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岘人物之陈文龙:添得忧时鬓似银

拟岘人物之陈文龙:添得忧时鬓似银

福州尚书庙陈文龙塑像 网络图片

他既没有主持修建过拟岘台,也没有拟岘台诗文流传于世。他曾经短暂担任过抚州知州,然而历代《抚州府志》却并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他与文天祥一样,为匡扶天下社稷而奔波。他的忠义气节,丝毫不输文天祥,之所以名声稍逊,或许因为他没有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千古名句吧。他就是陈文龙。而让我们得以知道陈文龙曾经短暂镇守抚州的,是刘壎的拟岘台诗《送抚州太守陈太卿归莆阳》。

刘壎生于宋元之交,幼年丧父,事母至孝。他的人生可以以宋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积极进取,攻举子业。咸淳六年曾举于乡,年纪轻轻,便深得包恢、陈宗礼、陈文龙等大人物的器重。后期以遗民心态,隐居乡野,专心著述,特别是整理宋末忠义死难之士的慷慨事迹。南城乡贤程钜夫很欣赏他,一再地举荐他。或许是挨不过情面吧,他也做过一些学官。他的墓表是元代大儒吴澄所撰,这也可知他学问道义不一般。明《正德建昌府志》记载:刘壎,字子长,号水村,南丰人,膺荐本州儒学教授。这里存在两处错误:一是刘壎的字,是起潜,而非子长,子长是其子刘麟瑞的字;二是他在南丰州学所任官职是学正,而非教授,后在延平路学担任教授。南丰,在元代升为州。

陈文龙(1232—1277),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字德刚。其高祖陈俊卿,宋绍兴八年榜眼。陈俊卿在孝宗时成为一代名相。受家学濡染,陈文龙年轻时即“工文词,负气节”。他在度宗咸淳四年(或说五年)高中状元。唱名时,度宗为其改名文龙,赐字君贲。“文章魁天下”后,奸臣贾似道有意拉拢他,于是尽力提携他,陈文龙得以一路高升,几年之间,便升至监察御史。然而,两人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1273年,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元军,坚守六年之久的襄阳、樊城一带失守,大宋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被突破,朝野震动。然而贾似道却丝毫不顾国家利益,只管自己结党营私。他女婿范文虎原本是率兵驰援襄阳,却临阵逃遁。贾似道不仅没有问责,反而让他出知安庆。他任命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陈文龙大声斥责,范文虎失襄阳当罚而赏;赵溍乳臭小儿何以担当大府重任;黄万石政事荒怠,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贾似道大怒,把陈文龙贬到抚州。稍显讽刺的是,后来当降元的吕文焕带兵南下时,范文虎第一个投降,与吕文焕一道大败贾似道,赵溍则第一个弃城逃跑。

陈文龙大概是接任黄震,他在抚州任上政绩无考。即便被贬到抚州,贾似道也没有打算放过他。他指使监察御史李可,以“催科峻急”弹劾陈文龙,最终陈文龙以这样莫须有的罪名罢官去职。从刘壎这首《送抚州太守陈太卿归莆阳》诗首句“拟岘台边正好春”看,陈文龙是在春季罢官的,而非不少研究者认为的11月。其实1275年10月,贾似道就已经死了。

贾似道死后,朝廷又想到了这位状元郎。可惜大势已去,元军步步为营,步步紧逼,而大宋朝廷内部却还在勾心斗角。德祐二年2月,南宋首都临安沦陷,靖康之耻的历史重演,宋恭宗及皇室成员被俘北去。张世杰等簇拥着益王、广王逃往福建,坐进了福州城。然而,君臣谋划的再也不是御敌复国之策,而是如何降元能稍微体面一点。陈文龙痛心疾首,以母老乞求归养。然而当他走出福州城门的那一刻,却怎么也割舍不下这残破的山河。于是他又反悔了,赶紧上章请求辞呈作废。可惜奏章被压,他没有等到圣旨,无可奈何地回到了故乡莆田。5月,益王赵昰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下,在行都福州登基。新朝刚立,总要表现出重用人才的姿态,陈文龙被起用为参知政事。后又被授闽广宣抚使,坐镇兴化,负责总揽福建广东地区抗元事宜。然而军心已经涣散,建宁、福州、泉州等地守将纷纷投降。元军也多次派使劝降,陈文龙不为所动,来一个斩一个。无奈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德祐二年12月,陈文龙派往福州打探敌情的部将林华、陈渊和降将王世强勾结,引元军来到兴化城下,通判曹澄孙开城投降,元兵蜂拥而至,陈文龙寡不敌众,力尽被擒。他见元军在城中放火烧杀,怒声喝斥:“速杀我,无害百姓。”

第二天,文龙和两子三女以及母、妻等一家人被押至福州元将董文炳军中,董令左右百般凌挫,陈文龙以手指腹正色道:“此皆节义文章也,可相逼邪?”在场者无不为他宁死不屈的气节所感动。董文炳还不死心,对陈文龙说:“国家兴亡有成败,汝是书生,何不识天时?”陈文龙回答:“国亡我当速死。”元将唆都企图以母老子幼来动摇他,陈文龙慷慨而答:“我家世受国恩,万万无降理。母老且死,先皇三子岐分南北,我子何足关念。”元军见劝降无望,就把陈文龙押往杭州。从离开莆田起,陈文龙开始绝食。

到杭州后,陈文龙被囚禁在太学里。景炎二年(1277)4月25日,他要求拜谒岳飞庙。当他以孱弱之躯蹒跚进入岳庙时,不禁失声痛哭,哀恸悲绝。当晚死于庙中,年仅46岁。陈母被拘禁在福州一座尼庵中,身患沉疴,也不愿服药。她对监守说:“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监守的人无不为之黯然泣下,感叹“有斯母,宜有是儿。”而此前,陈文龙弟陈用虎夫妇、叔陈瓒,都已为国捐躯。

送抚州太守陈太卿归莆阳

刘 壎

拟岘台边正好春,萧萧落叶忽愁人。

胸蟠冰檗天能识,纸夹风霜语未真。

无路叫阍空短气,有氓卧辙欲沾巾。

南归僮马凄其甚,添得忧时鬓似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