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父母要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對錯誤的方向給予引導,對於正確的方向給予鼓勵。

近日在安徽衛視公共頻道看到這樣一個視頻:

17歲少女家暴父母,場面一度失控,爸爸無奈之下報警求助,民警來到現場,發現衣服被女兒用剪刀剪爛、衣衫襤褸的爸爸,和把自己關進衣帽間不肯出來的女兒。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為什麼女兒和親生父母矛盾會如此激化,以至於反目成仇,暴力相向?

爸爸說,他的衣服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剪爛了。女兒對爸爸和媽媽都曾暴力相向,媽媽的頭上也有很多頭髮被扯掉。這個家裡像這樣的家暴,近兩年來已經發生了十幾次,只不過這一次更嚴重。

民警和父親破門而入讓女兒從衣帽間出來,女兒卻歇斯底里驚呼救命。民警把女兒從衣帽間帶出來,卻意外的發現女兒是一個柔柔弱弱的女孩,看上去也沒有乖張的模樣。讓人不僅懷疑,這樣一個女孩為什麼會對父母施以家暴?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經過民警對女孩情緒的耐心安撫,女孩終於吐露心聲。原來事情的起因是這位爸爸說好了給女孩買一雙800元的鞋,但他們在商場裡轉了兩三個小時卻沒有買。

女孩說自己看中的東西,因為爸爸不喜歡,就不答應給她買。父親的說法是嫌太貴才不買。顯然,在孩子看來,在自己的事情上,父親不尊重自己才是矛盾爆發的原因。

下面就從家庭教育中,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的角度談一下:

一,不尊重孩子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二,為什麼要尊重孩子?

二,尊重孩子作為家長應當做到哪些?

一、不尊重孩子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在成年人的眼中,孩子的想法並不重要。即便是孩子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會得到足夠的重視。這種態度不僅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不願再對父母敞開心扉,也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1、不尊重孩子的父母變相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權

即便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和人格,還時時處處都由父母做主決定孩子的一切。讓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所作所為是關愛,反而是控制。

事實上,買不買鞋,只是女孩情緒失控的導火索。這麼多年,父母對他的教育讓她感到十分挫敗才是情緒爆發的根源。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女孩說,從小到大怎麼過日子,要父母說了算;去哪兒讀書,要父母說了算;甚至與誰接觸,也要父母說了算。現在快要要開學了,爸爸想逼著自己去美國繼續讀書,但她不想去。

一旁的爸爸也是萬分委屈又心酸的說,自己送她去美國讀書花了一百多萬。女兒只去了一年就不想去了。給她買了吉他報了班,去了幾次又不去了,每次要浪費掉200多元,自己掙錢不容易,孩子還不願配合。

孩子則說,自己只是爸爸媽媽夢想的延續。

“媽媽沒有上過高中和大學。她就想讓我實現她上高中上大學的夢想……”

女兒又說,我昨天給他們做了早飯,做多了他們嫌浪費,做少了他們又說不夠吃。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一邊是父母竭盡所能嘔心瀝血的付出,一邊是孩子強烈反抗父母非己所願的安排。父母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強加於孩子,換來的不是孩子的感激,反而是孩子的敵視。在女兒看來,女兒做的好事情,他們不肯定,女兒不想做的事情他們又逼迫。

於是,積壓的情緒在女兒要求父親給自己買東西被拒絕的那一刻爆發,女兒頓時情緒失控,用剪刀剪爛了父親的衣服。這樣的行為顯然已經遠遠超出了家長的預期和接受度。

心理學家愛德華說:

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裡似乎也並不少見。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父母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想讓孩子走自己安排好的路。卻不尊重孩子內心的意願和選擇。最終並不能收穫好的結果。

這個女孩正是如此,在她看來,她覺得在國內挺好的,不想出國留學,但父母卻強行要求她出國留學。於是,高壓之下,遭到了女兒用“家暴父母”來反抗的結局。

不尊重孩子不僅不會把孩子的教育做的更好,還會引發很多親子問題。

2、不尊重孩子的父母會為親子關係埋下隱患

不尊重孩子的父母,他們會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控制、安排孩子的一切,甚至剝奪孩子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的人格尊嚴,和選擇自主權。

在進入青春期後,當她對自己的事情有了一定的看法和選擇能力。如果還是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她就會用對抗也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叛逆,逃學,對著幹,以暴力對待父母,你讓我幹什麼,我偏不幹什麼就是對父母的拼命反抗。

這個時候,你的付出不僅不能收穫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反而收穫的是一個冤家仇人。

