com/i6808846519274308099/):

3月25日,俞敏洪在直播中表示,有很多中小學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而且一輩子都是教教科書上的那點東西,不斷地重不斷地重複,最後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們發現不少中小學老師,到最後變得知識面很狹窄,遠遠沒有能力把當代的中國學生教好。

看完整個視頻,筆者對俞敏洪關於“積累”“釋放”的見解,是很贊同的:只積累,不釋放,價值得不到體現;只釋放,不積累,就會空空如也。

但接下來,俞敏洪開始用老師來舉例了:“很多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一輩子教教科書上那點東西”“最後自己被掏空了”,而他得出的結論是“不少中小學老師,到最後變得知識面很狹窄,遠遠沒有能力把當代的中國學生教好”。

那麼,事實真的如俞敏洪所說的那樣嗎?

第一,“很多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請俞敏洪拿出權威的調查數據

“很多老師”,究竟是多少老師?

中國中小學教師有1600多萬,比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總數都多。如果按照數量,如果有1%的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那個數量,確實還算是很多——16萬人,不多嗎?

但很明顯,俞敏洪的這個“很多”,不是指的數量,而是指的比例,也就是說,“很多”,至少應該是50%以上。

那麼,教師的閱讀情況,究竟如何呢?

據筆者所知,目前,並沒有權威機構對教師的閱讀情況,進行調查。但我們可以從一些機構的區域或者類型調查中,來看出一些端倪。比如,《中國論文網》刊載的《農村小學教師閱讀狀況調查研究》顯示,有20.6%的老師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51%的老師每天閱讀1-2個小時,17.6%的老師每天閱讀3-4個小時,每天閱讀5個小時以上的,有10.8%(見下圖)。

如果這份數據真實有效的話,僅僅是農村小學的教師,如果按每天閱讀1小時,每小時閱讀至少1.8萬字(一般人的閱讀速度為300-500字),而一本書基本上在15萬字左右,那麼,10天左右,就會讀完一本書,也就是說,一年可以讀30本左右!

那麼,俞敏洪先生,30本和3、5本,有多大的差距?

自然,這個數據,並不具有權威性,那麼,就請俞敏洪先生,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企業老闆,凡是都應該講究數據的準確性吧——比如,你新東方的財務數據,總不至於說是“很多老師收入超過10萬”吧?

那麼,請你拿出值得信賴的權威數據!

第二,從全民閱讀數據來看,理論上教師肯定遠超平均閱讀量

雖然,目前沒有針對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專門的閱讀調查,但對於全民閱讀量,是有相關數據的。比如,國內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比達諮詢(BigData-Research)發佈《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我國2019年人均閱讀量達到7.99本,其中紙質書4.67本、電子書3.32本。

如果這份數據不夠權威,那麼,我們來看《人民日報》的報道: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成年人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2本(見下圖)。

按照這一數據,中國人的人均閱讀達到7.99本——試想,在一個有9億多農民的國度,人均閱讀達到7.99本,難道,作為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教師群體,會低於這個數據?(特別說明,我不是歧視農民,我也是農民的孩子,但總體上來說,農民讀書數量,肯定遠低於平均水平)

第三,就算老師真的“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也不全是老師的錯

真正理性的思考,是對現狀進行調查,然後深入研究和分析原因,最後提出有價值的改進意見和建議,作為北大的高材生,俞敏洪不至於連最簡單的“三段論”都不知道吧?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就讓我這個“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的中小學教師”來教教你!

前面已經分析過,俞敏洪的言論,毫無調查數據的支撐,純屬打胡亂說。

那麼,按照“三段論”,我們總該來分析一下原因吧?

個人以為,部分教師不讀書,主觀和客觀上,都是有原因的。

從主觀上來說,懶惰是根本原因。分析問題,都應該先從內在原因著手。一些教師,總是說時間緊,沒有時間讀書——但一個真正愛書的人,豈能擠不出時間讀書?李鎮西經常在飛機上讀書,不就是因為喜歡和熱愛嗎?

所以,不要總是說自己很忙,再忙,擠出一點時間來讀書,都是沒有問題的,就像魯迅先生所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所以,再忙,只要需要,都是有時間讀書的,關鍵是你是否真的喜歡!

從客觀上來說,教師不讀書受制於多方面的因素。工作確實忙,事務確實多,這不可否認。經常有人說,老師安逸,每天只有那麼幾節課。其實,除了這些課,備課、改作業、與學生家長來交流,還要做“表哥”“表姐”,開各種會等等。最喜劇的是,什麼禁燒秸稈、暑期巡河、駐村扶貧等等,這些事務,都會影響到老師的精神狀態和精力與時間。

不然,為何國家要發佈針對教師的“減負令”,說要把教師從“表哥”“表姐”中解放出來?(具體參加《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

還有就是,現行的考試製度,對教師讀書也缺乏職業壓力——就用大學學過的東西,不讀書,來教學生,考試是沒有大問題的。

如果教師不讀書是主觀原因的話,那麼,這些懶惰的人,理當受到批判;但如果是客觀原因呢?該批判的是教師嗎?

凡事只能看到冰山上的一角,絲毫不考慮冰山下面的東西,俞敏洪,我為你感到悲哀!

俞敏洪先生,漫畫總看得懂吧?

第四,“一輩子教教科書上那點東西”,不教教科書教什麼?

現在的教育,早已經跳出了教科書,“用教科書來教”而不是“教教科書”早已經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和行動的指南。現在,哪一所學校沒有幾門校本課程、綜合實踐課程?這些課程,都沒有現成的教材,又豈是“教教科書那點東西”?

