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商女也知亡国恨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写出了世人对风尘女子的看法。

位卑未敢忘忧国,商女也知亡国恨

说歌女们不知道国破家亡的遗憾和苦难,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还唱着醉生梦死的靡靡之音,将歌女们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也有这样一些风尘奇女子纵然身在秦淮河边,长板桥头的水榭歌台,身在泥淖也依然仰望星空,她们的家国情怀至今仍然让人感动。

1.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作为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一生跌宕起伏。

先是一个60岁的大学士买为小妾,学士死后不为正妻所容,逐出家门。

后来流落到青楼卖唱,因为才貌双全,俘获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爱慕。

在松江与复社、东林党人交往身后,常着儒服男装,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20岁的她与东林领袖钱谦益结合,传为一时佳话。

柳如是才华横溢,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位卑未敢忘忧国,商女也知亡国恨

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对反清义无反顾,支持丈夫散尽家财,接济南明王朝义军。

明亡国后,柳如是劝钱谦益殉节,钱推托不同意,柳如是奋身投入荷花池,殉身未遂。

钱谦益降清任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后遭清廷猜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

柳如是因不堪乡党混混侮辱,自缢而死。

近代作家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2.李香君:君臣不及一商女, 朝宗公子扇撕开。

李香君因孔尚任的《桃花扇》而为人熟知。

李香君出生书香门第,因父亲陷入党争,家庭横遭变故,堕入章台柳巷,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她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擅长弹唱《琵琶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商女也知亡国恨


这样的窈窕淑女,吸引了许多金陵城青年才俊的爱慕之心。

李香君16岁时,四大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私定终身。

要给李香君赎身需要大笔钱财。

侯方域虽然身出名门,万贯家财却做不得主,更别提给青楼女子赎身。

奸臣阮大铖为收买侯方域,主动托杨龙友垫付。

李香君得知真相后痛骂侯方域,向他揭露了阮大铖的真面目。

后李香君变卖金银首饰,凑钱还给阮大铖,并且狠狠的羞辱了阮大铖一顿。

阮大铖虽也是比较有名气的文人,但心肠歹毒。

位卑未敢忘忧国,商女也知亡国恨


明朝灭亡后,金陵城又成立了南明小朝廷,被崇祯罢官夺爵的阮大铖被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阮大铖先用计逼走了侯方域,然后又强迫李香君另嫁他人。

早已经和侯方域海誓山盟的李香君,肯定不愿意再嫁他人。

在成亲当天,性情刚烈的李香君以死明志,鲜血溅在了侯方域送她的定情信物上。

这个定情信物就是侯方域祖传的一把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李香君的血溅在扇子上犹如朵朵盛开的桃花,这就是《桃花扇》的由来。


位卑未敢忘忧国,商女也知亡国恨

李香君的刚烈,让阮大铖不敢再逼迫她另嫁他人。

他另施毒计,假传圣旨把李香君召入宫中充当歌女,可以说永难有出宫之日。

没过多久,清军攻下金陵,南明灭亡。

李香君逃出皇宫后,历经千辛万苦的两个人,几经波折,终得重逢。

但国已破,何以为家?

在《桃花扇》中他们终于撕破了桃花扇,分别出家。

如果说妓女无情是职业要求,“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

商女亦知亡国恨,确实令许多文人士大夫汗颜。

林语堂先生在《为香君题诗》写道:"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