2018年網絡爆出留美博士王猛控訴父母的萬字長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北大留美碩士控訴父母“控制與傷害”決裂之後

李 江 (博客)

80後北大高材生王猛(化名),曾是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還是美國排名前50大學的研究生,卻從10多年前開始不再回家過年,6年前與父母決裂……

王猛自身的努力“一邊渴望自救一邊在焦慮中掙扎”,轉行心理學,心理測試和國外心理諮詢。王猛部分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社會支持的不完善進一步導致教育實踐中的錯誤沒能得到預防和糾正。王猛將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父母從小對自己的“過度關愛”。父母的“肆意操控”、“衝突”和“炫耀”。父母的過度關愛以及缺乏親密感,讓王猛沒能樹立足夠的信心。王猛說,“父母的愛其實是傷害,過去的經歷無法與我的認知調和。”,曾經的經歷決定了其建立親密關係是非常困難的。

這篇長文在網絡曝光出來之後,有人說孩子不懂感恩,也有人控訴原生家庭的罪狀。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

父母以為給孩子的都是愛,不料對孩子來說竟是來自原生家庭裡無法走出的傷害。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3、不尊重孩子的父母會培養出毫無主見、缺乏獨立性的孩子。

嚴重的還將傷害到她未來的人生,且一旦父母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孩子的處境會很悲催。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媽寶男便是如此。

有一個朋友的老公就屬於這種因為父母從小對孩子溺愛,不尊重孩子自主權,沒有培養出獨立性的人。

因為丈夫在家中排行最小,又是老年得子,家裡人對他很是溺愛。而他也很聽話,事事處處唯父母命是從。

甚至他們結婚後,在自己的家庭關係上也是以父母為主,連出門走個親戚都要母親跟著去才成。這讓他的妻子很不滿,時常在大庭廣眾之下對他惡語相加,夫妻關係非常惡劣。

如何讓被愛者感受到你給出的是愛不是傷害,不讓我們的愛傷害孩子,才是為人父母最需要做足的功課。

二、父母為什麼要尊重孩子?

心理學家說,自尊是孩子精神世界的脊樑骨,自尊心如果得不到維護,那麼就相當於精神世界的脊樑骨被打斷了,孩子就很難建立起價值感。顯然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父母是培養和維護孩子自尊心的第一責任人。

那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就要從尊重孩子做起,從以下方面做起。

1、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行為。

孩子從牙牙學語到青蔥少年,是一個不斷成長變化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思想意識在不斷覺醒,對人事的看法也越來越趨向成熟。行為習慣也越來越傾向於有更多的自主權。

只有讓他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思想意識的人,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他才能創造出屬於他的人生。

這段時間父母如果過分干涉,事事事包辦代替,就無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立能力。

事實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結合,只有父母子女關係從出生到最後指向的是分離。

那麼,為人父母,在兒女能夠完全獨立生活之前,我們需要做的是給他支持,鼓勵和陪伴,必要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建議和引導。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離開父母也能生活的很好的人。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2、父母不是孩子的監工,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

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太沉重的期望,只會給孩子增加更多的壓力,讓孩子既不能按照父母的願望成長,也無法成為他自己想要的樣子。

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的結果要麼使孩子變得膽小怯懦,要麼使他叛逆,甚至走向和父母的對立面。


教育孩子就像種莊稼,種莊稼尚且需要按照它的生長習性澆水施肥。

養孩子同理,你要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來養育。而不能強迫孩子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和學習。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電視劇中,有一集是關於高中生小偉,他為了能夠跟好朋友參加畢業旅行,偽造了成績單,小偉以為媽媽並沒有發現。

奇怪的是,小偉發現日子竟然一直卡在星期三循環往復。

後來,小偉才發現,原來是剛離婚的媽媽從一位穿西裝的男士那裡得到了一個神奇遙控器,只要一按遙控器,小偉的生活就能倒退回任意時刻。

媽媽相信,只要她擁有這個遙控器,就能給小偉修改各種錯誤的機會,這樣小偉就能學會誠實。媽媽越來越頻繁地使用遙控器,甚至用遙控器重複增加小偉的學習次數。一次,小偉在圖書館認識了可愛的女生小嵐,為了不影響小偉的學習,媽媽再一次不顧小偉的懇求,摁下了遙控器,把日期倒回小偉和小嵐相識之前,再次孤身一人的小偉接受不了這一切,崩潰大哭,媽媽卻堅持認為自己沒有做錯。

試想,一個人如果一直處在別人的視線監控範圍內和意志控制下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相信沒有人喜歡被監控。

這也是他們母子關係惡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值得父母警醒。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3、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翻版,也不是父母夢想的延續

