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終於。湖北除武漢之外解封了。不知不覺兩個月時光悄然流逝,從最初的恐慌到後來的淡然,是我這段時間在四祖寺的收穫。動筆寫此文時,正好刷到一段酈波先生與主持人梁東聊儒、釋、道三家思想的西瓜視頻 ,酈教授說儒家解決習性;道家解決慾望;佛家解決情緒。

《金剛經》雲:“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理解儒、釋、道三家應該只是修行層次的不同,如果要解決情緒和慾望,就必然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性,否則連自己習性都搞不定,又如何放得下慾望,慾望很強大時,情緒焉能被自己掌控?個人觀點就此打住。鸝波教授是我景仰的學者,每每在詩詞大會上看到他文彩飛揚的點評,如沐春風,身心愉怡。迴歸正題,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湖北黃梅四祖寺及其周邊景區。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黃梅四祖寺大門

關於四祖寺:

四祖寺古稱幽居寺,亦名正覺寺,位於湖北省黃梅縣西15公里的雙峰山下。是唐代禪宗第四代祖師道信大師創建的道場,這裡也是中國禪宗叢林的發端。道信大師根據華夏人民傳統的生活理念,立足本土文化,一改當時主流佛教寺院的修行方式,開創了“農作並重,以農養禪”的先河。奠定了中國佛教農禪並重的優良傳統,也是祖師禪在華夏大地肇始發端的重要標誌。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四祖寺山門殿

和其他眾多寺廟一樣,四祖寺在其後的歲月裡,也難逃屢遭損毀、修復後又損毀的命運,直到1995年,歷經五載重新修建,才又使這個昔日的祖庭得以重現往日的輝光。

現在的四祖寺頗具規模,佔地面積約百畝,建築面積在16000平方米,寺院內有20多棟形態各異的建築,約有200多間房屋,屬於比較大型的十方叢林。整個佈局依山勢漸高的地形,形成五級平臺遞升,每級平臺高低之差大抵都在30米左右。從一進寺院的山門殿開始,一直到最上面的藏經樓,所有的建築之間都以長廊相聯,這樣無論睛天或是颳風下雨,行走在寺院所有地方都不用擔心日曬雨淋,很方便也很人性化。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四祖寺周邊風光

寺內主要建築

山門殿

與傳統寺院的山門殿即為寺院的大門不同,四祖寺在山門殿前是另設有一處大門的,走進大門是一條能繞到寺院後面停車場的水泥路。開車來寺院,可以直接去寺院停車場,然後從上往下游玩,也可以在這下車,從山門殿一直往上進入寺院觀光。

幾乎所有寺院山門殿大門多是三門並立的樣式,因此山門殿也叫“三門殿”。中間是一扇大門,左右兩邊各有一扇小門。三門的含義是指象徵佛教中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

四祖寺的山門殿正中供有緬玉觀音菩薩立像,佛像簡潔大方,莊嚴沉靜。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山門殿內緬玉觀音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華嚴三聖

山門殿東西兩側是被稱為警衛佛的“哼哈二將”夜叉神塑像,其造型為手持金剛杵,神態威嚴,怒目張視,有如兩個大武士守護著寺院大門,讓一切妖魔鬼怪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哼哈二將在佛教中的傳說是有據可查的,說是轉輪王最小的兩個兒子青葉髻和樓至德,為保衛他們的兄長們成佛,也為了護持佛法,手拿武器、以腹懷的“竅中二氣”,把守山門,護佑佛土與佛法不受侵害。夜叉神在佛教中又叫“執金剛”,佛法中的金剛怒目實則也是一種警醒世人棄惡揚善的慈悲。

繞過山門殿,殿正間影壁背面紅牆上,可見鑲嵌金色銅字的四祖法語,為四祖道信大師流傳於世的修禪心要。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影壁背面的四祖法語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天王殿

