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大量壓塘,塘頭價跌近成本,飼料遭遇漲價,養殖戶內外受困

水產品養殖一直以來是農民賺錢的一個好項目,相比種植一般的農作物,能創造更多的收益。同時水產養殖一直都是非常辛苦的行業,需要很細心,面對的風險也很大。很多養殖戶都要住到養殖地邊上,每天投料,很難走得開,若是養殖的魚類嬌貴些,就得花費更多的精力。像花螺就是很難養殖的水產品,很多養殖戶都不敢投入進去,在市場上的賣價一斤能達到40-50元,有時能賣到60幾元,可見付出與回報是成一定比例的。

產地大量壓塘,塘頭價跌近成本,飼料遭遇漲價,養殖戶內外受困

鱖魚、筍殼魚、珍珠石斑魚等水產品,一直都是市場上熱銷的魚類。因為養殖成本較高,平時價格大多在30-50元之間波動,零售比較不走量,大多數都進了飯店。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從春節開始就很多餐飲店鋪歇業,直到現在,仍有部分地區的餐飲店尚未開業,而已經復工的餐飲,營業情況也無法與年前相比。因此這些魚類在春節後的這段時間,銷量很低,甚至壓根沒賣出去,導致產地出現了大量壓塘的現象,很多中規格的魚也都長成了大魚。

產地大量壓塘,塘頭價跌近成本,飼料遭遇漲價,養殖戶內外受困

兩個月時間的積壓,在市場逐漸恢復後就出現了明顯的供過於求。想要賣魚,養殖戶只能被迫降價銷售,好讓魚多賣點出去,否則養在魚塘裡,每天還要耗費飼料錢。但是,降價並未換來銷量,養殖戶的壓力還是很大,哪怕像鱖魚和珍珠石斑魚的塘頭價都已經跌到了17元左右的成本價,銷路依舊不理想。養殖戶只能寄希望於餐飲業恢復的速度快一些,否則繼續養殖將增加成本。

產地大量壓塘,塘頭價跌近成本,飼料遭遇漲價,養殖戶內外受困

但是目前,養殖戶還沒等到餐飲業對魚的大量需求,走量仍不明顯,然而卻等來了水產飼料的漲價。受疫情影響,國內水產飼料的原材料出現了供給不足,近期北美洲和南美洲一些地區停止菜粕、豆粕、魚粉等原材料的出口,何時恢復尚未可知;國內一些飼料工廠因疫情而停工,期間產生的運營成本,尤其是員工工資照發,都讓企業揹負很大的壓力,遇到原材料短缺,出現了搶購原材料的現象,多個因素導致了水產飼料漲價。

產地大量壓塘,塘頭價跌近成本,飼料遭遇漲價,養殖戶內外受困

目前已經有不少飼料廠家發佈漲價的通知了,這對養殖戶來說不容樂觀。飼料遭遇漲價,魚又沒賣掉,成本是與日俱增,讓養殖戶十分苦惱。儘管也有些飼料廠商,考慮到如今養殖戶的困難,仍未做出漲價的調整,給了養殖戶一些喘息的時間,但是原料供應不足已是現實,遲早還是會漲價的。

產地大量壓塘,塘頭價跌近成本,飼料遭遇漲價,養殖戶內外受困

其實不止內銷,一些鰻魚的養殖戶,主要銷路就是出口,如今也遇到了難題。如果轉成內銷,也不僅是疫情的影響,本身鰻魚的價格實在太貴了,前幾日有一則報道:鰻魚跌價一半,一斤200元左右仍然很少有人購買。

目前的形勢,對很多養殖戶來說是內外交困,內銷外銷都遇困難,魚賣不掉,飼料要漲價。只能希望疫情早點過去,餐飲業的需求早日恢復往昔水平,讓養殖戶的魚早點賣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