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疫情當前,近日首都文明辦聯合北京市衛健委發出倡議,建議大家分餐進食,使用公筷、公勺。中國人喜歡圍桌聚餐、同盤而食,這種進餐方式可以分享更多的菜餚,也便於營造出隆重熱烈的氛圍,但同時也會帶來易於傳播疾病的風險。其實這種合餐的傳統也就只有一千年的歷史,而之前的幾千年裡我們一直實行的是分餐制。

在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食物匱乏,所有食物歸人們共有,便如《尉繚子》中描述的“天下為一家,而無私織私耕,共寒其寒,共飢其飢。”人們將食物平分後,各自進餐,這就是原始的分餐制。

先秦時期,完整而嚴格的禮樂制度直接指導著人們的行為,飲食的禮儀尤為重要,《禮記》中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的說法。這種禮制通過用食物及用具的差別來體現不同的等級,採用分餐制更便於這些規範的實施。那時人們的就餐方式是跪坐在席子上,每人面前擺放一張低矮的食案盛放餐具及食物。席子下面還會鋪上筵,筵和席都是坐具,鄭玄對《周禮》的註疏中說“鋪陳曰筵,藉之曰席。”二者的區別是筵大席小,筵下席上,後來筵席就成了宴會的代稱。孔子曰“席不正不坐”,吃飯的時候,人們要規規矩矩的坐在席子上,吃自己面前的食物,這不就是典型的分餐制嘛。

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史記》記載戰國時期的孟嘗君喜歡廣招門客。有一天晚上他招待門客吃飯,正好有個人把燈光擋住了。一位門客因此以為自己與孟嘗君吃的飯不一樣,就要起身離去。孟嘗君親自把飯菜給門客看,證明大家吃的都是一樣的,那位門客見了羞愧難當,自刎而死。這個故事正說明那時實行的是分餐制。

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漢代依然實行的是分餐制,著名的鴻門宴上,項王、項伯東向坐,范增南向坐,劉邦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種分餐制的場景在漢代的壁畫、畫像磚中均有所體現。如在河南新密市打虎亭漢墓出土的,描繪宴會場面的壁畫中,人們席地而坐,每人面前都擺放著一張食案就餐。這種食案一般為漆木製,或園或方,類似盤子大小,顏師古《急就篇》注有“無足曰盤,有足曰案,所以陳舉食也”。成語舉案齊眉說的就是梁鴻的妻子孟光每到吃飯時候,都把食案舉到眉毛處以示對丈夫的尊敬。如果那時用的不是分餐的食案而是合餐的餐桌,恐怕一個女子很難舉到齊眉高吧。

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建立政權,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也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較大變革,其中就包括用餐方式的轉變。首先是用餐傢俱的改變,更為舒適的方凳、胡床、椅子等高足坐具逐漸取代了鋪在地上的席子。其次,頻繁的戰亂也使得傳統的禮制制度受到衝擊,“席不正不坐”的要求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敦煌285 窟西魏時期的壁畫繪有我國最早的靠背椅子圖形,椅子上的仙人還用著慣常的蹲跪姿式,雙足並沒有垂到地面上,說明那時的高足坐具才使用不久或還不普遍。這一時期的就餐方式仍以分餐製為主。據《陳書》記載,國子監祭酒徐孝克每次參加宴會都不怎麼吃東西,但坐席前的食物卻總是減少很多。陳宣帝一調查才知道,他是偷偷把好吃的帶回家給母親吃了。《世說新語》記載,顧榮有一次參加宴會,看到端烤肉的人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因輟己施焉”,就把自己的那份給了他。這都說明當時還是分餐制。

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太平廣記》中有個故事,講的是西晉的劉道真有一天吃飯的時候,看到一位老婦領著兩個孩子從門前走過,都穿青色衣裳,就隨口說了句“青羊引雙羔”嘲笑人家。老婦人見劉道真正與別人共用一個盤子吃飯,就回了一句“兩豬共一槽”,說得劉道真無言以對。可見當時雖然也有共餐的現象,但是有失體面的行為。

唐代各種高足坐具已非常流行,更舒服的垂足坐也取代跪坐成為標準姿勢,中國人已經基本上拋棄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終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變。這時再用低矮的几案吃飯就非常不方面了,因而高足的餐桌應運而生,稱為食床。這一時期的壁畫中出現了很多使用高桌高椅進餐的場景,如敦煌473窟壁畫中,就描繪了九個人坐在長方形餐桌兩側就餐的場景。

