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孩子的成长高度,取决于父母的修行深度!

收藏!孩子的成长高度,取决于父母的修行深度!

“作为父母在做本该做的事情时,还应该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而且,您要从他们的言行背后的点滴读懂他,否则,您无法与孩子一起做事,更无法取得孩子对您的信赖。”

我记得这是我几年前曾读过一个在美国FBI工作20多年的特工在总结如何自己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时说过的话,时间有点远,我只能记得大意。

每个人日常生活中言语点滴行为的表象背后,不仅透露着其内在的心理,更深刻蕴含着思维底层的代码。老子《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其实描述的就是不同层次人独特的思维和行为表现。


01

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能成为卓越的人,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不是物质水平和社会地位,而是在于底层的思维能力。

在人类的发展进化的历史中,决定个体强大的关键因素不断变化,从原始社会的体能,到工业时代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则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学习训练才能得以提升的。

如果人与人之间真的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或差距,我坚信一定是认知思维和由思维底层决定的逻辑能力上差距。我们不能光看到别人家孩子懂事、自律、爱学习,不用父母费心,也没有辅导班就能轻松考上北大、清华等顶尖名校。

我们更应该透过喧嚣和复杂的表象深究本质,并在表象和本质、个案和规律之间构建其关联,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们绝大多数的父母总把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奉为神一般的存在,一边对自己的孩子期望不仅像别人家的孩子,一定要超过别人家的孩子,但内心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家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行动上,更是过分,焦虑唠叨是家常便饭,更可怕的是给自己的孩子在内心深度种下了“死能量”——锚定效应。

收藏!孩子的成长高度,取决于父母的修行深度!

课前我让大家看萧伯纳名著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不知其中的细节大家看到了没有。有没有去思考卖花女是如何从最底层跃升为最高层的贵族的?语言学家对她的变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电影中的语言学家之于卖花女,就如同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您的思维底层把孩子当成什么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现实中,真的不是孩子不行,是父母从心底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锚定。(还真别不承认,您对孩子出行、学习等诸多的不放心就是因为您从心底上认为孩子不行)所以,孩子不行,说到底父母不行。

而父母不行,最根本的是底层思维能力不行。这个能力如同电脑、手机底层操作系统,光有再好的硬件(物质条件)不能决定一切。

曾经有次和一些父母当面交流,当我说到这里,有些父母就急了:“老师,这些道理我们都懂,您就告诉我们卓越父母的底层思维能力怎能得到吧。”

真的不知如何与这样的父母沟通,其实这样的言语已经暴露了她内在的思维底层能力。

其实,她根本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


02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高度取决于父母的修行深度,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地位无人能够替代。

我今天先不着急告诉大家父母的底层思维如何修炼,让我们先看看卓越父母与平庸父母的思维有何不同(抱歉,在此用卓越和平庸这个词并无任何褒贬之意,只是为了方便区分)。这个对比是根据我这3个月与近20个家庭的深度对话,结合10年来我的相关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仅供参考:

