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戴紅麝串為什麼要羞?原來這玩意的妙處,比肚兜還讓人臉紅

賈府裡的年輕女性,無論主子姑娘還是奴才丫頭,無論嫁做人婦抑或待字閨中,都是喜愛塗脂抹粉,描紅畫眉的。

故自幼在女兒堆裡廝混的賈寶玉,都學會了調脂弄粉,所以平兒理妝一回,賈寶玉一旁對各種脂粉原料、製作過程、使用方法及效果瞭如指掌。

薛寶釵戴紅麝串為什麼要羞?原來這玩意的妙處,比肚兜還讓人臉紅

不過凡事沒有絕對,譬如李紈,尤氏在其屋裡梳洗時,只能用小丫頭的脂粉,當然因為李紈是寡婦的緣故。

而除了李紈,還有一位女子,雖是青春少女但不愛花粉,不喜富麗閒妝,那就是富商之女薛寶釵。

薛寶釵的不愛花粉,在第七回初有提及。

薛姨媽要將十二隻宮花送與賈府眾姑娘,王夫人卻讓她留給寶釵戴,薛姨媽道:“姨娘不知道,寶丫頭古怪著呢,他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

雖口中說的古怪,但語氣中難掩得意,似乎因為寶釵老成和與眾不同而感到驕傲。

再有一次,便是賈母攜劉姥姥逛大觀園,至蘅蕪苑時,賈母見其屋內擺設一應俱無,衾褥帳幔極其樸素。

便搖頭稱“太素淨,使不得”,要鳳姐給薛寶釵幾件玩器,薛姨媽一旁道:“她在家也不愛弄這些東西的”。

薛寶釵戴紅麝串為什麼要羞?原來這玩意的妙處,比肚兜還讓人臉紅

質樸無華,衣不重彩,這就是薛寶釵常在眾人面前展示的形象。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元妃賞下紅豔豔的紅麝串時,薛寶釵不假思索就戴上了,這不免讓人訝異。

第二十八回,元春給榮府眾人賜端午禮物,意味深長的是,同為榮府親戚,林黛玉的禮物與賈府三春一致,而薛寶釵卻和賈寶玉為同一份,區別於眾人,且看他們拿到了什麼?

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

相對於黛玉和三春“只單

薛寶釵戴紅麝串為什麼要羞?原來這玩意的妙處,比肚兜還讓人臉紅

有扇子同數珠兒”,這些禮物孰薄孰重一目瞭然了。

正因此,賈寶玉在聽聞這消息後,連發疑問,稱是否弄錯了,畢竟在賈寶玉看來,該是林妹妹和自己一樣禮物才對。

這說明賈寶玉都嗅出了這次賜禮中的意義非同一般,那就是元妃通過這次賜禮表達她在釵黛之間的選擇意見呢。

後知後覺如賈寶玉,都能嗅出這種意思,敏感如黛玉又豈會不知?而聰敏多思的薛寶釵自不必說,當是知道這個信息便知道了元春的意思。文中寫道:

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昨兒見元春所賜的東西,獨他與寶玉一樣,心裡越發沒意思起來。

作者真是個不正經的機靈鬼,這裡分明說到薛寶釵“總遠著寶玉”,可事實卻是薛寶釵三天兩頭往怡紅院跑,就連大中午表弟睡著了也坐在人家床邊繡肚兜,以至丫頭晴雯都反感,罵其“有事沒事都來坐著,叫人三更半夜不得睡覺”,作者這說反話的水平真是夠夠的了。

薛寶釵戴紅麝串為什麼要羞?原來這玩意的妙處,比肚兜還讓人臉紅


而更打臉的是,薛寶釵在知道元春的意思後,還戴上了和賈寶玉僅有的紅麝串,不僅戴上了,還從大觀園東北角的蘅蕪苑至榮府內王夫人處、賈母處招搖了個遍。

最明顯的原因,是因為紅麝串乃元妃獨獨賞給她和寶玉的,眾人都心知肚明元妃何意,但薛寶釵仍戴在手上,可見其對“金玉良緣”念茲在茲,現在面對著自己的擇偶目標,薛寶釵難免做賊心虛,當然會“羞”。

薛寶釵戴紅麝串為什麼要羞?原來這玩意的妙處,比肚兜還讓人臉紅


至於最後一個原因,就很隱秘了,秘密就在紅麝串這玩意兒裡。

紅麝串主要成分是雄麝的臍香,是雄麝在求偶時,為了吸引異性而併發出來的分泌物,香氣宜人。醫術中有記載,麝香因為性子走竄,具有活血散瘀、催胎的作用。

而除此之外,麝香亦有怡情的作用,因此在諸多詩詞典籍中,麝香多與風月有關。譬如《鶯鶯傳》中,元稹寫道男女私情時的“衣香猶染麝,枕膩尚殘紅”。嗯,畫面之曖昧旖旎難以想象。

更有五代詞人歐陽炯的《浣溪沙.相見休言有淚珠》中有云:“蘭麝細香聞喘息,綺羅纖縷見肌膚,此時還恨薄情無?”嗯,畫面很美好,也足夠露骨。

正因此,舊時大戶人家的姑娘們看到麝香都會面紅耳赤,手心冒汗。而元妃之所以單獨賜給未婚的寶釵和賈寶玉紅麝串,很明顯是將他們當成了小兩口,這不是連芙蓉簟這種床上用品都一起給了?這架勢就是送結婚禮物嘛。


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謝謝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