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郭晶晶带儿子下地插秧,豪门家庭与普通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怎么看?

三毛的教育视界


尽管我长大在城市,但是我出生在农村,再加那个年代父母都忙,一到寒暑假就会直接把我送回老家,所以对农村的生活还是挺熟悉的(当然,庄稼这块就比较弱了)。

我的孩子生在城市、想在城市,拜我的老家是农村所赐所以我也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带孩子回农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于是,我带他回去种过花生,

于是,我带他回去收花生,

于是,我带他回去收玉米

……

其实这种类似农场体验在城市花点钱也能获得。

但是他体会不到从早上早早出门,一个上午都在劳作,中午只能简单吃点饭又马上投入劳作的紧张气氛,农场是玩,回去是干活。

手机里只有两张小时回去收花生的照片。

我清晰的记得,当时带他回去的时候跟他讲“你来感受一下当农民的辛苦……”

这对一个连花生为什么长在地下都不明白的孩子而言,我知道要求的有点高了。

新鲜感让他的“战斗力”比我还要旺盛,一边吃着一边干活的体验让他在第一个上午毫无任何疲倦,我知道,这个时候跟他讲什么道理都是没意义的,因为他在享受“玩”。

下午继续保持,直到快傍晚了,用坐在地头上休息的时候,孩子突然来了一句“唉!当农民可真不容易啊!”瞬间让疲惫的我想起来我为什么要带他回来的初衷。

我没说太多,只是简单的告诉他,花生什么时候种,要做哪些农活才能保证它的收成以及承诺下次种花生的时候也带他回去……至于“道理”,我觉得让他自己体会就好了。

再后来孩子大了,上学了,我们回去的次数就少了,而体验丰收或者播种的机会也就更少了。

霍启刚郭晶晶是豪门,我是普通家庭,但是我们的共同身份都是“父母”。

我给他们点赞!(实际上我已经为他们点过很多次赞了,他们值得!)

我先写的我家,这不是为了“蹭热度”,也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很多人没有这个务农体验的条件这不是他们的错,我只是想说明一点,金钱、财富可以改变我们,也可以提供不一样的品质生活,但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们只是“爱于心”还不够,还应该“践于行”,如果能够身体力行的带孩子去体验带孩子一同去感悟,纵然你是“普通家庭”又何妨?

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无论我们自己有多少财富,他一样也会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头脑,去创造自己的财富。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所谓的成绩,能力,还有很重要的是孩子在生活中学会的智慧——比如理解,比如尊重,比如礼貌,比如感恩,比如善良……

最后我想说的是,比我们有钱,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有社会地位的人们,他们都在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放松、抱怨、漠视?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由于霍启刚和郭晶晶的身份和影响力不同,才把带孩子下地插秧这样的事情放大了。但也好,可以作为样本供我们分析和品评。

首先这样的行为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这本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教育原本应该有的样子。可很多人却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当孩子在家里想去厨房帮忙的时候,会说厨房太危险,到外面去玩,或者说别捣乱了,出去之类的话,打击孩子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也剥夺了孩子锻炼提高的机会,再比如当孩子拿起扫把或拖把想要扫地或拖地的时候,家长也会阻止孩子说:别乱动,注意安全。甚至还有的说别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等等……更别给主动给予孩子参与的机会了,我们其实要想一下的,到底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并得到锻炼提高重要,还是孩子帮忙洗碗,打碎的那个碗重要,或是孩子想拖地结果地拖得很脏,你还得重新收拾重要。

我们不仅要保护好孩子想要参与体验真实生活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不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不去剥夺孩子锻炼提高的机会,更要给孩子创造类似的机会,比如参与户外的劳动体验等等。

为什么说霍启刚和郭晶晶的行为是值得提倡和肯定的呢?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全家共同来体验完成的整个过程。现在有许多家长不花时间也不花心思陪同孩子,而是花钱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参加所谓的各种培训课程,其实有点本末倒置了。


琦妙爸


我想给郭晶晶点1万个赞。

我做教育这么多年,接触过很多家长。

有些家长真的很没见识。仗着有几个钱,说话做事都是奢侈无度,一副有钱就是大爷的模样。

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甚至纵容孩子偷懒,纵容孩子欺负别人。他们教出来的孩子不是懒惰,就是蛮横不讲道理。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

