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大佬VS心懷宇宙,馬雲和馬化騰,恩怨幾時休?

江湖大佬VS心懷宇宙,馬雲和馬化騰,恩怨幾時休?


題要:看懂雙馬之爭,也就看懂了中國互聯網的下半場。


2017年,電影《攻守道》上映,馬雲一席白色功夫袍上鏡,嶽峙淵渟,灑脫自然。片中,他飾演了一個功夫高手,武功無人能敵,一路所向披靡,最後還收穫了秘籍。


故事中,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紛紛敗其手下,成了襯托他的配角。馬雲也終於在電影裡,圓了自己心繫多年的武俠夢。


大夢十年,江湖猶在。回到現實中,馬雲的創業歷程也猶如一部武俠史,一個絕頂高手的存在,必然有和他旗鼓相當的對手一生糾纏,比如,西門吹雪和葉孤城。——馬雲在互聯網的江湖裡,最大的對手當屬馬化騰。


不同於馬雲,你或許很少會在新聞上看到關於馬化騰的個人消息。他始終西裝革履,領帶整潔,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沉穩又內斂。


雙馬之爭,可謂一時瑜亮。二人恍若來自兩個不同時間緯度,對比起來,彷彿是俠士與工科男的較量。


騰訊系和阿里系的諸多恩怨因果,放在在各個領域,就是寸土必爭,頭破血流——這些充滿戲劇性的故事,放在金庸老爺子筆下,有可能是一次不亞於華山論劍的盛會。


第一招:本地生活


可以說,馬雲深諳俠客精神的內涵——劍無定招,水無定勢。


武俠精神這個東西,老馬一直把他滲透到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中


比如,三年千億砸出來達摩院;


把辦公室稱為桃花島、光明頂、聽雨軒;


包括公司的高層:以各種花名自稱,如現任阿里巴巴CEO“逍遙子”張勇、餓了麼CEO“昆陽”王磊等等;


就連公司的價值體系,也先後被稱為“獨孤九劍”和“六脈神劍”。


當然,這些都可算武俠情懷,但馬雲的江湖落子,則意在佈局天下。雖然手中無劍,但心中有劍,時局一有變化,便一招制敵。


一個近期的例子:


在今年年初,螞蟻金服的CEO胡曉明兼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董事長,有人推測,“孫權”胡曉明的上任, 阿里終於要對“本地生活”下狠手了。


隨後,王興在飯否上發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從過去的佈局看,2016年主社交的樊治銘擔任螞蟻金服CEO,隨後阿里與騰訊正式開啟了“社交化”之戰。


如今,支付寶變“藍”,馬雲在本地生活服務上宣戰的意思昭然若揭:支付寶已經不想再侷限於金融平臺的束縛,而是想要向更高更大的數字化生活平臺發展。


江湖大佬VS心懷宇宙,馬雲和馬化騰,恩怨幾時休?


原本平靜的領域,如今開始戰火瀰漫:


在3月10日支付寶舉辦的2020合作伙伴大會上,胡曉明親自立下KPI:未來三年,要聯合5萬服務商幫助4000萬商家做數字化升級。


那麼應戰的是誰呢?


外界紛紛把支付寶這一舉措解讀為對標美團。但在美團身後,馬化騰早已深耕本地生活領域多年,雖未“親自出徵”,卻稱得上遙遙領先。


早先,馬化騰就在微信上納入吃喝玩樂的入口,俗稱微信九宮格。隨著微信支付的上線,人們越來越關注九宮格的名稱變化——這涉及到誰又入了騰訊的門派。


同時期,馬雲也沒閒著。2015年,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整合資源聯手打造口碑App上線。從功能上看,口碑支持搜索、點評、買單、優惠等應用,且覆蓋餐飲、超市、便利店、外賣、商圈、機場、美容美髮、電影院等八大線下場景,像極了美團。


此外,形勢也在悄然變化。當王興和馬雲陷入僵持不下時,馬化騰趁機入資美團——2017年,騰訊領投美團完成40億美元融資,從此,美團和阿里徹底分手,正式徹底投奔到“騰訊系”的幫派中。


如今,強大的美團在行業中成了“標杆”,阿里的“口碑”在上線5年後,依舊無法威脅到美團的市場份額與地位。


根據2019年美團Q2統計,美團以65.1%牢牢佔據外賣行業市場份額第一,餓了麼卻只有27.4%。


必須承認的是,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阿里系和騰訊系的格局並不平衡,無論是在市場佔有率、用戶活躍數等等方面,餓了麼與口碑的組合遠不如美團外賣和大眾點評的組合。