  • 平庸的父母乐于抓表象,且很容易被表象迷惑和情绪影响;卓越的父母习惯从表象寻找深层的原因,并善于把表象和深层的原因建立有效关联。
  • 平庸的父母对确定性有强烈诉求,对未知充满恐惧和排斥;卓越的父母正视恐惧,主动拥抱和探索未知。
  • 平庸的父母自以为是,害怕问题,更惧怕失败,一直向外求。认为问题的发生都是别人、环境和体制的原因,自己也是受害者。即使偶尔表达是自己能力不够,一般都不是内心真实的想法;卓越的父母一直坚持向内求,视问题是自己改进的良机,把失败当成最难得的成长财富。
  • 平庸的父母做错了事不会轻易向孩子向别人道歉,即使不得已道歉,也是在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理由。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权威心理。而卓越的父母不仅会主动道歉,而且知道如何就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道歉虽然是为了重新获得信任,但必须是您个人从这件事上真正吸取了教训。只有当您分析和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您的道歉才配得上被孩子原谅。也就是说,哪怕是给孩子道歉,您也需要明确告诉孩子您对这件事的评价和反思,而不是解释更不是重新包装理由。这是您对对方伤害作出的真实的情感回应——因为您的错误、您的能力造成的不好结果。否则,您的道歉没有任何结果,甚至是负面的结果。
  • 平庸的父母整天思考的怎么改变孩子,因此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追随和取悦别人;而卓越的父母一直思考的是如何提升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
  • 平庸的父母即使学习,也大都是被动的,且仅限于学习如何改变孩子,快速提升成绩等具体的可能有效的知识和方法;卓越的父母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修炼,更关注认知思维和逻辑能力的提升。
  • 平庸父母心比天高,但拒绝用行动改变,因而他们把时间花在娱乐和抱怨上。卓越的父母积极上进,且更向往灵魂的自由。因此,卓越的父母把自由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且用超级自律的行动去争取理想目标的实现。
  • 平庸的父母思维要么混乱,要么单一。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方面只会死死盯着孩子的问题,在大的教育问题上总习惯于从大环境和体制上找问题,总想追求公平;卓越父母更注重本质和效率,思维多元,能包容不同的意见并能与之和平共处。
  • 平庸的父母希望孩子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因此容易被孩子绑架,甚至是奴役。因此,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考了高分,上了名校,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会为此炫耀,以此对自己的做法和付出给与内心以告慰。一旦问题出现,轻则焦虑抓狂,重则歇斯底里,进而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的生命负担。卓越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他/她自己,父母与子女谁也不属于谁,自己不会绑架孩子,更不会被孩子绑架。孩子有了成就,自己虽然有功劳,但心底更愿意认定为是子女自己的成就;一旦有了问题,也会和子女共同面对,从根本上解决。
  • 平庸的父母只看重结果,所以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投入上更多的会呈现赌徒心态,越是问题呈现,越是加大赌注,直至破产;卓越的父母想清楚了目标后,紧扣本质和规律,执着地耕耘过程,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尽可能丰盈生命。
  • 平庸的父母对自由的理解就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尤其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他们让孩子学习,让孩子不玩手机,让孩子运动,自己却干着全然相反的事情。卓越的父母认为自由=自律。为了自己有真正的自由,卓越的父母非得给自己设置一些规则和限制,而且他们自己用魔鬼般的自律去捍卫这些规则和限制。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摔跤,虽然父母心疼,但还要坚持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虽然孩子的自主决策可能会错,甚至已经是错了,还硬是让孩子去经历错误……在卓越的父母看来,真正的自由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 平庸的父母在意别人的外在的评价,所以容易盲从,就是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每逢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大决策,平庸的父母总会先入为主,或武断、或纠结。卓越的父母更在意孩子和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重大决策中,会给孩子参考意见,会和孩子一同商量,但最终的决策一定是以孩子为主。每逢大事不纠结,这是卓越父母典型的决策特点。

也有父母给我说,我的这些观点听起来很好,但对于父母来说太难了,也太理想化了。

当然,这是您的以为,以上只是我的以为。我知道,我的以为很不全面,更不保证一定正确。他的以为,您的以为,我的以为其实底层都透露着我们不同的思维能力和特点。


03

那卓越父母的思维到底是怎样的?又是如何修炼的呢?

首先,卓越父母的思维是本质思维,非常清楚教育孩子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更清楚什么对孩子更重要。

“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用一辈子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命运不会相同。”《教父》的这句台词我喜欢的无以复加,简直不能再喜欢了。

不少父母,其中不乏一些大学教授等高知的父母也都给我说过,身处现实,除了随波逐流我们有什么办法?我们不想死死的看着孩子,谁给看呢?谁能保证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不管孩子,孩子自己能变好吗?

其实,这些基本都是停留在表象未及本质的认知表达。最好的学习是自我学习,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因此,教育的本质以及根本目的是为孩子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赋能。

不难理解,天天飘在浮云和表象中的人,与能够直击本质,明晰目标的人其实不在一个层面的。不同的层面的人不仅对话困难,竞争更是非对称的,不夸张地讲,如同用现代武器与原始的长矛弓箭对打一样。

收藏!孩子的成长高度,取决于父母的修行深度!

