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戀情中,他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戀情會有前途嗎?

所謂姐弟戀,泛指夫妻中的女方比男方年齡大的情況。這和中國傳統的婚戀觀念略有不同,傳統婚戀觀念習慣上要求男大女小。尤其是一些姐弟戀情況中女方比男方年齡明顯大不少的時候,人們往往也不看好他們的結局。不僅如此,很多姐弟戀還飽受爭議。那麼,姐弟戀究竟好不好呢?姐弟戀的前途如何?

姐弟戀情中,他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戀情會有前途嗎?

​ 之所以有專門的詞彙“姐弟戀”而很少有人說“兄妹戀”,就是因為這種現象比較特殊,所以有專門提出來的必要。我國社會的傳統婚戀觀念認為男大女小的婚姻比較合適。現實中,人們普遍也有這種想法。尤其是在徵婚或相親的時候,普遍都是明確提出條件要求男大女小。

有人認為這和《婚姻法》的規定也不無關聯,因為我國《婚姻法》規定,男性22歲以上女性20歲以上允許結婚。有人認為這樣一來大家就會有個錯覺,似乎結婚時必須男人比女人大才行。雖然法律沒說反過來不行,但是女大男小卻總讓人覺得“彆扭”,所以才會特地創造“姐弟戀”這個詞來描述這種“異常”現象。我認為這種現象也是時代發展的結果,因為在我國古代,婚姻關係中的女性比男性大並不奇怪,甚至還有“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可見那個時候女大男小的婚姻並不少見,而且也不會遭到人們的質疑。只是到了近代,女大男小的情況可能比較少,才被人們覺得不習慣吧。

姐弟戀情中,他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戀情會有前途嗎?

既然姐弟戀的情況屬於少數情況,那麼姐弟戀究竟好還是不好呢?我認為這種事情還是因人而異的。不能說姐弟戀就不長久,也不能就說姐弟戀絕對很好沒問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種問題終究還是要因人而異的。只不過,凡是涉及到姐弟戀的時候,就容易引發人們的爭議,甚至引起當事人親友的非難。

比如最近就有這麼一條消息:山東一個23歲的小夥子愛上了一個44歲的單身媽媽,那個單身媽媽身邊帶著一個15歲的男孩。他們的相愛當即遭到了兩家人的反對,這個小夥子為了能跟愛人走到一起,直接威脅大家自己要跳樓,誓死捍衛他們的愛情。最終,兩家人接受了他們的要求,算是皆大歡喜。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姐弟戀還是不容易得到家人支持的,尤其是年齡差距較大的情況。

姐弟戀情中,他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戀情會有前途嗎?

其實家人的這種反對也不是沒有道理,這裡就涉及到姐弟戀的缺陷了。其中最明顯的一個缺陷就在於年齡差距給雙方造成的影響。事實上,每個人雖然都在一年一年的增長自己的年齡,但是這同樣一年帶給男女雙方的變化卻是不同的。普遍認為,女性成熟較早衰老也較早而且衰老的速度快,但男性成熟較晚衰老的也晚而且衰老速度慢。假如像例子中那樣,男方只有二十多歲,女方已經四十多歲了,那麼時間在他們身上產生的變化就更明顯,不用多,有十年的工夫,男方變成三十多歲,可以說和二十多歲沒有太大差別。而女方卻變成了五十多歲,那變化可就大了,已經進入了中老年。尤其是女性要在五十歲左右開始進入更年期,大都已經絕經,這樣一來,夫妻雙方在性匹配問題上就容易出現矛盾。何況,女性的衰老會直接導致容貌水平的下降,也很可能影響雙方的感情。他們的家人反對這門婚事,想必也是有這種考慮的。

姐弟戀情中,他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戀情會有前途嗎?