單靠口碑和餓了麼,馬雲想要挑戰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的地位,難度可想而知。如今,當支付寶涉足本地生活領域時,大戰一觸即發。


派出得力干將的阿里似乎勝券在握。胡曉明甚至說到:“我認為支付寶做數字生活是沒有所謂競爭對手的”。


這顯然不大客觀——當一個用戶超過十億的支付寶介入數字生活服務,開始挑戰騰訊系的半壁江山時,他的CEO卻直言這次折騰並沒有競爭對手,頗有掩耳盜鈴之意。


其實,在這個跨界競爭風行的時代,一家企業積累的優勢,很容易被人降維打擊,失去優勢的地位。當然,同屬一個體量,阿里系要想在騰訊系的手上佔到便宜,從以往的種種經歷來看,也不容易。


2020年的雙馬之爭,好像比人們預想來得更快更猛。


第二招:新零售


本地生活這一戰,兩人還打得還不算激烈。要說到白熱化競爭,還得看中國互聯網的下半場——新零售。


提到新零售,那可是馬雲的親兒子,不,應該說是馬雲的獨創秘籍——2016年,在雲棲大會上馬雲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但是馬雲可能沒料到,自己的獨門武功,很快被競爭對手們學了去。


馬化騰這個人,不同於馬雲的張揚和外露。技術出身的他,對比起來或許有些單調和乏味——如果說馬雲是風清揚,馬化騰倒有些像郭靖。


不愛拋頭露面,很少發朋友圈,除了騰訊有關的業務活動外也很少參加。


當然,小馬哥的這些性格特質,也讓他有了獨到的優勢——踏實肯幹,虛心低調。同時,他也能在不聲不響中就把別人的武功學到手,甚至加以升級。


比如,你投資大潤發,我就入股永輝;你投資銀泰,我就投資萬達商業;


如今回頭一看,在兩人的零售版圖裡,馬雲孵化了盒馬鮮生,先後入股了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高鑫零售;馬化騰則投資了永輝超市、海瀾之家,並與步步高商業展開了全面戰略合作。


江湖大佬VS心懷宇宙,馬雲和馬化騰,恩怨幾時休?


沒有線下哪有線上呢:線下是塊寶,誰都搶著要。畢竟零售未來的趨勢就是線上線下相結合,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江湖上人人都知道。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別看兩人你追我趕,看似不分伯仲。但仔細研究,兩者還是有差異的。


阿里側重於打核心,佈局也更為深入。一方面進行零售資源的積累,另一方面在各種模式、各個業態都以自營形式進行嘗試,通過不斷試錯迭代,打敗對手,以贏得市場。


這個做法就聰明多了,核心競爭力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裡,聯繫也更緊密。對比盒馬生鮮和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時,人們很容易感覺出來,前者的線上線下明顯更有優勢


對騰訊來說,自己投資與打造的這些零售企業也是後來居上,騰訊投資的京東,步步緊追淘寶,這也讓馬雲無時不在焦慮。


不過換種方式再看,阿里雖然掌控了新零售生態圈,但新零售核心之一是分享式社交購物。在社交上,騰訊顯然越來越有優勢,相信還有很多好戲大戲等著看。


雙馬在新零售上佈局快,下手狠,且兩方具優勢,但零售業未來,不單是雙馬的獨角戲。


從這點上說,當去年拿下家樂福和萬達百貨,隨後提出一小時後場景圈的概念,真正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的蘇寧,或許才是將智慧零售的概念玩到了極致的那一家。


目前,這場比拼可謂是群雄爭霸,幾輪迴合下來,人們不禁為雙馬捏了把汗。


零售業絕對是長期戰役。無論是阿里、騰訊、蘇寧,或是是網易、小米,幾乎所有的互聯網企業都在佈局線下零售,未來誰輸誰贏,尚且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第三招:大文娛


比試進入到了第三招式——大文娛。


疫情期間,各個生產線、實體店都面臨停工,各行各業中還能保持穩步增長、DAU和日收益讓人分外眼紅的,那也就是各種手遊音樂和自制影視劇。


也許你還沒發現,一個普通人的一天的娛樂生活,都已經被這兩家霸佔了。


在5000億規模的娛樂江湖中,從動畫、漫畫、文學、影業、遊戲、音樂、體育、電競、視頻等每座山頭,都有他們的身影。


兩者雖然目標相同——都是佔山為王,但這次打的套路卻不太一樣。


先說騰訊。


騰訊的老本行是遊戲和社交起家,關係鏈中的核心是IP。對騰訊而言,沒有IP就沒有泛娛樂。


這個回合中,騰訊的招數可謂是笑傲江湖,從上游到下游循序漸進。從文學作品IP孵化開始,逐步轉為動漫、漫畫、網綜、電視劇、電影、遊戲,然後再借助自己的視頻和直播平臺進行分發,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商業閉環。


