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銳德:創業板“第一股”最近怎麼了?

特銳德:創業板“第一股”最近怎麼了?


文 | lefthand

中國人向來是講究論資排輩的,大小會議會論出場順序,重要飯局會講座次順序,我們看到阿里騰訊工號001、002都是泰斗元老,那麼當初有幸奪得創業板”二十八星宿“300001號代碼的特銳德,即將走過上市的第十個年頭,如今是否不負眾望?終將何去何從?最近又為何頻繁刷鏡?

這不得不從公司最近股價表現、股東減持和充電樁業務說起。

2018年下半年,公司股價翻倍,因為充電樁運營業務即將實現盈虧平衡;

2018年12月,公司第二大股東川開實業宣佈擬減持不超過358萬股,當日股價大跌。

本文主要從公司基本情況,充電樁建設,充電樁運營三個角度分析。

一.基本情況

公司主要產品為戶內開關櫃、箱式變電站、充電樁及運營業務,下游應用領域包含鐵路、電力、煤炭和汽車,最近幾年很熱的充電樁,公司建設和運營數量都雄踞行業第一,市佔率超過40%。

回顧這十年,上市後的前五年:收入由2009年的3.91億大幅增長到2013年的13.53億,但是利潤始終在1億徘徊,變化不大,上市後的近五年:5年收入增長3倍至2018年的57.42億(E),利潤大約也增長了2倍,2017年淨利潤2.78億,2018年預期3-3.5億,終於迎來利收雙增局面。

特銳德:創業板“第一股”最近怎麼了?

2009-2017特銳德收入增長趨勢

特銳德:創業板“第一股”最近怎麼了?

2009-2017特銳德利潤增長趨勢

這麼一看,當初頂著創業板頭牌名號上市,雖然沒有守住金牌狀元,但也還是金榜題名,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業績答卷,嗯,過往十年說明這公司骨子裡的基因值得信賴,老闆不是撈一把就跑、無心經營的主。

公司目前市值178.9億,穩坐二十八星宿第五把交椅(前四分別是愛爾眼科、樂普醫療、機器人、網宿科技——2018.12.17),下圖是最近股價走勢,7月份低點10.9元,近期高點19.65元,漲幅80.3%。

特銳德:創業板“第一股”最近怎麼了?

都說充電樁要開花啦?這花有多美?得從建設和運營兩個方面來說。

二.充電樁建設

市場規模:2020年1.2萬個站+480萬個樁

根據2015年國家充電樁建設規劃,2016至2020年我國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主要是為公交、出租、環衛物流專用車以及城市公共和城際快充服務;新增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50萬個,私人充電樁43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總體目標是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充電樁達到1:1的比例。

三年過去了,現在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截止2018年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大約是220萬輛,四季度預計增加50萬輛,截止今年底保有量達到270萬輛,實現“2020年保有量達到500萬輛”目標的一半,但是與之配套的充電樁,現在還只有3:1,可見,充電樁的建設是遠遠落後於規劃的,這也為剩下來的兩年留下了更多的衝刺空間,如果達到國家要求的1:1車樁比,截止2020年充電設備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

如果目光再放遠點,雖然現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佔到了總體的5%(100萬輛VS2000萬輛),保有量才剛好過1%(220萬輛VS2億+),2030年保有量滲透率達到20%就是6000-8000萬輛的規模,當然這太遙遠,不在目前考慮範圍之內。

競爭優勢:功率、成本、規模化

功率是衡量充電樁的一個重要指標,美國的ChargePoint有7.2KW 到 500KW 功率的產品線,如果按照最高功率快充,15分鐘即可充滿數百公里,歐洲的IONITY按照350KW功率快充,5-8分鐘能充滿80%,國內雖然也是跨越7-500KW產品線,但200-500Kw招標比例較小,主要集中在120KW、60KW、7KW,未來大功率是趨勢,龍頭公司、主流品牌在功率上更佔優勢。

成本和集中度上,經過這幾年的廝殺,充電樁毛利率大幅下降,集中度已經較高,top3市佔率將近80%,未來價格經有望企穩,特銳德憑藉變電站箱的積累優勢,在成本、功率和規模化方面脫穎而出,已經形成模塊化箱變結構、主動防護和柔性充電等多項競爭優勢,無人出其右,公共充電樁市佔率第一,其充電樁自產自用,不對外銷售。

三.充電樁運營業務

1.跑馬圈地比較

充電樁設備銷售和建設只是一錘子生意,做完就沒了,運營才是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業務,說通俗點就是通過充電收費+政府一定補貼回收成本實現盈利,截止2018年10月,特銳德的特來電、國網公司、萬邦新能源的星星充電三家運營合計市佔率80%,特銳德40%+,前幾家數據:

特來電 11.8萬個;

國網公司 5.65萬個;

星星充電 5萬個;

中國普天 1.4萬個;

上汽安悅 1.3萬個;

雲杉智慧6100個。

浙江萬馬 5964個。

特銳德:創業板“第一股”最近怎麼了?