現實中姐弟戀也不是沒有悲劇,比如另有一條消息說的是一對安徽情侶的事情:朱女士今年52歲,她和39歲的李先生是同事,後來日久生情,兩個人開始姐弟戀的同居生活。可是後來李先生卻提出了分手,只補償了朱女士兩千元就消失了。朱女士不甘心,於是去調查了李先生,這才發現他跟一個妙齡女子好上了。朱女士因此十分不滿,找上門去要討說法。結果兩個人在爭吵中動手了,朱女士也受了傷。後來法院認為這件事上雙方都有責任,判決李先生賠償朱女士三千多元算是補償,一對姐弟戀的戀人也就此結束了感情關係。我想,這大概就是人們普遍擔心姐弟戀的地方吧,假如男方後來嫌棄女方的容貌和生理條件,那麼似乎分手就是個必然。當初怎麼恩恩愛愛,也許不過是一時的情感,大家普遍對此不太抱有信心。

姐弟戀情中,他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戀情會有前途嗎?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姐弟戀呢?

我認為姐弟戀這個問題上,有一部分男性是把自己的戀母情結泛化了。女性的身上本身就有母性,這種母性是與生俱來的。如果是姐弟戀,那麼女方的母性就容易表現的更為顯著,尤其是體現在對男性的關心關懷上。很多心理並不夠成熟的男性,會感到比自己大的女性更成熟,更具智慧,更能關心自己關愛自己照顧自己。

尤其是一些獨生子,他們從小就被人照顧慣了,如果讓他們去照顧一個同齡女孩或是比自己還小的女孩時,他們就會感到自己需要付出很多,需要遷就對方,這對他們來說是不愉快的。反倒是跟一個比自己大的女性在一起,自己能得到照顧,會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就拿剛才例子中那個找單身母親的23歲小夥子來說,他就承認自己沒有談過戀愛,開始接觸那個44歲的單身母親還沒有太多的體會,後來小夥子生病住院,是那個單身母親在病床前照顧了他三天三夜,由此,小夥子才覺得愛上了對方。我認為這就是那種把戀母情結泛化的典型。坦率的說,他沒談過戀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對於這對男女,我個人表示前景堪憂。因為一旦這個小夥子見到其他讓自己心儀的同齡女性,再加上自己有了戀愛的經驗和體會,那麼將來心態發生什麼變化也未可知。到那時,也許就會和第二個例子裡那個李先生一樣了。

姐弟戀情中,他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戀情會有前途嗎?

我認為,姐弟戀現象的增多,側面反映出了不少男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賴心比較強的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中很容易出現女性占主導地位的現象,這一現象尤其容易出現在家庭中。很多男性會因此在內心潛移默化的認為女性應該強勢一點主導一點,而自己就可以被動享受了。況且,如今的社會壓力較大,這種壓力尤其會體現在男性身上。很多男性已經厭倦了無論在單位還是家裡都要獨當一面的要求,所以從內心裡渴望找到一個和自己共同承擔壓力的人,如果這個人能更多承擔就更好。

這種現象,據說在我國的一些棋類運動隊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很多高明的男棋手都是找了個姐弟戀的妻子,原因就是這些人從小就專心下棋,很少面對社會壓力,在生活方面也總是需要別人照顧。因此他們才喜歡找一個歲數大的女性來照顧自己,全面替自己承擔責任和壓力。

姐弟戀情中,他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戀情會有前途嗎?

姐弟戀有沒有好的地方呢?

我認為除了當事人自己的心理需求以外,容易達成性匹配是一個優點。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女性比男性略大的情況上。據科學統計,男性的性成熟高峰是在二十五歲左右,此後基本能持續到四十歲。而女性的性成熟高峰則往往要到三十歲到三十五歲才開始,一直能持續到五十歲。因此,如果男大女小,那麼當女性的性需求比較高的時候,男性在這方面卻已經衰退了,很容易造成性生活不和諧。反過來,如果女大男小的話,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大十歲以內,那麼雙方的性成熟高峰期和性慾高峰就很容易完美重合。因此說,姐弟戀在性匹配問題上是比較合適的。

姐弟戀情中,他是怎麼想的?這樣的戀情會有前途嗎?

總體而言,姐弟戀並非沒有好處,而且追求什麼樣的愛情,這是一個個人的權力。只要彼此相愛,婚後又能很好的經營愛情經營家庭,那麼姐弟戀的婚姻也同樣前途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