如果孩子有懒惰、自私、暴躁等毛病,那只能说父母的教育方法错了。

而郭晶晶,赫赫有名的冠军,嫁入豪门后,还能这么接地气地教育孩子,真是很棒。

无论是做事做人,还是教育孩子,郭晶晶都做得超级好。

她本身是很朴素节俭的人。

记者、狗仔队很多次跟拍、偷拍她,拍到的都是她逛平价店给孩子买衣服、玩具,拍到的都是她拿着几百块的包包,拍到的都是她的谦虚朴实的行为。

这样的郭晶晶去教育孩子,言传身教,肯定能教育好。

她带孩子下地插秧,让孩子体会什么是劳动,什么叫珍惜,这都是她在告诉孩子,虽然出生豪门,但是人要勤奋,人要懂得珍惜,人要懂得感恩。

比我们优秀的人,还在拼孩子的教育。

我们更应该好好教育孩子了。



我是柳柳老师,您身边的教育专家、心理情感专家。

关注我,我们一起前行,活得精彩。


柳柳老师


前段时期社会出现了许多孩子坑爹的现象,让许多豪门也觉悟啦,养个好孩子比如你拥有很多财富更重要。

针对本题,仅仅通过下地插秧,并不能把教育子女的问题就划分为豪门和庶民不可逾越的界限。豪门在教育子女上,有利资源肯定是占优势的,比如就读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好,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孩子见过的世面比较广……

“寒门不在出贵子”是近几年一直受争议的问题,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知识决定命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为孩子不遗余力的补课,找名师。市内重点的名校,升学率远远高于普通学校,很多家长私下里有一起议论,说我们这样的学校,升学率高,都是家长补课给补出来的。那么补不起课的孩子,不是没有通过自己努力一样可以去重点学府学习的,只是要远远少于家庭富裕的孩子。当然豪门的孩子在学知识上要更上一层楼。这是在学知识的层面上的差距。

那么在素质教育上来看,现在很多重视教育的家庭,也会带孩子体验社会生活。我们几个好朋友,都是大学教师,就曾经在休假的时候组织几家一起带孩子去农村摘苹果,看水稻收割,摘黄豆……让孩子了解和认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五谷杂粮,和真正的能去体会“粒粒皆辛苦”的不易。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不仅仅是知识的构建上,还有孩子的三观建立,当然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父母学历高的家庭更会被重视。他们更注重健康的人格树立,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育上的差距是与经济条件和父母知识水平成正比的。


多试试科学


单单从霍启刚郭晶晶夫妇带儿下地插秧这件事,并不能看出豪门家庭与普通家庭的区别。毕竟现在即便是普通家庭,需要下地插秧的孩子也不多。但我们却可以看出,晶刚夫妇非常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而且霍启刚已经表明: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重要,要多带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知道,霍启刚平时的工作很忙,能陪伴小孩的时间很有限。但他都会尽量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即便是忙到可能要在公司通宵,他也会回家陪伴家人吃顿饭,之后又匆匆忙忙赶回去工作。就算不得不在外吃饭,如果中间有1个小时,他也会赶回家陪孩子一会儿,和孩子聊聊、多理解孩子,因为怕太晚回来,孩子就睡觉了。



他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孩子交给保姆孩子也能长大,但亲子关系就像存钱一样,一点一滴去积累,父母需要知道孩子怎么长大、每天在学校学了什么东西。


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豪门父母,还是普通父母,只要有心就完全可以做到。


只靠金钱,并不一定能教育出好孩子,但父母很少陪伴孩子、或者是低质量的陪伴,却一定能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想要自己的家风也像霍启刚郭晶晶夫妇那样备受称赞,自己身为父母的身教、在孩子面前树立的榜样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曾敏敏老师


豪门放下身姿,进入田间地头,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尤其是进入农村田间地头插秧干农活,是对富家子弟的一种最好的体验,毛主席当初还推行三下乡,就是让城市人真正的进入农村,体验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让他们体验五谷丰登,看清楚什么是五谷杂粮,也是一种体验和增长见识吧。



现在不要说豪门了,就是普通城市年轻孩子,连一些普通的蔬菜都不认识,更不要说干农活和认识更加少见的东西了,我前几天在市场蔬菜店买一个地萝卜,一个女的问我,这是啥东西,咋样吃?我说,是地萝卜,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她觉得很稀奇,竟然还有这种东西,实际上,这种东西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但很多城市人,并不知道,也不认识。


让孩子去农村体验插秧,我觉得,一方面,是知道我们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让孩子增长见识,更多的是放下自己富家公子的身份,到农村去感受农民辛苦,了解农民的疾苦,如此,才会珍惜我们的粮食。此外,也是让孩子从小不要有高傲的身姿,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贫民百姓,保持好的心态,不高看自己,也不低下自己,更不会去看不起基层老百姓,尤其是务工人员和农民伯伯,保持一个普通人善良、三观正、品质好的富家子弟。

如此,才是一个健康成长,我觉得在这方面,郭晶晶和霍启刚做的非常好,也给其他富家子弟的家长们,做了一个榜样。 为他们的教育点赞,为这样的父母点赞,任何一个孩子,最终成龙成蛇,很多方面,是由父母的教育来决定的,家庭教育是根本,父母以身作则,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孩子才会学父母,才会成才。