為人父母有自己的理想,但是,我們不能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託於孩子身上讓他替自己去實現。孩子應該有他自己不同於父母的獨特人生。

正如紀伯倫在一首詩中所言: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把自己未竟理想寄託於孩子的父母,小的時候或許他們可以聽你的,一切你說了算。

但等他們漸漸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知道父母只是想要自己按照他們要求的方式去生活,但這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他們必然反抗你的逼迫和控制。

心理學家張皓教授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個幸福的人。

那麼,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寄託於孩子去完成,這對孩子來說不公平。更不可能有幸福可言。

孩子的幸福應該屬於他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尊重孩子,讓他成為他自己?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三、尊重孩子,父母應當怎樣做才能還孩子一個獨立的人格?

尊重孩子不是空喊一句口感,它需要父母發自內心的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於自己之外的生命個體。

尊重孩子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

1、尊重她的意願和選擇,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在她的事情上,除非一些方向性的大事大非的問題,其餘尊重她自己的意願和選擇。

尊重孩子要從幼年開始做起,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能力,讓他獨立,有主見。

譬如,孩小的時候,給他購買衣物,要讓他自己參與,自己喜歡哪個買哪個,只要不超出家長的支付能力,讓他做主,而不是家長包辦代替。

尊重孩子選擇朋友和活動的權利 ,允許孩子犯錯誤 ,允許孩子與自己不同。

李枚瑾教授在談到她對女兒的教育時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當她看到女兒的成績無法突出重圍,她便詢問女兒喜歡做什麼,培養她的專長。最後女兒也獲得了想要的成功。

我們作為父母不能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畢竟,孩子的人生屬於她自己。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2、尊重孩子的情感,凡事允許他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見解

日常生活中,要真正投入感情和孩子一起玩 ,在陪伴中讓孩子感覺到被重視,被尊重。

賞識孩子的才能 ,對孩子取得的成績及時予以肯定。

同時,凡事鼓勵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當孩子提出問題,父母要認真回答 ,讓孩子把話說完,而不要將其打斷 。

不挖苦嘲笑孩子 ,不在人前評價孩子 ,總能看到孩子的優點,不將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3、尊重孩子的隱私,孩子不願意告訴你的事情,不要勉強追問

這個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重要,更不要因為想了解孩子翻看孩子的日記。

有很多家長在關於孩子的隱私問題上,不以為然。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不順暢就想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

為此甚至採取偷聽孩子電話,翻看孩子日記的做法,做出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情,反而使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更加惡化。

有一位媽媽,從小就特別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權。在她看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告訴媽媽。

她甚至在孩子上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文後,就給孩子買來了一個帶鎖的日記本,告訴孩子以後他可以把自己不想告訴別人的悄悄話寫在日記裡,並且保證媽媽不會看他的日記。

媽媽越是這樣說,孩子反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會主動回家告訴媽媽。

甚至連他在學校喜歡哪個小女生,都會毫無保留的告訴媽媽。和媽媽的關係就像知心朋友一樣無話不談。

17歲女兒“家暴”父母背後:不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失敗的根源

4、學會傾聽孩子孩子內心的聲音,讓她主動告訴自己內心的想法

關於傾聽,柴靜這樣說:

我打破沉默的方法就是忘記自己,去傾聽他人心底的沉默

只有傾聽才能讓人敞開心扉向你傾訴。只有傾聽才能讓人願意跟你交流。有人說,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學說話,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學會閉嘴。

對孩子的教育也一樣。

要想讓孩子願意說,父母首先要學會聽,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的辦法就是父母少說,把說話的權利留給孩子。

像對待成人一樣尊重孩子的看法,重視聽到的信息,並及時給予反饋。

孩子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只有得到父母的反饋和認真對待,他才更願意與你交流。

父母說的越少,孩子越更願意說;父母越嘮叨,孩子避之唯恐不及,就更不願意說了。

父母只需要在傾聽孩子說出的有效信息後,給出引導即可。

與日常在孩子面前嘮叨個沒完沒了相反,父母要先學習做一個好的傾聽者,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引導者。

5、不要拿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

拿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是一件特別傷害孩子感情和人格尊嚴的事情。

它會讓孩子感到自卑和挫敗,同時對父母不再信任。還會使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增加心理壓力,會有被拋棄的恐慌。

父母們要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弱點和不足。畢竟,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自己也不能做什麼都比別人強,也不要過分苛責孩子。

要多看孩子的優點,讓優點得以發揚光大,缺點也就不改自消。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

尊重孩子,順應花期,讓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自由生長,才能收穫一個獨立、優秀且身心健康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