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誰厲害?

公元1503年,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大公委託畫家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各畫一幅表現古代佛羅倫薩人反抗巴比倫人入侵的畫。

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誰厲害?



米開朗基羅當時還很年輕,他接受這個任務以後,一方面很高興,一方面又有些膽怯。因為,他知道大公要他同達·芬奇畫同一題材的畫,是想從他們中間挑選最佳畫手。而達·芬奇當時已是藝術界中享有盛名的畫家,他認為,他這個初出茅廬的後生小子,要去同老練的大畫家競賽,怎麼行呢?

米開朗基羅猶豫了很久,最後終於橫下了一條心。他想:自己從學藝以來,從未向困難低過頭,這一次難道能退卻嗎?退一步講,就是自己的作品比不上達·芬奇,那也不是可以在比較中向他學習嗎?

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誰厲害?



雖然下定了決心,但對他來講,要完成這幅作品,任務的確是很艱鉅的。倒不是藝術技巧問題,在這方面米開朗基羅是有比較堅實的基礎的。主要是他的歷史知識比較貧乏,對古代佛羅倫薩人如何戰勝兇猛的侵略者巴比倫這一史實並不太瞭解,才是主要的因難。

為了克服困難,米開朗基羅以他驚人的毅力,花了很長的時間,四處尋找有關歷史書籍資料,並作大量的筆記,同時,為了對歷史上的這場戰爭有點感性的認識,他還不辭勞苦,追訪了當年戰爭最激烈的幾個地方,對古代戰場的地形草木都做了速寫。

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誰厲害?

△ 米開朗基羅《創世紀》



在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之後,米開朗基羅對他要表現的這場戰爭做到了胸有成竹。因此當他構思作圖時,基本上是得心應手,一幅大型油畫很快就完成了。

在米開朗基羅完成他的作品時,達·芬奇也畫好了他的畫。他們兩人幾乎是同時將自己的作品送給了佛羅倫薩大公。當時有不少人都肯定地認為,達·芬奇一定會勝過米開朗基羅。

但當佛羅倫薩大公將兩幅畫展出,讓大家評論時,人們才出乎意料地發現,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雖然在色彩運用上不及達·芬奇完美,但從作品表現的思想看,米開朗基羅卻揭示刻畫得更正確,更深刻。

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誰厲害?

△ 《卡西納戰役》 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基羅並沒有直接描畫戰爭場面,他畫的是正在亞諾河洗澡的佛羅倫薩土兵,他們猛然聽到軍號聲,知道是巴比倫人來襲擊他們,於是馬上從河裡跑上岸來,迅速披上軍衣,拿起武器,準備戰鬥。這幅面雖然沒有正面表現戰爭場面,卻充分地再現了當年佛羅倫薩戰士們英勇無畏,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和挺身而出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

相反,達·芬的作品卻只側重於表現戰爭進行的場景,而忽略了對佛羅倫薩精神氣質的刻畫,結果畫中的佛羅倫薩戰士,一個一個都像發了狂似的,他們的臉都變了形。看起來,彷彿這些戰士是處在懼怕和絕望之中。

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誰厲害?

△《安吉里之戰》 達芬奇



達·芬奇的這幅畫引起人們失望,甚至有不少人不滿,覺得這不是對光榮的佛羅倫薩人的歌頌,而是侮辱。同時,人們也改變了對米開朗基羅的看法,認為這個年輕人真了不起,他的作品代表了佛羅倫薩人的心願和理想,並從此得出一個結論,切不可盲目崇拜權威。

達·芬奇的這次失敗,是他一生僅有的一次失敗,我們也不能以此抹殺他在藝術上的光輝成就,但是這也說明,就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如果放鬆了對生活和歷史的研究,也會走入歧途。



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愛好,有人認為收藏是一門學問,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消遣,還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投資,而通過價值讓藏品從側面證明自己獨到的眼光,就是一種自我認同般的享受。

我是老黃,關注我,瞭解更多收藏小知識

有空點點小程序,就是對老黃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