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扶貧開發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穩步向解決絕對貧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2019年底,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減至551萬,2020年2月底,601個貧困縣宣佈摘帽。今年,脫貧攻堅戰將從取得決定性成就走向全面勝利。

由解決絕對貧困轉向解決相對貧困

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但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實現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依然面臨困難和挑戰。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向德平認為,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脫貧攻堅進入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然而,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部分地區暴露出一些深層次問題。一是深度貧困地區條件差、困難多,任務艱鉅。二是產業扶貧基礎薄弱,個別地方過分依賴行政手段和政策支撐,追求“短平快”,產業同質化現象突出,市場作用發揮不夠。三是社會力量動員不足,扶貧潛力尚未充分挖掘。四是貧困地區人才嚴重短缺,成為脫貧攻堅瓶頸。五是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弱的現象依然存在,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提升貧困地區發展能力成為工作重點。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雷明認為,已脫貧地區和人口仍然面臨返貧風險。這些風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災害、疾病等不可控因素;脫貧不實、脫貧質量不高等人為因素;部分地區已脫貧人口文化程度較低、應對市場能力不強、內生動力不足等客觀因素。

保障脫貧人口和脫貧地區可持續發展是今後工作中必須面對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曉山認為,相對貧困是永遠存在的,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仍然會有一部分人口處於相對貧困的狀態。現階段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如何推進低收入人口、相對貧困的弱勢群體進一步跟上社會經濟發展步伐、共享現代化成果,是制定未來發展戰略時必須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解決相對貧困問題必須補齊“三農”領域短板。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興國認為,長期以來,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不完備,公共服務較為滯後。這不僅影響到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制約了農村發展潛力的開發和提升。讓農村居民享有與城市水平相當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

系統總結中國特色扶貧開發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在脫貧攻堅進程中構建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減貧經驗。

我國扶貧開發方式注重科學精準,實現了從“輸血式”的生活救濟型扶貧轉向提升貧困地區內生動力的“造血式”開發型扶貧,從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貧轉向滴灌式的精準扶貧。張曉山認為,與國外民間的小規模生活救濟不同,中國是舉全國之力,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地進行扶貧。無論是扶貧資源的動員和調用,還是具體項目的實施和推進,都帶有強烈的“政府主導”色彩,這是中國實現快速減貧的重要原因。“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以人為本,自力更生,開發扶貧”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扶貧開發道路,是人類減貧史上的一大創舉。

雷明認為,脫貧攻堅是馬克思主義扶貧理論中國化的具體體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偉大的思想創新、生動的實踐創新,也是深刻的制度創新。在戰略上,脫貧攻堅旗幟鮮明地將人放在扶貧的中心位置,精準到戶、到人,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在方法和措施上,脫貧攻堅實施建檔立卡,精準識別,精準施策,這是有別於傳統扶貧方式的全新式扶貧。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蔣永穆認為,我國在推進脫貧攻堅的進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一是發揮制度優勢推進減貧進程,彰顯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二是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根本減貧手段,持續夯實減貧的物質基礎。三是採取“減貧組合拳”,綜合治理貧困,實現了各扶貧主體間、各項扶貧政策間的高度集成和良性互動。

向德平認為,以民為本是中國減貧的核心價值。我國的減貧行動充分體現了民本思想,彰顯了人的主體性。政府主導是中國實現減貧的根本保證。中國充分利用體制的力量,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扶貧,政府在扶貧中發揮了主導作用。產業驅動為中國減貧提供了物質基礎。我國形成了以產業扶貧為主、多種策略並舉的扶貧策略。社會參與是中國實現減貧的重要保障。黨和政府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調動全社會資源參與減貧。這些共同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充滿中國智慧的扶貧開發經驗。

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當下,除集中力量全面完成脫貧任務外,更重要的是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幫扶工作。

蔣永穆認為,第一,應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防止返貧、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第二,要完善救助體系,建立因災因病因殘致貧的長效救助機制。第三,應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強化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和考核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紅色引擎”作用;另一方面,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規模化和組織化發展,實現貧困群眾持續增收和穩定脫貧。

向德平認為,一方面,要加強產業發展。發展產業是脫貧的根本,也是貧困地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衛龍寶建議,要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摘帽不等於摘責任,更不等於摘政策。各相關部門應強化監管工作,持續加大對摘帽縣的投入力度,適應鞏固脫貧成果工作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仝志輝認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少量脫貧人口的返貧現象難以避免,而且會出現新的貧困人口,這就要求我們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的長效機制。

針對現階段我國脫貧攻堅工作面臨的挑戰,雷明認為,第一,應從公共服務制度方面強化扶貧體系,鞏固基礎扶貧成效,著力解決好深度貧困地區“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第二,重點應放在扶貧風險防控制度建設上,加強扶貧風險精準動態監測、動態識別,建立風險預警防控體系。第三,圍繞制度扶貧,構建長效機制。第四,在制度安排上,逐步由關注“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到更加關注能力貧困,由關注簡單的生存貧困、發展貧困到更加關注環境貧困、可持續發展貧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