阿里的大文娛則是以“圈地”起家,曾經擴充領土的核心訴求都是為自己的淘寶的平臺提供流量導入,靠內容分發和銷售衍生品為生。


比如阿里的幾個手下,UC,優土,高德,豌豆莢,微博都是這樣的思路。直白點說,一開始馬雲入局大文娛,純粹是為了淘寶引流和服務,似乎沒考慮到打造一個完整獨立的娛樂江湖。


但現在情況有所改變。當娛樂的山頭越來越高,年輕人消費的意願也越來越強時,阿里終於開始發力。但回顧這幾年,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江湖大佬VS心懷宇宙,馬雲和馬化騰,恩怨幾時休?


原因呢?


首先,阿里確實不靠著泛娛樂吃飯,但騰訊則不然。從財報看,前幾年的遊戲收入佔了騰訊總營收的半壁江山,不拼不行,雖然從2019年Q4財報看,遊戲營收佔比已經縮小,但遊戲業務依然佔騰訊收入的最大比。阿里則顯然沒有這個壓力。


江湖大佬VS心懷宇宙,馬雲和馬化騰,恩怨幾時休?


過去五年,阿里大文娛輪換了三任總裁、十位核心高管,更換了三次戰略思路,一個季度就能燒掉64億元人民幣。職業經理人、阿里元老、新生代干將來了又走,每個都揚言永不放棄,永遠都在試錯,但這條路顯然是在躑躅前行。


如今,就連阿里的得意門生優酷,都硬生生從大哥逐漸敗給曾經的兩個小弟(愛騰)。不溫不火的自制綜藝、引不來大熱的IP電視劇,原本做內容的優酷一度淪落為導流的渠道,想必,優酷內部也是窩火。


最近天天上熱搜的《青春有你2》,更是讓愛奇藝小弟搶足了風頭。沒有了話題和熱度,這讓老大哥優酷的面子往哪擱?畢竟也曾是視頻網站的鼻祖,自己的積累多年的粉絲會怎麼想?


再看音樂領域。2018年騰訊音樂掛牌紐交所,成為互聯網音樂第一股,佔據了國內超過80%的音樂版權,曲庫量超2000萬,而彼時位居第二名的網易雲音樂(阿里7億投資),則被狠狠甩在身後。


不過最近有消息,阿里近期正在秘密接觸包括太合、滾石等在內的音樂版權巨頭,商談收購事宜。


其實,阿里在音樂領域,也曾風光過。


曾經,阿里與三大唱片公司合作,蝦米APP擁有了滾石音樂、相信音樂、寰亞唱片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華語樂壇如SHE、劉德華、劉若英等一眾歌手也都前來支持。


在版權方面,蝦米並不輸給那時還是對手的網易雲,口碑也還不錯。但在2019年,當音樂業務被移出阿里大文娛,歸入創新業務事業群后,地位瞬間就降低了不少。


至於遊戲部分則不必細說——王者榮耀在大年三十當天,流水就有誇張的20億左右,馬化騰各大遊戲IP版權更是拿到手軟。


在這一環節,從佈局上與實際效果來看,騰訊可以說是取得了完勝。


但從盈利效果來說,阿里的大文娛也並非一無是處。


2019年四個季度,阿里大文娛的總收入都在穩步增長,虧損在逐漸收窄。反觀騰訊,除了遊戲業務最賺錢外,影視娛樂都處於一種燒錢的狀態。


這麼對比看,阿里在大文娛上雖穩健,但還是敗給了騰訊。


第四招:社交


時勢造英雄,也許是馬雲的禱告太虔誠,誰也沒想到,在這場疫情中,阿里終於在社交之戰中看到一點希望了。


這麼多年,支付寶一直眼紅於微信在社交上的成就,也嫉妒微信迅速靠龐大的用戶基數建立起超級流量。但細數兩人的在社交領域的恩怨,還得10年前說起了。


以往,一直是馬雲在折騰,馬化騰就一直苦修內功。但在社交領域,阿里卻似乎後知後覺,慢了半拍。


一開始,馬雲也沒把微信太當回事,以為淘寶已經是個成熟的軟件了,該學會自己社交了。所以他一直把心思放在扶持旺旺上,這時起步並不算晚。


但也許是他太自信了,阿里後來又陸續扶持的幾個小弟似乎都千篇一律——千牛、旺信,這些工具更像是買賣雙方的通訊工具,而非日常社交工具,這場好形勢終究是沒趕上。


2013年,阿里成立網絡通訊事業部。9月23日,“來往”正式上線,這個APP成為阿里正式發佈的移動好友互動平臺。


為了推廣“來往”,馬雲請了好多圈內的明星好友助陣,廣告鋪天蓋地。然而經過不到半年的嘗試,“來往”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既然搞新的不行,那回到支付寶上來。2016年,在主導強勢社交的CEO樊治銘的帶領下,支付寶上線“圈子”功能,力圖利用強大的用戶群體構成一個社交圈。


