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重磅好消息:我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已經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有多重磅呢

就在上個月,特朗普還因為疫苗,和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當庭大吵了一架。他催著開發疫苗,但是院長斬釘截鐵地告訴他:

就算按照火箭速度推進,也得至少一年!

現在,這個最強武器由中國率先研製出來,不得不說一句:厲害了,我的國!

這個重磅消息一出,話題一夜閱讀量超過6億,十幾萬人在網上歡欣雀躍,手抖著點贊。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致敬研發團隊!科研能力是未來最強競爭力!

致敬中國速度!

且看軍民磨利劍,鋒出寶鞘斬瘟魔!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上面這個視頻裡出鏡的女士,正是今天不得不說的一位大boss。

她是《戰狼2》裡陳博士的原型,“疫苗將軍”陳薇院士。

就是她,帶著科研團隊第一時間趕赴武漢前線,爭分奪秒攻關,才研製出疫苗。

疫苗利劍出鞘,她就是造劍大師。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陳薇帶領團隊大年初二就進駐武漢,迅速投入工作,已經在武漢堅守了一個多月。

“早上8點到實驗室準備,凌晨4點回宿舍睡覺。”一同前去一線的院裡同事說,這就是他們抗疫的每一天日常。

沒有時間吃午飯,就在會議室湊合泡麵。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高強度的連軸轉工作,拼就了比火箭還快的陳式抗疫速度。

剛到一線,陳薇團隊就迅速搭建起核酸檢測平臺,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大大縮短了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陳薇團隊到達的十天之內,武漢就累計檢測了43000多例樣本。

3月16日,陳薇團隊又率先研發出了重組新冠疫苗。全世界,首次。

陳薇說,疫苗是終結新冠疫情最有力的科技武器。擁有自主研發的疫苗,是我們的大國風範。

她的顯赫戰績可不只是新冠疫苗。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她不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是軍事醫學研究院少將,2003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文韜武略集於一身。

她是中國首席生物武器防禦專家。

她成功研製了我軍20年以來批准人體研究的第一個基因工程炭疽疫苗。

她研發的抗病毒噴霧劑,讓全國14000名醫護人員免於非典病毒感染。

她成功研製出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被譽為“埃博拉終結者”。

從1991年參軍到如今,30年來陳薇與毒為伍,與疫同行,為疫區無數生命打開了希望之門。

她,是名副其實的巾幗英雄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最不適合做科研的人

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1966年,陳薇出生在浙江金華蘭溪縣。自上學起,陳薇就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高考時她考上了浙大化工系,四年後又保送清華讀碩。

如果不是回顧早年經歷,你可能根本無法想象,如今的女將軍陳薇,少年時其實是一位文藝女青年。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她愛穿旗袍,喜歡蘭花,是一個詩意婉約的江南女子;她喜歡文藝,是學校《研究生通訊》的副主編;她愛跳舞,常常光顧週末學生食堂舞會;她熱衷社會實踐,是學生咖啡廳第一批女服務員。

同學們說她是最不適合做科研的人。

碩士畢業前,陳薇和深圳一家名企簽了合同,馬上就要做一枚高薪白領。

結果一次偶然的事件,改變了她一生的軌跡,開闢出了新天地。

1991年某一天,老師讓她去軍事科學院買抗體。這一去,她就被那裡吸引住了。冷冰冰的器械設備在她眼裡如同至寶,頂尖的科研課題更讓她心嚮往之。

她萌生了到軍事科學院做科研的想法。

一邊,家人朋友不理解,覺得清華碩士到部隊就是埋沒,入伍就是落伍。另一邊,已經簽了合同的深圳公司不肯輕易放人。

沒成想陳薇竟是鐵定了心。她請導師出面,才擺平了這樁事情。

1991年4月,25歲的陳薇特招入伍,進了北京的軍事科學院,在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

在清華校園翩翩起舞的靚麗女生,從此成為一名與烈性病毒戰鬥的女戰士。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三十年沉心磨一劍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科研需要沉潛。自1991年參軍後,陳薇就一頭扎入研究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日子很清苦,她住在一間10平米的小屋,一住就是很多年。當時很多企業老闆找她合作開發藥物,但她從不心動。

不計時間,不計報酬。既要忍受科學研究者的孤獨,還要承擔實驗失敗的坎坷。

畢業後那幾年裡,她自己一個人做實驗,很少在夜裡12點前回宿舍。

成家後,大年三十的晚上,她只是抽空回家看了看公婆,回到實驗室卻看到一地的液體。兩個月的細胞實驗,頃刻化為烏有。她一個人在實驗室放聲大哭。

一整個晚上,她輾轉難眠,腦子裡都在回想李清照的那首詞: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怎一個愁字了得?

