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論功行賞

這次疫情,武漢主戰場,戰鬥慘烈,戰鬥過程的記錄或回憶,將會陸續報道。論功行賞,也會漸漸提上日程。

功勞,應該歸於有功有勞之人。鍾南山,李蘭娟,他們最早上前線,為整個戰疫戰役打響,運籌帷幄,指揮有方,當然首功。各位ICU重症監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氣管插管,呼吸機,人工費等武器應用,直面毒魔,以身犯險,功勞自然不可磨滅,他們都應該獎勵。除他們外,還有很多輔助人員,如那個組織車隊接送醫務人員,為他們解決飲食的外賣小哥,警察叔叔,行政服務等後勤支援部隊,也是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來保障大家的安全。他們也有功勞,獎勵不應該少了他們一份。

我要鄭重提出來的是,提出建方艙醫院的王辰院士,和在方艙醫院裡阻止疾病惡化的中醫藥醫務人員。若沒有方艙醫院,病人居家隔離,病人和家屬間的親緣關係,難捨完全隔離,還有很多家庭客觀居居條件限制,無法做到完全隔離,這樣情況下,不可避免家人間相互傳染。所以方艙醫院設立,其功不亞於鍾院士,李院士。提出建方艙醫院的人,應該和鍾院士一樣的獎。

中醫藥,在方艙醫院裡,中醫藥的廣泛應用,高效地阻止了病人病情惡化進展到重症,大量病人停滯於輕症狀態,極大的減輕了重症監護病房的壓力。試想,重症監護病房,幾個醫護搶救一個病人,若病人數量多,搶救的過來嗎?即使能搶救成功,人力物力又能支持多久?有的人可能要說輕症病人是自愈,目前歐美也大批量建了方艙醫院,他們若不仿效中國應用中醫藥,重症病人還是不會少的,時間可以檢驗。對方艙醫院內維護病人安全的醫護人員,他們的功勞和ICU的醫護人員一樣大,應該獲得一樣的獎勵。

漢書記載,說有一個造訪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還堆積著柴草,便對主人說:“重新造一個彎曲的煙囪,將柴草遠遠地遷移。不然的話,會有發生火災的憂患”。主人沉默不答應。不久,家裡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於是,主人殺牛擺酒來感謝他的鄰人。被火燒傷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勞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沒有請說改“曲突”的那個人。有人對主人說:‘當初如果聽了那位客人的話,也不用破費擺設酒席,始終也不會有火災的憂患。現在評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麼建議‘曲突徙薪’的人沒有受到恩惠,而被燒傷的人卻被奉為上賓呢?’主人這才醒悟去邀請那位客人。

希望在這次疫情戰爭獎勵時,不要忘了“曲突移薪”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