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的莞企 拐點的機遇

<table> 逆襲的莞企 拐點的機遇

東莞得利鐘錶維持產業鏈的穩定。圖為得利鐘錶的生產車間。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攝

/<table><table> 逆襲的莞企 拐點的機遇

工人在東莞新能德的無塵車間裡生產電池。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攝

/<table>

東莞是製造業名城。歲末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大批企業尤其是外企受到影響:生產放緩甚至停滯、供應鏈趨緊、外貿訂單下滑甚至取消……

但是,也有部分企業“化危為機”“逆勢飄紅”:訂單增加、忙著增資擴產……來自東莞市商務局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數據顯示,1-2月,東莞市合同外資同比增長7.5%,其中,增資金額同比增長3.8%。

連日來,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把握產業風口、加強對產業鏈的把控等舉措成為企業在疫情影響下依然能快速增長的重要“砝碼”。

南方日報記者 戴雙城 葉永茵 施美 朱晉 何明強 吳擒虎

統籌:戴雙城 策劃:黃少宏

有企業近2月出貨量增長近50%

整潔的無塵車間裡,數以千計的工人正在忙碌而有序地生產電池,廠區門口,等著提貨的貨櫃車停了長長一排。這是記者日前在東坑的東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能德”)看到的一幕,除了員工需要戴上口罩外,絲毫感覺不到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公司資深經理吳紅波興奮地告訴記者:“新能德2月和3月的出貨量預計為39Mpcs(百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近50%,而且3月份的產能將超過去年單月最高水平,預計今年全年能增長大約30%。”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為何新能德有這樣優異的表現呢?吳紅波透露了其中秘密:公司對供應鏈掌控能力強,很多同行因為供應鏈復工不及時,訂單轉移到了新能德。

新能德生產的消費電子產品電池的核心部件是電芯,而新能德所需要的電芯由母公司旗下的另一家企業負責生產,這使得新能德牢牢地掌握了主動權。此外,新能德供應鏈上的企業將近40%位於東莞,東莞商務等部門瞭解到情況後,積極協助新能德的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使新能德在搶抓訂單上具備了同行沒有的優勢。

在產業界,企業對供應鏈的把控和整合能力一直是企業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標。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東莞的企業需要拿出核心競爭力,才能控制和整合整個供應鏈。在東莞,類似新能德這樣對供應鏈有極強把控能力的企業不在少數。

位於鳳崗的港資企業、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就將自己的15家供應商集中在一個園區,該公司總經理劉仁告訴記者:“這樣做的好處是便於把控這些供應鏈企業,包括質量等問題都更容易掌握。”

在復工的時候,東莞得利鐘錶不僅自己做好各項防疫工作,順利復工還積極幫助和帶動15家供應商共同做好防疫和復產工作,維持產業鏈的穩定。

據劉仁透露,除了從國外購買口罩以及相關防疫材料和設備物資轉讓給供應鏈企業使用外,得利鐘錶還協調運輸車輛,將相關企業的員工接回工廠,促使他們按時復工。

劉仁表示,目前得利鐘錶生產能快速恢復正常,供應鏈企業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此,白明建議,企業要爭取當供應鏈的核心,讓供應鏈的上下游離不開你。東莞企業應當抓緊介入產業鏈短的項目。越是週期短的項目,受疫情影響就越小。縮減供應鏈的長度,會減少疫情的波及。

堅朗五金副總裁殷建忠表示,就因為堅朗五金有很多小的供應商停擺了,因此影響到公司整個的供應鏈。不然此次疫情也會成為堅朗五金的一個機會。

據殷建忠透露,堅朗五金目前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業務往來,還在其中9個國家建立了辦事處和倉庫,相比其他同行的訂單模式,堅朗五金在9個駐點國家都提前備有存貨,所以顯示出一定優勢,海外業務也有一定的增長。

疫情催生新經濟增長點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富加宜連接器(東莞)有限公司(下稱“富加宜”)是生產5G高速背板連接器的企業。這個春節,總經理李忠全對行業的提前預判為公司贏得了發展契機。

“由於年前5G訂單量比較大,我們就決定過年放一天假,讓超半數的工人留在工廠,並且還臨時招聘了180名實習生。”李忠全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產能基本完全恢復。