天王殿

天王殿的正面端坐著袒胸露腹、永遠笑口常開的彌勒菩薩。“膽皮若大個中盡納乾坤,笑口相逢到此都忘恩怨。”彌勒佛大肚能容的經典形象與觀音菩薩一樣早就深入人心,成為勸誡人們做人做事要心量廣大的佛菩薩形像。

在彌勒菩薩背面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的韋馱菩薩。韋馱菩薩又稱韋馱天,一身正氣,是佛教中的護法天尊。漢傳佛教道場中的韋馱菩薩,一般有兩種站立姿態,這兩種站立姿態含義是不同的。一種是韋馱菩薩雙手合十,杵橫於腕上,直挺而立。這表明這個寺院接待來往的僧人,是管吃不管住的。另一種就像四祖寺這裡的一樣,韋馱菩薩一手叉腰,另一手握杵拄地。則是表明這裡是十方叢林,對過往的僧人管吃管住。有的十方叢林不僅對過往的僧人管吃管住,臨走時還會奉送一份路費。我也是在寺院呆過一段時間後才懂的,但過往的僧人一看便知,免去了他們去寺院客堂詢問的尷尬。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天王殿

大雄寶殿和鍾、鼓樓

大雄寶殿是四祖寺規模最大的建築,也是寺院的中心地帶,寺院僧人每天兩堂早晚課誦及寺裡大型法會都在此舉行。在大雄寶殿兩側,是鐘樓和鼓樓,每天的早晨4點和晚上9點,這裡都會鐘鼓齊鳴。我也是後來才真正弄明白晨鐘暮鼓含義的。原來寺院每天早晨是要先叩鐘108響後再接著擂鼓;而晚上則相反,是先擊鼓後再接著叩鐘108響,早晚鐘鼓是有順序上的不同。叩鐘的時候還要唱誦叩鐘偈,叩鐘偈早晚唱誦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每當晨昏這兩個點,鐘聲、鼓聲相續,聲如雷震,伴著僧人的唱誦,響徹雲霄,震憾人心。寺院一向以鍾板之聲為令,早鐘響時,起床的鐘板也會隨之敲響,這時大眾都必須起床去大雄寶殿參加早課。晚上鐘鼓結束後,也會打止靜的鐘板,大眾聞板聲則必須止靜休息。在寺院的生活其實是很有規律的。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大殿

在四祖寺大殿廣場左側,原來有一棵千年古柏,為四祖道信大師親手種植。因山中潮溼,白蟻成災,去年因經白蟻日久破壞後,頂上樹枝折於大風驟雨之中,深感惋惜!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千年古柏

四祖殿

四祖殿又稱祖師殿,是寺院在僅存的明末清初古建築的基礎上重新擴大修建的,整體結構簡潔大方,寧靜肅穆。殿的正中供奉著跏趺端坐著的禪宗四祖道信大醫禪師金像,金像東側供奉著禪宗西天諸祖與臨濟宗歷代祖師的蓮位,西側則供奉著本寺歷代住持的蓮位。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四祖殿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四祖殿前香爐

四祖道信禪師,湖北廣濟人,俗姓司馬,是隋唐時期的高僧,也是禪宗第四代祖師。他從禪宗三祖僧璨大師處得其衣缽後,來到湖北黃梅縣的雙峰山建設了幽居寺,也就是現在四祖正覺禪寺的前身。四祖大師在幽居寺開門授徒,農禪並舉,道場興盛、法音遠布。“諸州學道,無遠不至”

,一時奠定了“東山法門”之基礎。圓寂後唐代宗敕諡“大醫禪師”,塔號為“慈雲”;元英宗敕諡師“妙智正覺禪師”,所以四祖寺全名是四祖正覺禪寺。四祖大師主要傳世著作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菩薩戒法》等。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鐘樓一側