其实,卓越父母的本质思维学习训练一点都不难,只要放下习以为常,自以为是,多从问题的表象向深层多挖掘几层为什么就能发现本质。

比如,孩子游戏上瘾,我们大多数人会怎么想?是不是有种与游戏不共戴天的仇恨感觉?还有人说,游戏开发商太坏了,简直没有底线。

我是这么思考的:发现“孩子游戏上瘾了”,首先我会想——

  • 他为什么会上瘾呢(任何上瘾都是不好的)?
  • 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他开始上瘾的?
  • 是不是我们没有别的更吸引他的事情做呢?
  • 我们平常与孩子相处是不是规则意识和能力本身就没有做好?“”孩子沉迷游戏有没有是在逃避什么?
  • 孩子游戏上瘾,那我们有没有别的东西更吸引孩子,让他积极上瘾呢?
  • 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我应该把游戏怎么巧妙地融入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呢?

是的,我一定会首先从问题表象找到深层原因然后才是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本质思维的思考过程。


其次,卓越父母都是着眼长远的系统思维。

相对于孩子的学习,卓越父母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完整成长。说到这,很多的家长可能就有想法了,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啊。想归想,更要行动上去做。

这个世界最远的距离,就是想和做的距离,也就是知和行的距离。

说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学习重要,每天还逼着孩子上辅导班、刷题;说孩子的身心健康重要,还非要逼着孩子要听父母的话,否则就有大逆不道之感觉;说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学习重要,但一定考试不好,被叫家长,轻则呵斥,重则暴力。

在此,我认为考不好叫家长是老师和父母对孩子最为严重的摧残之一。

现实生活中,您为孩子的游戏揪心,孩子的不爱学习焦虑,为青春期问题抓狂,更多的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没有远见和系统思维的思考和应对能力。不爱学习,深层的原因是学习的内容或方法孩子不喜欢(当然都可以深究到教孩子的人)。

如果学习像游戏一样,孩子能不喜欢学习吗?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呵护,以及对青春期孩子的包容如同孩子婴幼时期一样,孩子能不爱学习,能有这么强烈的青春期对抗吗?

卓越父母的系统思维修炼,简而言之就是把学习放在整个的生命系统中去考量,以终为始去思考。应试和升学是学习的一部分,学习是成长的一部分,相对于整个有限的生命,最重要的不是对最终结果(都会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而是对生命过程的优化和丰盈。

因此,有人说,系统思维其实就是做事的优化思维,我赞同这个观点。


第三,卓越父母的思维是二元甚至是多元的。

关于思维的一元、二元和多元,不同的专家在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解读,也有人认为中国人中极为少有真正二元思维的,更没有三元思维的人。

因为无知和局限,我不敢评述专家们的观点,我只站在我的维度解读下我对思维的“元“的认知。

  • 一元思维,在我看来是典型的”因果思维,以我为中心展开的各种关系定位和思考“。
  • 二元思维,是”头脑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但自己还能理智地行事“。所以,也有很多人认为二元思维其实就是阴阳思维。有了真正的二元思维,全然地理解了所谓对错、好坏、美丑、高低、快慢等。
  • 至于三元思维,我认为就是有更多的维度站位与包容,这是全然的开悟之人,觉醒之人。

具备三元思维的人,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全然融入了自然,融入了宇宙。

这种人,可能就是释迦摩尼,可能就是克里希那穆提那样的人。

思维没有好坏,一元思维也非常难能可贵,比如德国、日本的国民就是典型的一元思维,他们把一元思维的应用做到了极致。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承认,我认为大部分中国人的思维是混乱的,甚至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的思维思考能力,更多的就是本能的反应。我们应该知道,思维能力,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反本能的能力。

因此,卓越父母想把自己的思维由一元提升到二元,甚至更高元,最重要的就是破除自己的“习以为常”,就是破除自己的“本能”。

收藏!孩子的成长高度,取决于父母的修行深度!

04

有人从学习的角度对父母进行了分层,他们说不学习的父母是不入流的父母,也是不合格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只管生,不管养的;三流的父母是只学知识;二流的父母只盯着方法和技能;而一流的父母是学习认知思维以及教育逻辑的。

关于思维的认知与学习,不管是各位父母的真实诉求,还是从成长价值的本身来讲,都非常值得深入学习探讨。但请各位父母一定要明白,我所说的卓越,不是和别人比就比别人强。

卓越,在我看来,首先是敢于做自己,是卓尔不群;其次是不停死磕自己,不停精进和超越自己。

卓越父母,不是声望和地位,而是更多的责任。

不仅引领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更是所在家庭的稳定器,是这个社会安定祥和的催化剂。

欢迎分享,与更多家长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