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特首發上市成功!解密汽車設計創業板第一股專屬密碼

憑藉多年積澱的客戶資源,人才技術儲備充足的阿爾特有望實現業績的可持續高速增長。此次成功上市後,其研發能力也將進一步升級,並有效鞏固公司的市場影響力


阿爾特首發上市成功!解密汽車設計創業板第一股專屬密碼


《投資時報》研究員 時雨


創業板市場呈現多元化,2020年春天,再下一城。


3月27日,作為國內汽車設計的創業板第一股,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阿爾特,300825.SZ)正式掛牌交易。當天,阿爾特股價收報於8.84元/股,漲幅高達43.97%。


據3月20日披露的中籤結果顯示,阿爾特申購火爆,投資者對阿爾特頗有信心。數據顯示,中籤號碼共約13.75萬個,每個中籤號碼,僅能認購500股。


《投資時報》研究員瞭解到,在車市下行時期,阿爾特於創業板成功上市,無疑給市場增添了不少活力。資料顯示,阿爾特服務於汽車生產企業,主營業務為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設計及其他汽車行業相關的技術服務,可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的整車設計開發方案,屬於汽車設計服務行業。


目前中國汽車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合資股比的進一步放開,也使得國際知名車企持續加大對國內汽車市場的產品投入。在持續加大研發、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中國車企的關注點不再侷限於產品性能,外觀和內飾的設計也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車的硬性需求和車企們研發投入的重點項目。


此次阿爾特募投項目集中在“造型中心升級擴建”“整車工程開發中心升級擴建”和“前沿技術研發”三大建設中,這也意味著,成功上市後,阿爾特的研發能力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可有效鞏固該公司的市場影響力。


汽車設計不受行業下行的重大影響


自2018年起,中國車市整體出現了28年來首次負增長,這種頹勢一直持續至今。據中國汽車協會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降幅較2018年進一步擴大。


而受2020年初疫情的“洗禮”,車市愈加頹廢。中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04.8萬輛和223.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8%和42.0%,其中,國內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163.1萬輛和183.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8.1%和43.6%。


不過車市寒冬,卻似乎無法影響汽車設計行業。阿爾特近幾年財務數據顯示,其營業收入一直保持增長態勢。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下總稱為報告期)阿爾特營業收入分別達到5.41億元、7.95億元、8.85億元,淨利潤分別達到0.38億元、1.05億元、1.2億元,增長趨勢明顯。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中國汽車設計行業的盈利模式決定了汽車產銷量對汽車設計行業的業務收入不產生直接影響,因為一款全新車型上市之前,整車設計工作已經完成,相關設計業務的費用已經支付給獨立汽車設計公司。


《投資時報》研究員經過調研發現,汽車生產企業計劃開發一款全新車型的單位銷量研發費用,通常來說佔該款車型售價的比例較低,約為1%—2%,因此汽車銷量的高低並不會影響汽車生產企業對新車型的研發投入,而競爭力較低的車企為了挽救日益下降的銷量反而會加大研發投入,市場份額較高的車企為了保持自己的領先優勢、提高產品競爭力也必將加大新車型的開發力度以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這都給汽車設計行業帶來了機會。


同時,對標國際主流汽車生產企業,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研發支出仍有提升空間。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寶馬、大眾、戴姆勒、福特、雷諾、通用、沃爾沃轎車、沃爾沃集團、本田和五十鈴等10家主要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的均值為5.14%,其中寶馬和大眾分別達到6.19%、5.69%。


而2016—2018年,22家A股上市汽車生產企業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均值分別為2.59%、2.62%和3.38%,對標國際主流汽車生產企業,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研發支出仍有提升空間。


同時,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乘用車共上市全新車型149款,同比增長254.76%,可見未來車企為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正不斷尋求車型設計的全新解決方案,這也促使汽車設計行業業務需求日益旺盛。


人才技術兩全 客戶資源豐厚


機遇對於汽車設計行業的所有企業都是相同的,但各公司可能因為自身條件的差異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益。國內獨立汽車設計公司中,以阿爾特、龍創設計、奧傑股份等公司為代表,近幾年來均以不同的速度擴大自己的市場影響力,並建立起專屬優勢。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龍創設計客戶大多為國內外知名主機廠,該公司在整車集成、整車造型設計、工程開發、設計驗證等汽車全流程研發方面有較強實力。奧傑股份則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型並自主設計新能源車型的整體方案。與之相比,阿爾特憑藉多年積澱下的優質客戶資源與豐厚的人才、技術儲備,已在競爭激烈的汽車設計行業建立起龍頭優勢。


人才與技術儲備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尤為重要。專利數量方面,截至目前,阿爾特、龍創設計、奧傑股份分別擁有492項、71項、59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數分別為24項、2項、18項。人才規模方面,截至2019年末,阿爾特共有員工1606人,其中擁有碩、博學歷的共88人,研發人員共1321人。與同行業公司相比,阿爾特2017—2019年度的人均創收分別達到38.7萬元、48.82萬元、53.24萬元,每年穩步提升,而同行業可比公司2017—2018年均值分別為17.62萬元、23.18萬元,增長率分別為-18.06%、6.01%。


汽車設計行業作為汽車行業產業鏈的上游環節,正成為下游車企加大研發投入的直接受益者。在這一趨勢下,豐厚的客戶資源即是汽車設計企業的最大靠山,誰能擁有更多、更優質的客戶,誰就能在汽車設計這一需求日益旺盛的舞臺上站穩腳跟。


令人關注的是,阿爾特服務的客體群體主要包括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東風集團、長安汽車、北汽集團和一汽轎車等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據招股書描述,阿爾特已與主要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客戶黏性較高,與主要客戶的合作具有可持續性。


2016—2018年,上述六家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的研發投入總體逐年增長,這也為阿爾特業績的可持續增長提供了保障。不過需注意的是,報告期內,該公司前五大客戶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72%、56.17%和73.56%,客戶集中度較高。


阿爾特首發上市成功!解密汽車設計創業板第一股專屬密碼


發力新能源 業務持續增長可期


阿爾特的營收主要來自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兩部分,報告期內,阿爾特燃油車整車設計收入較為穩定,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於新能源汽車整車設計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數據顯示,阿爾特來自新能源業務收入分別達到2.07億元、4.93億元、6.26億元,增速明顯。


根據本報記者調研得知,阿爾特整車設計業務優勢比較顯著,在國內汽車設計領域居於行業領先地位,在行業內享有良好聲譽,同時較早佈局新能源汽車整車設計領域,有相應技術基礎,導致新能源汽車設計業務量增長較快。


但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已對新能源汽車銷量產生較大影響,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為近十年來首次同比下降。


有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系過渡期滿前銷量快速增長從而預支需求所致,借鑑2018年情況,可推斷出補貼政策會導致市場產生波動,但不會產生長期影響;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滲透率不足1.4%,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依舊較為良好。


對於新能源車型業務,業內資深人士指出,國內外主要汽車生產企業均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汽車生產企業對研發投入的增加勢在必行。阿爾特主要客戶一汽、北汽、東風、廣汽、長安等汽車生產企業都在作新能源汽車車型開發規劃,這對阿爾特未來的持續盈利能力將起到促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