慈雲閣

慈雲閣是一座仿清式的單簷歇山四合院建築,在山門殿的東邊,佔地面積在1170平方米,主要格局為前樓後院的二層建築,左右各有兩個配房。院子正中是個垂花院門,旁邊懸掛著“雙峰講堂”字樣的牌匾。慈雲閣一樓是供大眾禪修的禪堂,每年冬季這裡都會舉行為期49天的冬季禪修活動。二樓則是講堂,每年寺院結夏安居之時,會在這裡舉辦很多場次的講經授課活動。慈雲閣是四祖寺重要的修學場所。

茶室

禪宗素來有“禪茶一味”之說,因此很多修禪的師父閒暇時都很愛品茶。四祖寺也有一處這樣的清雅之處,可供來寺院的人有一個休息的場所。四祖寺整個茶室環境優美,室內佈置簡潔大方,且極富情調,若來這裡小坐品茶,相信你的心念也會寧靜不少。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齋堂

四祖寺的素齋很好吃,而且是免費向遊人開放。但建議第一次來寺院用餐的遊客,如果不懂飯前的唱供和飯後的迴向,以及用餐規矩,還是等師父們吃完,第二堂再進去吃,就可以隨便一點。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漂亮的齋堂素餃子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四祖寺很受歡迎可愛的貓明星,有個萌萌的名字叫貓小貓

四祖寺附近景點

毗盧塔

毗盧塔又名慈雲塔,是四祖道信大醫禪師的真身舍利塔,位於四祖寺西側的西嶺崗上,背倚傳法洞的崇山群巒,前可俯瞰四祖寺全景。

毗盧塔建於唐代,是一座仿木構造的亭閣式四門磚塔。毗盧塔高大約有15米,寬10米,塔身深9.5米,塔基為正方形。臺基上高大的須彌座雕刻著粗線條的蓮瓣花飾,四面牆頭的磚上也雕刻有諸佛的法號。塔身的東、西、南三面各有一扇敞開的弧門,人可由這三處門進入塔中。毗盧塔是我國現存磚造四門塔中的精品,為全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毗盧塔

傳法洞

這裡是四祖大師傳衣付法給五祖大師弘忍禪師的聖蹟。現已被重新修建成具有徽派建築的禪居小院。在山下四祖寺院內,仰望傳法洞的黛瓦白牆在青峰翠巒的襯映下,清新悅目,讓人頓生登臨的慾望。

傳法洞建在四祖寺右側的山脊之上,是小路通往四祖寺下院蘆花庵的必經之路,位置比較險要。臨近時的一段臺階比較陡峭,攀爬起來較為吃力。但登臨之後,四祖寺周邊一帶景象盡收眼底。“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矣。”雖然傳法洞不是樓,寺院也不能把酒,但登臨後的喜悅心情極是一樣,所以姑且借范仲淹的名句一用了。新建的傳法洞殿堂保留了傳法洞古洞的內外原貌,從洞口處還可仰窺洞頂上傳說中虎踞聽法的巨石。我在四祖寺時,很喜歡夏天的傍晚,於晚飯後散步登上傳法洞的高臺圍欄上,在陣陣拂過的山風中,看時光悄然劃過漸漸暗去的山色。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傳法洞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傳法洞前陡峭的臺階

靈潤橋

靈澗橋亦稱花橋,位於四祖寺破額山出水口的石魚磯上,是元代時期當時的四祖寺住持和尚祖意禪師募緣修建而成。靈澗橋是一座寬約6米,長近20米的抬梁式單孔石制廊橋,橋上有廊屋5間,兩邊有木長條的凳子可供遊人休憩小坐。那兒一直是我喜歡去的地方,夏天的傍晚,橋上涼風習習,閒坐橋上,既可以觀景又可以納涼,一舉兩得。

