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怎麼做才能老有所依?怎麼樣老了才能有一份穩定可觀的收入?

渣渣輝1982


老有所依,當然就是結婚生子。有了子女老了就有依靠,有人照顧了。

老了有收入,方法好多,首先在沒老之前為自己買一份保險。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有固定的月工資,自己生活足矣,還有就是開個小店做點小生意也是不錯的。



我愛追劇—影視


人無運慮,必有近憂。就目前農村現狀。農民養老,必須早打算早準備。好多農村老人羨慕低保戶,因為低保戶每月國家給那麼幾百元,基本生活有保障。而自己養的兒子,好的一年給點,不好的一分也見不到,或許倒貼,老人感到被兒女掏空了,老年生活無保障,所以,在年輕時必須早做準備打算,不能全給兒女,兒女不論在城市農村,他們的需要滿足不了,是填不滿的。


閒人愚見


非常感謝提供回答這個問題的機會

1,獨生子女好,政府來養老。

2,成立合作社或者民間組織,從事三農相關的服務業。誠信經營,組織可以基業長青,養老就不成問題。

3,小規模立體農業綜合體,帶動文旅,例如:餐飲,民宿。自食其力,可以養老。

4,從事某一專業領域多賺錢,買高額保險養老。

5,創業真的很難嗎?實話實說,如果把創業當成一種事業,那真的不難;如果把創業當成一種謀生途徑,那也不是很難;但如果把創業當成一種投機,當成一種享受,當成一種炫耀,那是真的很難。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創業很難?只不過是沒有滿足自己無休止的慾望,僅此而已。

總之關於現階段的養老問題,是個社會問題,對於我們個體來說,國家~社會~個人結合起來,比較合適。當然個體不一樣,也不能一概而論,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提供參考,謝謝!





乾貨小餚精1931


農民要想,老有所依,有穩定的收入,必須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農村的醫社保。

農村的醫社保,主要是為農民量身製作。

國家為了關心農民,推出的醫社保。為了讓

老百姓看得起病,用的起藥,所推出的惠農

政策。

過去沒有醫社保的時候,小病用拖,大病吃

藥,這就是農民的真實狀況。

而現在有了醫社保的出現,小病看得起,大

病同樣看得起。因為有醫社保的支撐,他們

省去了很多的麻煩。

再說說社保,農村社保每年,繳納的100元

至1000元是為限,價格不同。當然老的時

候,所擁有的待遇就不同。交納的越多,到

時間拿的錢更多。這也是國家,為了減去農

民的後顧之憂,所出臺的惠農政策。

2.利用存款吃利息。

現在農村,也有許多有錢人。

有很多農民,用最土的辦法,存款吃利息。

雖然辦法很土,但也是一種方法。同時還有

另外一個作用。有了錢的情況下,子女對你

的看法也會有所改變。

你可以利用錢,培養子女。讓子女們多才多

藝。子女們有了出路。對父母贍養這一塊

兒,也是一種保障。難道還愁,老有所依,

有沒有穩定收入,這些問題嗎?

農民最好的選擇,就是醫社保。是實實在在

的老有所依。老了,還會有一份穩定的收

入。

以上兩個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各位朋友和網友,歡迎大家就以上問題,進

行評論,我在評論區靜候各位大神的光臨。


文清哥


農民這個弱勢群體想要老有所依真的很難,只有辛勤的勞動任勞任怨他她們從來不敢想自己老了以後有份可觀的收入,他她們把希望都寄託在了兒女身上,兒女有出息了做父母的也能跟著沾光,如果兒女過得平常父母也就不會抱有太大的希望只能平凡的過完這一生。


海龍為夢想啟航


農民種地可以養活自己基本生存賣糧食每年至少萬八千也夠農村生活。

或者出城打工,或者繳納農村社保一次性交齊然後60歲後領取國家退休金。

農民基本都有住房,所以人的基本生存需求還是吃飯。或者養兒防老至少保障吃飯。最好還是年輕存點錢。其實農民確實始終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活也確實比較沒有保障,不過希望農民還是至少餓不死。一輩子挺辛苦的。不過城裡人其實也是一輩子打工,白領藍領金領也都是打工也都是養家餬口,無非是生活質量也許高一些,享受的娛樂多一些罷了。人生基本需求都是滿足吃喝拉撒。


人物分析愛好者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是每個農民的美好願望。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否則國家也不用每年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扶貧了。

如果是從國家層面考慮的話,我想各級人大代表已經提出了足夠多的好建議,下面,我只從家庭方面或者說是從個人方面如何取解決這個問題。

我的父親65歲了,身體不好,有高血壓,這個年紀,不可能再從事辛苦地體力勞動了。一輩子子在農村生活慣了的父親又離不開農村。在農村,父親又閒不住,每天一有空就扛著鋤頭去刨地。我們怎麼勸說也沒用。每次,我們給父親生活費,他總是不肯要,我知道,他是考慮到我們在城裡生活,支出大,壓力大,不想再加大我們的負擔。

我一直想,父親閒不住,不讓他乾點什麼事不行的,能不能找到點什麼既可以讓父親有事情幹,又可以增加收入的。

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我想到了養殖蜜蜂。

首先,我家以前就經常有土蜂飛來,父親總是收來養,但沒有什麼技術,又不重視管理,每年割蜜並不多,當然,那時候也沒有想到要靠它來賺錢。

近年,土蜂蜜很受追捧,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購進了5箱蜜蜂,並且特意買了個智能手機讓父親刷抖音、火山小視頻去學習技術。第一年,父親割蜜兩次,一共割了50多斤,蜂蜜供不應求。第二年,蜜蜂發展到十多箱,還是供不應求,此時年收入已有2萬了。我的計劃是讓父親養到30箱,太多了的話管理起來工作量大,再有蜜源也不支持養太多蜜蜂。

自從養殖蜜蜂以來,父親的日子過得很充實,每天檢查蜂箱,觀察蜜蜂。

其實,農民要有一份穩定可觀的收入並不容易。我很慶幸找到了這麼一份輕鬆自在而父親又能樂在其中的事情讓父親幹。


雄蜂產蛋


對於農民來說只有地、還有年齡越大!!