可以看出特銳德比後面第二第三名合計還要多,要知道國網公司可是國家隊,至於5名開外差距就非常明顯了,這充分說明了特銳德跑馬圈地的領先優勢,我們預計充電樁運營頭部公司市佔率會一直很集中,美國Chargepoint市佔率70%,同樣集中度很高。

究其原因,特銳德自主研發了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大數據雲平臺,該平臺與寶馬、大眾、曹操專車等車企合作,實現車樁資源共享;並與 “滴滴出行”及 “GoFun出行”合作,提供綠色、便捷、經濟的出行服務;同時該平臺還引入百度地圖、高德地圖和四維圖新等,雙方共享流量及大數據佈局,並提供停車地圖、沿途充電站服務**、實時反應充電站當前佔用情況、價格及相關服務信息等多元化服務;另外,該平臺還與支付寶合作,為車主提供一站式充電全流程服務。

2.運營收費

按照設備折舊估算,功率越大的回收期越短,7KW充電樁達到盈虧平衡點需要平均利用率10%,也就是每天要使用2.4小時,120KW快充則只需要3.6%(不到一個小時),要是地段好,單樁利用小時達到2-4個小時,盈利能力就非常出色了,私人充電樁和公共充電樁差異較大,這也是在利用率上特銳德(10%)不及普天和星星充電(30%)的重要原因,後者主要是服務於公共充電。

目前全國充電規模約為2.4億度/月,具體電費各地不一,一般是最高限價1. 6元/度,實際收費多在0.6-1元/度之間,乘用車和公交車略有差別,按照500萬輛保有量估算,每年充電運營收費規模在500億+。

3.運營補貼

2018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下發《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要求引導地方財政補貼從補購置轉向補運營,上海市為例,對公交環衛等行業專用充換電設施、其他公用充換電設施的補貼標準分別為 0.1、0.2元/kWh,補貼上限電量分別為2000、1000kWh/kW·年。另外還有電價優惠等補貼方式。

加上補貼,未來運營良好的龍頭公司做到每度電0.1元的淨利潤問題不大。

特來電,公司充電板塊2016年虧損2.9億、2017年度虧損1.9億、2018H1虧損3000萬,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4000萬,第三季度虧損縮小到1000萬,按照公司公告全年有望扭虧,那麼四季度至少盈利4000萬,這是第一家實現盈利的充電樁運營上市公司,意義重大。

2018 年12月4日,2018年內充電量9.98億度,累計充電量超過15.6億度,日充電量高達436萬度,較2017 年同期增長155%。

2018年全年充電量約11億度,按照目前日充電量爬坡,預計2019年充電量有望達到20億度電(500*365),充電服務貢獻收入10-12億,淨利潤2個億,徹底實現造血功能的轉變。

特銳德:創業板“第一股”最近怎麼了?

特銳德2018.12.4公告充電量情況

四.估值怎麼看?

公司傳統業務保持穩定,最大的增量來自充電樁建設和運營,因為是充電商業模式的首次實現盈虧平衡,給市場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個想象空間天花板有多大?

按照充電運營今年盈虧平衡,四季度盈利4000萬,明年2個億,市場就會想後年可能是3/4/5個億,而且這不完全是痴人說夢,其他充電樁建設和傳統業務維持穩定,最新機構預估明年淨利潤5億,2020年6-8億,在情緒佔據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很難給合理估值多少,只能猜測市場情緒邊際。

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公司充電運營業務沒有驚喜之前,最近一年市值維持在120億左右,之後出現超出充電樁板塊的收益完全來源於充電樁運營,那麼2019/2020充電運營達到2/3-4億,這一塊現金流良好,展望2年能給80億市值,兩項合計市值200億說得過去。(拍完腦袋我趕緊去算了下本次高點19.65對應市值196億,如此巧合?)

當然,你要是問他要是未來5年還保持這樣的市佔率,估值怎麼看?我只能告訴你邊走邊看,不確定性太多。

>>>>>>>>>>>>>>>>>>>>>>>>>>>>

五.簡要觀點

市值200億的時候出減持消息,說明二股東也對自家公司心中有數,大波段行情基本到頭,想當初大牛華友鈷業都是這麼玩的,短期技術上回踩30日均線的時候還有一次反彈行情,根據經驗,前高19.65構成壓力位,嘴饞的到時候小倉位試試水,謹慎的就當看熱鬧學習學習。

【三季度,先知先覺的社保基金提前潛伏1000萬股,這麼大漲幅,估計已心生退意。】

特銳德:創業板“第一股”最近怎麼了?

最後說一點,投資角度,大多數充電樁類公司興趣不大,都是掛著羊皮炒作,圍繞如下三條線稍有價值①國家電網招標的主流設備廠,國電南瑞、中恆電氣;②市佔率高的頭部公司,運營率先盈利的特銳德這種;③有一定含量的模塊(通合科技)。但是遇到市場無厘頭瞎炒作的時候,以上三條作廢(和順電氣就是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