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今年註定是載入餐飲業史冊的一年。因為一場疫情,讓全球餐飲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當下,國內餐飲業逐漸在恢復,可海外餐飲人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前兩天,英國民眾排隊吃“最後一頓麥當勞”的新聞上了熱搜。原因是受疫情影響,麥當勞宣佈無限期關閉英國和愛爾蘭地區的所有門店,再不去吃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吃到了。

據紅餐網(ID: hongcan18)瞭解,隨著疫情在海外的爆發和擴散,全球各地的餐飲人正經歷著國內餐飲人剛剛經歷過的噩夢:大量餐企被限制營業,復業時間未定;客流大幅下滑,損失慘重;由於關店、裁員等舉措,大批餐飲人面臨失業……

01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各國餐飲都在經歷黑暗時刻

疫情陰影下,全球餐飲業現狀如何?

近日,紅餐網(ID: hongcan18)收集了大量資料,發現現實簡直慘不忍睹: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危機;韓國首爾,不到一個月就有1600多家餐廳倒閉;意大利“封禁”了全國所有餐廳,餐飲人聯名上書請求政府保障……

美國

3個月或損失2250億,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

疫情爆發後,美國有9個州相繼發佈了對餐飲業的限制令,要求餐館、酒吧縮短營業時間,控制客流量,或直接關門停止堂食服務,只提供外賣和上門取餐的服務。星巴克、麥當勞等主要連鎖餐廳都關閉了店內用餐區,只提供外賣和外帶服務。

據美國餐飲業組織——全美餐飲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透露,疫情對美國餐飲業造成重創,未來三個月餐飲業可能損失2250億美元銷售額,相當於2020年預期年銷售額的四分之一,預計約700萬個相關工作崗位會被裁減。

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此前,馬里蘭州的一名中餐館經理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發佈堂食禁令前,餐廳客流已經跌到平時的20%以下,如今政府宣佈無限期關閉堂食,只允許外賣,餐廳儘量做外賣維持經營,維持不了的話就只能閉店。

老闆不好過,員工也人人自危。接受採訪的餐館服務員普遍十分焦慮,擔心餐館關門就沒有了工作。

美國知名電視主廚David Chang也親自向紐約州政府喊話:“餐廳們太小了,沒辦法撐下去,政府請快點作出行動。”除了 David Chang,大批紐約餐飲業者也在呼籲紐約政府能夠協助餐廳減稅,以度過餐飲業寒冬。

加拿大

禁止堂食,違者關店或罰款2.5萬加元/天

3月17日起,加拿大卑詩省、阿爾伯塔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等地政府陸續宣佈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併發布了和餐飲相關的法令。

其中,安大略省宣佈在緊急狀態生效期間即3月31日前,禁止聚會,關閉所有餐廳和酒吧,能提供外送服務的餐廳可以繼續送外賣業務。不遵守規定的餐企,將被警方強制關閉,此外,還可能被處於罰款。比如,多倫多市政府就明令稱,如果有餐廳酒吧違反規定開門營業,將收到最高每天2.5萬加元的罰單。

魁北克省的禁令更嚴格,5月1日起,餐館必須關閉餐廳內服務,但可以提供外賣服務。

溫哥華市中心一家連鎖餐廳的大堂經理謝地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溫哥華的餐飲業元氣大傷,當地餐廳的客流量普遍減少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由於沒有客人,很多小餐廳負擔不起人力成本和房租,發不出薪水,正面臨停業或倒閉。加拿大中餐酒店協會相關人員表示,當地形勢嚴峻,餐飲業已經爆發關店潮。

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加拿大爆發關店潮

​▼ 意大利

全國餐廳禁止營業,餐飲人聯合上書求助

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最令人揪心。截至今日,這個總人口和湖北接近的國家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湖北,受災情況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在這樣的環境下,意大利餐飲業的經營形勢也更加嚴峻。3月9日,意大利政府頒佈法令,要求餐廳和酒吧只能在早上6點至下午6點之間營業,且必須滿足客人與客人之間、服務人員與客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

由於服務的特殊性,能做到這個條件的餐廳並不多,加上大部分餐廳已經生意蕭條,很多餐廳在該法令頒佈後便直接選擇了關店停業。其中,僅佛羅倫薩一個地區就有超300家餐館主動閉店。