自那之後,陳薇就更少回家了。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1998年,32歲的陳薇成為一名母親。臨產的前兩天,她還堅持在實驗室工作。孩子剛滿月,她又回到工作崗位。

2003年非典期間,為了工作,她與家人隔離了100多天。當時她兒子才四歲半,只能在電視新聞中看到她。

有天有人通知她丈夫:《焦點訪談》裡,可能會有你愛人的鏡頭。

丈夫告訴兒子後,兒子就一直守在電視機前等,一看到電視裡有媽媽的鏡頭,小傢伙就噙著眼淚主動去親媽媽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陳薇常常說:要在工作中儘量忘掉你的性別。

與病毒共舞三十年來,她在工作中忘記的,何止是性別呢

她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晚上12點以後回家,是家常便飯。回家只是吃飯和休息,其餘時間全在實驗室。為了工作,她可以幾天幾夜不休息。

自己親自做實驗,設備壞了自己動手修。技術關鍵在哪兒,她一清二楚。實驗的難點在哪兒,她心中有數。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走入了科研的事業中。但是成為日後的科研帶頭人,卻是一種必然。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作為清華大學的碩士,陳薇許多同學的收入,早就遠超過她。但她依然堅定地鉚在新型疫苗和藥物研究上,幾十年不離不移。

她說:除了熱愛,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我來到軍隊的第一天起,就決定在這裡待一輩子了。因為我的老前輩也是這樣的,在這裡我遇到很多好的老師,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這是我留下最大的一個原因,我喜歡專注做這個事兒。”

在生物防控的戰場上,陳薇一直是一線中的一線。她帶領著團隊衝在最前面,鑄造了一個個生物盾牌。

陳父當初給女兒取名陳薇,是因為薔薇的習性。

“薔薇花雖然普通,但花期很長能開半年,且有一股暗香。而且薔薇低調不張揚,不管風吹雨打,始終能夠怒放。”

名如其人,陳薇,就是這薔薇一般的人。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穿上這身軍裝

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

三十年來,陳薇的研究對象很恐怖,有鼠疫、炭疽、埃博拉……全是烈性病毒。

同事在轉業前,還特意勸她:陳薇,你少搞這些魔鬼課題研究。

但是陳薇停不下來。

“生物技術是把雙刃劍,它能用於國計民生,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很難防禦。”

一想到這些東西可能用於戰爭和恐怖襲擊,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她就對鑄造生物盾牌,有一種使命感和緊迫感。

危急時刻見行動,防疫戰場顯擔當。

從2003年非典,到如今的新冠,她都第一時間跑到了戰鬥的最前線。

2003年,SARS肆虐。陳薇團隊在國內率先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確定是非典元兇。

出於科學的敏感度,她意識到,自己三年來一直研究的一種用於丙肝的干擾素,可能對非典有用。

她第一個連夜進入安全三級(p3) 負壓實驗室,立即開展病毒研究。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人在負壓的環境裡會缺氧,還會伴隨劇烈的頭痛。

在這種環境下工作,一次最多5個小時。

但是為了和病毒搶時間,她常常一待就是八九個小時。

進實驗室前就開始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穿著成人尿不溼。加上身穿三層厚重的防護服,每次從實驗室出來,都會虛脫。

實驗關鍵階段,她甚至連續48小時不眠不休,在最短時間內驗證了干擾素的有效性。

了申報臨床提交材料,又是連續奮戰72小時,完全沒有閤眼。

長時間的疲勞導致頭部血管痙攣,異常疼痛。疼得無法忍受時,她只能一邊用雙手緊緊地揪住頭髮來緩解疼痛,一邊繼續工作。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非典期間,她跑遍了全國83個定點醫院,在高危人群中指導用藥,收集數據。

為了採集樣本,她深入一線,每日與高濃度的非典病毒零距離接觸,面臨著巨大的生命危險。

全國共有14000名醫護人員使用了她所研發的“重組人ω干擾素”噴鼻劑,無一例感染。

因為在SARS抗疫期間的突出貢獻,陳薇獲得了“2003年度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和“中國青年科技創新傑出獎”。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很多人問過她:

去疫區那麼危險的地方,萬一回不來怎麼辦?