農民老有所養最簡單方法是能讓地升值!在歲數大時(幹不動)不是把地包出去,只能一畝(大畝〉地得500元左右。集中耕種可解決地的升值問題,現在大型機器最怕地不集中、地塊小。解決地的集中耕種可增加到畝1000元以上收入。也就是解決了一部分農村養老的問題了!!!!

沒有收入何談養老!!

集中耕種很適合吉林省。

集體合作社


生活如此美好15004324777


“ 老來難,老來難,勸人莫把老人嫌。當初只嫌別人老,如今輪到我面前。 千般苦,萬般難,聽我從頭說一番。耳聾難與人說話,差七差八惹人嫌。 雀矇眼,似鰾沾,鼻淚常流擦不幹。人到面前看不準,常拿李四當張三。 年輕人,笑話咱,說我糊塗又裝憨。親朋老幼人人惱,兒孫媳婦個個嫌…… ”這是傳統曲目《老來難》裡的一段唱詞,形象說出了人到老年的困境,城裡老人生活條件好,有退休金有醫保,農民怎麼做才能老有所依?老了才能有一份穩定可觀的收入?

俗話說“手有餘錢心不慌”


,作為農村老人,每月可能就只有政府發的補貼:六十歲以上的所有農村老人每月可以享受國家財政的80元左右的日常生活補貼,超過80歲。每年增加100元生活補貼,很多老人都沒有繳納養老保險,這就提醒尚還在中年的農民朋友們,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省吃儉用、從牙縫裡省,也要把養老保險交上,哪怕交最低檔40%,交夠15年,到六十歲,月月能掙個8、900元,等老了,月月能領錢,基本生活能維持,不用伸手向兒女要錢,腰板子是不是直一點?

村裡的趙大爺,年輕時能幹極了,家裡養著牛羊、農閒的時候就去建築隊幹活,一天也能掙個100多元,冬天就四處趕集,賣些個農用品,張張羅羅,給三個兒子娶上媳婦,蓋上房子,那時候也意識不上交養老保險的事,趙大爺認為,把錢存到那去,每個月分著領,傻不傻,擱我自己手裡,想啥時候花就啥時候花!等到了75歲以後,啥活也幹不動了,年輕時受累身體攢下的毛病,也都發作出來了,天天零藥不斷,幾個孩子再來搜刮點,沒幾年,手裡的錢就抖摟沒了,子女也不給好臉色了,在三個兒子家輪流養,苦不堪言,老了老了,開始受氣了。

自己有能力掙錢的時候,一定要交上養老保險,你聽聽這名詞“養老保險”,心裡都踏實,現在的社會狀況是你有錢兒女都不樂意伺候你,何況你沒錢!要是經濟條件允許,就再買一份醫療保險,生病了有錢看,長大病了有錢治,指著兒女,他還有一家子人要養活,沒有閒錢給你治病,早給你拔管了!不能傻傻的把錢都花在兒女身上,為自己留好後路,這也是你為兒女減輕負擔,從哪裡省,都能省出個保險錢!這樣才能做到老有所依,依的不僅僅是兒女,還有自己規劃的保障!

養老保險月月發給你的都是生活費,怎麼樣老了有一份穩定又可觀的收入?

我的建議是從年輕時就開始存零存整取,或者買基金,這都是長遠投資,每個月存個200或者300元,零存整齊收益低,穩定無風險,基金收益高,有的存時間長了,還能翻番,有一定的風險,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從35歲開始買,到80歲,就是一筆數量可觀的巨資了,在有錢人眼裡,這可能都不算錢,對農民來說,足可以讓兒女臉上的笑容長久一點。

還可以栽樹,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這麼一個故事,有個人說了一個年輕的媳婦,為她栽了1000棵樹,女的問為什麼?他說,我肯定要走在你前面,有這1000棵樹,等你老了,就靠著這些樹來養活你自己。你也可以為自己這樣規劃。

自己做好養老規劃,不是說兒女不孝順,而是要減輕他們的負擔,誰也料不到自己年老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會在病床上熬過幾年,在年輕、自己有能力時,把這些都規劃好,老了不必坐吃山空,花一分錢都得伸手和兒女要;爭取老了以後,能做到兒女滿意、自己舒心,這樣最理想了!



你贊同我的想法嗎?歡迎討論!


靜雲的小院生活


今天我們尚且不論大同社會實現的可能性,但可見關於養老一詞是古往今來都被強調的重要社會問題。近年來,關於“子女不贍養老人逃避責任、孤寡老人病死屋內多日無人只曉”的報道已經屢見不鮮。每每看見這樣的新聞,我們不禁扼腕嘆息,久久不能平靜,然而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我們可以做的似乎除了隔著屏幕寫下憤怒的文字聲討正義,就只能發自心裡默默的哀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