一步快,步步快。正因為員工到崗情況良好,很多著急趕貨的企業轉而把訂單交給富加宜生產。

李忠全說:“疫情造成我們的成本有所提升,但居家辦公、居家上網課等這些新的需求又促使我們截至目前的訂單比去年同期上漲30%。”

像富加宜一樣,通過日常的積累,“化危為機”的東莞企業不在少數。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崴精密”)是一家專門為蘋果、微軟等客戶生產觸控模組、電源供應器、鼠標等產品的企業,但最近他們接到了額溫槍的訂單,目前正在抓緊生產。

“這是疫情帶來的新需求,所以疫情對企業來說有危也有機。”正崴精密相關負責人劉統德說。

據瞭解,為了解決企業員工的口罩需求,正崴精密還專門建設了一條口罩生產線,並從國外進口了原材料,目前日產量已經超過10萬隻,不排除對外銷售的可能。

目前,正崴精密的員工人數已經達超過1.5萬人,招工仍在繼續,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員工能達2萬人左右。對此,劉統德向記者表示,主要是為了應對業務增長的需求。

此外,拓斯達等東莞企業拓展製造口罩機的市場,搜於特、廣東比倫公司等開始生產口罩。莞企紛紛各顯神通,開始搶抓疫情催生出來的新需求。

受疫情影響,普通照明產品的消費需求下降,消毒殺菌類產品的需求則迅速上漲。為此,旭宇光電有限公司克服各種困難,把生產從普通照明光源重點轉向UVC-LED滅菌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併發揮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合作成立企業博士後創新基地的優勢,從技術上攻克製造工藝和優化產品。

據瞭解,旭宇光電生產車間的自動化率較高,目前擁有120條生產線,員工約為70人,年內將增加到300條生產線。

旭宇光電董事長林金填對企業前景充滿信心,他告訴記者,旭宇光電以前的產品主導是照明的光源,現在由於擔心疫情的發展會影響到普通的產品市場。因此加大了在UV殺菌消毒產品的生產力度,今年公司的營收、期望值、包括產品應該會增長,公司的目標是增長60%-100%。

對此,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分析認為,上述現象是正常的。受疫情影響,一方面,與抗擊疫情相關的產業,如口罩、防護服等生產企業肯定是逆勢上揚的。另一方面,與大健康產業相關的企業的市場需求也會激增。因為疫情下,人們雖然宅在家中,但是家常日用品、促進身心健康的體育用品以及健康用品等需求會上漲。

白明也認為,疫情下,口罩、酒精等防備物資需求旺盛。對東莞的企業來說,誰能抓住這樣的商機誰就能逆勢上揚,誰就能發展,還能幫助其他國家戰勝疫情。

東莞市保稅物流協會會長李志遠向記者透露,東莞的口罩產能提升較快,保稅物流協會等單位正在牽頭將積極推動口罩等防疫用品的出口。

眾多企業紛紛增資擴產

疫情期間,許多新需求的誕生,促使不少企業增資擴產,其中,外資企業表現尤為突出。

富加宜計劃利用現有的廠房樓層比較高的特點,在現有車間基礎上擴增改造,增加近5000平方米的空間,用於擴大優化生產線。

李忠全告訴記者,公司將擴大產能,滿足客戶需要。同時,將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搶抓5G機遇。

在富加宜所在的沙田鎮,僅今年的增資擴產項目就達25個,計劃全年投資11.77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3.7億元。例如冠傑金屬公司計劃增資1.5億元、海嘉裡公司計劃增資1億元、精達電子(東莞)有限公司增資0.6億元。

放眼整個東莞,企業逆勢增資擴產的勢頭更為明顯:

在長安,旭宇光電的長安科技園在2月正式投產,預計將形成年產量為53.14億隻的LED芯片類產品、16.63億W的LED封裝類產品和0.77億W的LED照明類產品的產業規模,預計年產值10億元。

在松山湖,藍思科技此前就在公告中表示,2020年是全球5G大規模商用第一年,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即將迎來5G智能終端的換機浪潮,疫情對公司短、中、長期的生產經營影響有限。