她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

“我願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為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

這是一位戰士的堅韌,也是一名英雄的擔當。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狙擊埃博拉

世界談埃色變,我卻要衝到非洲一線去

在電影《戰狼2》中,有個叫陳博士的援非醫生。陳薇正是這個角色的原型。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電影中,陳博士為了保護疫苗不惜犧牲性命。

在現實中,陳薇為科研獻身的勇氣,也一般無二。

2004年,埃博拉病毒還不為國人所知,陳薇就已經帶領團隊開始做病毒研究。

很多科研管理人員不解,常常問陳薇:埃博拉是什麼?做埃博拉疫苗有誰用?

但是她有高瞻遠矚:埃博拉離中國,只有一個航班的距離

儘管壓力巨大,她還是堅持把一批批的學生送到國外,去學習研究最新的思維方法。


2014年,西非大規模爆發埃博拉疫情,致死率高達50%~90%,並且首次離開非洲,到了歐洲。

世界談埃色變。

與此同時,陳薇發現,他們已經研究了十年的病毒,發生了變異。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陳薇立志:要做最好的、真正有效的疫苗!

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盡最大的努力,到非洲一線去。

在塞拉利昂的臨床試驗批准上,他們遇到了非常嚴苛的知識產權審查和倫理審批。

國外當局覺得:中國人要把疫苗做起來,知識產權方面肯定會有瑕疵。而且你們外國人來幫忙,是不是拿我們做實驗品?

陳薇把對方的顧慮想在了他們前面。他們團隊先在國內給自己人做了試驗,又給在華的非洲人做了試驗,這才一次性通過了境外的倫理審批。

並且她還用實際結果證實:我們中國的疫苗是零瑕疵,比美國還有優勢。

14年9月,第一支抗擊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研製成功。

世界矚目,國人振奮。陳薇團隊在塞拉利昂為疫區建立了一道堅固安全的防護網。


記者問她:為什麼要到西非抗疫?

她說:一是因為中國的大國形象,中國有能力為世界發展貢獻力量;二是前推了中國生物防疫的戰場,把病毒擋在國門之外,為中國人民的安全築起長城。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由中國科學家研究,中國製造的病毒疫苗,在境外開展臨床試驗。

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

疫苗的研製成功,意味著陳薇為疫區的無數生命,打開了希望之門。

2015年,世衛組織宣佈埃博拉病毒在塞拉利昂終止傳播。

陳薇的名字,自此響徹全世界。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當地工作人員合力將陳薇託舉起來,拋向空中

三十年來,一次次與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一次次在無形戰場拼死搏殺,她從未畏縮不前過。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她忘我地投入與奉獻精神,兒子也耳濡目染。

埃博拉爆發後,她的兒子麻恩浩,是中國唯一一位在埃博拉疫情暴發後,到西非做志願者的中國中學生。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圖為2015年埃博拉疫情後,母子兩人一起上臺領獎

奔赴最前方的戰場,做好最壞的打算,準備最充分的方案,開展最長期的奮戰。

這是一名科學家的清醒,也是一名軍人的堅毅。

中國成功研製重組新冠疫苗!背後女戰士,是戰狼2原型

2004年接受《人物》採訪時,陳薇說,再回頭看,只有兩件事對她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一件是她的婚姻,另一件就是1991年的那次轉變。

1991年的當時當刻,她以為一切都是偶然的。但是30年後再回望,一切又都是必然的。

“但凡能堅定腳步、做出成績的人,其實都有可書之處。陳薇今天的成績,我一直認為是一種必然,我很服氣。”清華的同學趙洪曾如此評價陳薇。

抗擊非典時,她率團隊研發的廣譜抗病毒藥物發揮了關鍵作用。這背後,是近十年科研試驗的堅守。

讓埃博拉疫苗第一次走出國門,在沒有路的地方大膽開闢道路。這背後,是不懼風險的勇敢。

率先衝向新冠抗疫最前線,爭分奪秒地研製疫苗。這背後,是義無反顧的使命感和擔當。

三十年來,對理想的熱愛,對責任的堅守,不懼風險的勇氣,保家衛國的擔當,成就了這樣一位巾幗英雄。

陳薇院士說:我國率先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按照國際的規範、國內的法規,已經做了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可大規模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

這,不只是中國人的驕傲,更是全世界的福音。


中國速度,大國擔當。

請和我一起記住這個名字:陳薇。


Reference:

1. 部分素材搜索自軍事科學院官方公眾號@軍科人

2.《陳薇少將:“願一生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來源@南方週末,作者王紫&李睿童

3.《潛心苦鑽研 十年磨一劍——記我的同窗好友陳薇博士》,來源@清華網,作者趙洪

涵哥分享這篇文章,希望能對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幫助,涵哥每天都會為家長帶來專業的孩子成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關注涵哥的今日頭條!孩子教育問題私信涵哥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