但是,老馬搞社交是真不專業,又或者自己確實花的心思太少,如此有情商的一個人做社交卻用了一個奇怪的邏輯:


"只允許女性發帖"、"芝麻信用分達到750分以上才能評論" 。


這種極具暗示的規則,讓支付寶“校園日記”圈子中出現大量大尺度的交友照片,隨後引發了公眾們的集體吐槽。


這麼一鬧,阿里差點毀了自己的江湖聲譽和地位。


事情發生後,螞蟻金服的董事長彭蕾立即發佈了內部信予以回應,“錯了就是錯了,過去的這兩天,是我到支付寶七年以來,最難過的時刻。”。


隨後,馬雲發聲:"阿里巴巴珍貴的是改正錯誤的勇氣。支付寶,繼續努力。阿里人,學習反思和自查。"。


不過,也許反轉就要來了——樊治銘沒做起來的社交,卻讓“無招”陳航撿了便宜。


疫情之下,各大企業和學校都相繼推行“線上返工”和“雲上學”的政策,從而帶動了一大批線上辦公應用下載量急速增長。從2月5日開始,陳航的釘釘躍居蘋果AppStore排行榜第一,並連續霸榜30天以上,打破Appstore紀錄,成為霸榜時間最長的企業級應用。


江湖大佬VS心懷宇宙,馬雲和馬化騰,恩怨幾時休?


最初,釘釘的原始用戶都是企業員工,釘釘的打卡簽到等功能使其成為大部分企業的標配。


這也意味著,釘釘分擔了朋友圈的工作和業務關係,悄然間也搶走了微信一部分流量。可以說,釘釘是在微信的眼皮底下成長起來,如今卻走出了一條和微信截然不同的道路。


當然,釘釘作為一款工作類的輔助社交工作,自己本來圈地自萌,還沒成為現象級應用。但時局變化,因為這場疫情,釘釘陰差陽錯的開發了校園社交這一“新”大陸。


有人說, “人人網之後,校園社交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確實,很長一段時間,BAT三家以及字節跳動、美團等新興巨頭,都對看上去龐大的校園社交市場避之不及——費力又不討好,運營監控嚴格,關係轉化和引流更令人頭痛。


但在疫情期間,釘釘由於承載了網課播放功能而收穫了大批校園用戶,加上技術先進,程序穩定,在各大網課APP因流量過大而崩潰的時候,釘釘表現得十分優秀。


雖然前一陣的1星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但是善於求饒和自嘲的釘釘靈活的應對,反而成了一場成功的營銷,在疫情後期,釘釘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終於成功出圈了。


如今看來,釘釘的佈局還算穩,近日阿里趁熱打鐵,推出“Real 如我”,對標微信社交。或許,從小沉浸在互聯網環境裡的“95後”與“00後也許更能接收新事物,但是無論是釘釘還是real如我,未來的考驗還會更多。


兜兜轉轉一大圈,阿里一直想在社交上有所建樹,但無論如何努力都不是騰訊的對手,而這次釘釘的優越表現,也算沒有讓馬雲敗得一塌糊塗。


結尾


行文至此,不論馬雲或馬化騰,爬梳他們的商業思想,並沒有被條條框框與所束縛,一定要這麼應戰,或者一定要出這招。事實上,在創業後期,兩人均追求著一種“招無定式”的境界。


現實世界就是如此,不如武俠世界裡的浪漫和灑脫,而是充滿了溝壑、無奈,和各種各樣難以改變的困境,以及無法企及的夢想,但珍貴就珍貴在,任何人都不是靠運氣獲取的“寶物”取勝,而是一場日復一日艱苦的修行,混沌或是開悟,都在各場比拼中顯現。


在中國的互聯網江湖上,傳奇還會繼續發生,而這一切,或好或壞,也決定了中國互聯網接下來的20年。


雙馬二人勢均力敵,相愛相殺,這對既是一生的朋友更是一生的對手,未來關於他們的比拼,也一定會越來越精彩。


那麼,你更看好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