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冷清的意大利街道

3月11日,意大利政府進一步宣佈,在3月25日之前,全國所有餐廳、酒吧、咖啡店一律禁止營業。

在越來越嚴格的堂食禁令下,包括米其林餐廳在內的眾多餐廳也和國內餐廳一樣,不得不開始做外送外賣求生存,但效果也和國內一樣,普遍不如人意。

前不久,超百名米蘭餐飲人聯合在一起,成立了“負責任的米蘭餐飲人”群組,向政府上書請求保障。他們向政府表示,目前環境對餐飲業的影響太大,可能導致餐廳關門、員工失業等一系列問題,希望政府能感受到餐飲人的擔憂,並提供幫助。

英國

全國餐廳酒店強制關門,政府發80%工資

3月20日,英國政府史無前例地宣佈關閉全英國所有的酒吧、餐廳、咖啡館等營業場所,只允許保留外賣店,以保障疫情期間的食物供給。

對於被強制關門歇業的餐廳,政府將為其員工們支付80%的薪水,金額高達每人每月2500英鎊,以扶持餐飲業共同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該條令發佈後,連國際連鎖巨頭麥當勞都宣佈無限期關閉英國和愛爾蘭地區的所有餐廳。根據麥當勞英國和愛爾蘭首席執行官保羅·龐羅伊的發言,關店的原因是外賣和駕入式的餐廳經營由於人們保持社交距離正變得越來越困難。

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麥當勞宣佈無限期關閉英國和愛爾蘭地區門店

除麥當勞外,賽百味、星巴克、Supermacs、Krispy Kreme等也宣佈將關閉英國和愛爾蘭地區的所有門店。國際連鎖巨頭尚且如此,廣大普通餐飲店的處境更不用說了。

韓國

餐飲雪上加霜,3月份上中旬約1600家餐廳倒閉

近兩年,由於國內經濟持續低迷,韓國整體餐飲行業已經很不景氣了。疫情爆發後,更是摧枯拉朽,直接加速了一批餐廳的死亡。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首爾市政府旗下數據平臺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1-20日期間,首爾市就有1600家餐廳、咖啡廳等餐飲店鋪關門大吉,較2019年同期增加9%。

關門的1600家餐廳包括274家韓餐廳、83家炸雞店和啤酒館、73家經營意麵等西式便餐的店鋪、62家麵館、41家日料和生魚片店、21家中餐廳、108家咖啡廳、20家便利店、9家酒吧、55家在休息區經營熱狗和關東煮的小賣鋪,以及酒店自助餐廳、冰淇淋店、東南亞餐廳等854家各類型的餐廳。

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昔日熱鬧的韓國美食街

報道稱,當中還有114家是2008年以前開業的“老店”,這批老店曾經熬過了全球金融危機、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內需低迷的重重難關,卻沒有扛過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令人唏噓。

韓國中餐協會會長呂敬來告訴紅餐網(ID: hongcan18),韓國餐飲受疫情打擊嚴重,估計4月份還會有一批餐廳倒閉。“韓國餐廳數量原本就已經供大於求,疫情過後,一批沒有競爭力的餐廳難逃一死。”

日本

近九成餐企銷售額下滑, 口罩消毒液等用品缺乏

受疫情影響,日本餐飲企業也普遍面臨著營業收入下滑、防疫物資缺乏、資金週轉困難等現實難題。

3月18日,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民間信用調查公司“東京商工調查”3月上旬對全日本餐飲關聯企業進行了一項緊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88%)餐飲企業2月的銷售額和進店消費人數雙雙減少。

在“2月份與去年同期營業收入對比”這個問題上,34%的受訪企業表示“減少了1成左右”,24%的企業表示“減少了1-2成”,11%的企業表示“減少了2-3成”,15%的企業表示“減少了3成以上”。

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除此之外,有49%的餐企表示“口罩、消毒液等消毒衛生用品的供貨得不到保證”;26%的餐企表示“為防控疫情,營業天數減少了”。

“東京商工調查”信息部負責人原田三寬直言,受外國遊客減少、國內消費者減少外出就餐的雙重影響,2月份日本餐飲業已經受到嚴重衝擊, 3月份以後的銷售額會進一步大幅下降,甚至有的企業會被逼得破產。

02

4大影響不可忽視!

