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疫情防控人员的死亡,并不是因为病毒啊

截止3月21日,我国因为新冠肺炎导致的死亡人数为3261人。


每天大家在关注患者死亡的同时,其实还有一群人被我们忽视遗忘,那就是各个岗位为抗击疫情而牺牲的无名英雄。


这些疫情防控人员的死亡,并不是因为病毒啊


我梳理了一下,从1月12日到2月22日,从市面上的各类媒体报道中,因抗击疫情牺牲的,但死因并非是病毒感染的人员信息,一共有78例;其中疫情最严重的前两周(1月24日至2月9日),发生了74例。


这说明在抗击疫情的巨大工作强度下,劳动的紧张程度,是造成工作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性别分布来看,男性为73例,占比95%,女性5例,男性牺牲的程度远远高于女性。


职业分布来看,公务人员39人;警察及辅警26人;医生7人;经理及职工3人;村民2人;志愿者1人。


死因分布

来看,各种情况都有,具体如下:


心源性39例(猝死25例,急性心梗塞14例)

脑源性13例(大脑出血9例,小脑及脑干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梗1例)

心脑血管疾病8例(无法确定心源性或脑源性)

双侧肺气肿并心衰1例

急性肝衰竭1例

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

交通事故14例

窒息1例


猝死是首当其冲排第一的,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自身心脏不好的,很容易因过度疲劳发生猝死。


目前保险行业针对猝死的保障,除了传统的寿险保单可以保障以外,有很多意外险会捆绑销售猝死附加险,相比前者来说,后者的价格更便宜。


我知道一款保单,30岁女性,100万意外保额,50万猝死保额,一年保费240元,对于保障猝死来说,性价比是最高的。


排在第二的就是心脑血管类的疾病了,这与我之前说的各家公司的重疾险理赔疾病,是高度吻合的。


与癌症不同,癌症是慢性病,所以也不会集中在一个时段内爆发;但是心脑血管疾病夺走人生命的速度,可真的是按天算的。


排在第三位的是交通事故,其实在目前这么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还能有这么高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可想而知,平时正常节奏的工作生活下,交通事故会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多大危害。


根据公安部披露的数据,2018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244937起,死亡人数为63194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为138455.9万元。


也就是说,2018年全国因为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天是173人,在绝对人数上,已经超过了新冠肺炎。


但是,人们对于交通事故危害程度的认知,远远没有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充分


这些疫情防控人员的死亡,并不是因为病毒啊


在保险里,对于交通事故的保障,主要区分为自驾和公共交通(含网约车)两类。


对于自驾车的保障,一般会根据车辆座位多少、司机与乘客进行区分。


我知道一款保单,跟人不跟车,7座以内的非营运车辆都可以保,司机个人意外身故/伤残的保额是50万,其他乘客单人20万(累计不超50万),保费一年258元。


对于公共交通保障,价格就更便宜了,30岁女性购买500万的公交意外险,针对民航飞机、火车、地铁、客运轮船、公交车、出租车和网约车提供意外身故/伤残保障,保费仅需100元。


除了以上的两大类主要死亡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小概率重症疾病,如双侧肺气肿并心衰、急性肝衰竭、急性重症胰腺炎,这些可以由重疾险进行保障。


在78例非新冠肺炎的死亡案例中,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48.06岁,如果患者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那并发其他重症的概率就要大很多了。


我们在选择重疾险的时候,在保障责任方面要考虑1)重症是否多次赔,2)是否含有身故保障,3)是否需要养老储蓄功能,在明确了这三方面考虑因素后,开始有针对性的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重疾险保单。


所谓重症多次赔,就是在罹患癌症、心梗、脑梗、尿毒症等不同种类的重症时,保单可以连续多次赔付重症保额。在考虑到重症连续发病的概率后,自己有选择的考虑是买便宜的重症单次赔付型,还是价格贵一些的多次赔。


所谓是否含有身故保障

,就是在没发生重症就直接身故(包含疾病、意外原因)的,这份保单是否也同样赔付保额理赔金全款。


是否含有储蓄功能,是指这份重疾险保单是否兼顾养老属性,即活到60岁如果健康没出事,那么是否可以同样提前拿回保额全款来养老;以后再出事的话,理赔金早就提前拿到手了也不用太慌。


价格方面,储蓄型>多次赔付型>无身故纯重疾


以市面上最便宜的消费型、重症单次赔付、无身故保障的纯重疾险为例,30岁女性,50万保额,终身保障期,30年交费,每年的保费是4754元。


如果缩短保障期至80岁,那么价格进一步降低到3868

元。


这些疫情防控人员的死亡,并不是因为病毒啊


抗击疫情的工作压力固然大,不过,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岗位的工作强度,是不亚于现在医院的医护人员的。


比如经常996的程序员、作息不规律的司机、经常需要出外勤的以及从事各行各业高危职业的人员。在面对心脑血管疾病或者交通事故等意外风险时,抗打击能力其实是相对较弱的。


另外,我们在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同时,也应该给家人提前配置好保险。


保险价格都是在银保监会备案过的,也不会打折,但是以后的理赔协助,才是真正的区别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聊这么多,有需要咨询的再来私信我,明儿个见~


线上投保找组织,精算师八哥(jssbg001)拉你进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