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天貓行業,只有top玩家賺錢,中小賣家就沒有出路嗎?

隨著電商行業不斷的發展,對實體行業的衝擊也越發的強烈。前幾年,實體商家對實體一片蕭條的景象感到惋惜,而如今,大批的電商賣家哀聲一片,天貓尤為明顯。當然不少的大型賣家依舊輝煌,而中小賣家卻寸步難行。

因此很多中小賣家表示,難道現在做天貓只有團隊可以賺錢,個人玩家就沒有任何出路嗎?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原因在於現在打開購物APP,隨便搜索一件產品,大賣家永遠靠前,中小賣家翻好幾頁還找不到。

現在的天貓行業,只有top玩家賺錢,中小賣家就沒有出路嗎?


還有人表示,現在做天貓,就是拼誰砸的錢多,有錢才有資格活下去。的確,現在的傳統電商行業出現兩極分化的場景,賺錢的只會越賺越多,賠錢的越做賠越多,那麼現在的中小賣家真的就沒有出路了嗎?

答案當然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並不是只有傳統電商一條路可走,先來看看本人自己做的店,一個月營業額情況

現在的天貓行業,只有top玩家賺錢,中小賣家就沒有出路嗎?


買店、找貨源、租賃場地囤貨、人員配備、店鋪運營需要花費的費用,這是做一家天貓店所必要的投資,可以說沒有100w是真的運營不起來。

所以需要換個思路,買店這是硬性投資,起碼30w,貨源可以從其它電商平臺去採集,把別人的優質產品搬過來,優化一下,放自己店鋪去展示,加價出售,那麼囤貨的倉庫也不再需要,更不需要進行裝修、美工等,這樣一個人就可以運營店鋪,人員配備也省了出來,剩下就是運營,也是開銷最大的地方,做推廣、補單等等。

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要做推廣,補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量,沒有流量就沒有轉化,就沒利潤可言,有了流量才能談賺錢,很現實,所以很多商家會選擇開車,然而結果就是,無論怎麼開,店鋪也上不去,最後賠本賺吆喝,選擇放棄。

天貓平臺分配流量也是有原理的,會根據人群標籤進行分配,凡是貼有精準標籤的用戶,會優先導入相關店鋪,所以花大價錢燒車就是為了能更好的展示在這些精準用戶面前,於是A燒1000,B就燒2000.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點,那就是沒有貼標籤的用戶,俗稱泛粉,沒有人在意這些流量,而這些流量卻成為了中小賣家彎道超車的關鍵。

現在的天貓行業,只有top玩家賺錢,中小賣家就沒有出路嗎?


上文提到,不再進貨,全網採集優質產品上傳到自己店鋪加價出售,這樣一來便可以批量採集,使得店鋪產品數量在幾千甚至是幾萬,因為不燒車,也不去補單,店鋪信譽會比較低,且動態評分低,於是平臺會優先把這些泛粉導入到這種店鋪中進行過濾,貼標籤,而這些用戶跳失率比較高,所以只能通過產品的數量去提高轉化。

即使用戶跳失率很高,但總有一款產品符合需求,進而促成轉化,畢竟在電商這個地方,流量為王,所以前期憑藉泛粉,提高店鋪的營業額以及權重,等店鋪起來之後,再考慮進貨,做推廣,這時候便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會有很多人認為這不是欺騙消費者嗎?但是請記住,做生意永遠都是低價進高價出,況且無商不奸、無奸不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