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筆談:紫杉醇家族


藥師筆談:紫杉醇家族

郭宏舉 才可新,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藥劑科

3月25日下午,國家藥監局發佈公告,宣佈暫停進口、銷售和使用新基生產的原研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俗稱白蛋白紫杉醇。

紫杉醇屬於較早成功地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抗癌藥物,其抗癌譜廣,對多種腫瘤均顯示了良好療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腫瘤藥。紫杉醇的特點是水溶性差,所以科學家做了很多改良,採用了蓖麻油、脂質體、白蛋白等各種不同的賦形劑,目的就是希望改善其水溶性差的弱勢。

目前臨床使用的紫杉醇類藥物主要包括紫杉醇注射液及其不同劑型藥物(溶劑型紫杉醇、紫杉醇脂質體和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和多烯紫杉醇(紫杉醇半合成衍生物)兩類,其作用機制是相同的,簡單說就是抑制微管蛋白,進而有效阻止癌細胞的增殖,起到抗癌作用。筆者對這四種劑型的不同特點進行簡單介紹。

藥師筆談:紫杉醇家族

紫杉醇類藥物的發展

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早期是從樹皮中提取出來的天然化合物,後由半成品加工而成。但是紫杉醇水溶性差,只有依靠聚氧乙烯蓖麻油和乙醇來溶解,才能保證紫杉醇有一定的溶解性和穩定性,但是注射這個溶劑會導致嚴重的過敏反應和外周神經毒性,並影響其抗腫瘤效應。為了預防過敏,患者在治療前需要預先使用激素藥物。

紫杉醇脂質體:脂質體是一種靶向藥物載體,屬於靶向藥系統的一種新劑型。紫杉醇脂質體改變了紫杉醇的溶媒,避免複合溶媒帶來的毒副作用。其過敏反應少見,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是一種全新劑型紫杉醇藥物,以人白蛋白作為藥物載體,完全拋棄了聚氧乙烯蓖麻油,不但解決了過敏問題,治療的效果也獲得了提高。與傳統劑型的紫杉醇相比,白蛋白紫杉醇提高了血藥濃度,從而降低了給藥劑量,增加了用藥的安全窗口,曾被認為是全球改良新藥的典範之作。但價格較昂貴。

多烯紫杉醇:在紫杉醇之後,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類似藥物:多烯紫杉醇(多西他賽),其也是半合成製劑。多烯紫杉醇不需要蓖麻油來助溶,但是,需要聚山梨酯80及無水乙醇助溶,二者都能增加不良反應,患者在治療之前,還是需要預服糖皮質激素來預防體液瀦留和過敏反應。

藥師筆談:紫杉醇家族

批准的適應證有差別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形式的紫杉醇,在臨床上並非是同一種藥物,每種藥物都有其批准的適應證。

紫杉醇注射液:卵巢癌和乳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和二線治療,以及頭頸癌、食管癌,精原細胞瘤,復發非何金氏淋巴瘤等。

紫杉醇脂質體:可用於卵巢癌的一線化療急以後卵巢轉移性癌的治療、作為一線化療;也可用於曾用過阿奇黴素標準化療的乳腺癌症的後續治療或復發患者的治療;也可與順鉑聯合用於不能手術或化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化療。

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用於治療聯合化療失敗的轉移性乳腺癌或輔助化療後6個月內復發的乳腺癌,除非有臨床禁忌症,既往化療中應包括一種蒽環類抗癌藥。

多烯紫杉醇:適於先期化療失敗的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除非屬於臨床禁忌,先期治療應包括蒽環類抗癌藥;適於使用以順鉑為主的化療失敗的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藥師筆談:紫杉醇家族

不良反應有差別

紫杉醇類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累及不同系統和器官,如血液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皮膚及其附件。四種紫杉醇類藥物不良反應大致相似,通常包括過敏反應、骨髓抑制、神經毒性、心血管毒性、關節及肌肉痛、胃腸道反應、肝臟毒性、脫髮等。

藥師筆談:紫杉醇家族

預處理有差別

紫杉醇注射液:為了預防過敏反應的發生,在紫杉醇治療前12小時及6小時左右給予地塞米松20 mg口服,治療前30~60分鐘給予苯海拉明50 mg肌注,西咪替丁300 mg或雷尼替丁50 mg靜注。

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目前不推薦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給藥前進行預處理。但需注意,發生過紫杉醇注射液超敏反應的患者,使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替代治療時,仍需密切觀察其過敏反應的發生。

紫杉醇脂質體:為預防紫杉醇可能發生的過敏反應,在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前30分鐘給予預處理,靜脈注射地塞米松5~10 mg;肌肉注射苯海拉明50 mg;靜脈注射西米替丁300 mg。

多烯紫杉醇:為減少體液瀦留的發生和嚴重性,減輕過敏反應的嚴重性,所有患者在接受多烯紫杉醇治療前均須預服糖皮質激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