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在传统印象中,古代女子大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绣花或做家务,比起拥有手机、电脑、游戏机等多种娱乐方式的现代人,似乎要无聊的多。

真的是这样吗?

错!

在没有网络、交通也没有那么发达的古代,人们的娱乐活动一点都不少。尤其是春天,女孩们和花草一起舒展开的身姿,像蝴蝶一样翩跹灵动,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1.跳舞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唐·李太玄《玉女舞霓裳》


说起古代女子的娱乐活动,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跳舞。跳舞的确是古代女子最常参与的娱乐活动,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美女都是能歌善舞之人。

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就是个跳舞能手。

相传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吴郡志·古迹》记载:“响屐廊在灵岩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屐。廊虚而响,故名。”

西施脚穿木屐,裙系铃铛,舞动时,屐踏木板“铮铮嗒嗒”的回声和小铃铛清脆亮丽的“叮叮当当”声相互交织,婉转动听。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这首《汉宫曲》说的就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

抛开别的不说,赵飞燕绝对配得上“舞蹈家”这个称号。

据说她擅长“掌中舞”:起舞时,宫女或太监手托一水晶盘,赵飞燕袅袅飞入盘中,在水晶盘上作出“踽步”等高难度动作,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给人飘忽之感,令人目不暇接、如痴如醉。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跳舞不仅好看,还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经常跳舞可以增强人体的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还能舒筋活络,预防关节炎等疾病。所以,不仅古代女子爱跳舞,现代的女孩子也喜欢。


2.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好似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古代描写女子荡秋千的诗词车载斗量,可见除了跳舞以外,秋千也是深受古代女子欢迎的娱乐活动。

不过,古代的女孩子,可比我们现在“会玩”的多,她们不止“坐着玩”,还“站着玩”,身姿非常矫健。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唐天宝年间,每到寒食节,宫中就会竖起秋千,让宫嫔们嬉笑玩耍,作为宴会上的娱乐,就连皇帝都直呼秋千为“

半仙之戏”。

秋千既是娱乐,也是运动。荡秋千的好处有很多,既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性,强化平衡感,治疗晕车、晕船;又可以锻炼腰部,增强腰腹部的力量,治疗腰痛;除此以外,还可以帮助人克服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增强人的心理承受力。


3.蹴鞠

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

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曳起露金莲。

几回踢罢娇无语,恨煞长安美少年。

——清·李渔《美人千态诗》

蹴鞠是最早形式的足球。早在战国时期,蹴鞠游戏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女子蹴鞠早见于汉代画像石中,至隋唐时,成为一时之风尚,上至宫娥,下及民女,都会参与蹴鞠活动。

“寒室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金与钱”(王建《宫词》)、“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这两句诗所描述的就是宫娥在寒食清明节参加蹴鞠比赛并得到赏金的情景。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到了宋代,甚至有了女子蹴鞠队。有一女子队,共有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绣花宽衫还系着织锦腰带,踢起球来,可以“球不离足,足不离球”

明代女子蹴鞠高手彭云秀精通十六种踢法,可以全身触球而球不坠地


4.马球

殿前宫女总纤腰,初学乘骑怯又娇。

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鞚抱鞍桥。

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

上棚知是官家认,遍遍长赢第一筹。

——唐·花蕊夫人《宫词》

马球也叫“击鞠”,兴起于汉代,盛行于唐朝。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张籍《寒食内宴二首》)、“两番供奉打球时,鸾凤分厢锦绣衣” (和凝《宫词百首》),这两句诗描述的就是宫女进行马球比赛的情景。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打马球的服装也有讲究,一般采用绣有团花的锦缎制作并配有镶珠嵌玉的腰带,还包括帽子和鞋,即幞头和靴。

《旧唐书·郭英义传》有载:“聚女骑驴击球,制钏驴鞍,及渚服用,皆侈靡装饰,日费数万,以为笑乐。”

这里的“骑驴击球”,其实也是马球运动。由于女性的身材比男性娇小,骑马击球会有堕马受伤的危险,所以有时候会骑驴代替,称为“驴鞠”。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胡人打马球俑

胡人打马球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此件胡人打马球俑,头梳中分辫髻,身着交领绿色紧袖衫,腰系红袍,足蹬黑靴。右手高举,俯身做击球状。此俑看其妆扮应为胡人女球手


5.捶丸

捶丸有点像现代的高尔夫,但比高尔夫早发明了近300年,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绞胎捶丸-唐代-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捶丸的前身是马球,在宋元和明清比较盛行。元朝有一本《丸经》,相当于游戏规则说明书,详细叙述了捶丸的方法、规则、球场道德、场地设备及器材用品规格。

由于捶丸的活动量不是很大,而又能“收其放心,养其血脉,怡怿乎精神” (《丸经·序》),因此也是妇女喜好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明人杜堇的《仕女图》长卷中,描绘了明代贵族妇女的休闲娱乐生活,有抚琴、观鱼、游园、蹴鞠、捶丸等。

图中的捶丸场地是在庭院一角,三个贵族妇女,高髻盛妆,手执杓棒准备击球,中间有一窝,身后有两婢女侍立,各执备用的球棒。


6.毽球

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

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

——清·李声振《百戏竹枝词》

毽球俗称“毽子”,古代文人也称为“燕子”,并有诗句“踢碎香风抛玉燕”的描述。

中国的毽球运动历史久远。相传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们就有一种边跳边踢的舞蹈,这可能就是踢毽子的雏形。

山东济宁喻北屯城南张村一个东汉墓中出土了23块石画,上绘八人在表演踢毽子,他们动作和谐舒展、潇洒自然。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明清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

明代散文学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可见踢毽子已成为民谚内容,而且发展到数人同踢的技巧运动。

清未,踢毽子达到鼎盛时期,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用来锻炼身体,作养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

更有人以踢毽子为业,毽子一会儿到脸上,一会儿到头上,一会儿在胸上,一会儿去背上,随着他起起伏伏、转来转去,就是不掉下来,堪称“博戏中之绝技”。

古代的女孩子,春天都在玩什么?

踢毽子趣味性强,运动量大小可控,为妇女儿童所喜爱。

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写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

女孩子们为了方便踢毽子,便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

这里的“攒花”就是“踢毽子”。


说了这么多,你对哪项运动最感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