目前,藍思科技公司產能已完全恢復,產能提升與擴廠工作持續進行中。

在大嶺山,海能實業電子製造項目、高爾夫科技產業園項目、捷訊項目26日集中開工。不久前,大嶺山另一重大項目偉創力項目已經動工。四大項目總投資達31.5億元。

在茶山,香港太興飲食集團在復工第二天,宣佈增加投資額9000萬港元擴大在東莞茶山的生產、增加產品研發。

“疫情下,增資擴產有危就有機。”在太興環球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姚敏看來,受疫情影響,很多市民都會更加重視食品安全,“我們相信企業的生產環境和條件都不錯,可以多做一些零售產品在線上,讓一般市民吃起來更安心。”

據悉,這是太興飲食集團自2016年底進駐茶山鎮後的第4次增資。預計增資後,企業投資額逾2.3億港元,是進駐茶山鎮時的近11倍。

“增資也是對茶山鎮、東莞市有信心。”姚敏堅定地稱,覺得東莞市一個值得投資的城市。

正如姚敏所言,企業紛紛增資擴產,反映的是企業對東莞的信心。關鍵時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對此,白明分析認為,東莞的產業基礎在,一旦疫情好轉,外貿肯定會反彈。另外,相比其他地方而言,東莞產業基礎好、各類設施設備齊全,外貿的競爭力相對較強。

白明表示,目前來看,東莞外貿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如果歐美在二季度控制住了疫情,外貿行業下半年有希望追趕補上上半年缺失的訂單。

政策紅利讓企業吃下“定心丸”

企業增長的背後,離不開相關部門政策紅利的釋放。

目前,東莞擁有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企業超過1.3萬家。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除了由東莞市級層面推出的“助企撐企15條”等政策,東莞市商務局還專門針對外資外貿企業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並送政策上門。

如東莞市商務局聯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有限公司東莞辦事處推出了針對外貿企業的資助政策,對企業出口信用保險的相關保費資助,比例達50%,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資助100萬元同時對出口“一帶一路”和美國分別有20%的加計。對出口企業投保購買“小微企業專項”和“新興市場政治及訂單風險”項目的保險費,支持總額達企業實繳保險費的100%,相當於企業免費獲得保單。

據東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中國信保已服務超過5000家東莞出口企業,出口信用保險對東莞一般貿易出口的滲透率達到23%,在東莞每年的資金申報企業中,東莞信保的申報企業數佔企業總數額達91%。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有限公司東莞辦事處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該辦事處共服務企業超過4700家,同比增長20%,保障外貿出口20.6億美元,同比增長40%,合計挽回東莞企業海內外壞賬損失約6300萬元。

展會一直是東莞外資外貿企業搶抓訂單的利器。而受疫情影響,加博會、廣交會等展會或延期、或取消,但東莞支持企業參展的決心沒變。

一方面,東莞市商務局還發布了《關於打造東莞會展業升級版的實施方案》(下稱《升級版方案》)。《升級版方案》明確了東莞會展業未來5年發展的方向,即堅持“華南工業展覽之都”和“廣東國際會議之都”發展策略。以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為導向,以製造業展覽會和商務型專業會議為重點。

《升級版方案》還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計劃,包括推動場館建設改造,完善展會服務,打造更多東莞會展品牌,以及統籌推進會展業與製造業、服務業、文化產業等各產業協調發展,為各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支撐等。

另一方面,東莞出臺新一輪《境內外品牌貿易型展會推薦目錄》,展會範圍擴展超過30%。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毛豔華也建議,作為企業,可通過線上交易平臺、智能展會平臺,開展經貿合作和開拓新訂單,同時可加快電商的發展,通過電商平臺開展互動、商務談判、擴大進出口,加快貿易投資促進活動。

毛豔華表示,東莞可以出臺更多精準化的政策措施。比如針對大型外貿企業,要保障供應鏈的安全,地方政府要想方設法穩住供應鏈上下游的安全,協助企業處理可能出現的新貿易壁壘。在財稅金融方面,統籌融資、信貸、保險等政策,幫扶企業挺過來,尤其是幫助小企業活過來。

白明表示,東莞可以先將現有的助企政策用好、用足,其次,商務部近期出臺20條穩外貿、穩外資,東莞可以加快將這些政策落實。

而據記者瞭解,近期還將發佈東莞新16條等扶持政策,加大政策紅利的釋放力度,助力企業消除疫情帶來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