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遇到家暴怎麼辦?維權指南來了

點擊右上方字體“關注”,即刻免費閱覽和分享《運城公益網》,獲取最快好人好事,並參與留言評論

為防控新冠肺炎傳播蔓延,很多社區實行了封閉式管理。居家不外出時間一長,家庭瑣事和孩子教育等問題容易導致家庭矛盾和糾紛,甚至產生家庭暴力,而社區封閉管理後,家暴受害者維權也隨之成為一個難題。今天,小編給大家推出《疫情期間家暴受害者維權指南》,便於家暴受害者維權救助。


瞭解什麼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例如施暴者以踢、揍、摑、抓、咬、拗扭肢體方式或用工具攻擊受害者等行為;又如施暴者以侮辱、謾罵或者不予理睬、不給治病等手段對受害者進行精神折磨。

如何做好預防措施?

1.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家暴往往具有突發性,受害者第一時間應做好自我保護。如將家中利器藏起、不與出現憤怒情緒的施暴者正面衝突,隨身攜帶手機、鑰匙、身份證等重要物品,給自己規劃最短的逃生路線等;也可用手機設置好緊急聯繫人,提前約定好求助信號,讓緊急聯繫人第一時間代向外界求助。


2.避免矛盾進一步升級。如果能外出,戴上口罩出門走走,放鬆情緒。如果不能外出,到獨處的房間裡安靜一會。


3.向共同朋友撥打電話,讓對方幫助勸解。

家暴發生第一時間如何有效自救?

1.第一時間躲入房間,將房門反鎖並大聲呼救。


2.撥打110報警或物管、街道、社區電話求助。

自救後,如何避免再次被家暴?

疫情期間如條件允許,受害者可先行搬離現有居所,與施暴者分開居住。特別提示,要對自己的居住信息保密。


1.與居(村)委會、街道、婦聯、公安機關、民政等部門聯繫前往庇護所暫住。


2.可聯繫親友,前往親友的其他空置住所暫住。


3.到非定點酒店暫住。


疫情期間,家暴受害者被毆打致傷,如何就醫?

1.第一時間撥打110、120或在街道、居(村)委會、婦聯、公安機關、物管等單位的幫助下前往就醫。


2.有條件的可以自行前往非定點收治醫院就醫。


注:疫情期間,病毒傳播力較強,外出就醫請一定做好安全保護措施。

疫情期間,家暴受害者怎樣做好取證?

1.身份信息材料。包括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身份證、戶籍卡、居住信息在內的能夠證明公民身份信息的材料。


2.關係證明材料。包括結婚證、戶口簿等材料證實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存在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親屬關係、同居關係、撫養關係等。


3.公安機關證明。包括出警記錄、報警回執、詢問筆錄、告誡書、行政處罰決定書等。


4.病歷資料和傷情鑑定等材料。包括病歷、驗傷報告、傷情鑑定書、醫藥費單據等。


5.證人證言。

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親屬、朋友、鄰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相關工作人員瞭解相關家庭暴力情況的,都可以作為證人提供證人證言,證明家庭暴力行為的切實存在。


6.音、視頻資料。包括家暴現場的完整錄像、錄音、傷情照片等資料。


7.婦聯、居(村)委會、受害者單位、法援機構、人民調解組織、庇護所及其他社會組織的證明。受害者遭受家暴時,可以向以上組織求助,相關組織接到求助後,應及時處理,協助化解矛盾,提供諮詢等援助,相關機構的證明亦可以佐證侵害事實。


8.施暴者寫過的保證書、懺悔書、承諾書等。


疫情期間,家暴受害者可以採取哪些後續維權措施?

1.由第三方機構介入處置,具體可求助街道、居(村)委會、公安機關、婦聯等。


2.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3.提起離婚訴訟。

來源/廣州市婦聯、南寧市婦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