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雲:數字內容管理和大數據服務領軍企業

開普雲主要研發數字內容管理和大數據的核心技術,形成了覆蓋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的建設、運維和運營的完整業務生態。近年來,公司主營業務發展穩健,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持續向好,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研發實力不斷增強,在產業政策的支持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下,開普雲已發展成為我國領先的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和政務大數據服務優秀供應商。

市場前景廣闊 開普雲迎重要發展期

近年來,我國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鼓勵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積極推動 " 互聯網 + 政務 " 高質量發展。早在 2002 年 8 月,《關於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中辦發〔2002〕17 號)指出,電子政務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質量和效率、增強政府監管和服務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關於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27 號)的目標,至 2022 年底前,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總樞紐的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將更加完善,全國範圍內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做到標準統一、整體聯動、業務協同,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平臺辦理,全面實現 " 一網通辦 "。

" 互聯網 + 政務 " 是信息技術與政府管理深度融合的行業,是以信息化的手段打破政府部門間和部門內部的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重塑、優化業務流程和組織體系。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研究結果顯示,近年來政務大數據政策不斷髮布,基礎環境發展指數位居大數據主要行業的第一名,發展水平指數位於大數據主要行業的第三名。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預計 2022 年我國電子政務軟件和服務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 1300 億元和 1781 億元,未來軟件和服務的市場規模仍將保持較快速度的增長。此外,我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 2020 年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 586 億元人民幣。

公司憑藉業內領先的技術水平、政務行業深厚的知識積累、政務大數據的先發優勢和資源優勢,塑造了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在 " 互聯網 + 政務 " 領域取得領先的市場地位。在產業政策的支持下,疊加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開普雲已迎來重要藍海發展機遇期。

業績穩健增長 優質客戶資源豐富

開普雲致力於研發數字內容管理和大數據相關的核心技術,為全國各級黨政機關、大中型企業、媒體單位提供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的建設、運維以及大數據服務。其中,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是 " 互聯網 +" 時代政府和企業向數字政府、數字企業、數字媒體轉型升級的基礎支撐軟件系統,可協助客戶有效管理內外部的數字內容資源,實現信息和服務向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各類終端的發佈與遷移。大數據服務平臺主要通過異地多點多線路對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數據進行高效採集和智能分析,為客戶提供互聯網監測、內容安全和智能搜索等 SaaS 運營服務。運維服務保障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的穩定運行。由此可見,公司業務覆蓋了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的建設、運營和運維的全生命週期,形成了完整的業務體系,可有效提升客戶黏性並深挖客戶價值。

目前,公司主要著力於政務服務市場,客戶以黨政機關為主,擁有廣泛和優質的客戶資源,2017 至 2019 年度,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客戶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高達 78.31%、78.57% 和 70.97%。此外,公司累計為 1500 餘家黨政機關客戶提供了服務,其中包含 70% 以上的省級政府、50% 以上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40% 以上的地級政府,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與 " 互聯網 + 政務 " 等領域融合廣泛且效果明顯,實現了收入和利潤規模的顯著增長。此外,公司也在企業和媒體的數字內容管理領域樹立了若干典型項目,並將該等市場作為未來主要的拓展方向之一。

招股書顯示,2017 至 2019 年度,開普雲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1.57 億元、2.28 億元和 2.98 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 0.36 億元、0.63 億元和 0.78 億元,公司業務保持快速增長,主營業務收入複合增長率為 37.9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 46.85%。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各類業務毛利率波動較為平穩,其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62.87%、60.36% 和 59.06%。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大數據服務業務的毛利率處於較高水平,2017 至 2019 年度,開普雲大數據服務業務的毛利率分別高達 85.27%、81.78% 和 77.91%,對綜合毛利的貢獻分別為 39.37%、34.81% 和 28.01%。

重視自主研發 掌握多項核心技術

開普雲具備豐富的研發經驗,技術水平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目前已形成覆蓋數字內容採集、存儲、分析和應用全生命週期管理的六大核心技術,尤其專注於運用人工智能前沿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技術對大規模文本內容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公司主要核心技術均為自主研發,為公司提供強大的技術護城河,包括大規模多形態高性能採集技術、基於平衡語料庫的文本智能分析技術、大規模互聯網敏感信息實時監測技術、政務領域智能搜索技術、集約化環境下數字內容全生命週期管理技術及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的異構數據交換關鍵技術。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開普雲研發投入逐年增加,年均研發投入超 2600 萬元,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例超 10%,較高的研發投入金額和比例為保障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開普雲研發費用分別為 0.21 億元、0.24 億元和 0.33 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13.56%、10.35% 和 11.21%,高於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平均值。此外,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研發人員數量 144 人,佔公司員工總數的 23.30%;技術人員數量 254 人,佔比 41.10%。

公司先後承擔或參與了 10 餘項國家級或省部級基金項目,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部等多部門聯合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東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三等獎。值得一提的是,基於在數字內容管理領域的領先市場地位,公司曾參與國家標準《XML 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指南》(GB/Z19669-2005)的制定、國務院辦公廳制定的《政府網站發展指引》(國辦發〔2017〕47 號)的課題研究工作等;基於公司大數據服務平臺採集的全國政府網站數據的全面、準確和及時性,公司相關數據為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牽頭組織撰寫的《第 42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第 43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清華大學發佈的《2018 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所引用。

開普雲緊密結合數字內容管理技術的發展方向,在現有核心技術的基礎上持續升級迭代,目前已經積累了多項技術儲備,如泛互聯網信息雲端採集技術、多屏多端統一編髮技術、異地多點資源庫安全數據交換技術及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架構升級,該等技術儲備將有效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

針對發展痛點 募資打開成長空間

根據開普雲最新公告顯示,此次上市募集資金規模約達 10 億元,超募約 5.4 億元。

開普雲前期擬募集資金 4.61 億元,主要投向基礎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的科技創新領域。其中,1.84 億元投資於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升級建設項目,2.04 億元用於大數據服務平臺升級建設項目,其餘 7376.94 萬元擬投資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專注於覆蓋數字內容採集、存儲、分析和應用全生命週期管理技術的研究開發,一方面以數據中臺、技術中臺和業務中臺對平臺架構進行重塑,開發新的或升級現有的應用軟件產品、SaaS 服務,另一方面研發深度學習算法,提升大規模文本智能分析水平,並將分析擴展至圖片和視頻等內容。擬投資項目的開展有利於夯實公司對互聯網主流媒體、新媒體大規模內容實時採集能力,在運用深度學習技術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發自動語音識別技術和基於計算機視覺的圖片、視頻分析技術等,全面升級現有平臺架構和功能,助力其在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海量數據資源開發和服務領域取得新的技術創新,最終提升公司技術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登陸科創板既是對開普雲過去發展成果的肯定,也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新起點。藉助上市資本平臺,公司可改善資本結構,提升治理透明度,拓寬融資渠道和增強融資能力,最終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

未來,開普雲將順應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秉承 " 專注客戶、用心至誠 " 的企業理念,以研發創新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加大對文本、圖像和視頻智能分析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形成具有全面競爭能力的全媒體數字內容管理產品和大數據 SaaS 服務,建立覆蓋全國主要市場的精細化運作的營銷和服務體系,助力黨政機關、大中型企業、媒體單位向數字政府、數字企業和數字媒體轉型升級,將公司打造成為細分領域持續領先的數字內容管理及大數據服務領軍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