廊橋邊上有臺階可以去到橋底,坐在大石上戲水遊玩。石磯上有唐宋以來歷代文人墨客題字的石刻20餘處,其中以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楷書“碧玉流”石刻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春風無限瀟汀意,欲採萍花不自由。”之詩石刻最為珍貴。橋下泉水經石磯飛瀉直下深壑,從靈潤橋對面田野道路中看此飛瀑,是一幅“瀑布嶺頭懸,碧空垂白練。”的壯麗景觀,很有氣勢。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靈澗橋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靈澗橋橋下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柳公權楷書“碧玉流”石刻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靈澗橋對面田園風光

籌建中的中華禪宗佛祖大金塔

在四祖寺的右側山坳裡,原先有一座靜安寺的舊址。舊址背靠雙峰山,前對筆架峰,左鄰四祖寺,右接傳法洞,周圍是四祖的毗盧塔及魯班塔、衣缽塔等建築,附近還有明月橋等名勝景點。環境清幽,景色秀麗,建設中的大金塔就座落在靜安寺的舊址旁邊。這一大片建設中的區域是四祖寺目前極力打造的

“大四祖”朝聖參拜線路,也是四祖寺豐富寺院禪文化內涵的重要項目。

籌建中的中華禪宗佛祖大金塔採用傳統樓閣塔的造型,共分九層。塔身主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構建,內外皆以鎏金鋼板相包。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籌建中的中華禪宗佛祖大金塔

紫雲洞

紫雲洞在四祖寺右後側的山腰上,原先是一個三、四間瓦房的小道觀,一直只有一位年過八旬的老道姑在那獨自修行。因道觀中有一股泉水清冽甘甜,加之老道姑慈詳可親,我們常上去提水下山煮茗泡茶。若是春冬日的早晨,我們也會自帶一些米麵菜蔬上山,去老道姑那自己做飯,泡茶曬太陽,消磨一天的時光,傍晚才下山回寺。道觀背傍雙峰山,前面是空曠低矮的山谷,陽光明媚,視眼開闊,滿目的青青翠竹。寫到這兒,我又萌發了上山的念頭。

前年大雪封山的日子,我還特地與寺裡的一個朋友冒雪上去看老道姑,見她安好很安心。她仍然如之前的待客習慣,要泡白糖水給我們喝,我們怕過多打擾她就婉拒了。山上購買東西運上去不便,加之道姑年事已高,所以寺裡也會經常讓人送些生活用品上去。沒想到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她,聽說去年她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就將道觀移交給四祖寺,自己去四祖寺下院女眾道場蘆花庵安然而逝。現在的紫雲洞有一位四祖寺的師父在那靜修。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紫雲洞日出

天下名山僧佔多,帶你走近“天下叢林第一山”的禪宗祖庭

紫雲洞

結束語: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佔多”,黃梅四祖寺既是佛教勝地,又是優美的旅遊風景區。周邊景色秀美端麗,風光旑旎。著名的山峰有雙峰山、瑤鳳山、獅子山和大葉山。四祖寺及周邊至今依然完好保存有唐代、元代和清代的古建築。無論是旅遊度假,還是修身養性,相信來這裡都會讓你有所收穫。

旅遊提示:

著裝:進寺院觀光旅遊著裝宜整潔大方,不要穿太過暴露的衣褲,不要穿拖鞋。

來四祖寺必打卡之地:魯班塔、衣缽塔、觀音寨

交通指南:

武漢方向:

武昌火車站或漢口火車站下車,到傅家坡客運站,換乘武昌到黃梅大巴車,票價80元,全程大約3.5小時。

九江方向:

1.九江火車站外,乘坐九江-黃梅長途車,票價20,全程約兩小時。

2.九江火車站外,乘坐17路公交到小池,票價2.5元,從小池坐高速到黃梅縣。

到達黃梅後,可乘坐的士到寺,票價40元左右。

自駕:

在黃梅出口下高速-沿賓大道至308省道左轉-大河鎮-西山聖境牌樓-四祖寺

門票:


我是一溪花香,感謝喜歡和關注的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