全球餐飲危機將引發連鎖反應

針對未來全球各國餐飲現狀可能引發的一連串連鎖反應,紅餐網(ID: hongcan18)也採訪了多位資深餐飲人士,他們認為,這次全球性的餐飲危機可能會造成4個方面的影響:

01 經濟下滑無懸念,全球餐飲將受持續衝擊

全國政協常委裘援平評估,世界經濟原本就呈現低增長趨勢,疫情作亂更是雪上加霜。考慮到疫情全球流行短期內或難控制,導致經濟社會活動受限,處於停滯、半停滯或放緩狀態,供給端和需求端雙雙縮減,接下來世界經濟增長率明顯下滑已經毫無懸念。

經濟下滑,消費需求的低迷,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旅遊、酒店、交通等服務行業。對此,一位資深餐飲人士表示,樂觀估計,如果疫情短期內(上半年)能得到基本控制,餐飲業有望在6月後迎來複蘇反彈;如果情況悲觀,全球疫情長時間(7個月到一年)流行,那餐飲業短期內將受到持續衝擊。

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不過,儘管疫情確實會衝擊全球餐飲經濟的發展,但長遠來看,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餐飲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原因正如干淨麼創始人劉鵬所說,民以食為天,餐飲作為剛需民生產業,在消費領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會因為疫情衝擊而發生改變。

02 食材價格波動明顯,尤其是進出口食材

受全球疫情以及疫情引發的各種政策影響,餐飲上游的食材供應鏈也會產生較大的波動,部分受影響較大的食材比如海產品以及其他進出口食材,可能會出現價格上漲、斷供等現象,值得餐企關注。

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海產品為例,受制於各國防疫措施限制,全球綜合物流系統和跨境通道受阻,海產品的進出口供應也受到較大沖擊。

以美國為例,中國的來/進料加工出口至美國主要是狹鱈、真鱈和三文魚,且大部分是銷往餐飲業的產品。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鯰魚分會會長張波濤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如果國際疫情短期內無法控制,將直接影響狹鱈等大宗海產品的遠洋捕撈,進而波及狹鱈的加工以及出口到美國的價格。

對此,一位資深餐飲人表示,餐企要特別關注與自身經營相關的食材供應鏈情況,隨時更新信息,調整經營策略。

03 中餐出海受限,餐企海外擴張計劃或擱置

近兩年,國內餐飲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發展空間越來越小,不少餐飲企業將目光瞄向了“開發不足”的海外市場,加之“一帶一路”的倡議,“中餐出海”再度掀起了一波熱潮。

美國700萬餐飲人面臨失業!疫情下全球餐飲告急

繼海底撈、眉州東坡、大董、慶豐包子鋪等走出國門後,奈雪的茶、喜茶、外婆家、大龍燚等也先後在海外落地了門店,並且都在醞釀進一步的海外擴張計劃。

有餐飲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各地的形勢也將影響火熱的中餐出海現象。“2020年中餐出海將受到一定影響,在海外市場環境不明朗的當下,部分品牌出於謹慎考慮,會暫時擱置或放緩海外擴張的計劃。”

04 遊客銳減,特色餐飲、旅遊餐飲等更受打擊

疫情影響人們的出遊意願,對全球旅遊業也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一些和旅遊業關聯比較密切的特色餐飲、旅遊餐飲甚至高端餐飲也將因遊客減少,而受到進一步衝擊。

以國內為例,《旅遊酒店及餐飲Q1將受疫情明顯影響》顯示,第一季度國內旅遊已經處於基本停滯狀態,出境遊也出現明顯下滑。受遊客減少的影響,重慶、成都等旅遊網紅城市的餐飲店收入普遍下滑。

小結

雖然疫情對全球餐飲的衝擊在所難免,但看看眼下,他國餐飲業正在經歷前段時間我們經歷的噩夢,而我們已經從劫難中走出,逐步走向復甦,我們更加有理由相信,冬天終將過去,春天必會到來,餐飲業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光明。

單從國內來看,隨著疫情的基本控制,餐飲業復甦的訊號已經越來越強烈。(點擊閱讀:快了!國家部委和各地頻頻出政策,餐飲復甦全面加速!)雖然經營形勢仍然嚴峻,但在政府各種利好政策的激勵下,大批餐廳已經有序推進復工,廣州、重慶、成都、南寧等地的餐飲店更是已經重現排隊現象,令人振奮。

因此,儘管疫情在全球的影響深遠,各位餐飲人也不要太過悲觀,堅定信心,打贏這場復甦戰,我們已經扛過了風暴中心,再往前就是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