“教教科書上那點東西”,試問,不教教科書,老師該教什麼?

作為教育專家的俞敏洪,不可能不知道,教科書,是國家組織專業力量編撰的教材,是涉及到“培養什麼樣的人”和“為誰培養人”這樣根本性的問題。

難道,我們放下國家法定的教科書,隨意選取教育內容?難道,俞敏洪希望全國中小學教師,違揹我們的教育方針,來改變教育的性質、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徑?

如果從這一個角度來看俞敏洪的言論,其心可誅啊!

再說了,中國如此眾多的人口,考試成了最不科學但卻是最公平的


三水三心


俞敏洪自己是個老師,我覺得他不會惡意炮轟老師,大家對他的言論反應過激了。

正如題主標題中“炮轟”一詞,就容易引發輿論戰,引起大家的誤解

我看了原視頻,他講的觀點是:人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是一個積累釋放的過程,人如果不讀書就會變成純粹的釋放。他後面補充了一句“當然不是全部中小學老師”。


對於他關於教師不讀書的問題,我們要辯證看待。

首先,部分教師一年不讀三五本書的情況存在嗎?

我自己是老師,依我的觀察,這種情況的確存在。

其次,為什麼老師們看書少呢?

  1. 大家都知道讀書很重要,但是現在整個社會能夠靜下心來專心讀書的人不多。現在的人普遍比較浮躁,老師群體也是如此,吸引大家的東西太多了,紙質的書本吸引力不夠,慢慢的被拋棄了。
  2. 老師不讀書就是沒有學習嗎?每週的公開課、研討課、集體備課,每個月的備批檢查、月末反思,每學期的教師網絡培訓、線下培訓、教師評比,這些都是老師學習的時間。大家經常在頭條上看文章,其實很多很好的文章都是學校老師們寫出來的。
  3.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老師們精力有限,太多非教學工作擠佔了老師們時間。你以為老師只教書就完了嗎?不是的。為了迎接上級檢查,寧願不上課也要先把校園打掃乾淨;碰到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惹出點事,可能一個星期別想安心上課,這種現象還有很多很多。
  4. 老師的待遇普遍偏低,並且教育系統缺乏合理的教師激勵機制,讓很多老師失去了上進的理由。讀書不讀書一個樣,職稱才成改變人生,這樣的思想在老師群體蔓延。

所以,不是一些老師不愛讀書。我相信,如果條件允許,誰都想靜下心來看看書,寫寫字。現在社會、家長、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要求很高,對老師的考核指標很多,而大多集中在一些形式上,老師們只能迎合。


俞敏洪老師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他之前的一些觀點也引起了社會的反感。但是,辯證看待,他說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他也幫教師群體爭取過很多利益。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這點度量沒有嗎?


關注我,頭條主頁有更多教育乾貨!


鄒智明微課堂


我覺得俞洪敏這句話是片面的!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很多老師,一年別說三五本書,一本有用的書都沒有看過。很多老師的教學現在全是憑藉著經驗,或者是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多數老師不積極的去學習新的知識。 包括現在有很多老師在上班期間刷抖音,看電影,玩微博,打遊戲,在朋友圈裡賣東西,微信群裡搞拼多多的砍價。 很多老師用的教學的課件都不是自己做的,都是在網上下載的,或者是上一屆同事留下來的,這都是在實際學校中發生的事實,包括在和其他同事交流的時候發現大家的情況都是一致的,別的地區的我不太清楚我們這個地區的多數老師都這樣! 所以我們廣大老師應該虛心接受批評!

從這個角度來看,俞敏洪先生說的其實是實話,老師的不思進取確實很難教出好的學生,或者是給予學生的知識和看待問題的角度都是比較固定的,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不思進取,因為事業編制的特殊性,沒有淘汰制度,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現象。

對於俞敏洪說的,不能教好中國的學生,這個觀點有點太絕對:

我們應該知道在我們中國把學生教到什麼樣子才能算好,因為我們國家的高考制度,所以只有學生得高分,學生就會滿意,家長也會滿意,學校也會滿意,社會會滿意,所以無論老師是否認真學習,只要他能夠把學生帶出來高分這就是一個優秀的老師,這就是我們現在對一個優秀老師的評價。 否則無論你每年看多少本書,你的學生無法帶出好的成績,那麼也是你教學能力有問題,你說的天花亂墜,每天出各種各樣的專著,你有名望,但是學生成績不好,我們也無法判定你是一個好的老師。 正是因為我們這樣的一個評價制度,所以俞敏洪說的,中國的老師,中小學的老師,不能把學生教好,這是一個非常片面的說法,或者是一個非常偏激的說法,因為我們在生活當中確實能夠看到很多老師,他確實不學習,但是他手下的學生確實成績很優秀,這樣的一個反差帶來的就是我們對教育的一個思考。

到底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子才算好?永遠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綜上所述: 我覺得在俞敏洪的這段話當中,我們能夠看出他對很多中小學老師的不學習不思進取的不滿,其實這也是中國很多中小學老師的現狀,他說的話雖然比較片面,但是確實對整個中國教育有好處的,如果每個老師都能夠積極進取的話,相信我們現在的教育,能夠發展的更好。

最後判斷:俞敏洪心是好心,表述有誤。 現在社會發展階段,讀書已經不能用數量來衡量,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時間和知識被碎片化了,完整地讀幾本書的時間很難保障,但是平時接收到的碎片知識一年累計也會有幾本書的量,所以需要與時俱進看待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