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雖然坐在了一張桌子上,但唐代的這種進餐方式與我們現在的合餐制有很大的不同,有學者稱之為會食。賓客共同坐在一個食床旁進食,但主要的菜餚和食物是由廚師或僕人“按需分配”的。只有如餅類等主食或羹湯類食物才合餐,放在食床上或食床旁,由進食者或僕人、庖廚添加。這種會食的方式,與現在西方的分餐制較為接近。

唐代在朝參日,朝廷會在退朝後再朝堂外廊招待大臣們一頓飯,稱為“廊下食”,一些衙門也會設立類似於現在機關食堂的“公廚”。廊下食和公廚對於食物的供應都按照官員的品級有嚴格的規範,所以只能採用會食的方式。《因話錄》記載,貞元初年,由於洛陽的物價太高,河南府兵曹庚倬總是把公廚中自己那份工作餐打包帶給寡姐吃,同事們知道後“鹹嘉嘆”。

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分餐制向會食制的轉變也有一個過渡的過程,有時還會有遵循古制,並非圍坐進餐的例子出現。如《唐摭言》記載,有一次楊嗣覆在家裡設宴,請父親坐在正寢,自己“領諸生翊坐於兩序”,顯然不是圍坐而食。五代時期的《韓熙載夜宴圖》中,韓熙載及其他幾位貴族子弟面前都擺著幾張小桌子,反應了當時分餐的習慣依然存在。

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宋代是我國古代經濟發展的繁榮時期,同時也是飲食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當時的城市中食肆發達,酒樓林立,各色菜品極為豐富。人們樂於圍坐在一起吃飯,以便能夠享受到更多種的美食。《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代開封城內人家如要辦酒宴,根本不需自己動手,一切桌椅陳設、餐具器皿、廚師夥計都可以租賃或僱傭。以至於“托盤,下請書,安排坐次,尊前執事,歌說勸酒”都有專人負責,稱為白席人,類似於現在宴會上的司儀。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描述,如果貴賓動筷子吃了某樣菜餚,白席人便高唱一聲某人吃了什麼,請眾客同吃。這說明那時的宴會已經是合餐制了。南宋朱弁的《曲洧舊聞》記載王安石吃東西的時候,無論怎麼擺放,都只吃眼前最近的那盤菜,對其他的菜都不聞不問,說明也是合餐制。

在一些重要的宴會場合,如宮廷宴會上,還會採用分餐制。像皇帝過生日的聖節大宴上,百官要按品級就坐,期間皇帝要行酒九輪,每輪大臣們都要起立飲酒,之後上一次菜,中間還穿插著樂舞表演。這種宴會只能採用分餐的方式舉行。

到了明清時期,國人就以合餐為主了,大家逐漸習慣於圍坐在一張桌子周圍吃飯。但這也不完全絕對,曾於明朝末年遊歷中國的葡萄牙傳教士曾德昭在《大中國志》中寫到,中國人喜歡“用餐桌的數量去顯示宴會的盛大。一般是一桌坐四人,或一桌兩人。但對於大人物來說,他們安排一人一張桌子,有時兩張,一張供吃飯用,另一張用來擺杯盤。”自己佔一張或兩張桌子一定不是合餐。《紅樓夢》第四十回寫“史太君兩宴大觀園”,第二次宴會時,“上面二榻四幾,是賈母、薛姨媽,下面一椅兩幾,是王夫人的,餘者都是一椅一幾。”就採用的是分餐制。所以我們現在也不必拘泥於所謂合餐的傳統。

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即便是合餐,也可以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防止交叉汙染。《紅樓夢》中描述,林黛玉進賈府第一次吃飯時,李紈和王熙鳳二人就“立於案旁佈讓”,為別人佈菜自然得用公筷、公勺。據考證,最早使用公筷、公勺的是宋高宗趙構。明代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中記載,宋高宗“每進膳必置匙箸兩副”,他用餐的時候一定要準備兩副筷子和勺子。吃飯之前“擇取欲食者以別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盡。”“飯則以別匙減而後食。”吳皇后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他回答說“不欲以殘食與宮人食也。”這裡所說的別箸和別匙就是最早的公筷和公勺了。

中國古代究竟是分餐還是合餐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