孩子的品质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孩子的成功和失败,都由父母的教育来决定,由郭晶晶的教育,想起来梦女士儿子李天1的结局,真是天壤之别。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感谢提问。

这是应该值得我们深思的好问题。霍启刚夫妇带孩子去乡间体验劳动的辛苦,成为热搜,正是说明了现在在我们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很早以前发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将中日的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表现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日本的孩子在夏令营中样样都干,而中国的孩子就站在旁边看,中国的孩子为什么是这样的表现。我们作为做父母的都心知肚明。

(一)长期的宠爱已经让我们的孩子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当中都是大人多于孩子,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家庭,家务活本来就少,孩子能够体验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就更少。我们做父母的眼里只有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培养和品质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品德是一个人的根本,没有了根本,就是这个人再有才华再有本事,也是一个无用的人。 不参加劳动的孩子,怎么知道一切来之不易,知道知道珍惜,怎么懂得感恩?

著名的家庭教育家蔡笑晚先生,他把六个子女培养成五个博士,一个硕士,在蔡家,就特别重视孩子的第一体验,孩子去过的地方,第二次再去一定是孩子自己带路。注重孩子的生活体验,和生活中取得的智慧。


(二)远离实践的教育让我们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孩子整天埋头与刷题,做题,苦读书,他们读书本上的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五谷丰登,却不知道什么叫五谷丰登,感受不到一叶知秋。我们的孩子,分不清韭菜和麦苗。不知道大米是田里长出来的,以为就是超市里买来的。当然,我们也可喜的看到当下有些学校在进行改革,增加了一些校本课程,如无锡的《天一中学》,他们把种水稻,种棉花引进校园,让孩子参与种植,体会劳动的不易和收获的喜悦。

孩子是一束白丝,你染成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这是墨子著名的染丝说。劳动的习惯也要从小培养,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不怕劳动的孩子,将来才是有用的人。而不是现如今的有些大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做工作嫌苦嫌累。值得我们父母好好的反思。


玩美教育


霍启刚在微博晒出了与郭晶晶一起带儿子到香港二澳村体验插秧的照片,并发文表示这样的周末才是最有意义的,能够让孩子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让孩子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事情要是放在过去,则丝毫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像我们这一代人,自小就参加各种劳动,做家务,做饭。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具备起码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

现在的孩子则不同,在学校,在家里,除了学习做作业,其他的诸如做家务、劳动的活一概不会,不愿意也没有人让他们去做。基本上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根本没有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不懂得珍惜粮食,不懂得珍惜生活。

几年前我单位来了小两口,炒鸡蛋都不会,炒成了一团焦疙瘩。

因此,教育要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去培养人,去发展人。现在很多家庭,真得向霍启刚夫妇好好学习,学习他们教育理念。培养孩子不能光看学习成绩好,还要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在成长中不断增强自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不应从豪门或庶民做分水岭。可能很多人会特别艳羡豪门之中的孩子所享受的良好教育条件,就如霍启刚郭晶晶夫妻带儿子下地插秧,如果把育人裹上富豪的光环去看待,实际上就曲解了教育的本质。

要说老农民在对待孩子劳动教育方面,我看条件比富豪家庭更有发言权,因为农民子弟从小就接触田园的劳动生活,他们更知道劳动的辛苦,收获的不易。要说珍惜现在的生活,倒是霍启刚夫妇深刻地懂得教育孩子的道理,他们不希望孩子从小就养尊处优,而是让孩子接触最朴素生活的原生态。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现在很多普通人家庭,家长真得向霍启刚夫妇好好学习,学习他们育儿的理念。而这理念就是让孩子学会从简单的生活技能,在成长中不断增强自我独立生活与学习的能力。当孩子经历了真实的生活,不断从生活中学习如何做人和做事,才会不断完善人格品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儿童教育六个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事实;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会问,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他们。要给他们一些空间、时间消化学问,并且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对比之下,霍启刚夫妇则很好践行了陶先生的育儿理念,带孩子下农田插秧,便是真正让孩子从城市的繁华与喧闹中解放出来,回归朴素的大自然之中,通过劳动去锻炼手、眼、脑的有机协调,让孩子通过劳动感受什么是辛苦劳作。而在劳作的过程中,又能让孩子感受到与大人一起劳动的快乐,这种体验可不是在家里在课堂上能感受到的。

教育无关贫富贵贱,只关乎家长育人是否有高尚的情怀。如果你有着育儿的优秀理念,那就放下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或物欲,回归到与孩子能够找到快乐源泉的生活之中。因此,我非常欣赏霍启刚夫妇教育孩子的理念,还有他们拥有一颗普通人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学习。


寒石冷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